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荀子?儒效篇第八》

来源: ca981 2018-03-18 19:07:33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0 次 (9284 bytes)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8ed4d050102vvnf.html

 出处战国末)荀况荀子儒效篇第八

    原典:

    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行之,明也。明之为圣人。圣人也者,本仁义,当是非,齐言行,不失毫厘,无它道焉,已乎行之矣。故闻之而不见,虽博必谬;见之而不知,虽识必妄;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不闻不见,则虽当,非仁也,其道百举而百陷也。

释义:

“儒效”,即儒者的作用,儒学的效用。在《荀子·儒效篇》中,荀子阐述了知行关系这对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命题。

荀子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指出:“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意思是说,没有听到不如听到,听到不如见到,见到不如理解到,理解到不如去实行,学问到了实行也就达到了极点。他还从反面加以阐述:“故闻之而不见,虽博必谬;见之而不知,虽识必妄;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所以,听到了而没见到,即使听到的再多,也必然有谬误;见到了而不理解,即使记住了,也必然虚妄;理解了而不实行,即使知识再丰富,也必然会陷入困境。

在中国哲学中,认识和实践的关系表述为知与行的关系。荀子所说的“闻之“见之”是感性认识,“知之”是理性认识,“行之”是实践。荀子认为“行先于知”,主张“由行致知,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源泉。

荀子对在认识中的地位和作用有着深刻的理解,荀子·劝学篇》称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明确实践高于认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建立起比较完备的朴素唯物主义的知行学说。 (杨立新)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