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雾霾时长覆盖一代人余生长度时,大迁徙终将到来

当雾霾时长覆盖一代人余生长度时,大迁徙终将到来 

 2017-01-05 摩登中产 摩登中产


 

伦敦治霾用了62年,洛杉矶用了56年,我们所经历的,不过只是开始。

 

 

百度有个叫2012的贴吧,玛雅人预言破灭后,神棍们一哄而散,而今贴吧最新主题,是逃离雾霾。

 

幻想中的末日并未到来,而更难捱的日子,似乎已经开始。后世史学家跳跃大段压抑的文字,在2012年下方,划出叹息的黑线。

 

这一年并非是雾霾起始之年,但却是人们开始抗击雾霾的元年。

 

最初的抵抗方式原始且悲壮。单薄的一次性口罩、万能的板蓝根茶,紧闭的门窗以及工位前新添的一盆绿萝。在石家庄,小学生们在雾霾中打起抗霾拳,原理是打拳能“气沉丹田”。

 

很快,专业的防霾口罩开始脱销。2012年,中国防霾口罩市场规模不过1亿,2013年时已达20亿,而今已破百亿。

 

在室内,2012年年初时,空气净化器淘宝月销量不过十余台,雾霾锁城后,净化器急速断货。2016年10月,净化器线上月销量已达24.4万台。

 

那些从海龙大厦黯然离开的电脑卖主们,迅速接手了空气净化器生意,他们夏天囤货,秋冬热销,从不失手。雾霾来临时,他们成为朋友圈炙手可热的达人。

 

刚刚过去的圣诞节,有净化器卖主关机24小时,理由是不堪其扰。

 

在成都,长相酷似贝克汉姆的意大利人Mike,背着一台改装的空气净化器招摇过市。净化器大小如书包,附有蓄电池电源,成都人称他为抗霾哥。

 

比净化器更高级的新风系统,成为都市人最后的底牌。

 

那些曾津津乐道雾霾段子的人们,最终面色惶恐,被迫砸墙打洞,建造微小的避霾港。

 

在北京,一度冷清的博物馆和图书馆,则迎来了新的使命。国家博物馆51台新风机组,吞吐不歇,让馆内PM2.5控制在5微克。而在国图少儿馆,避难的家长和幼儿络绎不绝。

 

一位父亲陪着儿子看完了整套的《乌龙院》,但窗外阴霾依旧,如同窥伺室内的怪兽。

 

这座大城市的人,其实活得卑微可怜,他们的幸福,取决于北风何时过张家口。

 

二 

 

北京京郊延庆,有个别墅小镇叫“原乡美利坚”,最开始一批住户大多开豪车而来,后备箱装满红酒。

 

而今,更多的看房人直言是为了“躲霾”,虽然这里PM值也曾超过200,但已是“北京最佳避霾圣地”。

 

更远一些的崇礼、张家口、葫芦岛,适时推出了针对性躲霾项目,但在雾漫华北的情况下,更多人选择南行。

 

这个群体有个最新的名字,叫做“脱北者”,脱离的不光是北京,而是整个北方。迁徙的终点务必呼吸清新,春暖花开。

 

微博上,有人晒出一周内从北京逃离安家深圳的经历。

 

逃离起因,渺小且沉重,孩子旅游时感叹了一句“原来大口呼吸是这样的感觉”。

 

朋友圈中的深圳生活,读起来就清澈:白天看云,夜晚看星,出了幼儿园,过天桥就是海滩,孩子每天在海滩疯玩到天黑。虽然教育水平和北京比有差距,但健康真的是第一位的。

 

论坛上,有天津女孩讲述移居厦门后的感受,“跟北京和天津相比,厦门的面积太小,城市小到哪里都方便。生活成本虽然一样高,但小吃多,可选择的太多了,半夜两点也给你送到家。环境也好,天都是水灵灵的蓝,空气太好了,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天数都是优良,刚来的时候都不敢相信。”

 

当然,移居之后同样也有困扰,厦门岛内房价已达每平7万,位置好的楼盘,开盘价每平11万。台风和雨季也令北方人不适,墙壁有时渗水,鞋包收不好会长毛。

 

最南的海南,成为北方人最向往之地。操着东北话、北京话以及豫语豫的人们,拥堵在大大小小的售楼中心。

 

1月5日这一天,海南售楼中介林丽,被拖进了无数个微信群,询问如轰炸般袭来。

 

“你们北京今天雾霾到底多重啊?”她问我。

 

她想起头晚看的谍战片,女间谍走进监狱,两侧狱室一片呼救声,栅栏间都是挥舞的手臂。

 

 

“新年快乐!”

 

2016年12月31日,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微博更新,图片中是迈阿密的海浪沙滩、椰子树以及嬉戏的游客。

 

他的新年假期里,没有雾霾。

 

去哪儿网的数据显示,去年12月22日,避霾、洗肺、森林等关键词,浏览搜索量暴增200%以上。

 

以海岛海滩、自然风景、空气水质为优势的目的地广受欢迎。甚至有近百人花费十余万人民币,远赴“世界最后净土”南极避霾。

 

旅游毕竟只是暂时逃离的办法,移民成为目前终极选择。

 

中信私人银行&胡润百富2016年发布的报告显示,资产千万以上的中国移民中,56%是为了逃离环境污染。

 

然而,对于中国中产家庭而言,移民并非易事。一方面,虽然移民费用可以承受,但移民之后的收入难于保证;另一方面,受限于照顾老人等实际需求,异乡人并不易做。

 

有资深的移民顾问在朋友圈中说,每当雾霾爆表的时候,咨询人数都会猛增,但最后多不了了之。

 

“变卖一套北上广的房子,换来几百上千万,足以移民,可移民之后,语言不通,工作不顺,社会地位不保,文化交流不畅,加上思乡心切、赡养老人等足以引发诸多矛盾,离婚的、抑郁的不计其数。”

 

这看起来像无解的谜题。窗外雾霾围城,逃离步履维艰。然而无论多艰难,当雾霾的时长可能覆盖一代人的人生长度时,大迁徙终将到来。

 

我丝毫不希望它发生,但却在浊雾中听见越来越多的脚步声。

 

 

 摩登互动:

面对雾霾围城,你会选择逃离么?

 

Views 62957
258Report
 
Top Comments

Author requires users to follow Official Account before leaving a comment

  •   163 
    我们这代人,太对不起下一代,看那些被称做祖国花朵的孩子们戴着口罩走在浓雾中太难受了,他们又做错了什么要承受这一切。 

    12 hour(s) ago 

  •   103 
    最近跟几位京城医学大拿聊天,提起北京的雾霾,他们共同的判断是:未来三到五年,北京的肺癌患者数量极有可能出现激增。过往几年,我一直以在这个城市奋斗为荣。她给了我见识、跟随时代最前沿的机会。未来几年呢?从现在ZF对雾霾的治理能力和效果来看,我不敢确定,是否有一天,我会被污染和健康的矛盾逼离这个城市 

    12 hour(s) ago 

  •   77 
    真真觉得在北京十多年,什么都赶上了,什么大世面都见过了????反正最后房子买不上,工资涨不高,媳妇娶不到,还要面对雾霾,比小强还坚强 

    11 hour(s) ago 

  •   74 
    离开又谈何容易,从小生长在北京一切都在这里,痛恨雾霾却又被深深牵绊,真是纠结。 

    12 hour(s) ago 

  •   57 
    挣国内的钱 到国外生活 

    12 hour(s) ago 

  •   56 
    用了我们陕西西安的大雁塔。。。。。。 广东打工的我们, 新年回家的行李多了三盒口罩。。。 而不是火气正旺需要的安全套。。。 我妈说:西安的口罩已经断货了。。 从京东上买了两盒,寄给她。。

    12 hour(s) ago 

  •   49 
    雾霾太严重了。无奈。但是又能逃到哪里去。。。 

    12 hour(s) ago 

  •   45 
    刚从帝都逃到金陵,没想到这边也偶有霾 

    12 hour(s) ago 

  •   41 
    总说离开离开,可是故乡呵,怎么离得开~ 

    11 hour(s) ago 

  •   39 
    一到冬天就是谈霾色变,各种各样的招式齐上阵,真希望能还北京一个蓝天,如今只有奢望大风袭城。真是无奈 

    12 hour(s) ago 

  •   38 
    深圳也有淡淡的霾,不开森

    11 hour(s) ago 

  •   32 
    现在新疆都是雾霾,蓝天白云的净土越来越少。 

    11 hour(s) ago 

  •   31 
    还是挺喜欢北京的,希望不用走在国老路,早点治好首都的空气 

    11 hour(s) ago 

  •   31 
    这些天一直在考虑,雾霾治理是持久战,退休后可去南方过冬(生活?) 

    12 hour(s) ago 

  •   30 
    谈何容易啊,想逃 

    12 hour(s) ago 

  •   20 
    三年前从南方迁徙回青岛,这是家乡。而今每到秋冬季节,总会有淡淡的后悔。我们的发展创造了中国速度,不知道治霾能不能有中国速度。 

    3 hour(s) ago 

  •   19 
    好伤感!

    10 hour(s) ago 

  •   16 
    不赞同,雾霾根本性原因,还不是工业产品结构,不合理。但这本就是制造业所必须经历的,时间点B,会到来,是雾霾的终结,而非迁徒*^o^* 

    2 hour(s) ago 

  •   11 
    福建人,在西安读的大学,本想在西安奋斗,买房置业,娶妻生子,毕竟相对其它省会城市房价便宜的太多。但还是被雾霾扰的无所适从。放假回家,空气倒是清新,却总怀念北方的暖气,太潮湿还老容易鼻炎。唉…要是空气好点还真不想回南方呢…我喜欢干燥又空气清新的城市。 

    1 hour(s) ago 

  •   
    空气污浊到让人透不过气来,每天关于雾霾的文章也看得沉重到透不过气来。 

    1 hour(s) ago 

Most upvoted comments above

Learn about writing a valuable comment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