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保老乡赵翼。果然是他。

来源: HKbacktoUSA 2018-05-05 18:29:02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0 次 (3305 bytes)

看到赵翼的名字,我想应该是200多年前的德保老乡。进来一看,果然是他。自己认为可能他对南国边陲的影响要大过也实际过提到的两句诗。

宦辙经年到,邮签万里修;
地当中国尽,官改土司流。
 
这是赵翼在乾隆三十二年至三十五年(1767——1770)出守广西镇安府(府治天保,即今德保县)时所写《镇安土风诗》的开头几句。诗中洋溢着他对“乾隆盛世”时期国家空前统一的自豪感和自己要“勉修循吏绩,抚字辑遐陬”的积极进取精神。

赵翼安边抚民的另一个功绩,就是颇能正确对待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聚居镇安的主要是壮族人民,他们素来爱唱山歌,并形成了许多人聚唱的传统歌节——歌圩。歌圩是当地壮族人民文化娱乐与青年男女谈情说爱的场所。历代封建统治者都推行民族压迫政策,以“有伤风化”,“有失大雅”为名,禁歌封圩,对这一民族风习横加贬抑。但歌圩总是禁而不绝,屡禁屡兴。赵翼在他的《土歌》一诗里,具体地描绘出一幅“清明歌圩图”:

    春三二月圩场好,蛮女红妆趁圩嬲。
    长裙阔袖结束新,不睹弓鞋三寸小。
    谁家年少来唱歌,不必与侬是中表。
    但看郎面似桃花,郎唱侬酬歌不了。
    一声声带柔情流,轻如游丝向空袅。
    有时被风忽吹断,曳过前山又嫋嫋。
    可怜歌阕脸波横,与郎相约月华皎。
    曲调多言红豆思,风光罕赋青梅标。
    世间真有无碍禅,似入华胥梦缥缈。
    始知礼法本后起,怀葛之民固未晓。
    君不见双双粉蝶作对飞,也无媒妁订萝茑。
 
    赵翼作为清代的封建文人和一郡的最高长官,虽然难免沿用“蛮女”这类统治阶级对少数民族的蔑称,但全诗还是洋溢着对壮族人民这一传统风习的由衷赞赏。同时,赵翼又看到:在歌圩中,也夹杂着某些确属陈规陋习,不利民族发展的东西,如拜同年(即结“老同”交“情依”)之类。当时,壮族盛行“不落夫家”陋习。婚后,新娘不落夫家,夫妻分赴歌圩,各自私结“同年”、“情依”,其后果小则引起夫妻不和,大则导致族与族、村与村的械斗,酿成世仇。有鉴于此,赵翼“在镇安欲革此俗”,要求“凡婚者不许异寝”。郡民虽然“闻之皆笑,以为此事非太守所当与闻也”,但仍“颇有遵者”,尤其是近城之民,很快就破除了这种陋习。(引文均见《小方壶斋与地丛钞》:赵翼《粤滇杂记》)。赵翼能历史地认识歌圩这一民族习俗,从而采取尊重的态度,并进一步引导郡民改革其弊端,这是很有见地的。

所有跟帖: 

有意思,“地当中国尽,官改土司流”仿效李白的《渡荆门送别》中“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两句的句式。 -白云蓝天- 给 白云蓝天 发送悄悄话 白云蓝天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5/05/2018 postreply 18:46:02

杜甫也有一句类似的: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初心勿忘- 给 初心勿忘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5/05/2018 postreply 19:08:59

刘三姐。 -峻岩- 给 峻岩 发送悄悄话 峻岩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5/05/2018 postreply 19:01:27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