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 从“爬藤”说起

来源: sangang 2018-06-03 09:44:35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16397 bytes)

从“爬藤”说起

 冯达旋 达旋专栏   

这几个月在达拉斯与不少60后与70后的华裔同仁交往。有一些是老相识,也有不少是新朋友。特别有意思的就是这一批步入中年的人几乎都是清一色来自大陆。而且也因为年纪的关系,他们的下一代马上就要或者已经进入美国大学。非常有趣的就是这一个族群有一个新名词,那就是[爬藤群]!

顾名思义,所谓爬藤群,就是大家内心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进入美国顶尖大学。美国顶尖大学中最典型的就是[常春藤]名校。

 

备注:图片来自网络

 

想来也是蛮有趣的。在二十多年前,当我们这一代人的孩子也要步入大学的时候,我们这批华裔,虽然主要是来自台湾和香港,但是我们同样有爬藤精神。

我跟大家讲一个我们当时的笑话。有三对夫妇在四月大学放榜之后选了一个周末聚餐。第一对夫妇的丈夫对大家说:[向大家报告一个好消息,我们女儿被哈佛大学录取了!]听到这个消息,第二对夫妇的太太就回应说:[虽然MIT不是常春藤之一, 但是我们也非常高兴我们的儿子被MIT录取了]。第三对夫妇听了前面两对夫妇的消息,有点脸面无光。他们没有作声。最后第一对夫妇的太太忍不住问他们:[你们的儿子呢?]被问了之后,第三对夫妻的太太只好说:[唉,只能怪我们夫妇在教育方面没有做好。我们老大只能去康奈尔!](在这里我要慎重地跟大家说,这只是笑话。康奈尔绝对是优秀的大学。所以如果有人的孩子进了康奈尔,千万不要骂我!)

 

对于爬藤现象,其实不止是在美国的几代华裔的人有同感。我甚至敢说,全球华人都普遍存在这种思维。比如在香港的父母,当然会希望他们的孩子能够考进他们心目中的所谓[常春藤],那就是英国的剑桥和牛津大学,以及香港本土的港大。这个现象甚至在日本跟韩国都相当普遍和雷同。日本父母会以孩子考进东京大学和京都大学为荣,韩国父母则是以孩子考进国立首尔大学为荣。我以前在台湾看到一种现象,我就常用下面的一个笑话来形容台湾的[常春藤]。

 

台湾的大学是在七月的时候放榜。有一个外星人到了台湾。她看了报纸之后,就问当地人,怎么台湾只有两个中学?一个中学叫建国中学,另一个中学叫第一女中。同时台湾怎么也只有一所大学,而且那所大学只有一个系,那就是医学系。这个笑话的起源是由于我观察到,在放榜的时候,所有的台湾报纸都在铺天盖地地报道有多少建中和第一女中的学生能够考进台大医学院!

 

这个常春藤现象,加上我这十年在东亚的经验,令我想起现在生活在美国的成千上万的华裔孩子,他们的前途究竟如何?在某种程度上,这些孩子已经超出了所谓狭义的美国人或者中国人。他们是当今世界两大经济国的成员。他们一方面接受全面的美国教育,另一方面又深受华人家庭教育影响。这是或者应该是他们最大的财富。同时也是或者是美国和中国最大的财富。

 

英国有一个大诗人吉卜林 (Rudyard Kipling)在他诗中有一句名言,那就是[OH, East is East, and West is West, and never the Twain shall meet.....]这一句话虽然是从一个英国人口中说出来的,但是吉卜林说这句话的时候,没有一个东方国家可以跟当时的英国同日而语。二战后,也直到今天才有一个东方国家可以与美国势均力敌,那就是中国。然而中国和美国之间根深蒂固地一个情况在于,时至今日也几乎没有有效的或者可持续沟通的桥梁。

 

中国人用危险的机会来形容危机。在当今世界中国和美国之间亟需这样的一个沟通桥梁,这批数量可观而且又有最好教育背景的的美国华人子弟,就算自身不能成为中美桥梁,也至少应该成为这个桥梁的重要骨干。我们拭目以待吧。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