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2021股市:何去何从?

来源: EZPass2 2021-01-01 21:40:04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7629 bytes)
本文内容已被 [ EZPass2 ] 在 2021-01-02 07:22:32 编辑过。如有问题,请报告版主或论坛管理删除.

透视2021股市:何去何从?

魔幻的2020股市之续篇

魔幻的2020即将逝去,2021股市何去何从? 不知道。大家在赚的盆满钵满的同时,恐高感一直在我们的脑中挥之不去。有人清仓,有人减仓,也有人满仓前行。

 

无可置疑,股市在历史高位盘行。S&P 500 的PE ratio在37.85,远远高于历史中值。Shiller PE ratio 也在34.19,将近历史中值的两倍。著名的巴菲特指数(Buffett Indicator)现在是186.4%,也是Fair Value的两倍多。CNN的Fear & Greed Index 却在中性(51)。说明股市参与者就整体而言是理性的。尽管在Santa Rally 的加持下,SPY在十二月只涨了2.15%, DIA在十二月只涨了2.46%, IWM在十二月涨了7.31%。大盘在高位调整了将近一个月,这就是所谓的时间换空间。

 

投资是一种选择的游戏。在思考股市是否高估时,我们需要时时面对一个投资的灵魂拷问:除了美股,还有什么别的替代投资?替代投资的前景和回报与美股相比怎样?下面我罗列了一些抛砖引玉:

  • 房市 
  • 债市:Bond, High Yield Bond, Muni 等等
  • 数字黄金:Bitcoin等等
  • 黄金
  • 欧洲及英国股市
  • 亚洲股市
  • BRIC:  中国股市,巴西股市,俄罗斯股市,印度股市
  • 收藏品:酒
  • 。。。

 

这就是所谓的资产配置。估值的高低永远是相对的。当Fed 不停的水漫市场,当利率趋近于零,当Bitcoin达到三万美金,当纽约市持续增加地产税,当加州更强租控风雨欲来,股市可能就显得不那么高处不胜寒了。加税和租控所到之处,片瓦不留,是无一片地产可以避免的,而且地税是永远向上不回头。股市可以崩溃,但好的股票是可以穿越牛熊的,崩溃的美股总会再创新高,只要美国还是世界的带头大哥。

 

一月五日的Georgia 的run off会对股市有一个难以预料的冲击。如果如Poll 所示,民主党可能会赢得参院的控制权。正的冲击是Biden的大政府可以大概率的推出更大的财政刺激方案利好股市。负的冲击是Biden的大政府同样可以大概率的推出企业和个人增税法案不利股市。如果共和党持续参院的掌控,同样的正负冲击存在。到时只能看Wall Street的解读。就像当年Trump当选,股市隔日逆转开启上涨模式;就像今年Trump落选,股市也是持续高歌。似乎谁掌权并不重要。

 

平民百姓的大多数人并不关心什么云呀,AI 呀。在事关国计民生的众多产业(石油,航空,邮轮,实体零售,旅游,旅馆,娱乐,餐饮,等等)还趴在地上或还在半山腰上,我很难想象明年股市会崩盘。不管2021年的道路会多么的曲折,不管怎样的回调会发生,只要Fed不关水龙头,股市整体就会持续水涨船高。我没有能力预测大市而只能关注个股。苍茫股海万只股,我也只取几瓢饮。

 

灵光一现的预测:LYFT

在做这个算命题前,我Google了一下,并无任何的传言。尽管有传言Uber和 Lyft应该合并,但我不认为会通过反垄断法。我认为Lyft 会(或应该)和DoorDash 或Grubhub (subsidiary of Just Eat Takeaway) 合并。在外卖市场,DoorDash占有50%, Uber占有30% (Uber Eats 23% + Postmates 7%), Grubhub占有18%。在共享出租市场,Uber占有75% ,Lyft占有25%。Uber市值是91B,DoorDash市值是45B, TKAYF (Grubhub 母公司)市值是16B, Lyft市值是16B。外卖和共享出租有很强的Synergy。如果Uber凭借这种Synergy有可能继续侵占DoorDash和Lyft的市场。无论从防御还是进攻的角度,Lyft 都应该寻求和DoorDash 或Grubhub的合并,或者DoorDash应该借助现在的高估值收购Lyft。如果1-2月有大市有回调,我会在适当的价位进行潜伏,但不会太多,因为下面的壳是我更期待的。

 

最期待的埋伏: SVFAU

今年是SPAC爆发的一年,明年是大考的一年。首先,已经合并的,要开始报表。大多数SPAC都不盈利。当热度过后,可能报表出来时会很惨。恋爱时,哪看哪好。结婚后,就不说了。其次,还没找到合并对象 的,可能会难产会将就传统产业,连点想象的空间都没有了。SVFAU则与众不同。它是12/21 Filed S-1,随时可能开始上市交易。不存在报表的风险。它专注的是AI等高科技。孙正义的软银Vision Fund在高科技领域众所周知,本身手握若干尚未上市的高企。有一种左手倒右手的感觉。即时S-1说它不打算合并它现在已经投资的企业但也没有完全排除,找到合并对象应该不难。我会东卖点儿,西卖点儿,砸锅卖铁也要埋伏点儿,就看估值和利益冲突调和了。 

 

Sand Hill的风投公司投资初创公司时最看重的就是创业人。散户买壳就相当于投风投公司。那么散户最应该看重的当然是壳的Sponsor。相比真正的风投,投壳的好处是你可以悔棋拿回自己的投资,如果你介入的够早入价够低。即,你可以用壳Park Cash。 如果你认为2021将是一个风险较高的投资年,你可能会想随时持有20%的现金,那么把现金放到新壳里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注意一点,壳的价格(即使合并前)是可以低于10元的。就像一只一年到期的面值1000元的Zero Coupon Bond,它的价格肯定是低于面值的,只是在接近到期时价格会无限接近于面值。有一种常见的对冲基金交易策略就是基于类似的原理叫做Convergence trade,LTCM就是毁在了这种交易上。壳的价格绝大多数都在发行价之上,而没有考虑投资者的时间成本,是基于未来合并的想象。如果投资人失去了这种想象(认为会Liquidate),壳的价格会低于10元的。

 

最后,祝大家2021好运。2021年底再见。另外我没有任何个人的群,就不回复网友询问了。

 

【补遗@1/2/2021】

有网友问Warrants 税的问题。如果你Exercise warrants或赎回发生时你持有warrants少于一年, 不管cashless与否,肯定会在当年产生tax on ordinary income或者short term capital gain (税率一样)。IRS很奇怪,在wash sales时,它认为warrants (或options) 和underlying stocks是同一security,可是在行权时,却认为它们是两种不同的security(有CPA背景的请指正)。这就涉及了一个行权的策略问题。第一,行权从税的角度,越早越好,因为行权后的股票升值超过一年会按long-term capital gain,假设Biden没有改变long-term capital gain tax rate或你的收入低于$1m。当然你也同时失去了杠杆作用。第二,需要卖掉部分warrants或行权后的股票来cover potential tax liability,以避免行权后股票的大幅跳水的可能,结果承受双重打击。

所有跟帖: 

这个 SVFAU 在 Yahoo Finance 上找不到信息。 上哪里可以 -长长长长长- 给 长长长长长 发送悄悄话 (47 bytes) () 01/01/2021 postreply 22:36:06

现在还是Pre IPO, 等壳IPO后才能有交易。 -tjmaxx- 给 tjmaxx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1/01/2021 postreply 23:34:27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