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什么“子女教育”火火火!

来源: 梅华书香 2019-05-03 10:56:12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12211 bytes)
本文内容已被 [ 梅华书香 ] 在 2019-05-03 10:59:33 编辑过。如有问题,请报告版主或论坛管理删除.

子女教育和私房小菜等等坛,办得红红火火了不得!

明明十分容易办红红火火的“职业生涯”论坛却死气沉沉的。

同样的博文发到子女教育,很快就上了头版,点击量快速翻翻。

这不好吗?许多看官参与讨论,分享讲解,高见,让发博文的人受益匪浅,也让大家收获颇丰,互相交换意见看法,热闹欢快而秩序井然。

子女教育坛的版主只有一位叫又当爹来又当妈,还真是给网友这么一副包容天下,宽容大度的好感觉。如此懂得包容,明理的好当家,当然吸引了网人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参与。

哈哈,本人最近在我爱我家论坛发的博文“扫家用的老物件”,有一照片是家里的瓷器盘子,一位叫万发的网友居然根据这么一幅照片讲了一个无比凄美动人英国版本儿女情长的故事,让我大获裨益。

他,她不仅让我了解了我家的瓷器是哪家公司哪国生产的,也让我看到了网络上有各种各样的杰出人士,他们或许并不张扬,但是他们的广博学识,了解不同的知识,确实需要有好的论坛,懂得维护论坛热热乎乎的版主让网友发表观点,讲解和分享彼此的知识和学习心得。

我好像把话题扯远了,我想说的是子女教育是一个兼容并蓄,热热闹闹的好论坛,私房小菜,我爱我家亦让网人留恋,,,当然,还有其它很多好论坛,需要各位网人携手一一探究。其中,我个人的感受职业生涯是最差劲的一个论坛,或者只是极个别的版主关系吧。

如一个没有见过世面的裹脚男妈,偷偷摸摸,加黑,加黑,删帖,删帖,无凭无据,像一个大脑发育不健全的病人,身心发育很不健全,哈哈,呵呵!

在此,把网友万发的博文转于此,以供各位分享啦!

英国流传的中国爱情故事(万发)

中国关于柳树的故事显然要多很多,但在英国却流传着一段中国人不太了解的中国爱情故事。

从 前,有一个美丽的富家小姐孔西(Koong-See)与家里的一个穷伙计张(Chang)相爱了,因为社会阶级的差距,这段爱情受到了父亲 Mandarin的强烈反对,他认为张配不上自己的女儿,于是他辞退了张,并将其赶出家门。为了防止他们私下约会,这位父亲命人在府邸周围竖起了高高的篱 笆。他还准备将女儿嫁给一个有权势的皇室贵族Ta-gin,这样才算门当户对。孔西看着窗外的柳树和桃树有了春的气息,鸟也开始在桃树上筑巢,她突然发现 一艘小船随着小河驶入院内,船上载着一封信:

对你忠诚的我,誓死和你在一起,当柳树垂下枝条,桃树打开花苞,我便会和荷花一起潜入深水,把你的想法告诉河流,我可以听到。

这 是一封极具中国风格的信,孔西读懂了里面的隐喻,她知道张就在附近,如果他们无法在一起,张会选择自我毁灭。犹豫再三,她给孔西回信:不明智的农夫才会因 害怕果子被偷而提前摘下果子,我允诺,柳树垂下枝条之时,你会得到想要的果子。日子一天一天过去,河上再也没有出现过小船,孔西再也没有收到张的消息,她 每天盯着柳树开花。当柳树有衰败迹象时,贵族划着船,带着珠宝来迎娶孔西,孔西所有的希望落空了,就像笼中的鸟,她无力挣脱父亲的安排。

婚礼当天,贵族用八人大轿抬走了孔西,府上热闹非凡,柳树垂下了枝条,桃树也长出了花苞,可孔西想到要嫁给一个从未见过的人,异常绝望。张乔装成仆人,趁着人多混入贵族府内,他找到孔西的房间,带走了孔西。在逃到院子里时被孔西的父亲发现,父亲带人追上了桥。

张 带着孔西甩开了追来的家仆,私奔到一个村庄,他们在此定居,过上了幸福的日子。但故事并不像童话那样就此结束,好景不长,孔西的父亲打听到他们的去处,张 和孔西趁夜色划船逃到了一座小岛,父亲派去的人扑了个空。不久,Ta-gin带人追到小岛,他接到父亲的秘密指令,要求抓住孔西,并杀了张。他们杀了张, 放火烧了他们的房子,孔西绝望之际,冲入房间,和张一同葬身火海。

这则故事后来还有个番外篇,神被他们的爱情故事所打动,惩罚了贵族,把他们变成了一对长生的白鸽,让他们生生世世在一起。这是一段透露着英国罗密欧与朱丽叶式和中国梁山伯与祝英台式的凄美爱情。

在 英国还流传着一首诗歌:“Two birds flying high, A Chinese vessel, sailing by. A bridge with three men, sometimes four, A willow tree, hanging o'er. A Chinese temple, there it stands, Built upon the river sands. An apple tree, with apples on, A crooked fence to end my song.”(两只鸟越飞越高,中国的船只航行通过。桥上有三四个人,柳树枝条划过湖面。一座中国的楼阁,矗立在河岸。一棵长满果实的苹果树,一个歪篱笆 结束了我的歌。)这可以算作这段爱情故事的诗歌版叙述。

长在英国的中国柳树:凄美爱情故事是为了促销瓷器?

柳树纹样的青花瓷盘图(来自1913年出版的Story of a China Plate一书)

爱情故事实际是为了促销

这段中国背景的凄美爱情故事在英国广为流传,但在中国却鲜有人知,其中的原因要从中西方陶瓷贸易讲起。

从 8世纪开始,中国就开始大规模地展开陶瓷贸易,陶瓷远销朝鲜、日本、东南亚、印度、中东和非洲。从13世纪中国从波斯(今伊朗)进口钴料装饰釉下彩瓷器之 后,青花瓷成为最受欢迎的瓷器品种,令欧美贵族趋之若鹜,他们对中国风光的印象得自中国瓷器上的装饰图案。到17世纪,中国向北欧输出的青花瓷已经达到 300多万件,这改变了欧洲人的家庭用瓷习惯,同时,欧美市场对陶瓷的品种和装饰有了更大的需求,Haddad在Constructing China with Ceramics一书中描述:18世纪80年代,一个英国人到美国访问,他惊讶地发现,那里没有一个人不在用中国生产的杯子喝茶。

为 了抢占欧洲市场,荷兰开始用便宜的锡釉瓷器模仿中国青花瓷,然而这种瓷器并不精致,也不耐用;意大利佛罗伦萨此时也开始生产瓷器,但直到18世纪,德国才 成功地量产出青花瓷的仿制品。Paul Tippett研究表明,到18世纪中叶,这种技术才传入意大利、澳大利亚、法国和英国。18世纪末,英国制瓷业开始快速发展,虽然他们的陶瓷制造技术已 经到达一个新高度,但时尚的风向标仍然偏向中国风格,为了满足市场需求,他们也开始模仿中国的瓷器。

青花瓷器上的纹饰是被模仿的首要元素, 山水楼阁一直是外销瓷器中的主要装饰纹样,这些被纽约大学的Joseph J. Portanova称为chinoiserie(中国风)。从17世纪到19世纪,这种模仿的中国风席卷了整个欧洲。Joseph表示,在所有从中国输出 到西方的商品中,柳树纹样是最常见的,于是这种图案被认为是中国最流行的纹样,被用在陶器和瓷器上,甚至是纸和塑料产品上。

长在英国的中国柳树:凄美爱情故事是为了促销瓷器?

中国瓷器上的柳树。清康熙青花滕王阁图缸,天津市艺术博物馆藏。

于 是有了中国风格的瓷器装饰画:柳树、小桥、楼阁、栅栏、小船、一对白鸽、苹果树组合在一起,形成一种主流风尚,这种搭配的蓝盘子在当时英国瓷器贸易中的销 量远远超过了其他瓷器的总和。因为一棵充满生机和春意的柳树在盘子的中央,这种固定的装饰纹样被称为“Willow Pattern”(柳树图案),这种装饰纹样出现在青花瓷器上,也被西方人称为“Blue Willow”(蓝柳)。1913年,C. W. Weeks为了这种蓝柳瓷出版了一本专讲述此故事的书(Story of a China Plate)。

长在英国的中国柳树:凄美爱情故事是为了促销瓷器?

早期的蓝柳瓷盘,来自V&A博物馆。

实际上,这个爱情故事是英国商人为了促进这种带有柳树图案的瓷器销售而故意编造的,属于一种“情怀促销手段”。因为故事在后期有添加的部分,所以在早期的蓝柳瓷中,并未出现白鸽。

柳 树纹样最初的设计源自于英国著名陶艺家Thomas Minton,他的明顿瓷器(Minton Ware)享有盛誉,被称为维多利亚时期的“艺术瓷器”。英国另一位陶艺家Josiah Spode革新了陶瓷装饰技术,发展了釉下彩转移印花(transfer printing,转印)技术(运用这种装饰技术的瓷器被称为“transferware”),并在1784年生产了第一个印花柳树纹样青花瓷器。在之后 的一个半世纪中,这种蓝柳瓷几乎成为英国青花瓷器的固定纹样,到了19世纪,蓝柳瓷更成了转印装饰技术的典型代表。尽管期间对蓝柳的热度有所减弱,它仍旧 维持着主流地位,无论是贵族还是普通百姓,都在使用这种柳树纹样青花瓷器,而且现在也颇受欢迎。

长在英国的中国柳树:凄美爱情故事是为了促销瓷器?

英国利物浦Williamson's tunnels中出土大量柳树纹样青花瓷盘。

对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的情意绵绵有着特殊感受的中国人自然对这种纹饰的认知度不高,美国Joseph也评价这种纹饰是,“充其量是 一种模仿,实际是对中国文化的曲解”。尽管如此,在西方国家,这种纹饰沿用至今,变化不大。在英国很多陶瓷工艺品店中仍能看到willow pattern上的相关元素,在情人节期间,这种纹样更是大受欢迎。

长在英国的中国柳树:凄美爱情故事是为了促销瓷器?

英国牛津工艺品店中willow pattern元素的胸针和耳钉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所有跟帖: 

这里也可能一夜冷翘翘的。 -傻闷登儿- 给 傻闷登儿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5/03/2019 postreply 11:02:25

这个爱情故事是英国杜撰的,那些瓷质太康,比鼠咬瓷好点, -宗阕- 给 宗阕 发送悄悄话 宗阕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5/03/2019 postreply 11:09:16

是么,,,俺不懂瓷器,,,学习学习吧! -梅华书香- 给 梅华书香 发送悄悄话 梅华书香 的博客首页 (29 bytes) () 05/03/2019 postreply 11:27:58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