[if gte mso 9]>
王立军为何去美国领馆?我以为有如下“误判”原因:
一、对于党内斗争缺乏思想准备:从他的职务变动来看,的确他面临“被整”的宿命。如果网上的传言(中纪委即将调查,身边的人被抓)不是“空穴来风”的话,他已成“惊弓之鸟”。这时如果他的长官厚道一点,或许他不会“轻举妄动”。我不认为是他的长官有意“整他”,但是此时有意“疏远”是“情理之中”的,谁都知道“项庄舞剑,意在沛公”,自己不保,何谈马仔?可王并不这么看,以为自己鞍前马后,理因得到“厚待”。落差之下,铤而走险,这时其一;
二、对于美国不了解所为:如果他手上真有“材料”,最多(充其量)只是重庆几任书记的“东西”。一个即将下台的“常委”,两个现任“政治局委员”,对于美国来说,有求于中国的“国家利益”比这大得多,不会为这些需要“核实”的,而且是纯属中国内政的东西,得罪中国。因此,美国可想而知会“冠冕堂皇,拒之于门外”。王在呆了一天后,自然“自己走出来”。
三、乱了心智、方寸:打黑,或整顿刑部,或许他是个干将,但他只是个擅长手段的中下级的小吏,尽管已是官拜副省级,还是搞不清党内运行的“规则”。除非他有血案在身,他的政治生命可以休矣,而他的生命可以完全无忧。相反,出于某种需要,还会继续宣传其“打黑”的贡献。这下可好,真个全乱了。
这是二天以前的想法, 但仔细一想仍有不解之处。表面上王处于“风声鹤唳”的“惊弓之鸟”之时,乱了心智和方寸也属正常。但是,做出牺牲个人政治生命之举,直接将此事惊动北京,对谁有利?对谁不利?对自己,为所谓利于不利。政治生命不要了,无疑一个喘口气的“废人”。直接不利的,是现任长官薄,前任汪、贺。因为他手上有他们的“材料”。包括在打黑当中并通过文强之口得到的东西。恐怕最不利的是不是薄,而是贺与汪。如果中纪委办案,这些材料一定会“石沉大海”。现在这么一闹,定是“几堂会审”,至少这些材料不会被“消失”。
因此,我怎么看它倒像个“苦肉计”,是薄王合唱的一出戏。像王最后为主子的“破腹尽忠之举”。如果不是这样,王没有必要极力扮演与薄“势不两立”的姿态。这无疑为薄“背书”,让薄解脱。另外一点,逼中央表态,让薄入常无悬念。
一般而言,王能搞到薄的东西有限。薄想政绩,想入常,一般会很少有腐败把柄(在重庆),除非搞独立“政变”之类的东西。至于薄的妻子儿子不在重庆,有没有“把柄”难说。即便有也很难落到王的手里(况且恐怕早有应对之策)。因此,王手里过硬的东西,就是两个前任书记的东西。薄最多就是用人不当的问题,况且,重庆打黑深得人心,中央也不能轻易否定。因此,这又不是大的问题。所以薄的地位无忧。(要不他怎么在昆明喂鸟)
依薄的性格,这时候主动“出点事”不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