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家庭教育专家叶月幽的文章:一个妈妈的自我剖析和成长

来源: 2708乔一 2012-12-12 13:02:20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4330 bytes)
本文内容已被 [ 2708乔一 ] 在 2012-12-12 13:06:03 编辑过。如有问题,请报告版主或论坛管理删除.
我被一篇关于藤和快乐的文章吸引,第一次进这个坛子,看到很多关于推藤的文章。鼓足勇气,冒天下大不韪说一句,请尊重孩子的真实自我,不要让我们曾经在原生家庭里的创伤和痛苦转嫁在下一代身上。我就是这样一个被优秀教育长大的孩子,成为一个所谓优秀的人之后,心里是巨大的痛苦和空洞,藤,优秀,成功,这些到底是谁的梦想?谁的目标?谁的人生?
我在人前维护父母面子,让他们风风光光,专业,职业,爱情,每一个人生选择的最大目标就是父母的意愿和面子。而无人的时候,我就和紫儿的女儿还有那个哈佛女孩一样,体会到的是巨大的痛苦。三年抑郁症。走出来之后,只想说,天下的父母,爱人,请不要以爱的名义控制他/她。
转载一篇我很喜欢的文章,是一个家庭教育专家写的,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她还没有勇气用真名诉述这些故事,所以最初这篇文章的作者署名是“贾铭”
 
 
转载 一个妈妈的自我剖析和成长 (叶月幽)
  
首先说明一点,写这篇文童不是为了谴责父母,不是为了表达愤怒,不是为了博取同情。只是希望曾经受到伤害的现在已经长大的孩子们,在看完这篇文字后,能有勇气面对我们内心的伤痕,化解对上一代的怨念,并阻断原生家庭对我们的负面影响继续往我们的下一代延续。

我是八十年代初的独生女,父母出生在三年自然灾害时朗,成长在文革时朗,又经历了上山下乡。他们并没有因为只生我一个就对我呵护备至、宠爱有加,而是按照他们的父母,也就是我的祖辈的方式来养育我。
 
当时的父母基本都会打骂孩子,所以大家都见怪不怪了。那时候楼前的一户人家,把12岁的儿子衣服扒光,从家里踢了出来,就那么撂在马路边。男孩不断的嚎哭,我透过窗户惊恐地看着这一幕。这时我妈说:“看到没有,下次你不听话,也这么对你。”该句话彻底的击碎了我的心,我是个女孩啊,难道就这么没有尊严?
所以我一直想不通一些家长,一方面口口声声说,为了儿女愿意牺牲白己的生命;一方面又不肯付出耐心和爱,稍有不满就非打即骂。
我想用我的成长经历告诉父母们,一些也许你们不在意的事清,会给孩子造成多么巨大的心理伤害。
  
一、不要在孩子面前吵架
  自从我记事起,我的父母就经常吵架,甚至大打出手。幼小的我只能无助地看着这一切。他们吵架从来都不会避开我,如果某次吵架正好我没在场,等我回来了,他们还会再演示一遍给我看,然后逼问我父母离婚我跟谁。这个问题我至少被问过上百次。小时候看到他们打架,我还会在一旁哭,上初中后,我就已经彻底麻木了,通常都是他们在一旁砸东西,我在一旁写作业或者看电视。我不再流泪了,但其实儿时的心理阴影一直都在。直到现在,每当我听到重物落地的声音,都会浑身发抖。
  这种经历导致我一直都不相信爱情,不相信婚姻。我一直计划着一个人生活,又怕不结婚会引来议论,于是打算随便找个人结婚,然后马上离婚。我不懂得关心人,因为没人关心过我。我不会经营婚姻,婚后头几年经常和老公吵架,也曾有离婚的念头。
  
二、不要贬低、挖苦孩子
  母亲脾气暴躁,对我的要求极为严格,到了近乎苛刻的地步。她并不吝借在我身上花时间,因为从小她便教我背诵诗词,带我读故事。可是她吝啬的,是赞扬,是爱。
  听家人说,我不满两岁就会背诵《岳阳楼记》,三岁时便可讲出几千字的《哪吒闹海》,不到四岁时,就独自解开了外公的九连环。邻居告诉了电视台,于是记者来采访。母亲很得意但却故作谦虚地对别人说:“有什么啊,没用的东西,都这么大了还要我喂饭呢!会这些有个屁用!”不要以为孩子小就什么都不记得,我真的记得这件事,记得很清楚。当时我默默的把九连环放在一旁,躲进房间里。
  上学后,我的成绩一直很好。我得到过无数老师的表扬,但我最渴望的,却始终是家人的赞赏。但母亲认为我这是理所当然的,我带回的考卷和评语,她从来都不会看。并且依旧按她一贯的方式,当别人在她面前夸奖我时,她就不断的贬低我,嘲笑我,说我这不行那不行,然后再得意洋洋的听别人说:“哎呀,这么好的女儿要是还不行的话,那我们家的娃娃就该扔啦!”
  母亲的这种方式,让我非常在意别人对我的评价,我把对白己价值的判断建立在了别人的评价上。如果别人批评我的某一个做法,我会感觉他是在否定我的整个人。我没有强大的内心,我做每件事都畏首畏尾,总想看如果失败,别人会怎么看我。这让我活得很累,因为我一直都在为别人活,而不是为了自己。
  
三、不要打骂孩子
  我一直是一个比较听话的女孩,但我小时候挨过很多打,甚至比男孩挨打都多。母亲只要和父亲吵架了,就会拿我出气,随便什么事清没做好,就会劈头盖脸一顿打。因为爬假山,被反绑双手;因为字写得难看,被扇二十个耳光;因为忘记写作业,被打得一个星期不能坐椅子;因为不小心把馒头掉到地上,直接就是一巴掌,还有无数句“没用的东西!蠢玩意儿!死不死啊你!”记得当时我很消沉,在母亲心里,难道我真的不如一个馒头重要吗?
  有一次我偷拿了家里的钱,我妈愤怒极了,要把我的手剁掉,然后就把我往厨房里拖。我挣扎看,哭着求饶,但没有用,很快手就被按在了菜板上。菜刀剁下来的那个瞬间我清楚记得当时绝望的心情。虽然是剁在了旁边,但我在那一刻就止了哭声,不再有任何表情。随后我被扔在厨房里呆坐在地上。
  
四、不要用情感控制孩子
  从小母亲一直给我灌输的观点,就是因为我才导致她这么不幸。她经常会说:“要不是因为你,我早就……”有一次我和母亲一起看电视,演的是一个小女孩,妈妈去世后,她把想对妈妈说的话贴在风筝上,说风筝可以飞到天堂,就可以看到妈妈。母亲边看边哭。我问她为什么流泪,她却忽然咆哮起来“要是我死了,你就不会来看我!”当时的我不知道自己又做错什么了,非常惶恐,以为是自己惹妈妈生气了。
  长大后的我,依然分不清个人的情感界限。看到别人心情不好,我都会有一种负罪感,总认为和自己有关,会想办法去讨好对方。如果看到别人摆脸色,我会把他的负面情绪全部接收过来,然后搞得自己也无比郁闷。
 
五、让孩子永远信任你
  小学时的一个暑假,我和母亲坐大巴去秦皇岛。大概是六个多小时的车程,一般情况下司机只停一次给乘客解手。可是小孩子膀胱控制力不强,到了四个多小时的时候,我又想上厕所了。因为从小受母亲打压,我的第一反应竟然是不敢告诉她,因为我不相信她会帮我。强忍了半个小时后,我终于对她说了,果然换来的是“就你名堂多!谁让你刚才喝豆浆了?活该,忍着!”
  其他的孩子如果遇到这种情况可能会用哭闹引起司机的注意,但我不敢,我怕挨打。后来实在忍不住了,我在心里说“尿裤子就尿裤子吧,受不了了。”我不记得小时候尿裤子后母亲是否打骂过我,但潜意识里就是控制着自己不能尿,不能尿。所以千万不要以为孩子小时候记不住事情,就可以随意对他。孩子记不住事情,但是记得住感觉。我不敢告诉我妈,不敢请求司机,不敢尿裤子,这大概都是幼时的心理阴影导致的。
  后来终于忍到了目的地,我连滚带爬地冲进车站厕所,却无论怎么努力,都已经尿不出来了。不知道有几人有过这种体会。我跪在地上用头撞墙,无声的哭着,却不敢惊动等在门外的母亲。
  长大后,我遇到任何事情,不论处境多么艰难,我都不会对我妈说。哪怕是大一时医院给我下的病危通知,我都直接撕了。我不想告诉她,因为我不相信她。我一直都很羡慕那些在外面受了委屈,可以回家在父母臂弯里倾诉的孩子。而我遇到打击和挫折的时候,却无人可说,我只能自己硬扛,直至内伤。
六、不要把孩子当情绪垃圾桶
  母亲经常对我发牢骚,说自己童年不幸、婚姻不幸、晚年不幸。每次和父亲吵架都要对我控诉。一件事情翻过来调过去的反复说,过去十年的事情依旧天天挂在嘴上。这些负面情绪让我背负了很重的思想包袱,我不相信亲情,觉得未来一片灰暗,对任何事情都不抱有希望。我觉得我一定会重蹈她的覆辙,既然如此为什么还要活着?
  小时候的我经常站在阳台上往下看,心想只要轻轻一跳,大概就不会有烦脑了吧。即便是现在,每当我站在高处的时候,我都会有往下跳的想法。只不过是现在我能很好的控制住自己的冲动,让理性主导我的思想。
七、不要吝啬夸奖
  我父母奉行的是“打击教育”,也就是无论我取得多么优秀的成绩,他们也都是撇撇嘴说“这有什么,不值一提”。时间长了,我就真的觉得自己什么都不是了。
  参加工作后,有一次我在网上发了个长贴,有位网友回复说:“有个细节大家可能没有注意到,楼主的标点符号使用得非常规范,没有错别字,并且每个自然段之间都会空格,这么长的帖子看起来就不那么费劲了,感谢楼主为读者考虑。”就是这么短短的一句话让我泪流满面。我忽然发现我是多么渴望被人称赞。

所以父母们千万不要相信什么“打击教育”能够让孩子越挫越勇,能够激发孩子的好强心理,能够让孩子奋发向上。不可能的!不断的打击只会给孩子造成伴随终生的低价值感,让孩子在自卑、自贱中痛苦的挣扎。在孩子心里,父母是最重要的人,一句小小的夸奖哪怕是非常细小的事清,都会让孩子铭记在心。
八、家庭教育中父亲不能缺席
  父亲有着传统大男子思想,认为做家务、带孩子都是女人的事。所以总是高兴起来就像逗宠物一样逗我,玩不高兴了就当我根本不存在。所以除了和母亲吵架以外,父亲没有给我留下很深刻的记忆。我不否认父亲很爱我,但我感觉不到。再加上母亲不断地在我面前控诉父亲,所以我始终迈不过这个坎儿。
  我上大学的那一年,父母正式离婚。后来父亲又组成了新家,并又生了个女儿。这几年,他一直在对我说他当初多么无奈,其实他有多么爱我。我也知道他再婚和再育都是他的权利和自由,可是我就是不能原谅他。不知道是不能原谅他的再婚再育,还是不能原谅他对我成长的不作为。
九、成绩不是一切,能力更重要
  自小母亲常对我说的一句话就是:“你只要成绩好,其他什么都不重要。”于是我很顺利的考上了重点高中、重点大学、公费研究生。可是离开学校进入社会后,我才发现我什么都不懂。我不会为人处事,不会交际应酬,不会团队合作。读书时成绩好的优越感,一下子全被踩在脚下。刚开始工作的前两年,我总是躲在厕所里哭。我有太多太多的不适应,太多太多的不明白。后来我用了两年多的时间,才逐渐找到自己的定位。也在实际工作生活中,慢慢学会如何与人相处。
十、不要包办孩子的一切
  母亲是一个控制欲望很强的人,从小我就必须按照她的意志来生活。我穿什么衣服鞋子、买什么东西、考什么大学、选什么专业、嫁什么人,都是她决定的。我的所有事情,我都不能做主,久而久之,形成了我懦弱、胆小、毫无主见的性格。
  上大学之前,母亲一直控制看我的生活。考上大学后,因为大一时生了一场病,母亲以此为理由来陪读,又延续了七年她对我的控制。研究生毕业后,我进入一家私企工作,母亲以当初把房子卖了给我治病,现在无家可归为由,搬入了我的宿舍。于是我就成了一个奇观,带看妈妈上班的人。
  当时的我,根本就没有想过拒绝母亲,因为在她的教养下,我根本不知道“界限”的含义。我仿佛是跟她共生的,我没有自己独立的人格,没有自己的边界。
  在她的强力包办下,我没有真正谈过一次恋爱。工作后,又是在她的包办下,我嫁给了现在的老公。结婚头几年,我总是和老公吵架,不止一次想离婚。我恨母亲毁了我的一生,我恨为什么她的行为,要让我用一生的幸福与安宁来偿还。
  其实,如果我的母亲看到这篇文童,也许我说的这些回忆她一件都不会记得。但正是这些不被记得的细节,在不断的伤害着我,让我痛苦不堪。
后记
  在结婚之前,我一直坚持着独身主义,或者结婚也一定不生小孩。大概是因为自己的童年太不幸福了,所以不想再将这种不幸延续下去。我觉得我没有能力当一个好母亲。
  随着年龄的慢慢增大,我开始有些动摇了,特别是看到别的小孩在妈妈怀里撒娇的样子,忽然好想也拥有这么个小家伙,能让我用我全部的爱去呵护。难道这就是所谓的补偿心理?
  婚后三年,我怀孕了。在知道这个消息的那一刻,我就决定,我一定不会用我父母的方式来养育我的孩子。我要给他真正的爱和尊重,我要让他成为他自己,而不是为我们任何一个人而活。
  孩子真的是上天派来治愈我们的天使,养育孩子的过程其实就是我们内心再次成长、自我疗愈的过程。儿子出生后我读了很多关于爱、关于自由、关于接纳、关于界限的书藉,明白了很多以前根本想都没想过的问题。
  我开始明白母亲一直在侵犯着我的生活,越过界限控制着我。我开始懂得母亲的情绪和生活是她自己的,我的生活是我的,我可以做主。我逐渐自信起来,开始有了自己的主张和判断力。
  在育儿的路上,我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成长过程。我不会因为儿子打碎花瓶、扯下窗帘而训斤甚至打骂他,在我心里,儿子远比那些物品重要。我和儿子一起在地上爬,一起捡石头,一起在纸上涂鸦,一起互相泼水,每天都拥抱他、亲吻他,耐心的对他、尊重他。儿子在自己玩的时候,经常会突然跑过来给我一个拥抱,让我的心里暖暖的。有这么一个全心全意爱我、信任我的小人儿,我怎么能不努力成长,才能不辜负这份信任。
  我关注了不少教育专家的微博,每天看他们解答一些令家长头疼的幼儿行为,同时也准备着,如果我的儿子出现同样的问题,我该如何解决。但是,不知道是我的运气比较好,还是我的正面关注起了作用,儿子到现在都没有出现让我头疼的问颗,或者是也许出现了,但我没把它当成问颗。
  我小心地呵护着这个上天给我的恩赐,同时感觉到自己内心的伤痕在慢慢平复。更加神奇的是,我和老公的关系越来越融治,他更加尊重我,我也不再因为一点小事就委屈伤心。我俩一起参与到育儿的过程中,家里每天都有笑声。
  对于母亲,我托人给她介绍了个老伴儿,人很好,我很放心。虽然我无力改变母亲的心态,但我还是一有机会就开导她。她也会经常来我家小住,但我会守好自己的边界,不让她影响到我和儿子。
  最后,我再次说明,写这篇文章不是为了控诉什么。我的母亲应该代表着中国的很多父母,其实他们都曾是一个受伤的小人儿,只是他们不曾意识到,于是又把伤害一代一代往下延续。
  我依然有着很多的性格缺陷和心理阴影,这些缺陷和阴影可能会伴随我一生。但我会尽力来自我修复,快乐生活。同时希望更多的父母能够回顾反省我们的成长经历,在阻断原生家庭的伤害往下延续的同时,弥合自己内心的伤痕,幸福快乐地过自己想要的生活。

作者博客:http://blog.sina.com.cn/yexinyeyi168
作者微博:http://weibo.com/yeyueyou



所有跟帖: 

作者应该指责父母,应该表达愤怒。这是恐怖教育。 -凤姐虎弟- 给 凤姐虎弟 发送悄悄话 凤姐虎弟 的博客首页 (111 bytes) () 12/12/2012 postreply 13:12:04

中国净这样的精神病父母。 -燕京十景- 给 燕京十景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12/12/2012 postreply 13:13:01

是传承下来的,父母自己也是受害者。 -凤姐虎弟- 给 凤姐虎弟 发送悄悄话 凤姐虎弟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2/12/2012 postreply 13:15:35

对,下次怒之前要默念: [世界如此美妙,我却如此暴躁]x N。 -燕京十景- 给 燕京十景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12/12/2012 postreply 13:21:14

谁没有发怒的时候,可中国文化里,父母发怒总是歇斯底里。 -凤姐虎弟- 给 凤姐虎弟 发送悄悄话 凤姐虎弟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2/12/2012 postreply 13:22:59

That's bipolar, a disease. There is drug for it. -燕京十景- 给 燕京十景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12/12/2012 postreply 13:24:12

这个就在我们的文化里。 -凤姐虎弟- 给 凤姐虎弟 发送悄悄话 凤姐虎弟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2/12/2012 postreply 13:25:07

在这个腐朽的文化里控制与用力都是那么的不恰当。 -黄桷树- 给 黄桷树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12/12/2012 postreply 13:46:43

说的真好。 -2708乔一- 给 2708乔一 发送悄悄话 2708乔一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2/12/2012 postreply 13:51:58

你意思是说,其他文化里父母发怒就没有歇斯底里的? -touji- 给 touji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12/12/2012 postreply 14:02:36

我又不是世界文化专家,但没听说过比24孝更夸张的,把歇斯底里当颂扬的文化。 -凤姐虎弟- 给 凤姐虎弟 发送悄悄话 凤姐虎弟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2/12/2012 postreply 14:18:19

24孝的故事我不是都很清楚,哪一个是跟父母发怒歇斯底里有关的? -touji- 给 touji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12/12/2012 postreply 14:34:28

绝对权力,绝对杀戮。 -mapesbel- 给 mapesbel 发送悄悄话 (63 bytes) () 12/12/2012 postreply 15:12:52

我还以为24孝讲的是子女对父母的故事 -touji- 给 touji 发送悄悄话 (45 bytes) () 12/12/2012 postreply 16:06:20

孝道的本质就是对父母绝对服从。 -mapesbel- 给 mapesbel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12/12/2012 postreply 16:09:49

偏题了,另开一个话题吧 -touji- 给 touji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12/12/2012 postreply 16:37:20

没有偏题。 -mapesbel- 给 mapesbel 发送悄悄话 (201 bytes) () 12/12/2012 postreply 18:00:20

我之所以给我女儿自由是因为自己曾没有自由。That's it. -princessonthepea- 给 princessonthepea 发送悄悄话 princessonthepea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2/12/2012 postreply 13:25:53

赞!孩子成长最重要的是自我发现。父母不放,他们永远找不到自己。 -凤姐虎弟- 给 凤姐虎弟 发送悄悄话 凤姐虎弟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2/12/2012 postreply 13:30:21

哦,她和楼主要是出了Wellesley就好了。:)))。 -一天钓鱼,两天上网- 给 一天钓鱼,两天上网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12/12/2012 postreply 13:37:11

作者的父母关系很差,但一直将就到作者成年(上大学),牺牲了这么多年以为是对孩子好 -怎么可以瞎说- 给 怎么可以瞎说 发送悄悄话 (202 bytes) () 12/12/2012 postreply 13:49:45

亏了。 -goodwinn- 给 goodwinn 发送悄悄话 (99 bytes) () 12/12/2012 postreply 13:53:41

这叫什么话? -一位妈妈- 给 一位妈妈 发送悄悄话 一位妈妈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2/12/2012 postreply 17:48:09

回复:转载家庭教育专家叶月幽的文章:一个妈妈的自我剖析和成长 -rawget- 给 rawget 发送悄悄话 rawget 的博客首页 (1989 bytes) () 12/12/2012 postreply 14:23:55

让人心痛的经历。推荐你看看心理学家武志红,还有李雪的微薄和博客,对这样的父母有很多描述,也有很多疗愈的办法。 -2708乔一- 给 2708乔一 发送悄悄话 2708乔一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2/12/2012 postreply 14:34:47

你还是再忍20年吧。 -goodwinn- 给 goodwinn 发送悄悄话 (79 bytes) () 12/12/2012 postreply 14:41:46

那不仅她完了,她的孩子也完了。 -一位妈妈- 给 一位妈妈 发送悄悄话 一位妈妈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2/12/2012 postreply 17:02:29

有时候想,中国的父母大概是世上最entitled的父母。只有不是的儿女, -soundofsilence- 给 soundofsilence 发送悄悄话 (484 bytes) () 12/12/2012 postreply 15:28:04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