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 王英: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发展前景分析 (2)

来源: 小刘在51 2012-12-28 17:45:49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0 次 (7207 bytes)
王英: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发展前景分析(2)
字号:T|T2012-12-03 14:36:55 来源:cssn.cn 作者:王英 我要评论(0) 点击:

二、中俄两国关系还能走多远 中俄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存在障碍吗?如果存在,那是什么样的障碍呢?它们的影响程度有多大?这是两

国学者都关心的问题。对中俄两国关系的长期前景作预测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但对今后可能制约两国关系的因素作一分析不仅是

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 1·来自美国的压力促使俄中相互接近,美国因素将影响中俄关系的发展 俄中美三国之间既有合作,又有竞

争,相互依存关系也随之不断变化。影响中俄关系发展的因素主要有二: 一是俄美、中美关系的变化。俄、美两国分别是世界上最

大的陆上国家和海上国家。自冷战结束以来,俄美关系出现重大起伏,由最初短暂的亲密拥抱转而拉大距离。近几年,双方在科索

沃、北约东扩、独联体、车臣和反导等事关各自战略利益的问题上摩擦不断,双边关系跌到冷战后的最低点。但彼此之间维持了既

有合作又有斗争,既有协调又有摩擦,既有相互借重又有相互制约的基本框架。在俄罗斯的对外关系中,与美国的关系无疑仍然是

重要的。因为在解决国际冲突、限制装备和核不扩散方面,俄需要美国的合作。另外,违背美国的意志就无法扩大与其他西方国家

及世界经济组织和金融组织的合作。因此,俄罗斯不会主动恶化与美国的关系,相反会寻机改善和发展与美国的关系。中美之间虽

然存在十分严重的分歧,共同利益的基础也不够牢固,但中美之间不可能出现难以避免的长期对立、对抗。因为中美双方都对世界

和地区的和平与安全负有重大责任,中美之间不存在什么深仇大恨,中国也不具备与美国对立、对抗的战略实力,中国绝对不愿意

恶化与美国的关系。对于中国这个东方古国来说,面临着发展经济的头等大事,多交朋友少树敌,为经济建设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

是发展对外关系的出发点,这一点已经得到大多数中国人的认同。中美两国一直在努力进行变敌为友的角色调整。中国本身为了确

保和平的建设环境,为了广泛引进技术和资金,选择了最大限度地降低与美国的摩擦的策略。中国甚至对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军事存

在表示了平心静气的态度,只希望“美国驻亚太国家的基地和军事联盟的主要目的用于防御需要”[6]。今后,只要美国不挑战中国的

核心利益,即政治稳定、经济稳定和台湾问题,中美在未来可以加强合作而非对抗,中美在战略上也可避免成为敌人。中美、俄美

双边关系的调整将不可避免地影响到中俄关系的发展。 二是美国对中俄关系挑拨离间。中俄关系的改善含有联合抗美的意思,这一

点美国很清楚,而且耿耿于怀。中国近年来的经济腾飞已经引起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恐慌,害怕这条被惊醒的雄狮发出震憾世界的一

吼,有损它们的既得利益。俄罗斯横跨欧亚大陆中心地带,并拥有仅次于美国的核武器库,俄的这种地缘优势和军事力量始终被认

为是对美国的威胁。抱着冷战思维,美国对中俄关系的正常发展感到不安,它一直试图分化中俄关系,有时“亲俄疏中”,有时“拉中

孤俄”,更多的时候采取“拉俄抑中”策略。由于俄中两国的利益重点不同,今后能否有效抵御第三国的挑拨离间将直接影响两国关系

的发展。 2·中俄的国力状况处于动态变化中,可能影响两国关系走向 影响中俄国力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实力。历史经验表明,经济状

况的变化将对任何一个国家的军事潜力、外交政策及国际影响力的大小产生决定性的影响。从理论上说,中俄两国今后的经济发展

变化有三种可能,即:中俄共同向前发展;中国快速发展,而俄罗斯发展缓慢;俄罗斯重新崛起,而中国发展受阻。第一种情况将使两

国力量对比出现基本平衡,两国关系的发展也有一个良好的基础,但中方更多考虑的是,两国虽共同发展,但发展不是绝对平衡

的,这种不平衡是否会影响中俄双边关系?第二种情况是俄方更多关注的。俄方担心,俄罗斯经济恢复过程慢,两国差距继续拉大,

这会导致双方关系的重新定位。至于第三种情况,双方都认为,俄盛中衰的局面不大可能出现。 根据目前中俄经济改革与发展状

况,我们至少可以预测在近十年内,中国的经济状况将大大好于俄罗斯。根据俄官方资料表明,在叶利钦统治的近十年时间里,俄

国内生产总值下降了50%~56%,全国经济产业部门投资减少80%,大中型企业生产总值减少3/5,农业总值下降1/2,其中粮食年均

产量从十年前的1·2亿吨递减为5000多万吨,也少了一半多,为近四十年的最低。普京执政后,励精图治,大力推行综合改革,俄罗

斯的经济回升势头强劲,2000年,俄国内生产总值达2400多亿美元,人均GDP高于中国。但是,俄罗斯经济总量仍然只有中国的四

分之一(同期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达1万亿美元)。俄罗斯制定的十年经济发展规划,将具体发展目标定为年均增长5%以上。但据俄科

学院世界经济与国际关系研究所预测,即使保持这样的增长率,十年后俄在世界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也不超过3%,而中国将占

15%左右。面对日益强大的中国,俄罗斯的部分学者认为,中国的力量增长必然会转化为“中国威胁”,中俄之间的迎头相撞是不可

避免的。 3·遗留的历史矛盾与潜在的现实冲突客观存在,成为影响两国关系的隐患 (1)领土问题。《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的签

署“将结束30年前曾一度引起冲突的政治争论,为两国建立全面互利合作关系创造良好的前提”。[7]但有不少人担心中俄之间的历史

旧账不容易结清。“今天,俄罗斯和中国客观上相互需要,但明天这种需要还会存在吗?”[8]许多俄罗斯人预测,未来中俄关系可能的

变化将缘于领土和边界纠纷。俄罗斯远东历史和民族研究所所长拉林认为“这两个拥有不同的潜力和长远计划的国家迟早将会围绕着

它们漫长的边界不可避免要出现的问题发生冲突。”[9]西方一些专家认为“由于潜力和前景的差异,中国和俄罗斯迟早将会在它的老

中苏边界上发生大量新问题。”有些俄罗斯人无中生有地认为,中国对俄有领土要求。尤其是远东地区,自苏联解体和俄罗斯实行私

有化后,俄政府的控制力已经减弱,在远东地区与中国发展关系的问题上,往往没有多少发言权。张万年在1999年6月13日访问符

拉迪沃斯托克时,强调俄罗斯滨海边疆区与中国东北地区山水相连,两国人民的友谊源远流长。这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化解俄方对中

方的猜忌。 (2)人口问题。在中俄关系中,所谓中国对俄远东和西伯利亚的人口扩张一直是个热门话题。持这种观点者推断,由于中

国将来人口增加,经济发展,资源紧缺,必然会向俄罗斯实行人口扩张,将俄资源占为己有,并且暗中指责中国正在通过合法或非

法的移民对俄罗斯远东进行悄悄的扩张。中俄边界地区人口地理上的不平衡是这种观点出笼的主要依据。据估计,由于俄罗斯远东

地区的人口大量向欧洲回流、出生率下降等原因,该地区现在的人口不超过700万,而相邻的中国东北地区约有1·2亿人。随着中俄

力量对比的变化,这一问题今后有可能进一步尖锐化。 (3)安全问题。安全问题始终是中俄关系的核心。早在1997年,两国领导人

就提出要“确立新的具有普遍意义的安全观”。[10]新安全观认为,必须通过安全合作实现地区乃至世界的安全与稳定。但令人担忧的

是,在俄罗斯有一部分人仍然抱有传统的安全观,认为只有增加军备或建立军事同盟才能确保安全。他们对中俄关系目前的定位(不

结盟)不理解,对强大后的中国保持警惕性。 (4)经济合作问题。中俄经贸关系落后于中俄政治关系是两国关系的一大弱点,也是解

决的难点之一。自1992年以来,中俄之间贸易额一直徘徊在年均60亿美元上下。经济关系的滞后已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俄政治关

系。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俄方多次参加中方的大型项目的国际招标均告失败,俄方对此颇有抱怨和不满,认为中方处理经济问题更

多地是从政治角度考虑。事实上,这种心态表明,俄罗斯国内出现了对待中俄经贸关系的“政治化”倾向,这对中俄关系的正常发展

是不利的。 (责任编辑:徐冬青) 注释: [1]人民日报.2001.07.17(1) [2]俄罗斯外交部.外交通报.1993 [3]阿·科济列夫.伙伴关系,还是

冷和平?.[美].外交.季刊.1995(2) [4]G.John Ikenberry.The Myth of Post—Gold War Chaos.Foreign Affairs.1996(5/6) [5]小阿瑟·施莱

辛格.美国在冷战后世界的作用.美国新泽西版.1993:31 [6]参考资料.2001.02.01(5) [7]Российско-Китайская погимика.

СМИ.2001-7-17 [8]费·拉林.90年代上半期的中国和俄罗斯远东地区协作问题.远东科学出版社.1998:250 [9]费·拉林.90年代上半期

的中国和俄罗斯远东地区协作问题.1998:241 [10]沃斯克里斯基.俄罗斯和中国:国家关系的理论和历史.教研项目出版中心.1999:

286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海疆在线无关。
欢迎转载海疆在线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海疆在线:http://www.haijiangzx.com/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