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心得(上)

来源: SSL1234 2017-11-06 11:52:01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8723 bytes)

美丽心情随笔

“四十岁以前的美丽是爹妈给的,四十以后的美丽是自己手指头捏出来的。”如果你是一个像我一样的中年女人:姿色平庸,又贪心想扮靓,碰巧还有点闲钱和时间,自认有些品味,偶尔想尝试点新东西,也不惜把自己的脸当调色盘,身体当试验田……那你可能也会有和我一样的“痛并快乐”的美容实例、钱打水漂的购物经历,想不想先听听我的,再分享一下你的?

从哪儿说起呢?就“从头”开始吧。打小生不逢时,先天营养不足,后天营养失调,所以头发一直黄黄细细稀稀的,像烂柴火。从小学到高中,总能碰上“左”得不行的教导主任,她们自己青春不再,就妒忌年轻人的朝气,想方设法折腾学生,列出一堆清规戒律,就怕孩子们如花朵漂亮而衬出她们的“产后斑”。那时没人化妆,所以头发是最受“管制”的,不能烫(自来卷的就自求多福吧),不能披肩(最好是妇联干部似的波波头),不能扎马尾(那就是两条干柴棍儿似的小辫子),不能太短(夏天长痱子也得忍着,幸亏城里孩子不长头虱)……如果想臭美,就用鲜艳的头花或发卡,有的发卡太新,勒得耳后疼。《排球女将》和《霹雳舞》上映后,女孩子都学小鹿纯子和美国人,开始用各式尼龙发带,倒是舒服多了。

那时候住在大院里,大家家庭条件都差不多,结伴去公共澡堂洗澡的时候大多数都用黏腻的黄色或粉色的海鸥洗头膏,后来家境好的人开始用海鸥配“蜂花”护发素,然后海飞丝之类的洋货开始进军中国市场,护发产品种类也开始多了起来。我们才恍然大明白,洗发要用护发素,定型可以用啫哩水、发胶,平时还应该去焗油。烫头有冷的,热的,还有离子的。妈妈们在拼命遮盖华发使用“光明一染黑”的时候,女儿们不甘寂寞,“崇洋媚外”,去把头发染成棕的,黄的,红的。

到了美国以后,喝了一阵子牛奶,头发貌似变黑了点儿,也可能是扎在一群外国人的金发、棕发中显得黑。颜色上去了,可是掉头发日益严重。都感觉地毯、地板在“长”头发,刚捡起一根,转身地上又一根……个人分析可能是“水土不服”,饮食失调造成的。在中国吃的东西杂,微量元素多,地沟油的润滑力和黏合力强。到了美国,偏安穷乡僻壤,购买新鲜食材不易,加上烹调水平低下,所以菜谱单调,因此里外失调,每次洗头看着顺下水道流走的头发都带着依依不舍之心,恨不得捡起来拿超强胶水粘回去。

刚到美国的时候,着实过过一阵“简朴”的日子,也不会去想到店里做什么焗油。看报纸上介绍什么就跟风买什么,椰子油,茶树油,蓖麻子油,都往头上抹过。但是忘了亚洲人的发质和白人柔软如丝的金发、黑人钢丝般的鬃毛是不同的,所以各种油抹上去,效果都一般。椰子油太稀没什么作用,茶树油和蓖麻子油又太厚,像没化开的猪油冻在头上,cosplay成Sonic效果倒是挺好。不过人都不长记性,看到网上人推荐阿三用的一款头油,心想老印的发质应该和我们很像,印度美眉们又大多长发飘飘,像抹了“黑又亮”鞋油似的,也许这次我能找对一款?第一次用是下班后抹在发根和发梢,还去健身房,等了大概两个小时洗掉,很亮,很顺,不用护发素。

头发下来该说脸了,这可是一个人的名片啊,也是鉴别“懒女人vs丑女人”的绝对论证。素面朝天的人不是太有自信就是太懒,我就属于后者,但也不太完全。20岁以前没用过洗面奶,因为还算幸运,小时候没出过天花脸上没麻子,青春期营养不良没长过痤疮。再加上有个脑筋陈旧的老妈管着,没有闲心、闲钱去买化妆品。25岁以前脸上只有早上涂一层便宜的擦脸油,不知道什么“晚上补水”,因为那时候工作忙,晚上倒头就睡还缺觉呢,男友也不在乎素颜与否,又已经有了“旅游”意识,闲钱交给铁道部和航天总局了。30岁了才知道什么是SPF,才知道skin care比makeup更重要,才知道日光灯里也有坑爹的紫外线……可惜为时已晚,脸上的晒斑层出不穷,眼角也爬上了细细的皱纹。青春没了,可是青春痘还在,什么世道啊!这时候闲钱开始扔进美容院、护肤品柜台了。

做脸主要是敷面膜、蒸汽开毛孔、抹精油。灯光基本是暧昧的,音乐基本是轻松的,小妹妹的手基本是软软的。因为要闭着眼睛,所以她操作什么都看不见,说句不好听的,就是在你脸上来回过3遍热水,然后说“好了”,你也不知道。有的人做脸附加按摩。按摩和按摩还不一样,有的是干捏,“痛则不通”,有时候忍不住要叫。还有一种是推油,这时候就要庆幸自己刚洗过澡,不会搓出泥球儿来。

做脸的时候很重要的一步是“挤黑头”,如果是在脑门,就感觉是武林高手一刀必杀,突然一麻,让人担心是不是头皮都划开了。如果是鼻子就更痛苦了,鼻子被挤扁了不说,还透不过气,所以千万不能赶着鼻窦炎发作的过敏季节去,不然要自带氧气瓶。

本来以为所有的护肤品都是“换汤不换药”,年轻的时候就是抹脸西瓜汁都觉得清爽、紧绷,现在皮肤虽然老化了,可是对沾上的东西反倒越发敏感了,某种擦脸油抹上去马上就感到不舒服,赶紧停!所以有的护肤品用了没几天就扔一边,想起来就擦脚、擦后背。想不起来就直接进垃圾桶了。

记得Clinique有款去斑霜,广告上就是一个鹌鹑蛋变成了一个鸡蛋,我这个“蠢”蛋也相信了这个鬼话,买了以后皮肤又疼又痒。关键是这个东西还不能晒,所以出门要打扮成抢银行似的裹严实了才行。这么麻烦的事情当然不符合我的懒惰风格,所以也不了了之。

在北京的时候去一家美容院做激光去斑,一股焦糊味熏来,血光四溅。不过因为我回去的是“黄历”不对,还是被晒到了,所以有的地方,如脑门的治好了,其它部分还是暴露在日光下,没有黄斑了,却落下了个小坑。算了吧,又不是娱乐juan的,反正不靠脸吃饭,到此为止。

给国内的朋友海淘Estee的时候,得到了一些赠品,私自“扣下”拿自己的脸当试验田。这次倒是用对“肥料”了,所以就一直用了下去。我就说嘛,自己不会那么倒霉,护肤品的大海洋里就没能一朵适合我的小浪花?去买东西的时候,我傻了吧唧地指着海报上的模特问推销员:“用什么能像她的脸那样什么斑都看不出来?”她“呵呵”一笑:“Air brush。”想想也对,真有“百遮膏”的话,那些推销员的脸就应该无瑕了。

说到脸,个人很不喜欢腮红,怎么看都是“高原红”,要么就是二度烫伤。不知道为什么有的人要这么干,还有人为了脸显瘦,抹黑的,想起小时候得腮腺炎外涂的中药。也不喜欢有的人涂厚厚的粉底,特别是肤色深的人,脸和下巴一道明显的界限,完全就像赵树理说的“驴粪蛋上下的霜”,莫非这就是古龙、金庸笔下的易容?人皮面具?

脸上最能做文章的是眼睛(确切的说是眼皮)和嘴。先说眼睛,心灵的窗户,我不戴眼镜,所以我的“窗框”就算眼皮吧。命不好,眼睛一大一小,眼皮一薄一厚,算是劣质窗框,所以很避免涂深眼线,以免自曝其短。偶尔会应景涂点眼影,但也是怎么都不舒服,不能揉,不能擦,不能碰,忒累。一个朋友的女儿“玩儿”马,她给我看照片,正式比赛的时候马还涂眼影呢。那么大的双眼皮,一次就能用掉小半盒粉吧。

所有跟帖: 

小时候得腮腺炎外涂的中药--HAHAHA -JSLUVLL- 给 JSLUVLL 发送悄悄话 JSLUVLL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1/06/2017 postreply 12:21:54

我现在还记得那醋酸味儿呢 -SSL1234- 给 SSL1234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11/06/2017 postreply 16:45:31

读的太开心了。鹌鹑蛋变成了一个鸡蛋, 哈哈! 喜欢极了你的文笔/ -wander1930- 给 wander1930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11/06/2017 postreply 14:40:05

其实最后都是松花蛋,哈哈 -SSL1234- 给 SSL1234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11/06/2017 postreply 16:57:05

MM写的有点长,我先造晚餐去,餐后来拜读~ :) -逍遥白鹤- 给 逍遥白鹤 发送悄悄话 逍遥白鹤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1/06/2017 postreply 15:47:37

什么是 Air brush? -cawan- 给 cawan 发送悄悄话 (184 bytes) () 11/06/2017 postreply 18:47:53

就是photoshop -SSL1234- 给 SSL1234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11/07/2017 postreply 04:22:07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