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得你人还不错,那我就花点时间给你贴点东西看吧。如果看过之后你还觉得自己可以handle,那就祝福你。

来源: 梅影 2016-08-08 11:08:37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0 次 (10137 bytes)
回答: 你胆子好大,要是我绝不会碰的。梅影2016-08-08 11:04:55


http://bbs.tianya.cn/post-worldlook-503147-1.shtml

采用流水账的形式,记录本世纪中国和国际粮商对撼的过程。总体而言是先在大豆上小输,然后全面大胜。大胜的时间点正好和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点吻合。

先说大豆:

中国传统的大豆产区在东北,尤其是黑龙江。大豆生产出是豆油和豆粕,豆油都清楚是食用油,而豆粕是动物饲料中蛋白质的主要来源。1994年以前,中国的大豆是基本自足的,还少量出口,之后,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尤其对肉类的需求增加,中国开始成为纯进口大豆国家。
到2011年,中国75%的大豆需要进口。相应的中国人均肉类消费量从几十年前的不到10公斤/年,上升到2011年的60公斤/年,接近欧美国家的水平,远超亚洲其他国家(比如2011年的韩国是37公斤)。

而国际粮食贸易基本上被ABCD四大国际粮商垄断,既然中国75%的大豆需要进口,他们当然不甘心卖低价,同时他们更希望控制中国的大豆压榨市场,把整个供应链都掌握在他们手中。于是本实际初,他们开始行动了。

2001~2004年,因为炒作中国需求,美国大豆从415炒到1064(单位是:美分/蒲式耳),同期中国大豆也跟涨。导致东北豆农大量扩种,国内压榨能力也大幅增加。然后从2004年4月,国内外大豆价格暴跌,短短7个月时间,美国大豆从1064跌到500,拦腰跌去一半还多。国内的大豆价格也一样暴跌,很多豆农巨亏。而国内的压榨企业,他们进口的大豆还在海上,价格就已经跌去一大截,不得不“洗船”,就是宁愿违约罚款,也不愿收货,让卖家转卖给其他人。很多国内压榨企业由于居额亏损倒闭,外资乘机低价收购布局,基本上控制了中国的压榨行业。可以说这次大豆战争,中国输了,而且输得很彻底。不过也警醒了中国,在随后而来的更大规模对撼中,中国有了经验。

既然外国资本控制了中国的压制市场,他们当然要追逐最大的利润。于是从2006年开始,又一波更大的上涨开始了,美国大豆从500多,一直涨到2008年7月的1654,对中国的影响就是:豆油从5000/吨,最高涨到15000/吨,豆粕从2000元/吨涨到4000多/吨。导致国内的食用油和猪肉价格在2008年达到一个高峰。

而当时,中国几乎无能为力,因为在2008年以前,中国的粮食储备以主粮为主(小麦和玉米),大豆和豆油的储备很少。不过中国还是尽了最大的努力,在2008年3月,采用行政干预的方式,限制企业对食用油的涨价幅度,同时安排中储粮和中粮等国企入市,采用小包装食用油定点供应。豆油价格从3月4号开始暴跌,短短半个月,从15000跌到10000左右。很多哄抬价格和搞囤积的商家血本无归。

豆油价格是压下来了,但大豆的价格没办法,因为主要靠进口。于是国内外投机商接着把豆粕的价格炒到4200/吨,导致肉类和家禽类价格暴涨,不过就在这时候,全球的金融形势已经开始见顶。

08年金融危机爆发,大豆价格也随之暴跌,从7月初的高点,到年底价格跌去一半。中国的豆农再一次面料巨额亏损。

这时候中国突然大量收储,价格比市场价高,又略高于豆农的种植成本。

这时候,整个市场发现,中国已经改变策略了,那就是:既然国产的大豆不可能满足需求,我就靠巨量的储备来稳定市场价格。价格太低时,我收购,价格太高时我抛储。但中国的大豆储备达到半年甚至一年的消耗量时,没人敢去炒。

可以说从08年以后,中国虽然大豆进口量越来越多,但国内的大豆价格基本上处于一种稳定的状态。投机者只好在豆油和豆粕之间玩翘翘板,没人敢去炒大豆了。

下面谈的是重点,就是06年-08年,中国和国外资本在主粮上对撼的过程。规模宏大,空方是中国ZF,多方是国际投机资本、国内买办、国内的小投机商。到08年7月结束,空方大胜,多方全面爆仓。

05年12月-08年7月,
国际小麦价格从300涨到1330(单位:蒲尔/美分),涨了3.4倍;
国际玉米价格从185涨到758,涨了3.2倍。
仅仅千万人的粮食缺口,不到全球人口的0.2% ,粮价居然翻了几倍? 是的,没错。因为再贵也得买,不买就饿死。

同期中国的粮食价格呢,当然也涨了,涨了多少?
小麦从1400左右涨到2000左右,涨了0.7倍;
玉米从1200左右涨到1800左右,涨了0.7倍。

为何国际粮食暴涨,而国内粮价如此平静?
其实并不平静,国外国内的资本都来了,想炒国内的粮价。问题是中国有个国家储备,于是战争爆发了。

在国际粮价暴涨的同时,国内的粮价也蠢蠢预动,中国开始抛储。抛储的粮食来自那些经常被媒体批评为管理落后、蛀虫多、跟不上时代的国家粮库。

抛储开始,多方拼命抬价,全部吃进,造成供不应求的形势;
再抛储,多方再抬价,再全部吃进
。。。。。。。。。。。。。。。。。。
最后多方发现,抛储源源不尽,越来越汹涌,到了最后,没人敢买接了(是不是有点象上海刚解放时的情况?)

没人知道中国的粮食储备到底有多少,所有投机者都开始心虚了,想撤,可惜晚了。粮价见顶和金融危机的爆发点高度巧合。

为什么金融危机后,西方那些大投行纷纷倒闭,唯独中国过得很滋润。

中国现在是:主粮靠国内的农民,哪怕价格再高,只要你种,我就收。如果中主粮有缺口要进口,光这个话题就可以把价格涨到天上去。

其他经济作物,如果国内的产量不足,需要进口,就建立国家储备来调节价格。同时,有时侯中国也帮其他国家的农民撑价,让外国农民愿意种植中国需要的农产品。如果他们觉得价格不划算而减少种植,价格又会飞到天山去。


那段时间,中国刚开始抛储粮食的时候,也比较小心谨慎,开始是十天半个月一抛,到后来每周一抛,最密集的时候,每隔一两天抛一次。当时好多先期已经吃进的人估计傻了,不敢买进了。这时候中国又放出风声,说中国的贮备粮有1亿吨,够全国用一年的(是真是假就不知道了),不过所有人都相信,中国的储备足以撑死炒作的投机资本,于是多方崩溃了。

连锁反应之下,所有的大宗商品价格全面暴跌,时间就是2008年7月初。



@wainim520 2012-07-01 20:59:58
以前在益海这个工厂呆过,后面出来了。像这样的企业当时也是控制着中国的食用油市场,只是在中国,国家的强有力的控制力,当时说不准涨,真的,这样的企业也就乖乖的不能涨了,他也不是国企,不过国家在这个时候真的还是有用的。
-----------------------------
是的,2008年初,食用油开始进入最后的冲顶阶段,每天涨几百元,中国的食用油储备又很少,还没有能力靠抛储来调节价格。不得已,只好采用行政手段干预,要求小包装(即超市卖的桶装油)涨价必须经过批准,外资不敢不听。但散装油不在规定之列,于是出现了超市的油基本稳定,而批发市场的散油继续暴涨,超市居然比批发市场便宜一大截。其实当时从整个市场来说,食用油并不缺少,但因为暴涨,很多商家拼命囤积,大量的油沉淀在流通渠道中。

这种局面一直延续到3月3号,整个油脂市场陷于一种疯狂的气氛中。当天中国宣布放储30万吨豆油,并指定生产厂家完成小包装并定点投放到消费者手中。30万吨的量真的很少很少,问题是时间点把握的相当好,而且投放的方式非常好,直接面向消费者,没人可以大量吃进。第二天(3月4日),豆油从最高价瞬跌1000元,之后几天,几乎天天都是暴跌。国内囤积者死伤无数。同期在国外,炒作美国豆油的国际投行凯雷被清盘,几乎天天跌停,成为第一个倒在农产品上的国际投行。





所有跟帖: 

谢谢! -非智能硬件- 给 非智能硬件 发送悄悄话 非智能硬件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8/08/2016 postreply 11:10:22

我真希望这不是架空历史小说,请告诉我,这是真的。 -大文嚎- 给 大文嚎 发送悄悄话 大文嚎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8/08/2016 postreply 12:01:50

这不是小说。 是真实的事情。 不过呢,我说啥你都不会相信,所以等于没说。 -梅影- 给 梅影 发送悄悄话 梅影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8/08/2016 postreply 12:18:56

YMYD, 我不会劝你啥,去买吧,按你自己的想法去买就是了。 冷暖自知。 -梅影- 给 梅影 发送悄悄话 梅影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8/08/2016 postreply 12:19:59

我不是很相信急于移民的政府官员会保密中国储备粮食的数据。 -大文嚎- 给 大文嚎 发送悄悄话 大文嚎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8/08/2016 postreply 12:04:11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