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援华很慷慨,
1937年8月21日,中苏两国签署了《中苏互不侵犯条约》。此后,苏联开始积极为中国提供军事援助,斯大林的目标很明确,即让中国有能力拖住日本,使后者无力侵犯苏联远东地区。而当苏联免除了日本进攻的顾虑之后,斯大林就立即停止了援华。
苏联向中国提供的军火援助有:飞机1235架,大炮1600门,机关枪1.4万挺……
在淞沪会战打响的第二天,国民政府便向苏联求援,要求其提供350架飞机、200辆坦克与236门大炮,并要求苏联向中国派遣飞行员、航空技师、炮手与坦克手以训练中国人。之后,1938年1月、7月和1939年4月,立法院长孙科又三次赴苏联求援。苏联为了能够让中国战场拖住日本,对援助中国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据杨杰日记所载:苏方“对于所需各物,尽量一次给与,且开价极低,一切愿望中国胜利之热诚处处表现”。1937年10月至1938年2月期间,苏联第一批军火运到中国,主要有军用飞机297架、各式火炮290门、坦克82辆、汽车400辆等。仅此一批,重型武器就超过了德国供应的全部,而且其中一些还是苏联所能提供的最好装备。
苏联援华军火的绝大部分是利用苏联对华信用借款支付的。苏联分别于1938年3月和7月,1939年6月达成对华信用借款三笔,共计2.5亿美元。中方以锡、铅、钨、锑等金属及生丝、茶、棉花等物资折款归还。抗战期间中国实际使用的苏联信用借款约为1.73亿美元,这笔钱购买的苏联军用物资有:各类飞机1235架(其中轻重轰炸机318架),坦克82辆,汽车1526辆,牵引车602辆,各类大炮1600门,机关枪1.4万挺,步枪5万枝,步枪子弹1.8亿发,炸弹3万颗,炮弹约200万发,以及飞机发动机及全套备用零件,汽油等军火物资。[详细]
派遣空军志愿人员和军事顾问5000多人来华助战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时中国空军约有作战飞机300架,淞沪一战,中国空军完全丧失了作战能力,仅存作战飞机30架左右。为此,国民政府向苏联紧急求援,苏联政府迅速从苏联空军中调拨飞机交中国使用,并组织苏联空军志愿人员来华助战。苏方人员来华后立即担负起两项任务:一是直接参加对日空战和轰炸,二是培训中国飞行员和航空技师,重建中国空军。从1937年秋季至1939年夏季,先后来华的苏联空军志愿人员(包括航空技师)有700多人,其中200多人牺牲。与此同时,苏联教官还为中国培训了1000多名飞行员和8000多名航空技术人员。据国民政府统计,从1937年8月至1941年,苏联空军志愿队与中国空军共击落击毁日机1049架。1939年夏季,欧洲形势日趋紧张,苏联空军志愿人员分批回国。
此外,应国民政府的请求,苏联又向中国派遣军事顾问,帮助国民政府训练军队和参与重大战役作战计划的制定和实施。根据苏方史料,从1937年至1942年间,先后来华工作的苏联军事顾问有300多人,而苏联军事顾问、专家、技术人员加上志愿飞行员等,总数大约有5000人,经由苏联顾问和教官培训的中国军校学员大约有9万人。在空军、炮兵与坦克兵等技术兵种中,苏联顾问和教官作用重大。1938年至1941年间,苏联军事顾问还参与了中国正面战场几次重大战役作战方案的制订。
"苏联援华很慷慨",也给军呆上上课
所有跟帖:
•
呵呵,说到“呆”,你可能更靠谱。你这个帖子就是佐证你:正式宣战,获得苏援更难。
-低头的谷穗11-
♂
(0 bytes)
()
07/08/2015 postreply
20:1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