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为何要行善

来源: miat42 2012-12-14 11:35:27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0 次 (4085 bytes)
本文内容已被 [ miat42 ] 在 2012-12-14 18:50:23 编辑过。如有问题,请报告版主或论坛管理删除.
回答: 求教米大解惑BAC_Tracker2012-12-14 10:56:08

1。既然是人生类似于梦,顺境逆境,六道轮回,生老病死等等就都不重要了,梦中的因果业报承受就是。醒来就知道一切是大梦一场。如果这样为什么还要刻意行善积德,提高品行?

[答]:是的,你认识到物质世界的空性。但认识到不等于你就不是人了。你还是一个人,什么都不变,唯一改变的是自我定位。原来的EGO定位放弃了,转移到了大我上。但问题就在这里了,如果道德平行不提高,怎么放弃EGO定位?怎么转移到大我? 这些都不可能! 因为道德品行就是转移的即时即刻的展现。是自然流露。 我说博爱是无法学会的,而是一种自然流露。如果你真正看到的你肉体的空性,物质世界的空性,如果你真正开始转移了,博爱就自然流露出来,不可能是刻意的。 如果你说有刻意在,那说明你还没有真正转移定位,还驻在EGO思想上不放,这个刻意的感觉没错,是开始时的正常感觉。

一开始确实有刻意行善的感觉,因为你的定位刚刚开始动摇但还没有真正转移,但随着道德品行行善的坚持和提高,你就逐渐从刻意(努力)变成无刻意(无努力)。当转移到一定高度,你就是善本身,你就是圣人了,连你自己都不自觉,你的每一个行动或不行动都是善。


2。既然空性的本质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那么缘又如何生起来的呢?如果梦中的人如此痛苦轮回,虚空又何必做这个梦呢?保持一个寂灭的状态不是很好吗?

[米]:这个问题就好比你问自己“我为什么要晚上要做梦?”你有答案吗?没有!因为你没有动机。这就是自然规律,你不知道为什么。本质就是大我,真正的你。大我是同时做梦同时清醒的。大我的纯粹意识是必须要展现成个体生命的,这是自然规律,没有为什么。当大我中折射出一个EGO思想景象,大我还是不增不减不变的,什么都没有发生。就好比你晚上做梦做出一个梦中世界来对你是没有影响的。说不定你还很ENJOY这个梦呢。 痛苦产生在梦里的角色错位定位他自己是独立存在的,痛苦产生在梦里的角色(EGO)看不到自己在梦里,他执著于故事情节了。当这个角色转移定位到床上的你,梦可以照做,但一下子他就解放了,脱离了自我创造的痛苦感觉。


3。佛菩萨可不可以理解为虚空,或者说与虚空融为一体?如果是,佛菩萨辛辛苦苦来救我们,虚空又在不停的做梦,也就象自己和自己做个游戏一般。佛菩萨是不是也没有大慈大悲的必要?

[米]:佛菩萨应该理解为一个彻底醒悟的人。最好不要把真理理解为虚空。真理绝对不是人脑可能理解的,人脑逻辑上的虚空和真理完全是两码事。 我建议理解真理为充实,因为其他的展现才是空性,唯一真实存在的就是真理本身。 不要去用脑子理解真理,但你可以成为真理。

佛大彻大悟后就是真理本身。怎么救你,不是要阻止大我做梦展现,而是要你看到做梦的是大我,把自我的定位转移到大我这个中心。然后你随便它做多少梦,多久的梦,都是一个娱乐,你再不执著和纠结。 你说的有道理,确实好像是大我自己给自己做游戏。但问题不是在游戏上,而是当这个游戏展现出来后,你不要当游戏中的角色,沉浮于喜怒哀乐中,如果你永恒知道一切都是大我的展现,你有玩游戏的大我,再不是角色了!


4。佛说念佛法门无比殊胜,念佛和看清大我有关吗?

[米]:我用大我这个词为了把真理拉近你,让你知道真理就是你的本性,所以“大我”是一个好比喻名词。 但“佛法”同样是一个比喻名词。这些比喻名词的意义是一致的,都像一个指路明灯指向无法描述的真理。 念佛和看清大我的意思是相同的。

所有跟帖: 

回复:回答为何要行善 -BAC_Tracker- 给 BAC_Tracker 发送悄悄话 BAC_Tracker 的博客首页 (51 bytes) () 12/14/2012 postreply 14:38:01

回复:回答为何要行善 -BAC_Tracker- 给 BAC_Tracker 发送悄悄话 BAC_Tracker 的博客首页 (147 bytes) () 12/14/2012 postreply 14:39:00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