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妈妈的社会成本和效益

来源: 马来人 2013-11-10 17:23:15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2479 bytes)
本文内容已被 [ 马来人 ] 在 2013-11-10 18:32:52 编辑过。如有问题,请报告版主或论坛管理删除.

之前看到坛子里面的妈妈发贴,认为在家妈妈和选择职场的妈妈相比,产生的社会效益少,特别对于受过高等教育的妈妈在家里生孩子,浪费了社会培养她的成本,所以从经济学上看,是社会投入不产生。其实这种观点也有值得再观察一下。成本有两种,社会成本和个人成本,而效益也有两种,社会效益和个人效益。
 

高等教育的妈妈之前的教育投资,考虑到大多数国家高等教育是自费性质的,可以定义为个人投资。也就是受高等教育是个人投资行为,是为了在劳动力市场上获得更多回报的个人投资行为。得到高薪,也是个人投资得到回报,属于个人收益

 

而在家妈妈生孩子,可以定义为个人成本,因为在家妈妈为了生养孩子,失去了全日职场的机会,失去了那部分应有的个人收益,反而为了生一个孩子,平均要花3年时间成本,还不算花在生养孩子上的不可避免花费,以及长期离开职场以后,知识贬值等隐形损失等。

 

好了,如果在家妈妈要生3个孩子,需要10年的时间成本,而且是黄金岁月,是最容易在职场得到高薪提升的时间啊。
 
 

所以就会看到一个成功的职业妈妈,由于精力有限,很少很难产出许多孩子,因为她要混到这个职位和薪水,无论是自雇或者受雇,她需要心力和时间,必然导致她少生养,并能够花在孩子身上时间少。

从儿童教育学上看,母亲陪伴孩子,特别是儿童的时间质量和对孩子的影响力是其他托儿所不能相比的。或者能够给孩子买一个玩具或者才艺课程,但是这并不代表花钱的玩具和课程比在家妈妈花在孩子身上的时间更加有优势。基本可以下结论,对于儿童来说,在家妈妈容易更加周到体贴,对儿童的成长更加有利益。

为什么要把在家妈妈养育孩子的效益定义为社会效益呢?这是因为人口老龄化,如果2个人只能生出1个下一代,那么人口基数就亏损了。如果社会上所有人都是这个选择,那么老龄化也就是一代人时间。在加拿大我们没有体会老龄化,那是因为我们引入年轻的移民,在享受其他国家的人口红利,也就是其他多生妈妈在给我们做贡献。一旦社会老龄化,政府发养老金的功能就会有障碍,而且社会养老服务也找不到人力资源,职业妇女如果不生或者少生,对社会的效益就贡献少了。因为她们的个人选择造成人口亏损。

那么,不生或者少生的职业妇女可能要辩解-自己对社会有税务贡献。或者自己的职业崇高的不可代替。其实,除去一些救死扶伤的职业对他人的生命很重要,并且替代性很低(比如名医),其他的大部分职业不外谋生而已。科学家的成果也可以被拿来做核武器或者基因食品添加剂等。从公司来看待个人,更是谈不上不可替代性,天才乔布斯死了,苹果照样还继续。更何况一般的高管呢?

从社会贡献来看,除了税收,也就是钱以外,一旦没有其他妈妈在贡献人口,有钱的高管也不能使得公司运转。

当然我们尊重个人选择,如果有妇女认为放弃生孩子,选择职场实现自我价值,我们也要尊重她的选择,但是如果哪个职业妇女认为自己对社会的贡献比在家妈妈更大,从对社会的贡献角度来看,绝对不成立的。原因我上面说了。

另外有坛子里面的妈妈说,受过高等教育的妈妈对社会贡献大。其实职业对社会的贡献性不是与学历挂钩的。不是学历越是高,那个职业对他人的贡献就大。比如一个高中毕业的救火员或者一个护士,对他人作出贡献的价值上,远远比一个PHD或者高管更有用和直接。如果缺失了一个PHD高深的学问和一个跨国公司的CEO,对我等大众来说,几乎不影响我们的生存。从这一点上,远远不如一个住院护士或者救火员对我们更加有实际的用处。

尽管有很多受过高等教育的妇女倾向于认为自己的个人价值不可替代,对她个人来说确实如此,但是从大众社会来说,她的不可替代性不能成立。一个人力市场,大家交换劳动力,高等教育的人希望多换回一些别人的劳动力,这个要求是合理的。因为她之前为了进入职业门槛,个人的投资高,因此要求更高的经济回报。这个要求是合理的(尽管也不一定能够保证实现),但是认为自己的职业是不可替代的,这个想法就不合理了。人力市场上几乎没有不可替代的人力资源。

我的结论就是,受到高等教育的妇女如果在家大力生娃娃,对自己之前的职业投资亏损很大,而社会效益是增加了,为何?因为这样的妈妈素质很高,自己也会重视娃娃的教育,如果她大力生娃,人口素质会提高。但是她自己的亏损大了,因为以前个人的职业投资无法得到经济回报。

有人说,会不会在家妈妈的孩子继续做在家妈妈?这个不是担心,人有一半的可能生男孩。所以在家妈妈的孩子必定全是在家妈妈是不可能的。一定会有男性劳动力。

职业妇女受过高等教育而选择少生或者不生,然后到职场去,更容易收回个人的教育投资,而且她可以用钱在买养老服务。而且她会比在家妈妈,享受到更好的养老服务(钱更多嘛), 她自己的利益是最大化了,但是社会效益很差。原因已经说过了,她的选择造成人口亏损,而她对人口素质提高毫无贡献。

所以精明的职业妇女受过高等教育,会选择实现职业投资的回报而少生孩子。她可以通过钱来买到别人养的娃给她做养老服务。而受过高等教育的在家妈妈是很亏损的,可以说是牺牲自己,回报社会。

如果都考虑个人收益,群体的收益会受到损害。我为什么这么说呢?你看许多精明的华人妇女,即使家里有老公收入可以支撑,她也要实现个人经济利益最大化,少生或者不生而出去上班。但是对华人群体,这样的妇女多了,华人在北美就一直是少民,少民是不会实现自己群体的社会利益的最大化。华人妇女如果不计较自己的教育投资,在家多生,过了一代两代人,如果不是少民了,就不需要上街去讨权益了。






 

所有跟帖: 

你们真能整啊。看了晕。 -凤姐虎弟- 给 凤姐虎弟 发送悄悄话 凤姐虎弟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1/10/2013 postreply 18:11:19

这是在妈工不工作家庭的收入对孩子的教育没有影响的前提下 -privatelong- 给 privatelong 发送悄悄话 (88 bytes) () 11/10/2013 postreply 18:45:50

在加拿大,15万足够一家人3个娃娃开销,上公立学校足够了。 -马来人- 给 马来人 发送悄悄话 (79 bytes) () 11/10/2013 postreply 18:54:23

华人不会少的,放心好了。大把的老中正在象美国进军,基数大得很,不用靠我们"牺牲" -Manymore- 给 Manymore 发送悄悄话 Manymore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1/10/2013 postreply 19:27:14

老美可是不傻,移民政策和按照国家的配额制度就是针对华人。不是你想进军就可以进来啦 -马来人- 给 马来人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11/10/2013 postreply 19:43:54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