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同事公公退休钱3500$/月,家有3娃。他中风后身活不能自理和老伴住,之后老伴心梗比他先去

来源: 知道点 2014-12-10 11:29:49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410 bytes)
之后就每个孩子家住一个月,我同事说每周都有护工,PT,OT来这个是保险cover,每周还送老人daycare.每天55$ 的老人daycare .早上送上老人daycare BUS,晚上接。每天都很忙。老人有个大房子,等老人需用更多钱时卖了,之后还cover 不了就全给政府了。她说因为老人是有退休金的所以享受不了一分不出的低收入福利。

所有跟帖: 

中产在美国永远最惨。 -soundofsilence- 给 soundofsilence 发送悄悄话 soundofsilence 的博客首页 (60 bytes) () 12/10/2014 postreply 11:33:23

是这样,我挺个大肚子上班,还有病人问我为啥如此辛苦!我说需要好医保,她说你完全不用那样。我嘿嘿嘿笑笑明白她说啥。 -知道点- 给 知道点 发送悄悄话 (63 bytes) () 12/10/2014 postreply 11:36:12

我不在医院也有点领教。 -soundofsilence- 给 soundofsilence 发送悄悄话 soundofsilence 的博客首页 (36 bytes) () 12/10/2014 postreply 11:38:19

估计你也不愿意过拿福利的日子,那些人过的也都是很primitive的日子。 -黄玫瑰888- 给 黄玫瑰888 发送悄悄话 黄玫瑰888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2/10/2014 postreply 11:56:37

主要是心态调不过来而已。 -soundofsilence- 给 soundofsilence 发送悄悄话 soundofsilence 的博客首页 (156 bytes) () 12/10/2014 postreply 12:05:34

挺合理的,卖房负担自己的医疗生活, -越老越拎不清- 给 越老越拎不清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12/10/2014 postreply 11:36:19

那也是不够的,所以最后只能给政府 -知道点- 给 知道点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12/10/2014 postreply 11:37:11

不够了,政府社会会帮忙 -越老越拎不清- 给 越老越拎不清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12/10/2014 postreply 11:37:57

如果老人没有房子没有退休金是不是就进全天的daycare? -Pink侠- 给 Pink侠 发送悄悄话 Pink侠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2/10/2014 postreply 11:37:18

Nursinghome$7000/月穷人可一分不付 -知道点- 给 知道点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12/10/2014 postreply 11:51:24

有退休金的买了保险的要付copay. -知道点- 给 知道点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12/10/2014 postreply 12:29:37

同事妈住养老院, 每月6000-7000刀, 同事和兄弟姊妹轮流探护, 妹妹陪得最多,, 老美也好孝顺的 -liveinca- 给 liveinca 发送悄悄话 liveinca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2/10/2014 postreply 11:37:41

这个应该是比较好的养老院了。 穷人的好像比较差。 -N.- 给 N. 发送悄悄话 N.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2/10/2014 postreply 11:41:12

花钱的还是有优惠的。 -云中飞燕- 给 云中飞燕 发送悄悄话 云中飞燕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2/10/2014 postreply 11:38:07

优惠在于病房不同,治疗人员都一样,不会因为你VIP就多花时间,只会对病重的多注意 -知道点- 给 知道点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12/10/2014 postreply 12:20:23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