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自私,越倒霉: 向你解释为什么中国的前景不乐观

来源: Twinlight 2017-07-26 11:40:58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8765 bytes)

越自私,越倒霉: 向你解释为什么中国的前景不乐观

 

一个由信仰缺失、自私自利、道德沦丧、视诚信和善良为鬼话的人组成的社会,必然是被集团淘汰,俗话说就是“团灭”。

=====================================================

 

 

  不知你有没有发现,不管是工作还是私生活,总有些人一直顺顺当当、幸福美满,而有些人则不管干什么总是麻烦不断,倒霉事连连。同样是人,差别咋就这么大呢?最近,日本著名心理学专家藤井聪就此写了一篇文章,探讨这一现象背后的深层缘由。

  值得一提的是,之前藤井聪还写过一本《为什么老实人有好报》的书,大约说的是同样道理。

  首先,藤井聪从自己的研究中推导出一个结论:这世界上其实存在着这样的法则———越是自私的人,越容易失去抓住好运的机会,从而越来越吃亏。

  假如你觉得自己人并不坏但老是受挫,感到不管怎么努力总是不走运,那么你就有必要真正扪心自问一下:自己心底真正关心的究竟是什么呢?即使没有做过什么对不起别人的事情,那也可能是你容易过于关心自己个人的不安或者眼前的事情。

  利己和利他并不是属于两个完全不同世界的对立概念,它们其实紧密相连,不过是程度的差异而已。有些人看上去很机灵却评价不高,原因可能就在于其心胸度量、也就是说潜在的关照范围比较狭小,利他性较低吧。

  说白了,如果一个人只关心自己、只关心眼前,他的好运气和机会也就越少。

  为什么呢?

  藤井聪提出了三个原理:互惠不能原理、暴露原理、集团淘汰原理。

  总结成一句简单易懂的话就是:谁都不是傻子。哈哈。

  活到今天的,都是“聪明人”的后代

  首先我们来看“互惠不能原理”。只把眼光放在自己得失上的利己主义者,在相互帮衬而成立的人类社会中,最终会成为“讨厌的家伙”被大家疏远隔离。这样,他就得不到好伙伴的助力使自己的力量倍增,也就不会有被人救助脱离窘境的运气,“互惠”变得完全不可能,结果比老实人吃亏。不过因为这个原理的逻辑容易理解,明目张胆这么做的人其实也属少数。

  在心理学上,更值得注意的是“暴露原理”。所谓“暴露原理”,是说人们具备非常强大的辨识利己主义者的能力。自私的人往往都很能“装”,这是为了防止因“互惠不能原理”被周围排斥。然而,不管他们怎么做表面文章,利己主义者总会很快原形败露。为什么呢?

  根据进化心理学的观点,狗因为嗅觉高度发达而生存下来。蝙蝠因为具有听辨超声波的能力免遭淘汰。同样地,作为社会存在的人类,在进化的过程中,“辨识坏人的能力”变得异常发达。

  人类社会里,生活着各色各样的人种。那些“辨识坏人能力”不发达的人就会被欺骗乃至无法生存。所以,今天活着的我们大家,都是那些防骗能力成功进化的那些人们的子孙后代,强力继承了能够瞬间辨识“坏人”的遗传基因。

  因此,我们能通过非常细微的言行就能敏感地察觉利己主义者的本性。比如,当你偶然看到平时你认为不错的某人乱插队、对服务员态度蛮横或破坏公物的一瞬间产生的不爽感觉,就是这机制在起作用。

  研究人员还用照片进行过心理测试。首先从大量人群中通过心理测试甄别“极端利己的人”和“非常老实的人”,拍摄他们的面部照片,然后把这些照片给那些毫不知情的人看———哇,很多人都能敏锐地感受到外貌上渗透出来的人性,迅速分辨利己主义者和老实人。也就是说,即使初次见面,人们也能够辨别那些“自以为是的家伙”。

  好人抱团进步,坏人抱团算计

  所以,不必替好人担心,能活到今天的好人,都不是傻子。因此,这些好人只要不是受虐狂,必然会选择好人做自己的合作伙伴。这时,被疏远的坏人们最终只能和坏人抱团。他们心里会想,这总比单打独斗好些。

  然而,可想而知,在好人的组合里,大家互怀感恩、互相帮助形成互惠关系,不断互相提携,最终形成上升的良性循环。所以,越是利他性高的人就越有可能选择社会性更丰富的人生。

  另一方面,坏人扎堆的组合里,由于他们只考虑自己的利益、只想相互利用和欺骗对方,形成一种减法关系,结局自然好不了。无论是在生意场上还是人际关系方面,都不可能形成持续性的合作以创造财富或幸福。

  结果,坏人不管去哪儿都无法加入好人的圈子,只能在吃亏这条下坡路上越走越远。这时,利己主义者就会觉得“我本来是想好好地奋斗的,但太不走运了,真悲催。”

  藤井聪和研究小组的同事们,通过随机抽取400人的样本进行的调查也得出同样的数据结果———“持利己倾向的人比一般人主观幸福感更低”。

  利己主义者必定要吃亏的第3个原理是“集团淘汰原理”。这就是说,利己主义者占主导地位的社会本身会自我毁灭乃至被淘汰。在美国西部开拓史上也有这样的例子,地痞流氓横行的城镇最后无利可图,于是城镇本身也慢慢变成了无人居住的鬼城。利己主义者即便辛辛苦苦夺取了天下,因为那个社会最终将自我毁灭,结果还是失去利益,最终吃亏。

  平时不计回报的投入,危急关头可能起大作用

  利己主义者通常都追求效率、讲求“实际”,这一点确实可能有效地提高了当时所做事情的效益。但这个世界毕竟瞬息万变、万事万物之间的联系复杂到我们想象不到———因此,其实没有人能确定,你今天无心做的一件好事或坏事,将来某天会给你带来什么无法预料的惊喜或厄运。

  其实眼前就有个很好的例子———给彭丽媛设计服装的马可,她自创的工作室名字叫“无用”,她自己也是个功利心极低的人。与那些凡事图“有用”“高效”的人相比,马可差远了。但最后,恰恰就是这个追求“无用”的设计师,得到了无数红着眼、挖空心思的同行做梦都想不到的大好机会。

  所以,利他性高的人抛开眼前利益,自动充任那种不能带来利益的角色,他们做的这类事情,可能99%最终也没有转为其他机会,但是,在危急关头下,那1%发挥的作用,可能是至关重要!

  藤井聪说:“越是利他主义者越能应对变化。因为平时的‘徒劳’所培育的人脉关系,使其应对措施的选择变得更加丰富。平时的徒劳变成了缓冲剂,增强了自己应对环境变化的柔韧性。”

  另一方面,只是一味计较利益得失的利己主义者,应对变化就很脆弱。短期看来高效率地取得了成果,但那些为了追求短期局部最优化而过度裁剪“无用”部分的人际关系的人或公司,一旦外部条件稍有变化,形势就会急转直下。

  原来,平时所有的铺垫,都是填充我们机会的海绵;原来,这就是“吃亏是福”的科学根据啊!

所有跟帖: 

哈哈哈哈,自己给自己点赞,老共那么弱,那你还不回去,多好的时机推翻老共,哈哈哈哈 -土棉农- 给 土棉农 发送悄悄话 土棉农 的博客首页 (169 bytes) () 07/26/2017 postreply 17:12:03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