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套娃的快乐童年 (1)

来源: very_confused 2013-05-16 17:24:01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5976 bytes)


龙套娃五年级了,在我们也数不明白的各种活动中跑各种龙套,比如学校的乐队,合唱团,和各种五花八门的俱乐部。据不完全统计,我们的五年级娃娃花在这些活动上的时间已经超越了吃午饭所的时间,和课间发呆的时间。。。。

龙套娃的妈妈,也就是我,曾经十分不解,因为咱们小的时候老师天天提着咱们的耳朵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好在后来想起了龙套娃爸爸象龙套娃这么大的时候种种,算是明白了家里五年级学生的想法的出处。同时明白了人群中个体的差异是任何其他的力量,比如教育,所无法改变的。龙套娃的爸爸从中学时候起和龙套娃的妈妈坐在同一个教室里听同一个老师说同样的话长大,但是从来就没觉得龙套娃的龙套跑得有任何问题。

第一次看闺女跑龙套是她一年级的时候,他们整个一年级80个孩子排一个什么剧,内容忘了,唯一记得的是我坐在台下想拍个录像,这个不容易啊,合着这位什么台词都没有,然后我刚把相机举起来,她的龙套跑完了。节目之后我问她,80个孩子79个都有台词,请问您有什么不同意见啊?结果她告诉我老师给每人一张条选角色,她勾了不用说话。然后我对闺女说,以后能不能麻烦你做出这种决定以后知会我们一声,我好早点把相机准备好了捕捉你的龙套。她说好。

鉴于一年级的经历,当她知会我她要在二年级的演出中出演一穗玉米,并且请我给她准备做道具用的玉米胡子的时候,我已经可以不费任何力气地理解了。二年级的节目的很多细节我至今还记得,因为整个节目我都在关注剧情,不象一年级的时候,一直在找自家的娃娃。剧目的大意是一个菜园子里的菜在晚上变成了会说会唱的孩子们,然后就把类似学校里的那些琐事套进去了。

闺女要上三年级的时候我们跋山涉水地搬了一次家,落户的新学校非常独特,更准确的说法是不同。搬家之前说起学校的时候人们都爱说,有多少多少亚裔;搬家之后的学校直接数数有多少不是的然后主体就是和闺女一样的娃娃们了。三年级的老师,为了与时具进,大概努力学习了中国老师的教学方法,凡事非得分出个麸子白面来。他们每个星期一找大概80多个从易到难的词拼写,每个人从第一个不会的词开始计数,每遇到一个不会的加一,累计10个退出,然后去学习这10个词。如果没有错那么多,就一直写下去,直到错够了10个为止。每次大概有一或两个孩子 能坚持把老师的单子写完也错不了10个,闺女刚巧每次都最后被保留下来。我们问她为什么她总能拼对那些词,她说就是直觉。我有一次从她拼对的单子里挑了几个我自己不认识的词问她什么意思,她说她也不知道。。。。本来想着是不是可以借机让龙套娃多一些主动,只得做罢。

三年级的老师在她自己的班上排了个剧讲伊索寓言,故事是从一个妈妈的讲述中开始和贯穿的,然后中间由她的孩子们演绎各种情节。我是在后来的录像里才知道闺女被摊派上了演那个妈妈,然后才明白她为什么早上借了奶奶的围裙装书包里去上学,并且张罗着到处找人借鸡毛掸子。这大概是闺女头回跑从头到尾的龙套,感谢三年级老师,让龙套也有了开口说话的需要。大概三年级的种种龙套让闺女很开心,虽然她回家从来不说学校里的事,有一次吃到了一种芒果味道的橡皮糖之后她数了大概有20块装书包里带去了学校,据说后面的事情是这样的,班里的姑娘们每人一块,她自己若干,剩下一块跑去对老师说,老师,这糖可好吃了,我们给你留的。我直到后来在她的书包里发现了老师的感谢条才知道,因为老师在条上写着,你给我的芒果橡皮糖真好吃啊。。。

大概从四年级开始,学校里开始流行各种小团体。比如和音乐有关的合唱团和乐队。这回闺女高兴了,这得多少龙套啊。。。为了表明立场,我们告诉她,参加可以,但是第一自己的龙套要自己跑,第二龙套也需要时间。如果没有时间在每个活动中坚守龙套岗位,请选择她认为重要的龙套去跑。闺女同意。选择了大概一三的午餐时间省一些参加数学竞赛小组,二四午餐时间去合唱团唱歌儿。

也得感慨闺女的经历,他们的合唱团里有至少百分之50以上的南郭先生和南郭小妞,哪个拿出来单练都得跑调儿可搁一块儿愣是听不出来。。。就这样一唱就唱了两年。

同时做了两年各种数学竞赛题。虎妈成群的地方准备和参与数学竞赛那是必需地。在此感谢那些志愿者虎妈们,给孩子们的小学数学增添了这么多色彩。数学俱乐部是另一个把龙套和竞争合在一起的地方。他们每个学期结束都举行颁奖爬梯,然后把每个孩子每次考试的成绩加起来排个名次,然后让排第一的娃娃先从装奖品的笸箩里挑奖品,然后第二名,然后类推。闺女第一个学期被排了第二位,高高兴兴选了自己心仪的小奖品装书包里拿回来。我家老二很拽地评论姐姐的龙套精神,说她怎么得点啥都高兴,闺女说,她看见前面还有前进和变好的空间,当然高兴了。我很俗气地问闺女谁第一个选的啊,闺女说,那谁啊,我的朋友。然后第二个学期数学俱乐部颁奖,闺女居然排到了第一位,挑奖品的时候高高兴兴地第一个去选了一个那种一拽老长的橡皮玩具,我们问她第一位和第二位的区别是什么,闺女说,运气。后面的学期里闺女有时第一个,有时第二个去选奖品,我们已经彻底失去了询问的兴趣。因为闺女说,奖品和玩具,有和没有,有什么,是不会改变她喜欢数学这件事的。和喜欢比起来,奖品啊名次啊都是浮云。。。

写到这里,我几乎以为数学家要从家里产生了。可仔细想想不对,闺女的喜欢何止数学。凡是需要龙套的地方,就是说入门没有门槛的地方,咱家娃娃好像都在里面。鉴于我们的提醒,四年级的活动好歹控制在放学之前。自打进入五年级,闺女就盘算起放学之后的时间了。五年级开学前,她说她要去乐队吹笛子,因为她的朋友从四年级开始就在里面吹,可好玩儿了。我翻了翻那个时候发在这里的帖子,急三火四打听上哪买笛子,买什么笛子都是那几天的事情。

龙套娃高高兴兴把笛子抱回家,龙套妈就开始怀疑自己的决定,这长笛和咱中国笛子的悠扬根本不是一码事,怎么这娃娃一吹光听见了漏气,没听见音乐啊。。。。为了邻居的耳朵着想,龙套妈赶紧找朋友打听谁家娃娃的老师还收学生,要求是只要能让龙套娃的笛子别老漏气儿,能吹出个声儿就行了。然后正告龙套娃,吹笛子我没意见,能不能和她的朋友一起得乐队的老师说了算,因为吹过一年的娃娃们都上升级版的乐队了。龙套娃说没关系,只要喜欢吹笛子然后开始,哪个乐队不重要。这话怎么这么耳熟啊。两个月之后,初级乐队的演出,龙套娃和老师说她觉得她可以参加合奏了,老师说,哈尼,我需要你一个独奏,压轴的。很担心咱们的南郭小姐会露馅,结果龙套跑习惯了的闺女和老师说,那您把谱子给我贝。总之闺女的压轴的笛子好歹没有出差错,然后鉴于她更适合龙套的性格特征,我建议她接受老师的评定,去升级版乐队找她的朋友就可以继续跑龙套了,独奏毕竟压力挺大的。龙套娃说升级可以,但她的观点是,龙套和任何其他的角色,只是物理的不同。心里的感觉是一样的。龙套很开心,独奏也没啥可紧张的。教她长笛的老师的老师在自己的学生汇演的时候让她第一个出场独奏,说是原因是她不紧张,就是有压力也能把自己的音乐给吹出来。。。龙套娃的妈想问问老师那要是她出了错是不是得赖她妈没提醒她,在老太太慈祥和威严的注视中,愣是没问出口。








 

所有跟帖: 

心态最重要。 -edison11- 给 edison11 发送悄悄话 edison11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5/16/2013 postreply 17:46:32

哈哈。写得太好玩了。看过wimpy kid吗? 那是给大人看的。 -CirrusCloud- 给 CirrusCloud 发送悄悄话 CirrusCloud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5/16/2013 postreply 18:06:30

i see a wonderful girl!!! -liveinca- 给 liveinca 发送悄悄话 liveinca 的博客首页 (26 bytes) () 05/16/2013 postreply 18:12:21

好玩。 -睿睿妈- 给 睿睿妈 发送悄悄话 睿睿妈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5/16/2013 postreply 21:01:43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