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后悔谈论退出量化宽松

来源: QQQ? 2013-08-02 07:28:12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3275 bytes)
美联储后悔谈论退出量化宽松

2013年08月02日 10:10

作者:段皎宇


  本周三,美联储在为期两天的议息会议之后宣布,维持超低利率和每月购买850亿美元的债券规模不变。尽管联储尽力避免对QE政策未来走向做出暗示,但经济学家对话新浪财经时表示,声明显示美联储已经后悔过早谈论退出政策,这已经导致抵押贷款利率上升的风险,并威胁到房屋市场的复苏。

  美联储表示,将继续执行每月850亿美元的债券购买方案。在该购债行动将持续多久的问题上,美联储的立场没有重大变化。但美联储指出经济增长缓慢、抵押贷款利率上升及低通胀率是其密切关注的因素。

  在声明中,美联储下调经济增长的步伐,对经济增长的速度给与一个明确的“降级”—由此前的“温和”增长步伐改为“小幅”增长。同时,美联储承认最近谈论“退出”的措辞导致了抵押贷款利率上升,已为住房市场复苏带来风险。一部分联储成员已经对上个月过早谈论退出而影响债券市场非常地不满意。尽管这不意味着从此“避谈”退出,但与六月美联储的措辞相比,本次联储的态度已经明显呈现退缩。

  IHS经济学家保罗-埃德尔斯坦对新浪财经表示,“相对六月,美联储的措辞已经向后退了一步。总体来看,联储似乎有些后悔上个月开始讨论退出政策。我们认为,美联储更有可能等到2014年初执行退出政策,但也有可能根据经济的实际情况在今年晚些时候进行购债的调整。”同时,埃德尔斯坦认为,周五发布的7月就业报告将会起到指导性作用。

  在5月之前,无论是美联储的会议声明,还是主席伯南克的发言与证词,都态度明确地表示全力支持经济复苏,不达到预期目标绝不罢手的决心,伯南克还一再呼吁国会采取措施共同拯救经济。但就在5月22日,伯南克在国会作证时突然一反常态地表示,美联储已经开始把退出政策放在会议桌上进行讨论,削减QE可能在“今年稍晚时”进行。 此言一出,股市立即惊恐大跌,呈现近几年难得一见的过山车行情。

  令伯南克始料未及的是,他的讲话除了把全球股市投资人吓得魂飞魄散之外,长短期利率水平也应声上升,明显不符合伯老这个铁掌门多年来顶着全球巨大的压力持续进行三轮货币宽松的意图。

  在过去几年来,美联储将借款利率压在历史最低点,对美国企业和民众实行“休养生息”政策,令众多投资人都享受到低利借款的好处。但伯老讲话之后,据房地美六月中旬最新报道,30年期固定房贷利率已飙升至3.98%,远高于5月初时的3.35%。

  房贷变得更为昂贵令美国民众未来买房更加困难,同时也让中小企业做生意更难,利率提高导致借款成本提高,投资人则会因股债市场齐声下挫而尝到套牢滋味。同时,房贷利率升高会减少买家的购屋欲望和预算。跟据房贷资讯公司HSH.com副总裁葛毕格估计,30万元的房贷将因此每月多缴100元还款,30年下来则将多缴3万6000 元。

  但说话的机会终于又来了,伯南克在7月的一次公开演讲中为自己之前有关QE退出的言论进行了辩护,似乎有意安抚市场对于退出的担忧情绪。伯南克表示,在可预见的将来,美国经济复苏仍需要高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而在17日的国会证词中,他也再次重申了这一信息。
  本次会议中,令美联储担心的事情还不止股市和住房,通缩恐怕是联储最担心的事情,持续2%的低通胀可能让美国经济复苏再次面临衰退风险。而本次联储声明的主要变化,就在于将通货紧缩确认为经济风险,这是让联储无论如何都乐不起来的关键因素。

  鉴于过早谈论“退出”而带来的股债市缩水的大麻烦,本次美联储似乎有意避免向外界传递任何新的有关其债券购买计划的强烈信号。说美联储现在是“骑虎难下”绝对不为过,但无论是9月还是2014年初执行退出政策,现在对联储来讲已不是最重要,重要的是如何让这几个月的经济局势真正地稳定下来,从而不再“纸上谈兵”令市场谈“退出即色变”,而是真正实现一个持续的复苏经济,从而顺理成章地走向退出。

  (本文作者介绍:供职于新浪财经旧金山站,负责美国财经新闻报道和机构合作。曾从事多年互联网市场管理工作,就读于斯坦福商学院。)

所有跟帖: 

主西正在后悔上了猛图! -守株逮兔- 给 守株逮兔 发送悄悄话 守株逮兔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8/02/2013 postreply 07:33:04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