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人知道硅谷的大亨们都只把他们的子女送到完全没有技术内容的学校里去?

来源: career 2018-01-20 15:26:23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5971 bytes)

"...大家都成了互联网的奴隶。我们被电邮,微信,推特,脸书控制住了,这些社交媒体的目的就是要大家像吸毒一样上瘾,不能自拔,无暇它顾,死心塌地地成为他们的顾客,心甘情愿地交费给他们。纽约时报建议,使用互联网应该像禁毒一样由习俗和法律来控制。饭店,博物馆等地应不许使用手机,公司开会一律不得携带手机,小学生不应使用计算机,等等。还说如果这些听起来太过分了,有多少人知道硅谷的大亨们都只把他们的子女送到完全没有技术内容的学校里去?

我终于找到了为数不多的知音。太同意这些建议了。我是死硬派,无论别人怎么说,我坚决不用智能手机。我的老得掉牙的要掀盖子才能开的手机仅为机场接人和车子抛锚使用。当然,我知道放弃了智能手机的一些“便利”:走到哪里都能随时找到吃饭的地方,微信转发即时拍的照片比用电脑更快捷,等等。可是这些“便利”在我看来更是不便。手机上查饭馆不如抬头看看路边有效。饭馆遍地都是,驾车时查分散了注意力还可能导致行车不顺。没有手机时也没听说有人因为找不到吃处饿坏了。出去玩发张照片为什么不能等2小时候后回家再转?当场就转,光顾了摆弄手机了,分去大半注意,连看的什么都未必记得。一家人坐在一起,各看各的手机,相对无言,久而久之,亲情都淡了。我以为,用手机过度弊远远大于利。更不必说辐射伤眼睛,伤脑子,伤身体。

世上的很多事其实是一个“度”字的事。适度就是好事,过度就变成了坏事。手机把我们从“有线”上解放出来了,但用过头了,就陷入了无线 —— 无限。有限地使用手机,多出来的时间和人交流,锻炼身体,养生怡性,愿意的话读点书,看点好节目,生活一定更美好。吗啡用于止痛可以,量大了就变成了吸毒。

许多民众 —— 各国一样,都有跟风,即随波逐流的习惯,程度不同而已。别人说,我也说;别人用,我也用。适不适合自己不管,不想,不担心,只是让自己去适合这些新东西。这种习俗才是影响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的一个糟糕的关键。如果大多数人都能少一点随波逐流,多一点独立思考,多用理由和逻辑,少用直觉和攀比,力所能及地推一点小波,助一点小澜,世界就会更合理,更宜居,是不是?"

宛达:杂志,智能手机,随波逐流与独立思考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