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贴上 回复:Zt 帖:(对邓时代经济军事政策偏差的一个看法..)...是从来自:原帖:

来源: Chiyankun 2012-12-07 08:39:41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0 次 (4209 bytes)

假如邓小平活到今天,他一定会为中国辉煌的经济成就而感到骄傲与自豪,同时他也一定会为中国严峻的外部环境感到不安与自责。因为中国现在严峻的外部环境,其根源来自他的“军队要忍耐”方针。

  1985年6月4日,邓小平在军委扩大会议上指出:“四化总得有先有后,军队装备真正现代化,只有国家在经济上建立了好的基础才有可能,所以我们要忍耐几年。”此后邓小平这个观点,就正式成为军队要服从与服务于国家现代化或经济建设大局的理论依据。其实早在1980年10月15日的一次防卫会议上,邓小平就明确指出:“在国家建设的新的时期,军队要考虑的不是增加军费,增加财政比重的问题,而是在这个已定的比例范围内怎样用好这个钱,用的更好,用的更合理,真正用在加强战斗力上。”

 军队要忍耐的主要表现之一是要军工大下马。军工下马的项目不胜枚举,大约有几十项之多,而对国家安全造成重大影响的当属下马大飞机和搁置航母发展计划。“运十”大飞机是在试飞成功后下马的,非常可惜,“运十”的下马让我国至今没有大飞机,没有大飞机就意味着没有远程投送能力,平时不能利用它对国内抢险救灾运送物资,战时不能利用它向边疆及境外投送兵力。

 军队要忍耐的主要表现之二是大幅削减军费。1979年,中国的gdp总量不过4030亿元人民币(折合美元为2500亿),军费开支达220亿元,加上科研费、民防费,实际上国防投入占国民经济总量的7%,占政府财政开支的四分之一,在世界各大国中这一比例仅次于苏联,位居第二,这是在临战状态下的军费。在和平时期比例应该有所降低,但,军队要忍耐的八、九十年代,军费在每年百分之十几的通胀情况下,均限制在200亿元左右。

2011年5月18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陈炳德上将在美国国防大学、国防部与听众及记者互动时说:“在过去的20年里,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主要用于提高人民生活,而非购置武器,已故中国领导人邓小平曾要求中国军队要忍耐,因此在长达20年里,中国军队的投入非常小,现在完全是补偿式发展。”这不是外交辞令而是实情。

  军队要忍耐,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20年中国军队的发展原地踏步,中国的国防能力被大大削弱,于是便发生了南沙被周边小国瓜分,钓鱼岛被日本控制,藏南被印度侵吞的局面。更危险的是,这种局面又被心怀叵测的美国所利用,成为美国重返亚太的支点,并利用这个支点作为杠杆妄图撬动中国安全的基石,进而颠覆政权,肢解中国。

  所幸的是,胡锦涛在中共十七大政治报告中突出了“科学发展观”,其中又专门在第九章说明国防建设问题,他提出了“富国强兵”的口号。科学发展观,其实就是对邓小平实用主义理论所产生的一系列问题进行的纠偏工程。邓小平理论的偏差可以用八个字概括,即:“经济为纲,其余抛荒”。在国防建设上就是军队要忍耐,科学发展观就是要结束要军队忍耐的错误做法。

十七大之后,我们欣喜地看到了变化,国防军费在增加,武器装备在更新,先进武器研发在加快,官兵素质在提高,作战训练特别是远洋作战训练在加强。

黄岩岛和钓鱼岛事件激怒了中国人民,也惊醒了中共高层,于是“韬光养晦”不提了,“搁置争议共同开发”不讲了,“中国威胁论”不管了,中国军队也不再忍耐了。陆海空针对性的军事演习,再也不必藏藏掖掖,珠海航展将家底一一亮相,唯恐外人不知,航母舰载机起降成功,大爆特爆镜头,解放军频频亮肌肉,既鼓舞了人民又震慑了敌手。历史已经证明,现实再次证明,“没有一支强大的人民军队,就没有人民的一切。”军队不再忍耐,敢于亮剑,国家才有尊严,人民才能扬眉吐气,。

所有跟帖: 

谢谢!.. -小刘在51- 给 小刘在51 发送悄悄话 小刘在51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2/07/2012 postreply 11:24:42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