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的天空在哪里 --谈谈从什么切入点开始大学专业选择

来源: yangz 2018-12-27 21:12:53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8512 bytes)

进入大学是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一步。但进入大学不是目的。因此,申请大学时选校选专业是与将来的职业规划紧密相联的。对将来的职业规划有了明确的目标,申请大学选校选专业就容易得多了。     

 前一段时间跟一个来美探亲的老爷爷聊天。聊到子女教育的时候他说,"对小孩的教育小事情都可以放一放,但大事绝对要管好,不能让他们翻错误。”

    “什么是大事呢?”

    “第一是职业选择。”

    我说:“当初你儿子选什么专业是你决定的吗?”

    他说:“他学的那个东西我都没听说过,怎么帮他决定?”

    我没好意思讲,儿子学的东西都不知道,孙子将来做什么东西怎么帮他选呢?

    我们这一代人被教导的,是做一颗螺丝钉。“不安心本职工作”是工作总结中经常被扣的帽子。这还是好的。还有很多人连当这种螺丝钉的机会都没有。当时我们首先要解决的是生存,而不是生活。好不容易有了上大学的机会,随便任何一个大学,不管什么专业,只要能进去马上就变成天之骄子,人中龙凤。事隔多年,回首当年的选择,只能用“干一行爱一行”来自嘲。 

    现在我们的世界是变化的世界。昨天很好的专业,可能一夜就萎缩甚至消失了。新的行业在不停扡眼花缭乱地出现。改变人们生活的东西是搞科学幻想都没有想象过的。所有人都在不停地学习之中。笔者公司招聘研究生、本科生来公司实习。有些人所学的专业与申请的位置有一定差距。问他们为什么要申请,他们的回答都非常相似,都说在不断探索寻找最适合自己的专业和工作岗位。

    在子女申请大学的职业选择中,我们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第一,什么是你最擅长的。

    每个人的天赋和特长不一样。还有的人多才多艺,有几方面的专长,能够成为跨界大牛。如果能将自己的才华最大限度贡献社会,你的人生必将辉煌。 

    当然有时人的天赋不是一下子就能体现出来的。大家更欣赏的是像陶哲轩那样的少年天才。象张益唐那样被埋没的金子,假如最终没有对素数研究的石破惊天成果,他最大的可能归宿就是在新罕布什尔大学数学系讲师的位置上终老此生。

    第二, 什么你真正喜欢的。

    只有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你的激情才能最大限度迸发出来,点燃你人生的火炬。

    很多学生在申请学校的时候选择自己认为很喜欢的专业。进了学校之后才发现自己真正的兴趣不在那儿,或者是学的东西和自己想学的东西不是一回事。这种情况下及早改换专业是最明智的选择。统计数据表明,美国大学有差不多50%的学生在大学期间换过专业。

    第三,最好找工作的。

    这是目前大多数华人家长帮助孩子选择专业的第一出发点。如果将来没有就业市场,即使你学了屠龙技,没有用武之地你也是枉然。这也是华人小孩学理工比例比较高的原因之一。华人的小孩很多从小就学钢琴。但如果小孩告诉父母,他将来长大了要以此为职业。你试试看!能像李安那样在家做了几年奶爸又回到职场并走向巅峰的又有几个?有几个家庭能象李安的背后那样有强大的心脏?如果小孩真有某方面的天赋与特长,但就业情况不好,明智的做法是选择一个就业机会较多,又能发挥自己特长的交叉性专业,或者选双专业或者主副修专业。

    就业的难易程度每年都在变。选择时要有前瞻性。有些新兴专业前几年根本就没有听说过,没几年工夫就大热了。要注意的是,有些专业不管时代怎么变,它会一直在蛋糕中占一定比例。比方说与人类健康和环境安全有关的相关专业。技术手段可能会变,但这个领域会一直在那儿。可能不会大热,但相对来说竞争也可能不那么激烈。

    有些专业毕业就业非常好,但行业发展很快。到职业发展的中后期,如果被裁员,很难重新找工作。有些专业一直比较稳定。比如大家比较关注的计算机科学与电子工程就是这两方面的代表。 

    对国内家长来说,如果小孩想留在美国发展,还有更高的门槛。这几年工作签证H-1是个热门话题。在从学校毕业到拿到工作签证中间,拿的是实习签证。而S T E M (科学、技术、工程、数学)专业的实习签证时间比别的专业长。举个例子,有些小孩学的是商科。但商科中也有STEM专业,例如金融数学、金融工程。但有的学校算,有的学校不算。申请前一定要搞清楚。还是有些S T EM专业是与国防、安全有关的敏感专业,实习结束后不一定能发放工作签证。这些都要在申请过程中了解清楚。

    第四. 收入最高的。 

    这个可能不用多讲。但是前途不仅是“钱途”。看到有个微信帖用了个吸引眼球的标题“10个最有前途的专业”。结果列出来是10个毕业时收入最高的专业。钱多的专业,不一定是你喜欢的,也不一定就业前景就好,也有可能工作环境不好,而且大多来说收入高的创业往往是竞争比较激烈的。

    同时,职业收入也有长跑与短跑的问题。有些专业的毕业生毕业时的起薪比较高,比如很多理工科专业。而另一些专业和学校职业中后期平均薪水比较高 。

  以上几个选择角度,如果能结合在一起,当然是最完美的。但这种情况很少发生。更多的情况是,家长往往从就业和挣钱的角度考虑得更多。从前推小孩学医,现在千军万马学计算机。小孩本人经常把自己的喜好当成自己的特长。其实,是不是真的有天赋你要将来在职场上检验。而是否是自己的最爱,如果有机会的话,在这个行业帮小孩在高中阶段找一个实习机会,或者去参观一下,至少向知道的朋友了解一下或者在网上做一些研究。 

    对专业的选择有各种观点,但不管怎么选择,小孩的将来应该达到几个层次:

    第一,自食其力,不成为社会的累赘。

    当年林书豪从NBA顶级选秀中落选,在二级联赛里混着。他母亲告诉他,给他两年时间,如果还达不到他的理想,就老老实实用他的哈佛经济系的学位去找工作。后来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

    第二. 对社会有所贡献,成为某一行业的骨干或某一领域的专家。

    这也是我们大多数人通过努力所能做到的。

    我的母校有一句我很喜欢的口号:“今日我以南大为荣,明日南大以我为荣”。如果你的母校能以你为荣,你也就不虚度此生了。

    第三.动历史前进,成为引领我们这个时代前进的领军人物。 

    争取一下吧,就以本文提到几个优秀华人的职业高度作为你孩子的小目标,看看能不能达到。

所有跟帖: 

最明智的... -career- 给 career 发送悄悄话 (5785 bytes) () 12/27/2018 postreply 22:02:21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