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話

来源: MIF_2016 2018-02-26 20:27:23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0 次 (2058 bytes)
回答: it's Hokkien (福建),MIF_20162018-02-26 19:28:51

http://lion1227.pixnet.net/blog/post/33195489-%5B%E8%BD%89%E9%8C%84%5D%E8%A5%BF%E7%8F%AD%E7%89%99%E3%80%81%E8%91%A1%E8%90%84%E7%89%99%E7%82%BA%E4%BD%95%E9%83%BD%E6%9C%89%E3%80%8C%E7%89%99%E3%80%8D%EF%BC%9F

 

 

西班牙、葡萄牙,這兩個國家的譯名,其實是1848年徐繼畬(1795-1873)編寫的《瀛寰志略》所確定下來的。

徐繼畬,曾在清廷主管洋務,擔任過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大臣,兼同文館總管,《瀛寰志略》在當時具有權威性,廣為流傳後,相關譯名自然成為人們常用的名詞。

 葡萄牙,本是與我國最早發生關係的西方國家,明朝人稱其爲佛朗機,清朝官方曾稱其爲大西洋國,但這都不是其國名的漢語音譯。最早音譯其國名的是義大利傳教士利瑪竇繪製的《坤輿萬國全圖》,譯作波爾杜葛爾,時在明代萬曆年間,這個譯音是很準確的。250年後,徐繼畬編寫《瀛寰志略》一書,在此譯名下附註了曾經出現過的其他幾種譯法,如:波爾都欺、博爾都噶亞、葡萄駕等。

【關於葡萄牙】

 

 

 

徐氏在廈門結識了美國傳教士雅裨理(Rev. David Abeel),對他帶來的世界地圖極感興趣,並問其各國之名,記錄下來,這就成了日後編纂《瀛寰志略》的最初稿本。雅裨理長期住在廈門,講的是閩南話,上述葡萄牙的幾種譯名,如果用閩南話來讀,差不多都與閩南音的葡萄牙相近。而比較波爾杜葛爾與葡萄牙兩種寫法,後者顯然省事易讀,前者遂被摒棄不用。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