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金访华

来源: 都是国货 2018-03-15 15:52:15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26744 bytes)


A:“这个女孩子好温柔哦,”

B: “她和你讨厌的人玩的很不错”

A: “温柔个屁,傻逼似的。”ˊ_>ˋ


我认识一个小姐姐,有个男的追她,一直给她送什么香水化妆品之类的,小姐姐明确的拒绝他了,他送过来就直接拒绝,但这大哥总是用各种方法托别人送到小姐姐手上,然后小姐姐每次都把钱给他,我听说这事以后想了好久,这男的不会是个代购吧

 

 

想找个女朋友了,这样每次吃完饭就会有人刷碗,垃圾袋会有人及时清理,地也会有人按时拖,不然她就会骂我。

 

我的无聊抱怨你愿意倾听 我抛的烂梗你都能接住 我讨厌的人你恰好也讨厌 这些就是我们的友谊能长久不衰的原因。

 


女娲一边捏土一边笑,盘古问她怎么了?女娲回答:“做人呐,最重要的就是开心。”

 

霍去病,霍光,霍元甲,霍金,老霍家人才辈出啊!
不知道霍乱的厉害吧?
霍梅尼了解一下
还有女性代表霍青桐
霍山老人


你别看网上有些姑娘开车超溜各种荤段子更是张嘴就来,实际现实里看到喜欢男生说话都不利索。

霍金去世上热搜=网友跟风蹭热度。
霍金去世没上热搜=戏子家事天下知,现在网友缺乏精神信仰。
------------怎么样都能抬杠,反正中国网民素质不行。

"等你生活中有了生老病死这样的大事,才会知道以前半夜的忧伤都是狗屁。 ????"

社交网络真严格,
A说他喜欢喝樱桃可口可乐,你觉得他是在装B,因为你觉得没人会喜欢喝樱桃味可乐。

A说他喜欢喝樱桃味可乐可乐,你觉得他是在装B,因为明明是你先喜欢喝樱桃味可口可乐的,他突然也喜欢了,你觉得他是个学人精。

A说他喜欢喝樱桃味可口可乐,你觉得他是在装B,因为现在所有人都说自己喜欢喝可口可乐,他就是在跟风蹭热度。

A说他喜欢喝樱桃味可口可乐,你觉得他是在装B,因为他网络上发的全都是百事可乐,可樱桃味可乐上市这天他突然喜欢喝可口可乐了。

A说他喜欢喝樱桃味可口可乐,你觉得他是在装B,因为出香草味可乐的时候他喜欢香草味,出健怡可乐的时候他喜欢健怡。

A说他喜欢喝樱桃味可口可乐,你觉得他是在装B,因为他又不是巴菲特他凭什么喜欢喝樱桃味可口可乐。

A说他喜欢喝樱桃味可口可乐,你觉得他是在装B,因为A根本不知道樱桃味可口可乐的配方是什么。

A说他喜欢喝樱桃味可口可乐,并且在网路上po出一堆樱桃味可乐的照片,你觉得他是在装B,因为你买不起那么多的可乐。

A说他喜欢喝樱桃味可口可乐,你觉得他是在装B,因为你觉得他就是在装B,毕竟你只是讨厌A

社交网络真难懂哦

高中老师课上针对早恋,说:你们不要搞小动作,我们什么没见过?你们搞小动作,我都看得清清楚楚。
前几天,我才明白这句话。

我跟我妹逛街。

人群熙熙攘攘,迎面走来一对高中生模样的小朋友。两人背着书包,走得很慢,但气场独特极了。他们保持半尺的距离,低声说话,有时笑一下,有时侧头看看彼此。
肩膀有时碰到一起,有时分开。
街上有一万个人。
他们什么出格的动作都没有,仅仅并肩走着,就走得像是街上只有他俩。

我妹:你看,他俩喜欢对方,但还没有牵过手。

我说:是的。

年纪一到,他人的青春也开始一览无余。二十六七八九岁的我,看到十六七岁的行人,时常心里诶嘿嘿,诶嘿嘿,会想:哇,我也这样过。

我说:你看,他俩虽然没牵手,却感觉像是紧挨在一起.

我妹笑。
我忽然就记起老师说的那句话。

那时以为,你喜欢我,我也喜欢你,来日方长,我们先不用说,别人先不会知道。可其实呀,怎么可能掩饰得了,肩与肩过于近,步与步过于齐,眉梢飞扬,眼角弯曲呢?

真好。

在青春时,彼此喜欢,原来是一件藏不住的事情。


【“女版乔布斯”被美证监会指控欺诈,昔日“独角兽”沦为硅谷教训】SEC与硅谷血液检测初创公司Theranos达成了民事欺诈指控的和解。创始人Elizabeth Holmes被要求放弃主要投票控制权、缴纳50万美元罚款、10年内禁止在上市公司担任高管职务。SEC要求,不管公司被收购还是破产清算,Holmes都需要先归还投资者7.5亿美元,因为存在夸大或谎报技术、商业模式和财务表现等行为。
这姑娘当年可是在朋友圈刷屏的明星啊
那段时间年轻美女帅哥一招鲜科技创新是量产的,什么不用电的灯,塑料瓶盖房子,过滤水的书,防缺铁的小鱼什么的,不过只有她做的最大,当时都是美国民间科技创新体制优越的证明

 


我觉得各国饮食隔阂最大,互认为奇葩食品的,多半是发酵制品。毕竟别的玩意大多没那么特殊又多

如何分辨一个日本人和东亚其他地方人士?坊间传言是,只要拿一碟小小的神秘豆子摆到他们面前,看了若无其事、甚至两眼放光吃掉的,是日本人,而捏着鼻子走开的,就是中国人或者韩国人了。

这当然只是玩笑,但这个神秘的豆子——纳豆——确实是日本饮食的一大奇葩。这种黏糊糊、透着奇怪气味的豆子,堪比法国的蓝纹奶酪、英国的黑布丁以及中国的臭豆腐,基本可以算是文化鸿沟了。

日本专门有一个组织,叫“全国纳豆协同组合联合会”(简称“纳豆联”,听起来仿佛是纳达尔的球迷组织),是日本纳豆制造业的业界团体,旗下有200多个企业。这个组织负责纳豆在全社会的推广和宣传,包括纳豆的健康营养价值、料理方法、优质纳豆品牌的评选等等。秉承日本组织一向爱卖萌的特点,纳豆联还找到日本女子偶像组合 AKB48,请了几个萌妹子当“纳豆天使”(ナットウエンジェル)。

汉诺威法院判了,德国大众汽车公司必须让极端分子复职![晕] 由于参与恐怖组织活动和威胁工作同事,德国大众汽车公司于2016年11月将极端分子Samir B. 解雇!
据德国大众公司介绍,这名极端分子多次前往叙利亚参加圣战,并是Wolfsburg地区极端组织的主要成员。他还曾经向大众公司的同事发出 “你们都得死!“的恐怖威胁!这样的人在公司里工作属于定时炸弹,谁也保证不了,他会不会在公司内发动恐怖袭击,所以,为了工友们的安全,公司也不得不将他解雇!
在庭审期间,大众公司提议,一次性补偿这名极端分子65000欧元和给他出具一个“干净“ 工作鉴定,以换取他放弃复职的要求,结果被他拒绝了!
( 在德国找工作,新的雇主一般都会要求求职者出具前任雇主的工作签定,所以,工作签定的内容至关重要!)
最后,法院作出判决: 德国大众的解雇书无效!
如果大众公司在四周内不提出上诉的话,那么,他们就必须让这名极端分子重返工作岗位!

我在山东曲阜车站上车时,看到十几名士兵,身背各自的行装,排成一列,按照车站工作人员指定的位置,安静地等候上车。列车进站后,检票进站的旅客从各处涌来,把排队的士兵们冲得七零八落。士兵们几次重新自动排好队,但车厢门口被争先恐后的旅客挤得水泄不通。列车只停三分钟。士兵们脸上淌着汗珠,头上冒着热气,在旅客们都挤进车厢后,终于在列车启动的瞬间,全都上了车

古人曾传“妇孺与王师争道”,我想此言不虚。我跟在士兵们身后,在已经启动的列车上,寻找坐席。正巧,按座号我和这十多名士兵坐在一个区域内,比肩而邻。我的对面,已经坐着一位带孩子的年轻女士。她看了看我,又对正要坐在她身边的一名士兵皱了皱眉,把头转向窗外

士兵们静静地安置好各自的行装,像执行统一规定一样,脱下厚外衣,整齐地叠好放在座位上,坐在上面。我对面那个聪明活泼的男孩儿,努力挣脱对面那位女士的束缚,跑到我身边那位士兵身旁,去抓他的军帽,那位士兵在叠外衣,见状就把帽子给他。孩子把军帽戴在自己头上,接着又去抓士兵的外衣。士兵直起腰,裂开干裂脱皮的嘴唇,朝他笑笑,看了看他妈妈,把叠好的外衣打开,披在他身上

孩子转回身去,欣喜地跑向脸冲着窗外的妈妈,他妈妈从从窗外转回目光,看到孩子的装扮,吼道:“谁让你穿的?快脱下来!脏!有味!”

车厢里的其他士兵都红着脸低下头去。我身边的那位士兵接过孩子的妈妈扔给他的帽子和外衣,羞愧地无地自容。他转过身去,舔着刚才因对孩子笑而干裂流血的嘴唇,嘴里呼着粗气,用布满冻疮裂痕的双手,认真按照衣服原有的印缝,仔细叠自己的外衣。外衣叠好后,他抱在怀里,悄悄看了看四周,闻了闻衣服,自言自语地说:“这衣服发下来俺都没舍得穿,今天第一次穿,新的,咋会有味来?”其他士兵谁也没有说话

我想起多年前我在青藏高原当兵时,每年发下新军装,总也舍不得穿,只在重大活动或探家时才穿。问起来,这些士兵果然是去参加部队的重大活动,他们是从各连队选拔出的优秀士兵,到师部驻地参加对抗演习。他们激动得昨天夜里没睡好觉,今天一早换上新军装,赶了很远的路来坐火车

乘务员推着盒饭餐车走过来,有二十元一份和三十元一份的两种,许多乘客起身围观,询价挑选。这十多名士兵见状,默默地把脸转向窗外。正是午饭时间,我的肚子已经叫了,对面的母子把盒饭一打开,味道闻起来诱人

我注意到身边的士兵们,虽然尽量让目光远离诱人的盒饭,但他们很多人却在悄悄地吞咽口水。这些十八九岁的大兵!正是见了食物就会感到饿的年龄。我问身边的士兵:“为什么不买盒饭?不吃午饭吗?”士兵腼腆地一笑说:“太贵,一盒也吃不饱。等到了部队再吃。”说着,红了脸低下头。我想起有次我步行几十里从连队到县城出差,因县城的饭菜贵,舍不得买,饿着肚子赶回连队的情景。那天是星期天,连队吃两顿饭,我赶回连队时已过了下午开饭时间,结果饿了一天

我起身走到车厢后部的餐车,告诉餐车人员:我买二十元一份和三十元一份的两种盒饭,各要十六份。我把八百元人民币递给餐车人员,悄悄对他说:“这些盒饭是送给前面车厢里那十六位士兵们吃的,请你告诉他们,这些盒饭是本次列车专门为他们订的。他们还都是孩子,一定是今天一早就赶来乘车,可能早饭都没吃。”餐车工作人员听了,睁大眼睛,怔怔地看着我

当餐车人员把两种盒饭分别送到每个士兵的手中时,士兵们眼里流露出孩子般的惊喜。过了一会儿,列车长和一位乘警,在那位餐车人员引领下,来到我的座位前,请我到餐车去一下。在去餐车的路上,列车的音乐广播中断了,列车广播告诉大家,本次列车有位不愿留下姓名的乘客,为乘坐本次列车的子弟兵买了盒饭……。广播员刚说完,走在我前面的列车长转身指着我大声说:“刚才广播里说的,就是这位乘客……”

话音刚落,我经过的车厢里响起热烈的掌声。一位旅客站起身和我握手,对我说:“我也当过兵,三年前退伍,在外打工,现回家过年……”他手心里夹有一张一百元的钞票。见我发愣,他说:“给战士们买盒饭也算我一份,我挣得不多,只能表示一点心意。”接着,又有几个人上前和我握手,每人手里都握有一张钞票。
面对众多旅客的热情,我想起古书上所说的“箪食壶浆以迎王师”那句话。试想,如果一个国家的广大人民,都尊重和爱戴自己国家的军人,这个国家就一定立于不败之地

到了餐车,列车长让我免费点一份喜爱吃的午餐。我把刚才经过各车厢时许多乘客塞给我的钱铺开数了一下,总共一千九百块钱。我让列车长在广播里,替我感谢刚才给我钱的乘客,并请他把这些钱转交给那十六名士兵,让他们在接下来的途中买一些食物

列车到达下一站前两分钟,我身边的士兵们静静地收拾好自己的行装,排队悄悄走向车厢门口。列车停站后,他们鱼贯而出,列队跑向车头方向。当列车开动时,乘客们从车窗里看到,这些士兵们面对开动的列车,致以庄严的军礼。
如果一个国家的广大人民,都尊重和爱戴自己国家的军人,这个国家就一定立于不败之地。


霍金教授的第一次访华

目击者告知,霍金在中国访问时的待遇,“很接近党和国家领导人”了。2006年,他的公众学术报告被安排在北京的人民大会堂举行。听众数千,有学者专家,有高政治级别的人物,也有霍金爱好者。相比之下,霍金1985年第一次访华,是被怠慢了。那一次,偏居合肥的中国科技大学是唯一的邀请单位。在中央北京找不到一个类似“级别”的单位招待他。后来还是请我的朋友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刘辽教授和他的小组帮忙,照顾霍金在北京逗留了三天。

1985年的公众报告只能安排在科大的水上报告厅。听众三,四百,大多是不到二十岁的学生,许多还是少年班的孩子。我很怕客人误认为我们不尊重他们,居然找来一群似乎还是流着永远擦不干的鼻涕的顽童来凑数,听他的“世界级”的报告。幸好,我们从南京大学天文系特别请来陆埮教授。陆教授当时的政治身份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这样,我可以向客人说,有与贵国“下院议员”等价的教授在场听报告。后来照相时,也请陆教授站在正中央。

霍金在学术上的重要成就,大都是在1985年之前做出的。1980年他已被聘为剑桥大学的Lucasian讲座教授(牛顿,狄拉克等理论物理大师都曾任这个讲座教授)。不过, 1985年时,除了广义相对论和宇宙学圈子里的人,公众并不知道霍金到底是何方神圣。霍金变成一个公众“偶像”是在他的“时间简史”一书畅销之后。1985年霍金访问合肥时,他正在赶写“时间简史”。1985年5月2日我陪霍金和他的翻译护士等一行乘火车从合肥回北京。霍金在火车上还在抓紧时间写他的“时间简史”。他很坦率,说,写这本科普书的目的就是为赚钱。因为,他要雇用一个医生一个护士一个翻译(他当时还能说话,但一般人听不懂,必得有专门人译成普通的英文)。开销很大。英国当局和剑桥大学不能付所有费用。

黑洞vs.光陷

“时间简史”出版后,销路极佳,霍金成大众“明星”了。“时间简史”的中译本,也是中文科普丛书“第一推动”的首册。尽管如此,我敢说,大部分公众仍然并不真知道霍金的学术贡献在那里。TIME(时代)杂志有文说,购有“时间简史”者,大多只看到(或只能看到)第三页。可以推断,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里的数千霍金听众,读过第三页以后者,也不会多。

这不奇怪,隔行如隔山。特别是霍金的拿手行当——时空的大尺度结构和奇性。

说一段黑洞的掌故。六十年代晚期(即文化大革命火热时),普林斯顿大学的J.A.Wheeler(1911-2008)和他的学生率先开展相对论天体物理研究,他们发明了一个新词,blackhole,用以表示Schwarschild,Kerr等广义相对论解的视界特性。七十年初,国门紧闭,但blackhole研究还是渗透进了中国。广义相对论界,一开始就直译blackhole为黑洞。但是,钱学森先生有异议,他主张blackhole应译成光陷。理由是,黑洞的基本特性是,凡掉入黑洞视界的东西都出不来,光子进去,也出不来,光被陷住了,发不出光来。然而,“物理学名词”(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颁布)还是采用黑洞为blackhole的正式中译名,“光陷”译法被否定。理由也简单,黑洞是会发光的。这就是霍金的重要贡献之一——黑洞辐射,或称霍金蒸发。这个结果,霍金在1974年就得到了。不过,当时中外坊间还没有介绍霍金蒸发的科普文章,或小册子。所以,鲜为隔行者知。

“霍金蒸发”正是促使科大邀请霍金的主要理由之一。

绕过大不列颠使馆奇点

黑洞是科大天体物理小组在70年代的研究课题之一。70年代末,国门一开,首先想到的就是邀请第一流的黑洞物理学者来科大讲学。很快,1981年,黑洞“祖师爷”Wheeler“一个外国人,七十岁了,为了……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合肥)”(80年代初的标准欢迎词)。Wheeler夫人年龄更大一点,夫妇俩只带了很小的箱子。他们说,合肥人Frank(杨振宁)告诉他们,合肥是个小地方,交通不便,不宜带大箱子。

随后,我们请年轻一辈的黑洞学者来合肥。1981年就动手邀请霍金,但碰了钉子。历时四年,才达到目的。主要是由于英国驻北京使馆不同意。他们的理由很简单:合肥是个小地方,交通不便,不适合重残疾人霍金访问。霍金的饮食特别,是专门制作的。要从英国带来,或空运来。北京和英国之间的交通还可以。而合肥就太差了,要想把必要的补给及时运到合肥,似无保障。理由很充足,合肥确是差了一点。

不过,我们没有就此作罢。当时钱临照先生是科大副校长,他负责邀请霍金的公务。钱先生是英国通,深知如何与英式官僚主义周旋。他说,不必着急。英国使馆的态度只表明他们怕负责任。霍金多少也算是大不列颠的一个“国宝”(英使馆人员语),如果万一在合肥有差错,使馆的确担待不起。所以,必须想办法,让英使馆无需担待。

我们知道霍金本人很想来华。他说,只要能保证他在合肥存活(survive),他就会来。为此,科大于1983年先请BernardJ.Carr访合肥。Carr是霍金早期的学生,也是一位黑洞学者。Carr与霍金合作发展的“宇宙暴涨期小黑洞(miniblackhole)形成”理论,是该领域的奠基作。Carr任教于伦敦大学(QueenMary),业余还研究传心术,或心灵感应。为人比较随和。请Carr来合肥的目的之一就是要他看看,合肥这个“小地方”是不是足以让“大不列颠国宝”存活三四天。Carr于1983年6月26-30日来合肥。学术演讲的题目是“人择原理”(人只能研究人可生存的宇宙)。Carr的结论是肯定的,合肥在霍金可生存的宇宙中。合肥比剑桥大多了,以大不列颠的尺度,合肥可不能算是小地方,淝河也比剑河大。剑桥虽有机场,二战时军用,但并无民航航班。如有人提议合肥与剑桥作地理交换,他赞成。(Wheeler游览三峡时也曾说,如有人提议三峡与科罗拉多大峡谷交换,他赞成)。回英国后,Carr向霍金报告了他对合肥的考察。1984年我们再度邀请霍金时,英使馆没有再反对。后来,安徽省破例,“大不列颠国宝”被安排住在稻香楼宾馆,即毛泽东在合肥的下榻处。就这样,英使馆奇点被绕过。当时的外事活动,以年为周期,1984年申报1985年的计划。所以,迟到1985年霍金才首次访华。

这就是为什么,霍金来合肥时,Carr一定要陪同(见图)。

为什麽时间总是向前?

霍金一行在科大逗留四天,4月28日到5月2日。Carr作了一个报告,霍金作了两个,一是专业的,一是公众性的。前者是黑洞形成的理论,后者是“Whydoestimegoforward?”(为什麽时间总是向前?)更通俗一点“为什麽不能返老还童?”对这个问题,霍金并没有突破性的贡献。霍金选择这个讲题,可能是要表示Lucasian讲座教授的一种传统。牛顿当年思考的问题之一是:苹果会掉到地上,月亮是不是也正在掉到地上?狄拉克则热衷于宇宙的numerology,即宇宙中各种数字之间的“神秘”关系。简言之,大英帝国的国宝们,无论是十七世纪的牛顿,还是二十世纪的狄拉克,或霍金,都挺喜欢“杞人”式的“忧天”问题。这就是一种传统。

80年代初,翻案风流行。冤假错案,无论现代的,还是古代的,一一平反。霍金演讲的一个副产品是,“杞人忧天”不能不翻案了。“杞人忧天”的贬义用法,少了。诗仙李白讥讽杞国人是“杞国无事忧天倾”。按现在年轻人的流行说法,那只证明李白本人是个“文科生”(事实描述,无贬义),只想着月中嫦娥(“白兔搗藥秋復春,嫦娥孤棲與誰鄰”),却打击杞人的物理问题:“月坠乎?”。

在三千多年前,就能提问“天坠乎?”的杞人,确实非同寻常。亚里士多德在两千多年前,为解释天不坠,发明了celestialmatter理论。现在看来并不对,但仍受到推崇。按伏尔泰的说法,牛顿的最大贡献是取消了celestialmatter。所以,亚里士多德至少想对了问题,刺激了牛顿的反向思考(月亮同苹果一样,是在坠)。提出正确的问题,乃成功之半。部分同仁曾建议,应当在河南省杞县召开一次现代宇宙学会议,为杞国国宝(们)“平反”,倡导“杞人忧天”的学术精神——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后来作罢,“忧天”一词容易被广义化,是不能用的。

在当年公众演讲中,霍金鼓吹的模型是,时间并不能总是向前。就如在地球上走,“向南!”“向南!”,不准后退,可以。但到了南极,再往任何方向走,都是“向北”了,“后退”了。在一个人的寿命期间,时间总是“向南!”“向南!”。但一当整个宇宙演化到了南极,再走就只有“向北”了。所以,“返老还童”对个人是不可能的。但对整个宇宙而言,“向南”是有终结,要转向的。讲到此,霍金为他的模型得意地笑了。当时的口译者,也一时兴起,长话短译,即兴地加了一句,霍金的模型,差不多就是“法轮回转”吧(“西游记”,唐三藏曰:“见佛求经,使我们法轮回转”)。

听了霍金的“为什麽时间总是向前?”,有如见“佛”求经,一时人人似乎都在构建自己的“法轮回转”模型。

长城与霍金蒸发

霍金到北京后,由北师大刘辽教授照应。没有大型学术活动。但霍金突然提出要上长城。这是个难题。原来的计划中没有这一项。Carr也没有料到。刘辽等向霍金解释,长城没有能力接待残疾人,没有无障碍通道。长城的基本功效就是设置障碍。它不适合行动不便者游览。但霍金不为所动,坚持要上长城。他可能是中了“不到长城非好汉”的诱惑。霍金甚至说,如果不让他上长城,他就就地自杀。虽然,盎格鲁萨克逊人不像大和日本人那样认真于自杀承诺。但这表明,没有说服的余地了。

随后,刘辽请他的一帮子男性研究生抬霍金登长城。我没有随他们去,不知道他们是如何抬这位“大不列颠国宝”的。不过我知道一个后果:霍金蒸发后来成了北师大物理系的一个不变课题,从霍金1985年的访问直到今天,二十多年里,他们不断有关于霍金蒸发的论文发表。我想,这多少是同“抬霍金登长城”有关。几个热爱黑洞的小伙子抬得太累了,心里不免会嘀咕,苦差事啊,霍金要能蒸发掉就好了。

所有跟帖: 

“长城的基本功效就是设置障碍”解释得好,但没蒙过去。 -石假装- 给 石假装 发送悄悄话 石假装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3/15/2018 postreply 17:34:16

看完那一列车我流泪了 -七彩奶油- 给 七彩奶油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3/15/2018 postreply 17:49:29

流传好久了,类似的可以查看美军坐飞机。突然想到,为啥美国鸡汤就要坐飞机,换成中国鸡汤就要坐火车。 -小金人的弟弟- 给 小金人的弟弟 发送悄悄话 小金人的弟弟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3/15/2018 postreply 18:24:35

不要跟美国比,没法比,在中国当兵太苦了,苦到会改变一个人 -七彩奶油- 给 七彩奶油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3/15/2018 postreply 20:29:53

请问 霍金是文学城的那位网友?他是霍元甲的后代吗? -风隐- 给 风隐 发送悄悄话 风隐 的博客首页 (169 bytes) () 03/15/2018 postreply 17:58:09

他是大家之后,祖产正气之水。 -wingreen- 给 wingreen 发送悄悄话 wingreen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3/15/2018 postreply 18:16:32

为什麽时间总是向前?那是因为人的眼睛在前方,人定义的 -阿尤- 给 阿尤 发送悄悄话 阿尤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3/15/2018 postreply 18:03:40

如果不让他上长城,他就就地自杀,,,,哈哈哈哈 -500miles- 给 500miles 发送悄悄话 500miles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3/15/2018 postreply 18:50:03

苦了师大的娃们。 -石假装- 给 石假装 发送悄悄话 石假装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3/15/2018 postreply 19:14:05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