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老道:中国已从韬光养晦时期进入有所作为的时代

来源: dst 2013-12-07 00:21:27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6323 bytes)
中国已从韬光养晦时期进入有所作为的时代


关于防空识别区,许多朋友说了不少见解,很中肯,但我们要看到中国这时提出的战略用意:面对美在背后的支撑与纵容的日本,中国准备改变战略策略,一改以前的低调作风,向外界表明中国不会任由美指挥指挥日本以争端为名遏制中国挑战中国的底线,而是进行战略反制,或是说战略反攻。为什么如此说呢?为什么如此做呢?

中国处于崛起的关键时期,产业升级,内外市场调整,内部权利调整,国家战略调整等等一系列的问题集中出现,美为认为这是中国最“虚弱”最容易出事的时期,也是在崛起前干扰破坏中国的最好时期。特别是中国对未来十年的规划及国家外交取向战略,都需要向外传递中国的信号与体现国家意志,其它国家,尤其是东盟国家,如何看中国?如何才能相信中国有能力保障?欧洲国家如何观察中国,且与中国发展关系中欧洲战略如何调整?能源带国家如何看待中国?如何能放心的将能源开发权益交给中国?中国的市场如何保障?利益如何保护?

这些都需要向外表达:中国所谓的韬光养晦时期已经过去,中国进入有所作为的时代,以前中国只能保护自己的核心利益,现在对边缘利益也能保护,对海外自己的利益也能保护(航母行动)。按西方逻辑,武力所到之处就是利益所在之地,我们同样也有这个能力。

近一年多来,美国境内的一些右翼势力配合美国内资本集团头脑发热,有的竟然提出“教训”中国的建议,这些右翼只以自己的能力为准绳,不知道中国的实力,如井底之蛙,中国表现一下实力,是对美右翼势力的一种警告:想教训中国还是被中国教训?中国建立“新中国”以来,美国教训过程中积累的经验是不要轻易与中国为敌,更不要轻易直接硬对抗,硬对抗历史中,美国人从来没有讨到什么便宜,从中美关系史这个角度,经历战斗一千余次,美国占上风的不多,中国如此作为就是让美国部分右翼头脑清醒些:不要盲目自大,轻言教训,中国不是谁想教训就能教训的,美国的对华战略只能以“新型大国”关系为原则,友好合作共同发展才能取得突破,否则受到教训的可不只是中国单方面的,而是中美双方都要受到教训。

美国境内利益资本集团之间也有矛盾,但因中国力量因素,美右翼集团抬头是事实。去年的钓鱼购买剧本就是美在背后“编写”,石原这个倭寇老右翼心神领会带头搞出这个来。而美出于战略需要,将原民主政府搞下台扶持倭寇右翼集体上台也是一种战略诉求:遏制中国,给中国增加麻烦。从战术方面,到目前美达到了初步目标,中倭关系出现大倒退,经济关系也受到极大影响,中倭贸易受到极大影响,原来保持“第一的”中倭贸易总额已经让位,倭寇的贸易今年以来一直是逆差,且逐步增加。安倍不得不祭出“新经济学”,其实就是名义上的宽松实质上的借贷,随着时间的推移,安倍的经济学快到尽头了,如果美停止QEN,则安倍的经济学也快到期,到期之日,基本上就是安倍下台之时,因此,我们看到倭寇跳得高,右翼的战略就是联合主子美国,不惜与中国发生大的冲突也要掩盖安倍经济战略的弊端失误,从而保证右翼在台上执政,将日本正常化进行下去。对倭寇右翼来说,时间就是敌人,高风险的战略希望高收获就要敢于冒险,这是倭寇右翼的主张,不管日本国家到何处,只要能将美拖下水,将中国发展打断,倭寇愿意付出更大代价,这是日本目前的做法。其高调的联合美国的意图在此。

我们要清醒的看到,美倭内部都有一部分右翼势力,中国的作为其实是提醒美倭境内的积极势力这样下去的高风险是什么,对美与倭寇意味着什么。我们不怕战,但我们还要谋和平,团结积极势力。从这点上我们应该看到,中国划分识别区的意义。

从战术上讲,既然识别区已经划了,就要执行到位,短期内,飞行压力会增大,但好处也大大的存在,我们要做到:1练技。磨练飞行员们的技术,应对技巧处置空情的技巧。2练胆。通过面对面训练飞行员的胆量,处置空情的胆量。3练心。也就是练反应,紧急事件的处理手段,其实就是练智慧。

美为其国家利益,对华战略必然调整,这种调整是被迫的。调整的是缓和还是更加进攻性?就要看美智囊团得到的信号。个人观点,从美表现看,会在策略上缓和,但遏制力度会加强。特别是双方贸易方面,在TTP的角力方面会加强,在东盟展开的角力会带回强化。但东海方向,美会对日本加强控制,但利用日本在东盟搞大的动作则是现实问题。

波斯核的缓和,是四方力量的调整与角力,口头上的东西多,实质性的东西少。欧洲的作为,也是一种投机,欧洲看到中美间的角力后,会加强对中国的要价。对卡梅伦的到来不要指望有多大成果。英美的一体性,特别是大的战略方面,更是如此。英国的这种机会主义,也是配合美对华的一种战略诉求与试探。大家抱的期望值不要过高。英美资本集团(尤太资本)对华的战略测试仍然会持续。

泰国的事与乌克兰的事,大家应该看到都是在新丝绸之路带上.为嘛?其实有些国际局势大局观的都可预见到泰国及中南半岛的局势.现在缅甸也不平静.什么原因?利益取向.

新丝绸之路带,如果排除美国利益,美国一定会不遗余力的搅局.现在泰国这个样子,东子兄根据自己一贯的观察与了解,判断是日本在背后.有一定道理,但我个人观点,美国因素不可忽略.因为军方赶英拉下台,解散国会,根据目前的情形,反对派别的素帕人也难以被选举上台.重新大选的结果,如果仍然是英拉所在的党派上台,那么美就失去进一步介入的力量与理由,继续下去泰国大乱,导致亲美的军人倒戈,或是泰国王失去众多支持,导致今后的更加被动.乱了后,通过军方不表面介入,而中立,则可通过私下施加压力与英拉,通过利益交换来达到目的.因此,可以这样说,英拉保住职位后,也会在高铁方面缓冲.

另一方面,泰国是个多方角力场所,已经有消息说泰国的动乱有“第三方势力”介入,说明如果再乱下去,“第三方”则可能浮出水面。如果真的浮出水面,泰国就会出大问题,可能会直接影响到目前泰国的政体,而泰国王与军方为撇清,则可能会驱赶“第三方势力”,出现这样的结果的话,最初设计者可谓是赔了夫人双折兵了。

因此,泰国这一轮的角力过程,可谓底下刀光剑影。当然都是猜测。但已经对中国提出的泛亚铁路已经产生影响,可以说,设计者已经初步达到目的。

另外乌克兰的事,表面是俄与欧角力的结果,但我感觉不是如此简单。资本集团在乌克兰重新角力的用意是明确的,掐断或是说打断欧亚的接近应该是首要目标。中止加入欧盟,只是个借口,就象泰国的事一样,找个借口。而乌克兰又恰好处于欧亚铁路的一个节点上,这点,还是值得深思的。因此欧亚两个国家的动荡,也是在欧亚接近近期热络的时候,早不来晚不来,这时几乎同时来,就值得警惕了。。。

而我们一直警惕的缅甸,则有可能会激化。从态势上讲,中美关系至少表面上还算不错,至少双方口头上,还都是大国关系且新型。东北亚的角力,中国猛提《开罗宣言》,敲打日本,是否意味着,中国向美要价呢?从这个角力,中国地钓鱼是志在必得,而且这个信号是明确的,从国际法角度去宣传。作为制订得之一的美国,为维持与中国的关系会否与中国达成默契呢?美作这种调整,前提是必然压制日本不得冒险。因此,《开罗宣言》的高声宣传的背后,是否也是一种默契呢?

大国关系,是复杂的,但有时也民是简单的,利益为先。是否是美已经测试到中国的底线?个人感觉,现在倭寇闹腾的样子,有点象1996年时的湾湾,当时灯灰先生以独为名,也是这种局势。。。倭寇,现在的作用是放大版的湾湾而已。从这点说,倭寇的闹腾,不会出多大结果。说白了,中美间会有妥协。

所有跟帖: 

知己知彼嘛,至少意识上要清楚,不能有幻想 -cmmc- 给 cmmc 发送悄悄话 cmmc 的博客首页 (72 bytes) () 12/07/2013 postreply 03:12:03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