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的也有道理。

来源: ca981 2015-10-22 18:37:57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0 次 (5204 bytes)

不过,从《论语》这样并不是最容易的开始,也有其独特的好处:

1、因为不是最容易,如果过了这一关,再回过来学唐诗或其他古文散文的,就感觉容易一些了。其实小孩子的潜力是很大的。我家孩子自十月初从国内回来(今年暑假回国),我们开始实践读《论语》,才两、三周的时间,已经把《论语。学而第一》读得很熟,每天也就一刻钟听或读两到三遍。孩子说,以前觉得论语很长,现在感觉也没有那么长了。是啊,《论语。学而第一》,连标点符号660字,应该算是挺长篇了,我中学的时候背的课文比这短,我都觉得挺难的,小学两年级的孩子却不觉得这有多长,这就是孩子的潜力。

2、论语和其他古文不一样的地方是,其内容的价值更高,因为它并不是针对某一专题,而是涉及到方方面面,二十篇里几乎篇篇都有传世的名句。

3、通过读论语这样看起来不是特别容易的事情,培养孩子的持续专注的能力。孩子大一些的时候,学习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孩子的专注能力,不能专注的孩子,很难达到比较理想的学习效率。

 

说点题外话。来文学城的父母,很多都期望有一种灵丹妙药,来帮助自己的孩子爬藤,其实,爬藤的路就在自己脚下,根本不存在任何捷径。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时常有家长抱怨孩子学不好中文。为了上面的帖子,我专门花了时间,制作了这个视频,并传到Youtube,就是想让家长体会一下,读一篇论语需要多少时间,到底有多难。结果有1000多点击主贴,却只有3%的人点一下《论语》的视频。如果这是个八卦的视频,我想一定有大量的人去点击。这就是普通家长的心态。所以说,什么事情能做到精致的永远只是少数人。

 

 

刚才随便看一下网,看到豆瓣上在荀子《劝学》后面的一些评论,很有意思: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9989304/

 

圣诞节兔子 (平安夜任务是发放复活节彩蛋) 2013-01-25 12:13:41

这篇文章,小时候背的时候觉得很无趣,现在回头看来,字字玑珠,醍醐灌顶啊~~~~

 

唐瑟 (too old to be true) 2012-12-15 23:03:26

突然想到,像这样深入浅出的文字,正应该用来教小孩子,实际上古人认识事物的方式也有点像小孩子,旁征博引,由自然引出寓意,以实物关联象征,不是很符合小孩子的思维模式嘛!如果打小学文言文,应该就不会像长大了再学那么烦燥。 
第一,小孩上手就学文言文没有白话文的参照,不会觉得枯燥。他反而会觉得:“哇,这个跟俺爹俺妈说话好不一样,牛了逼了!”然后出于小孩子那种天真的想要惊呆别人的想法,就一门心思地扑上去了。 
第二,文言文对仗工整,韵律感强,而小孩子就好这两口儿。小孩都喜欢整齐、简洁的东西,喜欢看动画片就是一例。小孩喜欢押韵的、有节奏感的语言,因为这很有趣。综上,小孩子会喜欢文言文。 
另外,文言文实际上是很容易记忆的,这是由它的结构和长度决定的。它的句子隽永,句式单一,对于刚接触文本的小孩子来说,反复地念叨几句就能把他们乐个半死。 
所以,嗯嗯,哥决定以后有了孩子一定先从古文教起,不过这不是哥的创举,现在不都兴给孩子背唐诗三百首嘛,这是有一定道理的啊。。。

 

Ivy Wang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2012-06-14 21:57:06

现在读来跟高中苦背的感知不一样。现在才有更真切的认识到道理。不知道是自己笨还是教育的问题。

 

↙~\_兲涳_/~ 2012-08-16 17:41:35

。。现在读起来这篇文章写得真是好呢。。。当初上学的时候咋没觉得呢。。光会背 应付考试来着。。。

 

火禾 2015-05-16 20:12:06

劝学一篇,年纪越大越觉得写得好,无论是行文、辞藻、思想

 

所有跟帖: 

俺愁的是古代经典诗文太多了,怎么选取甄别,有系统性呢。这种事要长期坚持才会有效果。 -shamrock100- 给 shamrock100 发送悄悄话 shamrock100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0/23/2015 postreply 09:20:17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