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证时差之毫厘,结论是差之千里(组图) 楼下一篇加长的 Suburban 被 CRV 拦腰一撞,媒体报道说 CRV 司机重伤,Suburban 司机垂危。 股沟地图上说,这个路口有交通灯。绿色 Suburban 北向行驶,证人说红色 CRV 向东,闯了红灯。Suburban 被撞后,最后停在了东北角的草地里。
![]() 再看看撞击的程度。 Suburban 前端严重被毁。等一下,报道不是说 它的司机一侧被撞吗?怎么会伤到前面呢?再看看挡风玻璃,一截碗口粗的树枝或木桩,不幸直插司机的脸部位置。
![]() 这时,你不得不承认记者大清早被派去采访,编辑赶发稿,有时只是为了那工钱,才会对如此明显的疑问,视而不见。 你稍稍注点意,一定不会错过那两个警察屁股后面的异常。第一个问题:那条 4 吋粗的 Hiking Trail 挡车的钢管,是被谁撞弯的?
![]() 第二个问题,那里一共有几条这样的钢管?
![]() 第三个问题,那辆 Suburban 一共撞了其中的几条?
显而易见,Suburban 被 CRV T-Bone 侧撞的撞击点,是在其重心之前。撞完之后,Suburban 车头被向右推了 45 度。 ![]() Suburban 的巨大惯性,继续让它向右前方行驶。 直到跳上东北角的路牙,继续前行,撞倒两条 Hiking Trail 前挡路的 4 吋钢管后,才转向 180 度。 在这一路横扫的过程当中,一截小腿粗的树枝或木桩,不幸从挡风玻璃司机一侧直插进去。 颅内伤和颅外伤,要比四肢和躯干上的伤致命得多。 试想要是没有那排钢管,没有那直插眉心的木桩,Suburban 司机轻伤甚至不伤的概率,要大许多。 +++
|
采证时差之毫厘,结论是差之千里(组图)
所有跟帖:
•
分析细致,结论可信,顶一个
-sneezy888-
♂
(0 bytes)
()
04/18/2014 postreply
00:14:42
•
+1,观察非常仔细。
-US_CAR.-
♂
(0 bytes)
()
04/18/2014 postreply
00:29:47
•
原野兄的分析很好,顶一下!
-TBz-
♂
(183 bytes)
()
04/18/2014 postreply
00:44:11
•
看来是巨大的重量导致的巨大的惯性害死了司机。值得深思啊。
-5186-
♂
(0 bytes)
()
04/18/2014 postreply
06:22:28
•
蛙兄分析的好。这个虽然有点绕弯,但是很好理解:不管你开重车还是轻车,你本身的重量不变,相同撞车条件下你本身的惯性不变。不一样的是
-忧乐-
♂
(275 bytes)
()
04/18/2014 postreply
07:48:56
•
原野兄分析到位,顶!很多车祸造成的伤害,是间接的,由环境造成的。
-史迷-
♂
(74 bytes)
()
04/18/2014 postreply
09:35:39
•
正如5186及史迷所言,我以前。。。
-moneytalks-
♂
(122 bytes)
()
04/18/2014 postreply
14:34:41
•
千言万语一句话,日本车臭。开其它车死亡是偶然的,开日本车死亡是必然的。
-jwhzzj-
♂
(0 bytes)
()
04/18/2014 postreply
18:14:14
•
牛顿三定律谁都要遵守。如果被撞的是辆两千磅的车或摩托车,会是什么结果?
-southmountainer-
♂
(0 bytes)
()
04/18/2014 postreply
19:21:25
•
有一点几乎昰肯定的, 这个重量比例下,被撞者垂危的机会都不大
-原野青蛙-
♀
(0 bytes)
()
04/18/2014 postreply
20:25:19
•
CRV撞suburban的任何地方都不可能使suburban司机受伤
-Dola-
♂
(46 bytes)
()
04/19/2014 postreply
11:0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