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的艺术美(四)女与母

来源: 乐维 2016-08-13 17:51:27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4683 bytes)
本文内容已被 [ 乐维 ] 在 2016-08-14 13:11:04 编辑过。如有问题,请报告版主或论坛管理删除.

母亲是女人,但女人不一定是母亲。看看我们的祖先在创字的时候是怎么区分这个不同的。

女的甲骨文是

像一个女人跪在地上,双手交叉在胸前。这是古代妇女地位低下的写照。

我们再来看甲骨文的母字

几乎与女字的甲骨文一样,只是多了两点。这两点代表乳房。为什么女字里没有两点?每个女人都有乳房吗?古人在母字里强调乳房,而女字里忽略,其实是在强调母亲生育后的哺乳。只有做了母亲才可能哺乳小孩,这就是母亲与女人的区别。祖先们抓住了关键点,而且形象地在字里表达了出来。祖先们的智慧让人折服。

小篆的女字

与甲骨文的女相似,但交叉的双手一只长,一只短,长的拖到地。膝盖不再跪地,但是微微弯曲,显得地位仍然卑微。圆滑中约为凸出的线条展现女性的曲线美。没有甲骨文象形,但对称圆转,很有美感。

小篆的母字

和女字很相似,但中间不是两点,而是向外发射的两条弧线。仍然代表乳房,但有点夸张失真。原因是篆书中没有点划。所有的点都用短线表达。为什么篆书没有点?我没有找到答案。个人觉得,早期篆书是写在竹简上的,竹简不吸墨,点在上面看不出来,所以以短线表示。小篆的产生本身就是为了统一文字,正因为甲骨文,大篆太像画,每个人写的字,其实应该说画的字都不太相同。为了更好的统治,也为了更好的交流,秦始皇要统一文字。统一文字需要规范化,所以规范化压倒艺术化,汉字的艺术功能让位于语言功能,牺牲象形就成为必然

隶书的女字

看上去好像与甲骨文和小篆的女字毫无关系,其实是把小篆女字转了90度。本来在左边交叉的双手到了下面去了,代表身体的曲线变成了被拉直了的横线。为什么这样?我认为有两个原因,就像上面说的牺牲象形,成全规范化。减少曲线字会更规范。第二,隶书的最具特色的是蚕头燕尾的横划。将曲线的竖变成波挑的横,是由篆入隶的必然。

隶书的母字

与甲骨文,小篆的母相比好像也没有什么相似性。但是如果你把它转90度,中间的横便变成了竖,上下两点变成了水平的两点,这样我们就可以看出相似性了。与女字相比,它的所有的线条都是方折而不是圆转的,下面还有一个小勾,上面长方形是封口的,以便两点有地方放。女字因为不需要考虑两点,所以上面没有封口。

下面是我的一幅有母字作品:《全家福》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所有跟帖: 

这样学中文多好啊,又有趣,可惜我家孩子被中文学校的教得不想学,提前退出了。 -Happy_Woman- 给 Happy_Woman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8/14/2016 postreply 00:31:22

学中文主要靠家长,指望中文学校不现实。中文学校:1没有专业的老师,2整体学习环境也较差 -ca981- 给 ca981 发送悄悄话 ca981 的博客首页 (777 bytes) () 08/14/2016 postreply 05:39:01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