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 毛和校长

来源: tomcat801 2016-06-21 05:22:26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5782 bytes)

毛泽东和蒋介石这对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风云人物,一直是大家讨论的热点话题,两人一开始起家的条件并不一样,在上海混过青帮炒过股票的蒋介石在投机方面眼光独到,善于发现潜力股,蒋介石在孙中山被陈炯明赶到永丰舰上避难之际从浙江赶来护驾,并且撰写《孙大总统广州蒙难记》而获得孙中山的信任,进而出任黄埔军校校长,娶了孙中山的小姨子开始发迹,最终成为一代枭雄。

而毛泽东呢?师范毕业,北大图书管理员出身,靠研究农民运动起家,秋收起义后去井冈山,一开始被排挤打压颇不得志,直到红军被迫长征山穷水尽之时才被启用,和蒋介石相比先天条件不可同日而语,两人几番交手都是蒋介石拥有绝对优势,但最终老毛完成通吃,席卷大陆,蒋介石赔的精光,逃去做了岛主。个中缘由网上分析解读得太多了,也就不一一列举了,仅仅就一个角度几个方面试分析一下,一孔之见,权作抛砖引玉,期待高手点拨。

 

 

其一:蒋介石酸文假醋,毛泽东直白坦荡:我们回顾那段历史,在刀光剑影炮火连天中发现两个主角的不同之处,蒋介石虽然出身青帮流氓团伙,却有很深的知识分子情节,无论书信电文命令演讲一律文绉绉的,冒充知识分子,比如说鬼子发动七七事变,蒋介石在庐山发表声明,说什么“应战而不求战,牺牲未到最后关头绝不轻言牺牲,和平未到最后关头绝不放弃和平”原话大概就是这样,这样的车轱辘话对于文盲率九成的国民党兵来说无异于一头雾水;什么意思?让打不让打?对于有点文化的军官们来说也好不到哪里去,鬼子的刺刀顶到鼻子了自个还要嘀咕一下:现在牺牲是不是到了最后关头?咱还手是不是破坏和平?算不算非法?而毛泽东则直白得多,知道军中无戏言,需要直接明白,这样部队执行起来才能迅速快捷,一旦有事,解放军都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简单明快,不管你是谁,只要你敢开第一枪,咱就揍你,揍的你爹妈都不认识,至于谈判是上面的事!再对比两支军队的军歌,共军士兵唱起来明明白白特别提士气,而国民党军歌,最有名的如远征军军歌,新一军军歌,我估摸着那些士兵能听着音唱下来就不错了,和小和尚念经差不太多!两个人的性格决定了两支部队的执行力和战斗力,胜负也就不难判了!

 

其二,蒋介石以杀人为乐事,甘犯天和;毛泽东低调处理,赢得人心:中国古圣老子有云: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所以历史上名将杀人太多者名声和下场都不会很好,蒋介石不管内战外战都喜欢鼓吹”大捷“,若是对非日寇并不过分,可以提升军民的士气和信心,但是内战中兄弟之争这样就不合适了,毕竟大家都是一个祖宗,骨肉相残,有什么可高兴的?所以蒋介石三年大捷不断,什么”延安大捷“、”涟水大捷“、”南麻大捷“”临朐大捷“最终一路”大捷“上了台湾。而毛泽东在这种事情上处理的谨慎得多,除了抗战初期为了迎合抗战的需要,宣传过一次”平型关大捷“外就再没大捷过,要是按蒋介石大捷的标准,毛泽东不知道该吹成什么样了,但是即便是辽沈淮海平津那样可以和中国历史上任何一场有名的战役相媲美的重大胜利,也只是笼统地称之为辽沈战役、平津战役和淮海战役,一副迫不得已的姿态,蒋介石以暴兵炫耀,殊不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不听老祖宗的话,则只有丧失人心众叛亲离,失败也就不足为奇了!

至于其他的原因,也就不再赘述了!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