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 王英: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发展前景分析 (1)

来源: 小刘在51 2012-12-28 17:39:39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6044 bytes)
王英: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发展前景分析
(1)

2012-12-03

[关键词] 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合作;
利益;挑战 [作者简介] 王英,江苏省委党校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室,210004

。 众所周知,中俄两国在冷战时期有过友好结盟,有过军事冲突,也有过长期对立。冷战结束后,中俄两国建立起一种不结盟、不对抗、不针

对第三国的新型国家关系。作为当今世界具有全球性影响的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中俄关系在过去的十年间所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中俄关系

的新世纪之行也倍受世人注目。本文拟就中俄关系的发展前景,尤其是发展进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障碍,以管见之所得试作分析。 一、中俄战略

协作伙伴关系将稳步发展 中俄两国关系的十年发展历程是台阶式快速向前的。总结中俄关系的发展历程,可以清晰地看到,两国关系的发展具

有比较牢固的基础,各方面的合作也不断取得进展。未来发展趋势,至少短中期走势是令人乐观的。 1·中俄两国在各个领域的合作不断取得进

展,为两国关系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中俄合作的领域十分广泛,成效也比较显著。 (1)加强在国际事务中的协调与合作。作为安理会常任理

事国,在国际事务中,中俄双方能够积极协调立场,相互支持,密切合作。面对美国等西方国家霸权主义的嚣张气势,中俄联手抨击霸权主义行

径。如坚决反对美国违反1972年签署的反导条约,反对其部署国家导弹防御系统以及在亚洲部署把台湾纳入在内的地区导弹防御系统。面对各

种地区热点问题,中俄两国利用联合国安理会多次合作。如共同要求北约停止在巴尔干的侵略行为,致力于防止太空军备竞赛,争取用政治方法

解决伊拉克问题,呼吁尊重南斯拉夫领土和主权完整。当俄罗斯面临车臣分裂主义行动,北约国家向俄施加严重政治压力的时候,俄罗斯获得了

中国明确的政治支持,从而避免了国际孤立;俄则重申其在台湾问题上的立场,并谴责“两国论”,中俄两国的合作也达到了高潮。 (2)妥善解决历

史遗留的领土问题。领土问题往往是国家关系中最敏感、最易引发冲突、也是最难解决的问题,中俄近代史上遗留下来的两国领土纠纷是影响两

国关系的最大隐患。所幸的是,中俄两国政府从大局出发,本着尊重历史与现实的精神,直面问题,认真对待,以合作安全的方式解决了两国的

划境问题。1999年12月,叶利钦访问中国,两国签署了在两国关系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三个重要条约:《关于中俄国界东段的议定书》、

《关于国界线西段的议定书》、《关于对界河中个别岛屿及其附近水域进行共同经济利用的协定》。这些协议的签定,不仅解决了两国之间长达

4000公里的边界问题,也为两国共同迈向21世纪的经济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并扫除了摆在两国面前的最后障碍。2001年的《中俄睦邻友好

合作条约》第六条中,双方宣布“相互没有领土要求”[1],这对中俄关系将产生持久的积极作用。 (3)军事安全合作有了良好的开端。自1991年以

来,中俄之间的军事合作就逐年升温。最初由于俄向西方一边倒,当时中俄之间的军事交往基本上停留在军备采购上面,而且由于俄方对中国的

猜忌和提防,军备采购的条件也较为苛刻。1996年,两国建立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后,中俄军事合作有了新的契机。为解决边境问题,建立边境

地区军事信任,保障边境地区安全,中俄双方签署了两个重要的法律文件:1996年的《关于在边境地区加强军事领域信任的协定》、1997年的

《关于在边境地区相互裁减军事力量的协定》。协定要求两国在边境地区裁减军事力量,规定了边境沿线100公里内两国军队和兵器的种类和数

量,制定了一系列信任措施,这一切构成了两国边境军事安全的基础。2001年1月,俄罗斯国防部长谢尔盖耶夫和中国国防部长迟浩田签署了关

于互助和进一步加强军事合作的备忘录,文件计划在生产军用飞机、水面舰艇和潜艇方面开展合作,增加允许中国生产俄罗斯武器的许可证清

单。此外,两国军界高层近几年也频繁互访,促进了两国的军事交流与合作。 (4)经济合作发展势头良好。中俄两国的互利经济合作有很大的潜

力,两国关系的良好基础为合作开辟了广阔前景。至2001年11月,中俄贸易额突破80亿美元,俄罗斯已跻身中国十大贸易伙伴之列。两国政府

还制定了一系列合作计划。如合作开发俄罗斯的伊尔库茨克—萨哈油气区,建设油气管线进入中国工程,在莫斯科、圣彼得堡、新西伯利亚拟建

中俄科技园区,在北京、哈尔滨、西安、上海、烟台和无锡等地已经或拟建科技对口孵化区。在核能、电力、电信、信息产业、能源机械制造、

和平开发宇宙空间等领域开发合作新项目。 2·中俄两国具有许多共同利益,它成为中俄战略伙伴关系的稳定基础 共同利益是维系两国关系的重

要纽带,只有建立在共同利益基础上的国家关系才能获得进一步的发展。中俄建立战略伙伴关系主要是出于利益考虑,这些利益也将成为中俄伙

伴关系发展的基础。 首先,两国都需要稳定和平的周边环境。稳定的周边环境是一国处理内外问题的必要前提。中国的主要任务是实现现代

化,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因而需要争取和平的建设环境。俄罗斯是中国陆上边境线最长的邻国,对中国其他周边邻国也具有很强的影响力,其国

际行为将对中国的周边环境产生深刻影响,发展中俄友好关系有利于中国集中精力搞国内建设。俄罗斯的任务是克服国家生存本身所面临的各种

内外危机,因而,俄联邦“解决在自己周边建立安全和睦邻带任务的最佳道路”,是“竭力稳定俄罗斯周围的地理政治空间和在那里建立地区性的建

设性的合作”。[2]“同中国的友好可以使俄罗斯在与西方发展关系时有一个可靠的后方”。[3]俄中周边环境的和平因素不仅包括两国共同边境的和

平,还包括中亚地区的和平。中亚地区是俄罗斯极为敏感的“南方软腹部”,石油、天然气资源十分丰富。如果中亚地区不稳定,不仅会给俄罗

斯,而且会给中国造成民族宗教方面的威胁。这方面的压力也促使两国寻求伙伴关系,互为依靠。 其次,两国都主张反对霸权主义,赞成建立

国际新秩序。冷战结束后,美国依然想保持“地球村村长”的角色。它认为,“美国在二战后领头建立的制度没有崩溃,相反它仍然是世界秩序的核

心。今天的任务不是发现或确立某种神话般的新秩序,而是重申旧秩序的政策、承诺和战略”。[4]美国妄图建立单极世界的野心显而易见。为实

现称霸世界的单极战略,美国采取极具扩张性和进攻性的对外政策。美国著名的历史学家小阿瑟·施莱辛格认为:“美国人需要一个敌国,以给外

交政策带来焦点和连续性。”[5]冷战后,美国仍将意识形态作为重要的参照系,将俄罗斯和中国划入具有潜在威胁的国家。对于潜在的敌人,美

国在接触的同时,加以防范和遏制,这严重影响了中俄两国的国际战略环境。面对美国的攻势,中俄两国都主张世界要走向多极化,要建立长期

稳定的、公正合理的新秩序。这项共同主张成为中俄在国际事务中加强合作的重要基础。1999年12月16日,叶利钦在克里姆林宫会见11国大使

的仪式上再次呼吁建立一个多极化世界,以防止美国支配全球事务。 此外,中俄两国没有强烈的利益冲突和不可解决的问题,中俄战略伙伴关

系的本质是强调合作与发展,而非冲突与对抗。 由此可见,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是立足于国际政治、双边关系以及两国发展的现实的,从中

近期看,两国关系的稳定发展已有可靠的保障。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海疆在线无关。
欢迎转载海疆在线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海疆在线:http://www.haijiangzx.com/

所有跟帖: 

Zt 王英: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发展前景分析 (2) -小刘在51- 给 小刘在51 发送悄悄话 小刘在51 的博客首页 (7207 bytes) () 12/28/2012 postreply 17:45:49

Zt 从习总上任后出访的国家顺序 看谁是真朋友 -小刘在51- 给 小刘在51 发送悄悄话 小刘在51 的博客首页 (1248 bytes) () 12/28/2012 postreply 17:52:26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