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合实际的教育Vs一味早教-

来源: 勤蓝妈 2013-10-27 16:55:33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6606 bytes)
ZT  作者:龙凤胎老爸

 

 

一看题目,可能有人会疑惑,这是说的什么事情呢?周六上午学钢琴时,钢琴老师说,“以后孩子们练琴,不能光照着弹了,还要学会背谱才行。把琴谙记在心里,不用看谱也会弹才好。如果只是这样一直照着弹,进步不会很大。”那大家就明白了,原来是这么一回事呀。学钢琴去背谙很正常的嘛,很多人弹钢琴都不看琴谙。

 

而且,我也计划好了,回家的路上,我就告诉小容小韬,“以后中午吃完饭也要练钢琴,知道吗?”这样的话,中午只练需要一首背琴谱的,晚上练全部的曲子。两人答应了。试了两天效果还好,弹一点合上书再弹一遍,然后慢慢再全部弹一遍,孩子们大约两三天就记住了。

 

不得不说,为了学好钢琴,我和小容小韬付出了很多时间和努力。任何学习都不是轻轻松松,一蹴而就的,保持好的心态和积极的态度就可以了。

 

虽然背琴谱是应该的,但是让五岁的孩子去背琴谱,应该不应该呢?我不知道很多学琴的父母有没有反思下这个问题。

 

最近看到一则新闻,据台湾媒体报道,天天abc,不少小朋友已经习惯英语课,不过现在台当局“教育部”为了保护学龄前幼儿的身心发展,禁止6岁以下儿童上英语、珠心算、作文等强调记忆背诵或是严谨思考的脑力课程。据报道,台当局通过“补法”修正案,规定未来未满6岁的孩童只能上“有助于幼儿身体律动、艺术才能学习”课程,英语、珠心算、作文等强调记忆背诵或是严谨思考的脑力课程,通通禁止。台湾,不让背书。

 

这样的规定似乎也对大陆的孩子们小小三四岁年纪就可以背诵唐诗三百首等的“小天才”们持否定态度,于是,我想到了小容小韬目前的“背琴谱”是否也是一种“强制性的背诵”要受到质疑呢?

 

一强制性背诵应当反对。

 

或许小容小韬发育慢的缘故,他们出生前我制定的很多早教计划大多泡汤了,后来,只能立足于实际,根据他们的成长情况,走一步看一步,所以,大家津津乐道的“谁家孩子聪明,可以认多少字,可以背多少诗”的神话从来没在两人身上发生过。

 

不是我不想,是两人三岁时说话都费劲,还朗读诗歌呢,肯定不行,而且让两人死板的跟我一句一句念或背,对我和孩子们都是一种折磨,那时我的想法是我和孩子们有愉快的交流和沟通就足够了。

 

在不能取得孩子理解而家长采取的一厢情愿的教育,都是一种强制性的教育,它无视孩子的成长规律,是一种拔苗助长的行为,同时也会对孩子将来的发展和生活态度产生深远的负面的影响,僵化孩子的思维主动性,本来可以激发的生命热情也被禁锢。

 

所以,现在很多国家都意识到这一点而开始通过立法抵制这种“早教”,比如德国人普遍认为,孩子有自身的成长规律,他们在相应的阶段要做相应的事情。表面上看中国的学前教育和基础教育很扎实,但他们的想象力和思考能力已经被破坏掉,由此造成了孩子被动接受知识而疏于主动思考的习惯,从而立法禁止学前教育。而台湾的这种禁止脑力课程的做法也可能缘于此,而且目前中国的很多父母也已经认识到这一点,而采取一种“不期望孩子学什么,只要孩子健康平安快乐就好”的态度,从孩子本身的成长规律为基点,持有一种更人性化的育儿态度。

 

二背诵是孩子们必须要面对的。

 

但是无论怎样,提倡背诵不好,完全禁止也不好,背诵也是一种识记,人类生活在世界上,识记无处不在发生着,如果人类没有识记功能,那就是健忘症,或者近乎于痴呆了。对孩子来说,在成长过程中,不管是学习语言还是认识外部世界,获取直接的感官体验或生活经验,都需要经由识记或者记忆,这样以后如果再见到或碰到类似事情,才会采取正确合理的处理态度。

 

所以,对于上面所提的很多国家或者台湾地区的做法,我们千万不要步入另一个误区,认为可以不用让孩子背诵了,这样才会保护他们的身心健康,这其实是走了另一个极端。

 

台湾地区禁止的是背诵是“强制性背诵”,不是发自孩子内心需要的,而是通过纪律或者秩序需要强制遵行的,想象一下,这样的做法对活泼好动的小孩子来说,是怎样的一种摧残呀。而上面提到的德国虽然明令禁止学前教育,但却在尊重孩子的成长基础上,排斥教授任何专业的学科知识,什么年龄段做什么相应的事情,从不超前而“早教”,而强调培养孩子动手动脑能力,了解基本的社会知识,还有培养孩子的情商和组织协调能力,从而为将来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动力基础,让他们乐于学习,勤于思考,主动创新。

 

三反思目前的中国早教教育。

 

反思一下我们中国的学前教育和基础教育,表面上都做得很扎实,但容易在繁重的课业负担和“题海战术”中养成被动学习,被迫接受知识而懒于主动思考和创新的习惯。这一点已经从幼儿园就开始了。

 

看一下以前的一些新闻,幼儿园老师对写字或者算术不好的小朋友拳打脚踢,直接用巴掌扇脸,导致红肿难消,从一个侧面也反应出中国社会对“超前早教”的盛行和家长对于超前早教的推崇,我们常说的“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不就是拔苗助长的有力说明吗?

 

四让孩子背诵需要正确的引导。

 

所以,过度早教让孩子过早学习或者忽略早教只让孩子玩乐都不是正确可取的积极的态度。就像强制性背诵应当取缔一样,父母进行一些引导性的背诵对于孩子的成长健康还智力开发还是有很多好处的。

 

我小时候也背过唐诗,好象四五岁的样子,父亲教我的,印象到现在还很深,第一首就是骆宾王的《咏鹅》,父亲一边教我识记,“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一边给我解释,“绿色的湖面上有很多鹅,羽毛白白的,脖子弯弯的,它们一边唱歌一边用红色的脚掌拨动水面,快乐的游来游去。”这样的意境好美呀,我一下子觉得这首诗可爱起来,而这样的印象在我脑海中竟然现在还存活着。可见,让孩子乐于接受的正确的早教方式对孩子将来的发展有多么积极而深远。

 

所以对于背诵,父母不能只凭管制,或者严厉的态度让孩子不得不遵守,甚至哭着也要背诵下来,对孩子来说,已经为将来逃学,厌学等反叛行为埋下种子,而这与父母希望孩子成才成龙的美好期望却是截然相反的。当然,对于一些琅琅上口或者节奏押韵的诗歌,让孩子们读一读记一记也未尝不可,只要他们喜欢说,喜欢念,背诵儿歌也是一种快乐,这已经区别于强制性背诵。

 

说了这么多,再回到小容小韬目前识记的琴谱身上。两人已经五岁了,懂得一些道理,也养成了良好的学琴习惯,背谱对他们来说可以理解,也在能力接受的范围内,因此,虽然需要付出一些脑力劳动和玩耍时间,甚至有一种挑战在里面,但只要不要求太多太过分,对他们来说,背琴谱已经是合理的了。

 

最后总结出一个很普通的道理,孩子太小,不要学钢琴,一是琴键很沉,女孩发育早,小容还好但小韬按起来就力不从心,二是有一些强制记忆的东西在里面,比如背琴谱,这需要一定的耐心和自控能力。小容小韬五岁学琴,时间刚刚好,当然孩子成长有差异,宜区别对待,如果学钢琴对父母和孩子来说慢慢变成一种折磨,结果会得不偿失。当然,这不包括一些严厉的父母采取严厉的方法去监督学习,刚才也说了嘛,任何学习如果有所成是需要有付出和努力的,天下没有免费的东西。但保护孩子的身心健康,让他们理所当然的自我成长,比所谓的“早教”更重要!

所有跟帖: 

就看最后一段,就很多不同意,孩子小当然可以学,可以先用钢琴的低端产品,不要手指 -在温哥华- 给 在温哥华 发送悄悄话 (57 bytes) () 10/27/2013 postreply 17:41:29

只同意对小孩要用正确的早教 -波碧- 给 波碧 发送悄悄话 波碧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0/27/2013 postreply 17:46:58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