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财政赤字,GDP 和 世界五大经济体印票机的关系:

来源: mmmwww 2016-11-10 08:53:46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3007 bytes)
本文内容已被 [ mmmwww ] 在 2016-11-10 09:25:41 编辑过。如有问题,请报告版主或论坛管理删除.

国家财政赤字有二种解决办法,一种是发公债。这是一种对国家经济比较安全保险的办法,由公债持有人担负风险。中日欧阿拉伯等国家就乐意承担美国公债的风险,赌的是美元的声誉。还有一种是印钱。在美国每多印一元纸币,每多发一元公债都计入财政赤字。美国的财政赤字印钱部分已经消化在美元纸币上,只有国债部分由后来人来负担:还债还是让国债贬值。中国不把多印钱算赤字,另有算法。从2009以来中国印钱的规模已连续贡献全世界规模约一半。

现在来看货币流通的总量和国内生产总值在五大经济体里关系,你可以知道那个经济体的实际经济强度: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各国的中央银行控制着货币流通的总量,在全球化的宏观经济体系中,可比的量化指标中最重要的是两个指标,一是国内生产总值(GDP),二是广义货币总量(M2)。若在一张“饼”图的正反两面分别标识为主要经济体的GDP和M2,在正面看GDP,欧盟27国排名第一,接近19万亿美元;美国排第二,约为14.8万亿美元;中国或日本排第三第四,按名义GDP计算,中国略高于4.9万亿美元,日本略高于5万亿美元,若按实际GDP计算,中国约为5.2万亿美元,中国略高于日本;英国在欧盟之外以2万多亿美元位居第五。把这张“饼”图翻过来看M2的分布,欧盟仍居第一,但差距大大缩小,中国和日本都超过了美国,位居第二第三,美国屈居第四,英国第五。

Image result for 中国和美国的M2规模图片

这个比较说明了美欧和中日的经济增长模式差异,相比之下,美欧经济更“实”一些。按照广义货币总量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M2/GDP),中国和日本都在2:1的区间,美国和欧盟只有0.5-0.6:1。更通俗些说,中国用接近9万亿美元的广义货币驱动着5万亿左右的GDP,美国用8.3万亿美元驱动着14.2万多亿的GDP,欧盟用近11万亿美元的广义货币驱动着超过18万亿的GDP。美国的广义货币总量略低于中国和日本,但GDP的总量却远高于中国和日本。

在亚洲新兴市场经济中,高速增长模式的共性特征之一是政府主导下的超额货币驱动,也就是说,泡沫经济是亚洲经济模式难以避免的现象。根据渣打银行[微博]2012年的报告,金融危机爆发以后的-2011年间,全球新增的M2中,人民币贡献了48%;在2011年贡献率更是达到52%。这样的增长规模和态势在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史上都是少有的。这也是为什么国内人们都觉得是有钱人了。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