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 博后

来源: 美国严教授 2020-06-07 18:11:42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8317 bytes)

【版权所有,严禁转载】

十八 博后

      杨杰一拨人从非洲回来后,他单身一人去了一趟中国。他的一个博士后前不久回到了中国,是中科院上海一个研究所的研究员,邀请杨杰去谈谈两人继续保持合作的课题。接下来隋璐会和杨杰在成都汇合,参加一个学术会议,顺便游览九寨沟。

      杨杰从上海入关,安顿好后,去同博士后见面。他来到岳阳路,道路两旁的梧桐树依旧婆娑,依稀还有些记忆。到达时博士后已经毕恭毕敬地等在研究所大门口了,正在翘首以望。他们走进一座年久失修的大楼里,过道上摆满了杂物,显得拥挤和破破烂烂。他们扭着腰蛇行进到博士后的实验室,有几个年轻人正忙碌着。实验室不大,试验台有明显的污垢和灰尘,有点第三世界的样子。

      看着杨杰皱着眉头,博士后解释说:“这里以前是我们院一个院士的地方,90岁了还不退休。最近所里新盖了一栋大楼,他的实验室搬到那边去了,这地方腾了一部分给我。走廊上堆的都是他的东西,还没有搬完。”

      “条件挺艰苦的。”杨杰实话实说,

      “刚回国,先凑合着吧,以后慢慢改善。其实我来面试时,他们给我看的地方不是这里,比这里现代化多了。所里没有兑现谈好的条件和承诺。”博士后有点悻悻然。

      他们来到博士后的办公室,里面面积倒是不小,和实验室差不多大小,比杨杰在美国的办公室还大,靠墙摆放着沙发茶几。

      杨杰问博士后回国后适应如何,博士后回答一个字,累!

      “怎么个累法?”杨杰好奇地问。

      “人际关系累,申请经费累,申请学术头衔累,为小孩办入学累。总之回国后,突然一切就身不由己了,停不下来,被各种事务推得团团转。”博士后满脸写着疲劳,其眉不扬。

      “你现在是研究员了,一步登天,才三十多岁,比我们在美国按部就班地升迁快得多。你搞学问,又不评院士,还需要申请什么头衔?”杨杰对中国的事情不甚了解。

      “中国的头衔太多了,没有头衔,在学术界没法吃得开,申请经费也难。中国除了院士,比较有名的学术头衔有千人、长江、杰青、四青、万人等各类人才计划学者称号,另外还有许多蹩脚的鸡肋头衔,譬如各个地方的江河湖海学者、名川大山教授等称号。”

      杨杰喜欢旅游后,戏称自己为江河湖海、名山大川教授,没想到中国居然也有这等称呼,还是正式的行头,觉得有意思。难怪开国际会议时,有中国学者给他递名片,上面罗列了一大堆头衔。

      杨杰顿时来了情绪,“说来听听。”

      博士后如数家珍地扳着指头一一道来。“千人计划学者是中组部办的,仅适用于引进海外高级人才,一般是国外大学正教授或副教授,比如像您这样,但年龄限制在55岁以内。全职回国的称A千人,短期回国的称B千人。去大学的为创新型千人,去企业或办公司的为创业型千人。”这个杨杰知道,十多年前,曾经有五六家中国的大学向他伸来橄榄枝,邀请他当千人计划学者,都被他婉言谢绝了。

      “不过最近由于美国的打压,现在的千人学者都转为地下了。”博士后不无调侃地加了一句。“另外长江学者办得更早,由李嘉诚基金会和教育部联合于1988年设立。之后教育部从2011年实施新的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分特聘教授、讲座教授和青年学者。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每年评150名左右。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类年龄限制在45岁,人文社科限制在55岁。”这个杨杰也记忆犹新,早年间中国有学校磨破了嘴皮,邀请他当长江学者。那时他的孩子还小,根本不在考虑之列,没有答应。

      “千人和长江学者是大牛们申请的。我们年轻一些的,可以申请杰青,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主管,全国每年评200人,年龄限制在45岁。次一点层次的是‘四青’,包括优青,年龄限制男的38岁,女的40岁,每年全国评400人,由国家基金委优秀青年科学基金支持;青年长江,年龄限制在38岁,每年全国评200人,只针对高校教师,为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青千,为中组部青年千人计划,年龄限制在40岁,每年全国评600人,只针对海外回来的,土博出去做3年博后或洋博毕业即可申请,回国时间不超过1年。拔尖,为中组部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计划,年龄限制在35岁,每年全国评150人。”

       听了这名目繁多的介绍,杨杰问博士后:“你的情况符合这些杰青和四青的条件,你申请了没有呢?”

      “这得有关系才行,我报了青千,刚刚得到消息,被拒了,但是还有一次机会。”博士后摇摇头,无可奈何。他继续说:“还有许多其它的万人计划、百人计划、和以前的所谓973、863计划首席科学家等等,多如牛毛。”

      “地方上的江河湖海、名川大山学者教授怎么讲就?”杨杰追问。

      博士后从桌子上的一叠材料堆里抽出了一份文件递给杨杰,“我记不太全,这是我为自己准备的申请资料,大部分地方学者的称号都在这里,您自己看。”

      杨杰看下去,果然有趣,都有黄河学者(河南)、泰山学者(山东)、天山学者(新疆)、桐江学者(福建)、闽江学者(福建)、赣江学者(江西)、珠江学者(广东)、首山学者(辽宁)、香江学者(香港)、黄山学者(安徽)、北洋学者(天津)、楚天学者(湖北)、会龙学者(湖南)、两江学者(重庆)、三晋学者(山西省)、昆仑学者(青海)、东吴学者(苏州)、东方学者(上海)、浦江学者(上海)、巴渝学者(重庆)、龙江学者(黑龙江)、芙蓉学者(湖南)、紫江学者(华东师大)、湘江学者(湖南科技大学)、协和学者(医疗卫生系统)、求是学者(浙江大学)、钟山学者(南京农业大学)······。

      杨杰看完不免开怀哈哈大笑,“有意思,有意思。看来我还得努力,争取将这些中国的地方跑遍,当一个名副其实的江河湖海,名山大川教授。”

 

摄影:美国严教授

Shanghai

 

谢谢观赏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加跟帖:

  • 标题:
  • 内容(可选项): [所见即所得|预览模式] [HTML源代码] [如何上传图片] [怎样发视频] [如何贴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