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电视剧《春秋争霸》,读孙子兵法!

来源: Tianyazi 2018-12-10 14:55:13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25063 bytes)

兵法概述编辑

  • 孫子認為戰爭是國家大事,關係國家生死存亡,不可不研究明察。(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 嚴格說來,孫子是一個“反戰者”,这里的战特指正面战场上的军事行为以及战斗。原因在於戰爭資源消耗戰(日費千金),而且正面战场的战斗,即使能够击溃敌军,己方的损失也是不可避免的。最佳的勝利就是不戰而勝,也就是不通过正面战斗,而通过其他的方法来对敌军进行消耗从而击溃敌人(善戰者,不戰而屈人之兵;或全國為上,破國次之)。
  • 孫子最早在兵法上提出軍事情報的重要性,他主張知彼知己,百戰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勝一負;不知彼不知己,每戰必殆。一方面要用各種方法(包括派間諜)獲取、探取敵方軍情、軍力、部署、動向、補給,同時將本身的軍情嚴格保密,或發放假軍情,虛虛實實,詐騙敵方,令敵方信假為真。
  • 孫子強調備戰。(故用兵之法,勿恃敵之不來,恃吾有以待之;勿恃敵之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
  • 孫子說最上等的作戰是運用謀略,其次是運用外交手段,再其次是動用軍隊,最下等的作戰是強攻城池。(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伐城。)
  • 孫子時常有譬喻式的描述,諸如他注重勢與節(時機),形容前者如湍急水上的漂石,後者如飛鳥攻擊獵物;其中最有名者,乃後來被武田信玄所使用的風林火山之旗:「其疾如風,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動如山,難知如陰,動如雷霆。」
  • 孫子主張,戰爭的勝利在於敵方露出破綻,有可趁之機。
  • 孫子主張,用兵在於正奇相用(凡戰者,以正合,用奇勝。):正可視之為按牌理出牌,奇可視為不按牌理出牌,這兩者沒有一定規則,不需拘泥。後,在《李衛公問對》裡面,唐太宗特別問李靖正奇之間的比例,李靖回答沒有一定。
  • 孫子主張,戰場上的情況只有帶兵的將領了解,明知道進攻會失敗,就算君主下令進攻也要違抗「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 談到對敗兵的處置,特別主張「留其退路」,以避免絕地反撲。所以孫子主張:窮寇莫追,圍師必闕。
  • 孫子指善用兵者行軍時重視軍隊各位置的相互照應,要像率然(一種蛇類)一樣可以首尾相救應。
  • 戰場局勢,類似出奇兵原則,孫子也主張「投之亡地然後存,陷之死地然後生」,意味要考量部隊特色,適時激勵拼死一搏的氣勢。這一點在後來韓信井陘之戰背水一戰大破趙國陳餘時使用。
  • 孫子認為兵無常勢,就好像水一樣,形勢不同,所以可以因敵人的變化,而取得勝利,方能用兵如神。(故兵無常勢,水無常形;能因敵變化而取勝者,謂之神。)

 

 

編撰過程编辑

孫武原是齊國人,後來輾轉到吳國。當時適逢公子光政變夺取王位,是為吳王闔閭伍員聽說其才能,向吳王推薦,孫武就帶著這13篇晉見吳王,獲得重用。後,吳王進攻楚國,將領就是孫武與伍員[29]

《漢書.藝文志》記載:「兵權謀家吳孫子兵法八十二篇,圖九卷」。八十二篇中的十三篇著於見吳王前;見吳王後又著問答多篇[30]。晚至代,流傳的孫子兵法共三卷,其中十三篇為上卷,還有中下二卷。[31]《孫子兵法》註家杜牧認為,曹操將八十二篇孫子兵法刪節為十三篇;但其他註家認為十三篇出自孫武本人,不是曹操刪節的結果。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