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贴:国内科技公司的内部乱象

来源: Twinlight 2018-03-28 06:59:49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3388 bytes)
本文内容已被 [ Twinlight ] 在 2018-06-29 06:03:17 编辑过。如有问题,请报告版主或论坛管理删除.

转贴:国内科技公司的内部乱象
笔者回国发展若干年,上来聊聊国内科技公司内部乱象。

笔者要八卦的是一家私企,很有代表性。该公司本质上是二三线太子党的关系户(白手套)开的一个项目公司。科研项目拉来了之后,并不会真的去做科研,而是通过各种方式验收,得到回款后变成纯收入。为了增大估值,就把项目的非营业收入,做成营业收入。项目收入基本上是纯利润。5000千万的项目收入,按照33%毛利算,可以轻松做出1.5个亿营业收入的流水。按照投资界30倍PE,对这个“高科技”公司进行估值就是15亿。再加上地皮和房产,公司随便估值20亿很轻松。然后,只需要划出来一小部分股权融资。融个2-3亿现金,这个白手套也才稀释了10%左右。

这个白手套没有什么文化,并不真正的懂这些高科技产业。他看的懂的就是买几台并不能工作的设备和招几个专家,装潢好门面后就使劲拉项目挣钱。反正朝廷有人,利益就不断地往这边输送,把每年的项目收入都做成产品收入去融更多的钱。为了更好的拉项目,当然就对外各种大吹特吹自己有自由知识产权,客户众多,产品销量大,打破国外技术封锁之类的话。听到这些话,投资机构、地方政府都是纷至沓来,想要投资合作。

在这个政府投资引领经济发展的年代,通过一些关系,这个公司就可以用这20亿的估值去撬动某地方政府和国家产业基金100亿的资金,搞大型产业基地,大家一起赚国家的钱。

业内的人也看不懂他融这么多钱,拿这么多科研经费是不是要真的做这个产业。要样品的话,这个公司就买国外的产品贴牌。反正,量产不能交货肯定是告诉客户“产能不足”。因为大家基本是买不到这个公司的产品的,这个公司对于整个产业和经济发展没有任何帮助,所以业内人士对这个公司颇有微词。但是,因为有后台,大家也不能把他怎么样。而外行听到之后,都觉得这个公司牛的不行。

这个公司的发展历程是一个不断做大估值,不断融资圈钱的一个过程。至于,这事儿真不真做,估计就要参考乐视现在美国的那个贾老板了。

所以,在这个国家,政府是很有钱,但是科技发展不起来,是有根本原因的。掌握资源的人把科研项目做成了自己的收入,钱弄来了之后,技术买就是了。不久的将来,这个局最终将演变成一个捆绑政府和国民经济的大窟窿,承受这个负担的还将是普通老百姓。

哀哉!道不行,乘桴浮於海。如果想做正真的科技创新,大家还是不要回国了。

(翻墙发帖,请大家勿猜笔者身份,谢谢!)

所有跟帖: 

大陆这个套路的确有大批。关键是有关系立项拿项目研发经费。把研发经费转经营收入需要开票。有开票税再去要政策减免退还。 -up-down-who- 给 up-down-who 发送悄悄话 (713 bytes) () 03/28/2018 postreply 18:47:28

唉~~~这些套路连看都看不懂,为什么聪明劲都用在这上面,好好地做个东西不好吗。 -麓山枫- 给 麓山枫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3/30/2018 postreply 11:14:12

你刚做好就被人山寨了。告赢了也没用,赔偿太少,不足以弥补损失,也不足以制止山寨 -Twinlight- 给 Twinlight 发送悄悄话 Twinlight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4/02/2018 postreply 02:32:39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