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大山透露他和妻子相识于一次活动,妻子甘霖负责一个外国乐队的接待工作,英语不错。但是演出时歌手与吉他手不和吵起来,令甘霖不知所措,此时大山英雄救美出面帮她解决,这一举动也让大山赢得了美人的芳心。大山成名后两人出外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发明了一个两米的逛街法,以免被人围观。两人已育有一对子女。
如今大山的四口之家可谓幸福满溢,但是曾经两人在结婚时也经历了很多迷茫疑惑,今天是他们结婚二十周年的纪念日,大山在微博中回忆过去辛酸懵懂令人十分感动,“1993年1月21日我们结婚了。当年没车没房子没稳定工作,你做饭还老切手,我傻乎乎不懂得照顾。我们两个人都很迷茫,两边的父母也都有些疑虑,但领证那天是腊月三十,全市在放鞭炮,似是在为我们庆贺。Happy anniversary. I love you more each day。”

核心提示:大山是加拿大人,他1984年考上多伦多大学东亚系开始攻读中国研究并起中文名字路世伟,1988年毕业后他入选中加两国互换学者交流项目,被派往北京大学中文系。大山对中文有着非一般的狂热之情,今天他做客《鲁豫有约》,讲述自己的中国情缘。
解说:四十六岁的大山做客鲁豫现场。
大山:您好。
陈鲁豫:您好大山。
大山:您好,谢谢。
陈鲁豫:请坐。
解说:二十三年与中国的不解之缘。
大山:我有两个兄弟,一个叫笨,一个叫蛋。
解说:为何中文让他如此痴迷。
陈鲁豫:是因为中文这么有魅力吗?
大山:比女性还有魅力,一杯大可乐,一大杯可乐,杯大一可乐。
姜昆:按着中国的传统学生都很孝敬老师的,可是他呢我经常孝敬他。
解说:忘年交丁广泉惊喜出现。
丁广泉:说句心里话这孙子相当不错。
解说:谈到妻子大山语出惊人。
大山:这一旦发现这是我娶了我妈,真的是一件很可怕的想法。
解说:大山现场澄清与凯丽的一段绯闻。
陈鲁豫:你知道很多人认为你太太是谁吗?
解说:跨国家庭,洋大山的育子之道。
大山:管孩子们叫孩儿们,应该说母语是中文,第一次送他上学我们突然意识到,他不会用英语说跟老师说要上厕所,有一个老头牵只羊,这个小段就这么长。
解说:《鲁豫有约》说出你的故事,最熟悉的外国脸大山,讲述自己的中国情缘。
陈鲁豫:他是外国人,但是我们常常会忽略掉这个事实,他在中国已经度过了他生命当中一半的时间了二十三年,他讲很流利的中文,他恐怕是在中国最有名的一个加拿大人,我想了想比他还有名的可能只有白求恩了,他讲中文非常流利,他会说相声,他娶了一个中国太太,他的孩子有一半的中国血统,所以我们忘了他的外文名叫什么,只记得他的中文名字两个字很简单很响亮大山。
解说:一九八八年在中央电视台的元旦晚会上,由外国人表演的小品《夜归》,让我们认识了一个名叫大山的老外。
小品《夜归》片段:玉兰,开门呐,是谁呀,我是大山。
解说:一年以后大山再次出现在相声《名师高徒》中,流利的汉语,精湛的表演,技惊全场。
相声《名师高徒》片段:板凳宽扁担长,扁担没有板凳宽,板凳没有扁担长,扁担就绑在了板凳上,板凳不让扁担绑在了板凳上,扁担偏要扁担绑在了板凳上。
解说:从此以后大山成为了各种晚会当中的熟脸,也成为了最亲切的外国脸。
2009年春晚群口相声《五官新说》片段:你在场,这可是中国人的内政啊,哥们儿我就不参与了。
解说:近十年,大山除了舞台演出外,更多的致力于中西文化交流,从微博的英语小词条,到世博会出任加拿大馆总代表,他身体力行地让中西方互相了解、互相接受,二零一一年,已是大山来中国的第二十三个年头,今年四十六岁的大山,一生有一半在中国度过,他在中国拥有自己的事业,找到自己的爱情,建立自己的家庭,掌声有请,最熟悉的异乡客,大山。
大山:大家好,谢谢,谢谢。
陈鲁豫:您好。
大山:您好。
陈鲁豫:您好大山。
大山:您好,谢谢。
陈鲁豫:请坐。
大山:谢谢。
陈鲁豫:你们想过大山的本名应该叫什么吗?
大山:其实我这是写微博的时候,我发现这个我写完微博,很多人写Mark,Mark,或者写英文Mark,或者写中文马克,我就纳闷怎么那么多人知道我英文名字,后来我才知道这微博里头写Mark它是标记的意思,根本就不是叫我名字,它就是标一下有意思,标一下叫Mark。
陈鲁豫:Mark,我也是第一次知道,我也是第一次知道你叫Mark。
大山:叫我标记也行,对。
陈鲁豫:我小时候觉得你特帅。
大山:现在呢?
陈鲁豫:现在也觉得你很帅,你现在回过头去想想,你跟中国的渊源,有时候缘分很奇妙。
大山:对。
陈鲁豫:他们说你爷爷就来过中国。
大山:对,这个大概是在一九二二年,而且据了解就是在协和医院的这个院儿里头,就在。
陈鲁豫:饶司卫,就是你的姓Rowswell。
大山:饶司卫,如果说大山姓什么。
陈鲁豫:姓饶。
大山:应该姓饶。
陈鲁豫:饶大山,这是你三个兄弟。
大山:对。
陈鲁豫:大哥,你,弟弟。
大山:这是真事,这个一点都不夸张,我两个兄弟,一个叫笨,一个叫蛋。
陈鲁豫:他一说我才明白,一个叫BEN,一个叫DAN,然后就是笨蛋。
大山:对,然后网友加上你不叫大山吗,简称就是大,大笨蛋。
陈鲁豫:这个你以前是只有学过中文以后你才发现。
大山:对。
陈鲁豫:你来看这个,这个我要解释一下就是在国外唐人街吃那个中餐,吃完到最后会上一种小点心,然后掰开以后里面会有小纸条,就里面会给你写一句特别励志的话。
大山:这是一九八八年,我大学快毕业的时候呢,正在我打算去中国的时候,写了一条你将受益于一次长途旅行,我觉得还是蛮准的。
陈鲁豫:那之前你已经来过一次中国了,一九八六年。
大山:对,对,因为我开始学中文其实想的还是挺随意的,就是感兴趣,好奇,在加拿大学了两年以后,那年夏天和我哥哥一起来的,就是和蛋,和蛋一起来的,好像是在台北去快餐店点了一杯咖啡,要大的咖啡一大杯可乐,然后不知道怎么说,是杯子,Cup是杯子,可乐,可乐我知道,是杯子大,还是大杯子,一大杯,一杯大可乐,一大杯可乐,杯大一可乐,我记得我在那柜台,所以就是说。
陈鲁豫:你就说可乐,大的,就完了嘛。
大山:对,但是服务员听了我半天,我在那磕磕巴巴的,他说不就是大可乐嘛,一大杯可乐,回到加拿大以后我充满信心,我觉得中文还是很值得学,很有意思,将来有用,然后越来越了解,也看看新闻,也知道中国在迅速发展,真的那个时候很着急,一九八六,一九八七年,就觉得哎呀,你看中国在发展这么快,我晚了。
陈鲁豫:再不去来不及了。
大山:我来不及了,我晚了。
陈鲁豫:听说你大学四年特别刻苦地学中文,以至于恋爱都没有谈,是真的吗?
大山:我那时候不是说,我长的娃娃脸吗,谁也不要我了,我是比较投入,比较投入学习。
陈鲁豫:是因为中文这么有魅力吗?
大山:应该是吧,比女性还有魅力。
陈鲁豫:一九八八年来到北京,来到北大,听当年北大老师的回忆,来。
解说:今日一口流利的中文,当年他也曾闹过大笑话。
大山:我把花篮说成花圈。
解说:名字大山,居然是从食堂里捡来的。
大山:从厨房传出来的声音,嘿,大山你快点哎,这厨师叫许大山。
解说:大山成名作《夜归》精彩再现。
解说:大学毕业后,大山得到全额奖学金,来到北京大学进修中文,之后不久,他就被北大的王文泉老师,推荐去中央电视台演了小品《夜归》,但当时北大有二百多个留学生,王文泉老师为何会选择大山呢?
王文泉:他这个接受中文的能力,还有他这个反应幽默的程度,吐字等等各方面,我觉得的确是个材料,难字表我看过,有一次我跟他出去我看过他的难字表,四百个难字,我一个都不认识,笔画都在四五十画以上,那些难字七扭八歪的,跟那个迷宫式的那种字,我说你学这个干吗用,你用在什么地,他说我就是感兴趣。
解说:的确如王老师所说,大山学中文的刻苦和对中国文化的兴趣,让他在北大众多的留学生中脱颖而出。
陈鲁豫:那个,大王老师,给你的,这个你还记得吗?这是你给大王老师的。
大山:对,这是我。
陈鲁豫:这是大山送给他刚那王老师的,王老师欢迎您到我家乡来,大山,括号费用自理。
大山:费用自理,对。
陈鲁豫:你还记得老师说当年你学的那些特别复杂的中国字吗?我给你们举几个例子,看看当年大山学的都是什么生僻字,这个我在姜昆老师的那个书里面发现的,这四个字里面因为姜昆老师在书里面提到一个字,所以我们知道最下角一个字是,是秋天的秋,古体的那个写法。
大山:古体的秋天。
陈鲁豫:然后左下角那个字念棼,上面两个字查不到。
大山:不知道。
陈鲁豫:当年姜昆老师说,你的本儿里面全都是这样的字。
大山:这些可能当时还真的学了。
陈鲁豫:当时觉得好玩,有时候觉得特别酷。
大山:对。
陈鲁豫:记得以后特别酷,那你记得你在北大学的时候,有没有闹一些什么笑话。
大山:有一个同学妈妈过生日,然后请我到家里去,我也刚来了不久,然后说我的意思就是那你妈妈过生日,请我到家我挺荣幸的,刚到中国来,可以到中国人的家里头去很荣幸,说给你妈妈买花吧,那么应该说给您妈妈买一束花,花篮我应该说花篮,我把花篮说成花圈,一束花,是吧,我给你妈妈送花不就完了嘛,一束花啊,一个花篮,一个花圈儿,这意思就不一样啊,犯了这一次错误以后我再也这个花篮,花圈,我分得清楚着呢,再也忘不了。
陈鲁豫:记得当年大山第一次登上中央电视台屏幕,那应该是一九八八年。
大山:一九八八年底。
(((
408))) 陈鲁豫:一九八八年底,那第一次。
大山:对,因为我一九八八年的九月份来的嘛,大概十一月份就上电视。
陈鲁豫:那个小品的角色就叫大山。
大山:对。
陈鲁豫:后来我才知道,大山是真的有个人叫大山。
大山:有这个人,还叫许大山,对、对,这个名字,这个角色原来叫许秋佳,他们就觉得这个玉兰那么上口的名字,这许秋佳太绕嘴,然后再琢磨这么改一个什么,这个角色改一个名字吧,别叫许秋佳,结果正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呢,在食堂吃饭,从厨房传出来的声音,嘿,大山你快点,这厨师叫许大山,他们一下子这个名字好,许大山就改了,那么后来我上电视而且这个节目里头,也是很突出这个名字嘛,很多观众因为那时候没有邮件,都是写信,很多观众写信,也不知道具体地址,就写北京大学留学生处,许大山同志收,全都转到了厨房。
陈鲁豫:我们来看看当年大山演的那个小品。
小品《夜归》片段:玉兰,开门呐,是谁呀,听不出来啦,我是大山,许大山,噢你的嗓子都哑了,我的气管炎又犯了,我问你,你还回来干什么,瞧你说的,睡觉呗,再说都十一点了,我还没吃晚饭呢,哦原来如此,哎,玉兰,一边凉快去,别叫,叫也没用,到年底了,生产任务很紧张,不能撒手不管呐,你天天忙,月月忙,结婚都半年了,你哪一天正点下过班,别说了,别说了,深更半夜的,让邻居都听见多丢份儿啊,你还怕别人听见,我偏要说,我问你,你对得起这个家吗?人家,哪个丈夫不顾家,你,你厂长,比市长都还忙,玉兰,开门啊,让我进去,咱慢慢谈,烂棉花,没法弹,玉兰,开门呐,怪饿的,饿死你,困死你,那我走了,快走,一辈子不想见你,玉兰,再见,明天我早一点回来,正点下班,站住,你到哪儿去,到车间找个地方凑合一宿,忍一觉,就行了,你不饿了,我已经饿过唆了,没事,回来,你以为你一走就了事了,没那么便宜,进屋再跟你算帐。
王文泉:其中有一段这个词啊,他的妻子怀孕了,就说我都五个月了,你都不管我,都不关心我,结果他就应该说哎呀,我太忙,什么这个那个,结果他说了一句冒出一句,啊,你怎么五个月了,我出差半年你怎么会五个月了呢,就是他这么一句话把全场逗的,就是我们当时还有一些其他老师,那真是逗得前仰后翻的。
解说:也是从这个小品开始,北大留学生路世伟,有了一个新的名字,大山,并且一叫就是二十三年。
陈鲁豫:是他吗?
大山:这是的,对。
陈鲁豫:这是那真的那个大山。
大山:这是真人许大山,对。
陈鲁豫:那时候你演完大山,没有收到很多很多来信吗?都给那个许大山了。
大山:演完了以后就回到自己的学生生活,也没有多想,我当时不知道这现场是五百个观众,但是电视上看的是五个亿,没人告诉我这一点,忘了这一条。
陈鲁豫:你忘了中国人口有多少。
大山:忘了提这茬儿,那么一月一号我出门的时候,走到街上,有一个人骑自行车过来,回头喊了一句,大山,玉兰呐,我当时我就想,这多巧呀,一出门就碰上了那天五百个观众。
陈鲁豫:其中的一个。
大山:北大那么多人,正好今天碰上了,哈哈一笑,挥挥手,又来一个,这个我就觉得怎么那么巧啊。
陈鲁豫:都去看那天的演出了。
大山:后来我到校外,我去什么小卖部,卖点什么东西的时候,那我发现这个小卖部里头这些大妈大婶也是一样,哎,你不是大山吗?这我才知道,哎呦,中国的这个电视晚会影响还蛮是大的,所以我就是就赶上了这么一个晚会,而且演出了这个节目,按姜老师的评价也是歪打正着,谁也没有想到会有这么大的影响。
陈鲁豫:讲到姜昆老师,今天很遗憾他不能来现场,因为在演出,我们在他的后台采访到了姜昆老师,来看看。
解说:师傅姜昆为何如此评价大山。
姜昆:按照中国的传统学生都很孝敬老师的,可是他呢我经常孝敬他。
解说:忘年交丁广泉惊喜出现。
陈鲁豫:丁老师您好。
丁广泉:鲁豫你好。
陈鲁豫:您好,您好。
解说:良师益友,亲如一家。
大山:去他们家蹭饭比去姜老师还多呀,因为丁老师是美食家。
丁广泉:说句心里话这孙子相当不错。
解说:近年来大山为何淡出相声界。
丁广泉:再来约他说相声,他基本上不说,不表演了。
解说:丁老师曝光大山的追求者。
丁广泉:他那个接到的这些女孩子们的信,恐怕得拿麻袋装。
陈鲁豫:都寄给那个大山了。
解说:现场揭秘大山的绯闻妻子。
陈鲁豫:你知道很多人认为你太太是谁吗?
大山:张凯丽呀,张凯丽也不错呀。
解说:大山拜师学艺的曲折经历,少为人知的情感故事,即将讲述。
解说:因为参加中央台的演出,大山迷上了相声这门语言艺术,同样在王文泉老师的撮合下,大山拜了著名相声演员姜昆为师,并在北大举行了非常正式的拜师仪式,大山没有辜负自己的老师们,一年之后就交出了满意的答卷。
大山:四是四,十是十,十四是十四,四十是四十,谁要把十四说成,就打谁十四,谁要把四十说成,就打谁四十。
解说:一年的时间,大山的进步有目共睹。事到如今,师傅姜昆提起大山还是赞不绝口。
姜昆:我也是一点一点看着大山成长起来的,那么我作为有这样一个学生,也非常高兴,这个北京的这个也好,全国的我有很多的学生,按照中国的传统学生都很孝敬老师的,可是他呢我经常孝敬他,我要给他制造各种各样的机会,让他来接触中国文化,要制造各种各样的机会让他能够走入我们或者是融入我们中国的这个生活圈子当中,我觉得只有这样才能够让他更好地去发挥作用。
陈鲁豫:姜昆老师这本书你看过吗?
姜昆:对,《笑面人生》。
陈鲁豫:他写的《笑面人生》里面专门有一张讲到了大山,他写你每一次去他们家他都吃炸酱面才请你。
大山:基本上都是月底,到月底这菜票还不够用,我一看到二十八、二十九号了没菜票了,有时候十一点多钟打个电话正好赶到这点,说姜老师您在家吗?他肯定来一句,在,你过来吧。四十分钟以内就能到,到他们家就吃炸酱面,然后反正几次以后他就摸出了这个规律,他说你为什么总是在十一点、十一点半的时候给我打电话呀,正好是吃饭点,我说就是你看菜票不够了,到月底了,还教我一个新词叫蹭饭。
陈鲁豫:蹭饭。
大山:他说你这叫蹭饭。
陈鲁豫:他还写你有一次吃酱豆腐,你还记得吗?
大山:酱豆腐、对。那是在食堂里头在学校食堂,那时候我就看着就是不想每天吃一样的东西,我就看那么多这挺漂亮的,然后那一块、一块的有点像西方的这个臭奶酪,吃一个吧,拿一块就咽进去了,真当奶酪那么吃,我不知道应该是一点一点地,一个角一个角,把我给齁死了。
陈鲁豫:刚才我说了,除了北大老师以外还有两个老师,一个是姜老师,还有一个是丁广泉老师。
相声《数来宝》片段:打竹板数来宝,今天的观众真不少,他们各个文明素质高,北京人就是淳厚朴实最好交,全中国从东走到西我发现今天的观众欣赏水平数第一。好、好、好,怎么样。这词儿还真不错,你看这姑娘乐的,嘴都合不上了,为什么那姑娘开心笑开颜,为什么?因为她在外企工作挣美元,是吗?再看那小伙多神气,炒股他赚了大把、大把的人民币。好词、好词,编的还真不错,看见我了吗,看见了我唱唱您,来、来,好。想想啊,您是相声表演艺术家,我打起竹板把您夸,活泼可爱的小老头,还是一个洋教头,不看我的脸,专看板,您这人有点缺心眼,挣钱、挣钱得不大点,不、不、不,停,像话吗这个,这怎么不像话呀,把别人说的都这么好,一到我这儿我变那缺心眼了,不是,你呀,你得深入地挖掘一些,你下海啦,也有买卖,是吗,做着买卖呢,是吗?我唱唱你的买卖,打竹板,迈大步,他开了一个棺材铺,棺材铺,棺材好,一头大来一头小,装上活人受不了,装上死人跑不了,把你装上准保好。
大山:还真拿着板呀。
陈鲁豫:你别紧张,这个你看看,这是丁老师带来让我们给你看的,给大家看一张。
大山:这是在他家里,三十平米不到,就这样学相声,其实和丁老师合作也很早,就九十年代我们是几乎是天天在一起。
陈鲁豫:这竹板你还打吗现在。
大山:我,哎呀,好长时间没打,好长时间,但是他行,他行,他这个他教过我,然后我学过几段、学过几段但是都忘了。有一个老头牵只羊,这个小段就这么长。
陈鲁豫:就没了,确实是太逗了。
大山:我就想起这一段。
陈鲁豫:有个老头牵只羊,小段就这么长。这是谁教你的呀,这原创是谁啊?
大山:这可能是实在不想翻场的时候,非得翻一小段的时候就说这么两句。
陈鲁豫:今天我们想请来你一个老师。
大山:谁啊?
陈鲁豫:我们欢迎丁老师、丁老师好,您好、您好、您好。
丁广泉:鲁豫你好,这是我爷们这是。
陈鲁豫:丁老师坐、丁老师坐。
丁广泉:今年有点他不像话。
陈鲁豫:他怎么了?
丁广泉:先来找你来了,看来还是有点这个重色轻友,先看鲁豫来了,每年都是应该先看我的,结果今先看你来了。
陈鲁豫:没,因为我们约他约了好久了。
丁广泉:是吗?
陈鲁豫:所以他每次可能回来都来看您,就这次可能事后再去看丁老师是吧。
大山:其实去他们家蹭饭比去姜老师还多,因为丁老师是美食家,他是我们相声界里头的这个最著名的美食家,能吃。
陈鲁豫:丁老师您这张那个露点照你看了吗?
丁广泉:这个好吧。
陈鲁豫:好,您当年真够瘦的。
丁广泉:是、是、是,我现在胖多了,我们之间的友谊真是到这儿,我们就这个说起来呢一直就讲说句心里话这孙子相当不错,真的、真的。这绝对是个好孙子,因为什么呢,因为他拜了姜昆嘛对吧,姜昆是我的这个师侄。
陈鲁豫:还真是。
丁广泉:知道吧,所以他等于是姜昆的徒弟,那等于是我是他的师爷。
陈鲁豫:那还真是。
丁广泉:你明白吧,所以是孙子吧。
陈鲁豫:这一点办法都没有,大山。您身体怎么样丁老师。
丁广泉:现在好了,现在已经活了。
陈鲁豫:什么叫现在好了?
丁广泉:又活过来了,我死了。
大山:看看这伤疤。
丁广泉:开了、开了,开开了。这个呼吸机都上了,当时得了一个二零零七年的时候得了一个非常重的病,昏迷了一共是四十五天,所以等我醒过来了之后,我虽然说四十五天可是我一醒过来我觉得那就是一天,回来之后第一件事师母就告诉我说大山来看,但是不让看,这个怎么办,后来呢他还是到家里边去来慰问我,而且让我特别、特别感动的是他给我们给我去送了两万块钱,一个作为一个这个学生来说,徒弟来说,这个晚辈来说尤其是一个外国的这样的一个学生的话,那么重我就是重我和他之间的这个感情,所以我当时是特别、特别感动,当然我也有我一共将近有这个二百个学生了,这个一个别像不用他这么多。
大山:最逗的是他所有学生啊都是我的师叔师姑。
陈鲁豫:都比你辈分大啊?
大山:他现在收的都是师叔师姑。
丁广泉:对、对,都高他一辈吗。
陈鲁豫:真的啊。
丁广泉:所以我想这二百来个如果一个人哪怕给我送一百块钱的话,我不就发了吗。
大山:其实我想送四个,但是不吉利,我分两批、分两批。
陈鲁豫:像他在北大,包括已经在中央台演小品很多人认识他了,会有很多女孩喜欢他吗在那个时候。
丁广泉:太多了那简直了。
大山:但我就喜欢语言。
陈鲁豫:我就不信了。
丁广泉:他那个接到的这些女孩子们的信恐怕得拿麻袋装。
陈鲁豫:都寄给那个大山了,他刚才说。
丁广泉:对、对、对,都给那厨子了。
陈鲁豫:那么多人给你写信,你回信吗?
大山:也没回啊,也没有。
丁广泉:开始刚一开始的那个时候,他跟我说这个有的这个写得特别情真意切的这些个,开始他有这个想法要给人家写点信,说回一下说拒绝。我跟他讲按照中国人的传统,这个时候你要是不想接受的话你千万别回,你回了信之后就麻烦了。
陈鲁豫:丁老师就是这么做的当初。
丁广泉:但是呢,我多想那样做啊,但是没有啊,我们那个年代可是不可能啊。
陈鲁豫:但他的确是,我觉得你的很多时候说你的心思是不在那些事情上的。
丁广泉:我们一直在研究过他这个定位的问题,作为以前他的定位就说不好定自己的位,因为你说他又不想当一个专业的相声的演员,又到了这么程度的这个中文的这种水平和汉语言、汉文化的这种水平的话应该做什么,那当然就是做中加人民之间这个友好的使者,所以他现在不大敢上,我们很少就是再来约他说相声,他基本上不表演,从来不说。当然来说现在如果说我们这个再继续演出的话我想这个也还是比别的人好一些,因为我们毕竟这么多了年。
陈鲁豫:那我们也特别期待能够有机会再在屏幕上看到您和大山,你们师徒二人能够在一起说相声。
丁广泉:咱们再琢磨一个段子吧。
大山:行啊。
陈鲁豫:今天非常谢谢丁广泉老师,特别谢谢您,我们也想知道在生活当中大山什么样子,他现在又在做一些什么。
一九九年春节晚会片段: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哪怕帮妈妈刷刷筷子洗洗碗,老人不图儿女为家做多大贡献啊,一辈子总操心就奔个平平安安。
陈鲁豫:知道吗,这次我们在网上征集一些观众对你的那个提问什么的,你知道很多人认为你太太是谁吗?
大山:张凯丽呀,张凯丽也不错呀,为什么我一直没有辟谣这挺好的呀,慧芳是贤妻良母型的。
陈鲁豫:就是因为那年春节晚会那个节目,很多人都认为你们俩是一对。
大山:我太认真了,我这个我跟你说好几次上导演的这个当,一九九九年春晚
《常回家看看》有这么一个歌,导演说希望我们其他的这些相声小品演员或者是歌手也好,大家一块来参与这个节目,说你们要是那时候你们老婆孩子什么的也一块带过来,我觉得也挺好,把儿子带过来也感受一下看看春节晚会怎么样让他也接触、接触,所以我把孩子带过来了,这个到台上才发现就我一个人听导演的话,没有一个带孩子的,那么就我一个然后站在我旁边的是著名的这个影视演员张凯丽,她也是一个非常好的演员是吧,她一看就她一下就入戏了,一看旁边有这小孩,她也凑过来扶着我,我们一块就看着台上很自然地就演戏了一段戏。
陈鲁豫:就是这个。
大山:大家一看,大山张凯丽中间一个混血儿的这个小孩,就以为是我们的。然后为什么我说为什么没辟谣,因为张凯丽确实不错。
解说:大山讲述在加拿大的生活和家庭,与妻子的相处之道。
陈鲁豫:据说你跟你太太如果一起出去的话,她是跟你在在你身后两米左右的范围之内,那谁听谁的吧。
大山:我听她的呀。
解说:对妻子的另类感觉。
大山:这一旦发现这是我娶了我妈真的是一件很可怕的想法。
解说:洋女婿大山改口趣事多。
大山:您先生啊,然后哈哈,她就哈哈大笑,说的是你爸呀。
解说:两个孩子也是中国通。
大山:我们管孩子们叫孩儿们,应该说母语是中文,第一次送他上学我们突然意识到他不会用英语说跟老师说要上厕所。
解说:家有儿女大山分享教育方法。
陈鲁豫:他们要谈恋爱的话,现在你会干涉吗?
大山:很传统的理念儿子是鼓励,女儿是干涉。
陈鲁豫:真的。
解说:洋大山和中国妻子的跨国婚姻,与两个孩子的亲情故事即将讲述。
1999年春晚相声《同喜同乐》片段:我给你们说啊,我们哥几个对中国特别有感情,没错,当然呢,要说感情最深的,你还得说是我,你,为什么,因为我太太是中国人呢,所以在座的每一位都是我的娘家人,对不对,对。
解说:正如大山在相声中所说,娶了一个中国的妻子,从此更是中国人的自家人了,大山的夫人为人非常低调,多年来从未在媒体面前露面。
王文泉:但是他的小孩一岁的时候他跟我说,说大王我求你个事,我那小孩一岁了,你去给我照照相,他进去以后就他这个小孩两脚一提溜,大王看我这儿子怎么样,头朝下,那个小孩还笑,哈哈就笑,我说快放下、快放下了不得,咱们中国人自己的孩子绝对不敢大头朝下,绝对不敢,你知道吗?所以他就提溜着还抖搂着,就那么个人你知道吗。
解说:如今大山的儿子已经十五岁,儿女也已经十二岁,为了免受媒体的干扰,大山将家人安置在加拿大,自己成了中国和加拿大之间的空中飞人。
大山:对。
陈鲁豫:你还记得你提溜你儿子腿那事吗?
大山:对,他可喜欢,他可喜欢晃来晃去。这让姥姥、老爷一看就下死了,对。
陈鲁豫:这是你加拿大家的那个附近。
大山:这是西高地,其实我就喜欢我在中国和加拿大两边的这个生活截然不同,这边是住在北京这么一个大都市里头,那边就了买一个小型农场,然后一天在外面干活,周围全是绿的。
陈鲁豫:但是你要知道小孩在那个环境里面,他就只喜欢说那个语言,那你的孩子我估计中文应该是可能还会但是没有那么好了。
大山:还行,我们发现呢,孩子五岁之前因为基本上就是和自己的父母或者是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在一起,那么你家里塑造什么语言环境他就学什么,所以两个孩子应该说前五年应该说母语是中文,在家里说的全是中文比较纯,我记得儿子我们第一次送他上学,大概上幼儿园三岁半快四岁的时候,我们突然意识到他不会用英语说跟老师说要上厕所,就是上厕所他都不会说,所以我们还特地教他如果你要去尿尿这个英文怎么说,这四岁了。但是孩子上学以后他周围的环境基本上就是全是英语了,那么回到家你再保证家里的这种中文环境他的大环境是英语的。
陈鲁豫:听说你儿子学习特别好。
大山:跟我一样,喜欢的东西学的很好,成绩很好。
陈鲁豫:他喜欢的是什么呀?
大山:不喜欢的就是成绩比较差。
陈鲁豫:他喜欢什么?
大山:他喜欢我总结三条,一个是这个电脑、电脑,一个是各种各样的一些仪器,再一个是炸药。
陈鲁豫:在如今这个年代你说炸药听起来有点可怕。
大山:确实有点可怕。
陈鲁豫:有点悬,这是他吗?
大山:这是他把我们家。
陈鲁豫:他在鼓捣什么呀?
大山:一个哪的一个发动机给拆了,你看这前面有一个硬盘他拆了,他是在做一个球磨粉机。我还不知道什么叫球磨粉机。
陈鲁豫:什么叫球磨粉机。
大山:英文叫ball mill我也是查的才知道,他说爸爸我需要做一个球磨粉机,我说好吧,先答应他啊,先好吧。那什么叫球磨粉机,他说我们做这个火箭的这个。
陈鲁豫:火箭。
大山:做火箭的固体燃料,这是他的火箭,这是他的火箭。
陈鲁豫:在你们家后院里面。
大山:所谓火箭最大的也就是这样。
陈鲁豫:但他的那个射程有多远呢?
大山:一公里,差不多吧。
陈鲁豫:是垂直。
大山:好在我们住在农村,这一公里之内也没多少人。
陈鲁豫:这个呢?
大山:这是他的,对,这叫土豆炮,这就是射土豆的。
陈鲁豫:什么叫土豆炮。
大山:土豆炮。
陈鲁豫:就把土豆塞到里面。
大山:他的这个,对,他就是用土豆来做弹的。
陈鲁豫:那个射程有多远呢?
大山:这个有三百米吧,三百米,这是我们家对面是一个玉米田,我估计这个农夫就很纳闷为什么我玉米田里那么多土豆。
陈鲁豫:你这个当爸的很开放哎,一般要中国家长的话肯定会说这太危险了,不能干。
大山:这个需要监视,这个需要这是要跟着他一起做。
陈鲁豫:他都做火箭了。
大山:是有点瘆得慌。
陈鲁豫:是有点瘆得慌,你不觉得吗?
大山:是。
陈鲁豫:儿子喜欢什么火箭什么的,女儿喜欢什么呀?
大山:女儿还是比较就是田园生活吧,喜欢骑马她骑马水平还可以,喜欢鸟、喜欢小动物。
陈鲁豫:这是女儿是吧。
大山:这是狂欢节的时候她就自己,这是她自己做的一套服装,扮成小鸟。
陈鲁豫:那他们也大了都十几岁了,他们要谈恋爱的话现在你会,你会干涉吗?
大山:那分怎么干涉呢,是鼓励还是阻止。
陈鲁豫:你是鼓励还是阻止你是鼓励,所以干涉就肯定是就是阻止呀。
大山:很传统的理念,儿子是鼓励女儿是干涉。
陈鲁豫:真的。拿着你儿子做那个土豆弹在旁边等着。据说你跟你太太如果一起出去的话她是跟你在在你身后两米左右的范围之内。
大山:对,有这么一个敲门。
陈鲁豫:所以只要你出现的话你
方圆两米之内的任何女性我们都怀疑是你太太。
大山:这是,有一个什么好处呢,就是我们一起在外面走你看不出这两个人在一起,那么如果有人把我拦住了说要签名要合影什么的,所以停下来签个名、照个相都没问题,这个时候我爱人就会继续往前走,走个五米十米,站那边等。大家看不出这两个人之间是有联系的,但是我这边处理完事情以后我接着走我们还在一起。
陈鲁豫:你会管你的岳父、岳母叫爸、叫妈吗?
大山:对,也是有了一个改口的过程。因为有一次结婚也才没有多久时间吧,没有多长时间,然后和我岳母聊一聊,然后说到我岳父然后说着、说着说她也没明白,她说你说谁呀,然后一下您先生啊,您什么呢,然后哈哈,她就哈哈她就大笑觉得太好玩了,说的是你爸呀。这一下我就觉得傻了,就跟当年送什么花圈似的我这一说出嘴,我就觉得特别傻,一下就改过来了。
陈鲁豫:以后你不能说您先生了,就说爸。
大山:对。
陈鲁豫:他说你管你夫人一直叫我夫人。
大山:对。
陈鲁豫:这是你一直习惯的称呼?
大山:为什么呢因为这事情是我夫人拍板,再一个是我们管孩子们叫孩儿们。然后我们每次写一个微博我们说孩儿们怎么怎么样了,大家都说你到底是这是
《西游记》还是哪儿。
陈鲁豫:我们小时候看大闹天宫都是孩儿们。
大山:就喜欢叫孩儿们。
陈鲁豫:今天有一些观众不能够来到现场,有一些问题问大山。我们来看看大山老师喜欢中国哪一道名菜?
大山:最爱吃夫人做的炖排骨、我爱吃肉。
陈鲁豫:中西方有许多不同如文化、习惯,你和你爱人平时在生活中谁迁就谁多一点?最后一个问题。
大山:这个也难说啊,东西结合你说到底是这个比例占多少。
陈鲁豫:那谁听谁的吧?
大山:我听她的呀,这好像没有文化差异是在中国还是在西方都是这样的。
陈鲁豫:在西方也是这样吗?
大山:对呀。
陈鲁豫:你爸也听你妈的吗?
大山:应该是。我们结婚几年以后我有特别深的一种体会,发现这个看我夫人和母亲一块聊天的时候谈的很投入我都差不上嘴,我突然意识到这个从性格上来讲我夫人特别像我妈,但是你说两个不同年代、不同文化的人但是从性格、从各方面都特别像,这一旦发现这是我娶了我妈真的是一件很可怕的想法。但是再进一步想其实我有很多方面,比这个也很像我岳父。
陈鲁豫:我觉得你已经算半个中国,你至少是中国女婿嘛。
大山:是。
陈鲁豫:所以你是桥梁嘛,你得做桥梁。
大山:桥梁一定是要双向的,如果说我作为一个西方人不断地在给中国人介绍西方,那我觉得这谈不上交流那么应该是做双向,我也很庆幸自己二十多年来做的不同的项目呢也经常是互补的,比如说奥运会北京奥运会的时候,我参加加拿大代表团作为加拿大的特使也参加了开幕式,帮助加拿大队在北京奥运会入乡随俗。到了温哥华举办奥运会的时候呢,我加入到中央电视台的这个作为真是有正式的中央电视台的媒体证,代表中央电视台到温哥华去给中国人做电视节目,那么过去做了很多教英语的节目,所以《大山万里行》也好,这样的教中国人学英语的节目,后来做的更多是教外国人学汉语的节目,那么我觉得如果我能够两边做双向的交流那就更有成就感了。
陈鲁豫:谢谢你大山,这么多年做了这么多的事。
大山:才走了一半呢,走了一半、走了一半,我觉得对我来讲世博会真的是我这一番事业的一个走了一半的一个里程碑,后面还有个二十来年吧。
陈鲁豫:才,还有二十来年不止啊。
大山:不止,其实这种事业也永远不会停止的,就是哪怕是退休以后也会是去做一些,就像丁老师你想,人家都退休这么多年了,不是还在演出吗,一样的,就是说二十来年我六十多了嘛。
陈鲁豫:加油啊,大山,谢谢你。非常谢谢大山,希望你一切顺利。
大山:谢谢。
陈鲁豫:桥梁工作能够做得越来越好。
大山:也谢谢大家一贯的支持,谢谢你们。
陈鲁豫:谢谢大山,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