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舰惊现两架舰载机 起飞指日可待

来源: 板门店老兵 2012-11-09 07:23:50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15531 bytes)
辽宁舰惊现两架舰载机 起飞指日可待
-
2012-11-09 14:00


辽宁舰上的舰载机歼15飞鲨

-
  中国首艘航母辽宁舰入列以后,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过来,开始猜测什么时候开始固定翼战机开始上舰,加上十八大代表的访谈说舰载机起降指日可待的消息更是一石激起千层浪。

  中国为辽宁舰配备的固定翼战机歼15飞鲨,已经造出多架,前几天双座型的舰载机也成功首飞,看来上舰也是迟早的事情。

  2012年11月8日,辽宁大连,中国首艘航母“辽宁舰”上两架舰载机上舰。辽宁海事局6日发布航行警告,显示我国渤海北部指定水域内于11日8时至30日18时将禁止船只航行,执行军事任务。按照惯例,类似的航行警告往往意味着我国首艘航母“辽宁舰”将再次出海试验。

  国防部透舰载机惊人进展,解放军战力空前提高

  核心摘要:国防部网站宣布,中国舰载机首次在航母“辽宁舰”上起降,这是自航母进入公众视线以来,官方首次就舰载机试验情况进行发布。此前,俄罗斯《每周论据》周刊报道,从各方面情况来看,“辽宁舰”可能永远不会成为作战舰只。报道称,现在中国航母面临的最大挑战是舰载战斗机问题,有关舰载机在航母上降落的情况暂时还没有得到任何准确无误的证实。但该报道也预测,中国终将能够掌握舰载战斗机在航母甲板上的降落和起飞,而且会非常迅速地掌握,预计在今年或者明年就能进行舰载机首次着舰尝试。

-
  虎贲点评:自我国对瓦良格航空母舰改造之日起,全球对我国航母之关心,可谓空前,更是围绕着我国航母合适形成战力,进行了各种各样之推测。而今,我国已将瓦良格航母改造成功,于今秋正式命名为辽宁号航空母舰,并直接列装我国北海舰队,成为我国首艘航空母舰。然我国航母列装之后,世界舆论再度活跃,一些国家借机大肆造谣,声称我国列装航母将对世界和平构成重大威胁,一些国家则认为我国航母要想真正形成战力,还难以肯定时日,更有一些国家轻蔑声称,就算我国拥有自己之航母,而舰载机将成为我国打造航母舰队之瓶颈。不论外界何种推论,无疑是担心我国真正打造航母战力,而其中最为担忧之国乃是以美国为首的利益集团。但近日,我国防部自辽宁号服役以来,首度透漏其舰载机问题,并肯定我国已经拥有自己研制之舰载机,同时已经投入航母舰队日常训练,更是承认我国已经掌握舰载机航母起降的一系列国际难点问题,使得我国海军战略获得空前提升。此次我国防部之言论,甚是对一切敌视以及轻视我国航母发展国家之无情鞭策,无不使我国人所振奋,下面我们从国家战略地理区位等角度深层次剖析,我国舰载机航母起降之重要意义。

  深度解析:由于我国“悠久”的大陆文化,使得我国长时间对海洋文化认识不够,虽古代之中国曾有过郑和七下西洋之壮举,然由于“根深蒂固”的大陆思想,我国最终坚持的放弃了进军海洋的一次重要机会,随着鸦片战争的一声炮响,我国逐渐认识的海洋文化的“威力”,并开始了不遗余力的模仿与学习,但终因时代的局限性,使得我国再度错过了进军海洋的机会。直至新中国成立,我国则开始重新考虑国家战略地理区位中的海防问题,并痛定思痛,深思数百年间我国海防之漏洞,更是在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综合国力不断提升,国家经济实力取得历史性的进展,为我国再度打造现代化之海军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有支持。之所以说我国舰载机首度在航母上起降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乃是由于我国自改革开放三十余年之发展,国家取得了空前的实力以及国际声誉,伴随而来的各种外部势力的威胁亦是与日俱增,而众多威胁则多来自海洋之上,而又由于我国海防力量历来较为薄弱,令我国在维护海洋权益方面捉襟见肘,不得不打造我国海防力量,而海防力量之强大与否,则要看国家是否拥有真正的远洋舰队,而远洋舰队则对建立在航母编队之上,而航母编队的战力,主要考虑舰载机的综合打击能力,而此次我国舰载机首度起降航母,对我国来说可谓意义重大,体现了我国在发展本国海军事业,维护国家海疆主权方面所下之决心。

  虎贲之言:纳尔逊曾说过“世界上任何一次海战,都将决定两国国家未来的命运”,而今,虽我国一向热爱和平,并倡导全世界的和平,然由于世界众多不和平因素的存在,我国不得不全身心的打造拥有真正战力的航母舰队,只有这样我国才能长久的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取得世界的尊重。

  中国舰载机起点很高 歼15一跃难度不小 


进行着舰试验的我国歼-15舰载战斗机

  不久前,网络出现了我国歼-15舰载机在辽宁号航母进行试验的图片,从而证实了舰载机已经在航母上进行试验的消息,这表明辽字号向形成战斗力迈出了一大步。

  我们知道舰载机的起降是航母最困难的的科目之一,美国人曾经说过,舰载机飞行员夜晚着舰时承受的心理压力超过了空战的时候,所以各国航母都把舰载机第一次着舰当做航母服役的重大节点来看待。

-
  我们知道对于岸基飞机来说,起降已经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舰载机的起降要比陆地机场更加困难,特别是着舰的难度又远超过舰载机起飞,即使对于经验丰富的舰载机飞行员来说,着舰都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气侯、海情、航母运动及飞机的状态都会增加着舰的危险性,航母降落困难有多种原因,包括航母、舰载机和飞行员,首先航母的面积远低于陆地机场,在茫茫大海之中,即使是尼米兹级这样的十万吨的巨舰,也不过是如一片飘叶,加上大海之中,缺乏明显的地标,所以飞行员目视确定目标比较困难,而陆地机场的面积要大的多,并且往往有明显的地标,可以供飞行员利用,确定下降的航线,另外尼米兹级的飞行甲板也只有300米长左右,而斜角降落跑道更短,大约230米长,而比较之下,陆地机场的跑道基本上都在千米以上,另外净空条件下陆地机场也要好于航空母舰,军用机场一般地处偏辟,另外由于面积较大,因此机场净空条件较好,空间冲突较小,而航空母舰的飞行甲板本来面积就小,还要布置舰岛、武器及天线,同时一般随编队舰艇行动,特别是战时,护航舰艇距离航母较近,另外就是作战或者训练的时候,甲板上往往布满飞机,这些都会对舰载起降造成不利的影响。增加舰载起降的困难。

  航母与陆地机场还有一个本质的区别就是,航母是在不断的运动之中,而陆地机场是固定的,航母自身的运动和海浪的做用,都会造成舰体的起伏和摇晃,这些对于舰载机的起降都会造成较大的困难,飞行员在降落的时候不但要确定飞机的姿态,还要确定航母的姿态,以便能够在甲板上降落,这就加重了飞行员的负担,举个例子;舰载机着舰需要拦阻钩钩住阻拦索,如果航母在摇晃的话,那么就可能造成飞行员在甲板上升期确定飞机的位置,但是是降落的时候,甲板处于下降期,这样就可能造成拦阻钩没有钩住阻拦索,从而造成降落的失败,因此美国海军规定舰载机着舰的时候;航母纵摇不超过2度,横摇不超过7度,此外为了提高舰载机着舰的安全性能,需要较大的甲板风,这是因为飞机着陆过程中的速度是相对空速,逆风着陆的时候,飞机的空速等于风速和地速之和,因此可以改善飞机的着陆性能,所以在舰载机着舰的时候,航母往往需要顶风航行,以便便获得较大的甲板风,但是这个也产生了甲板上的紊流问题,我们知道航母的形状是不规则的,加上甲板存在着舰岛等建筑,这些都会造成甲板上的气流的紊乱,对于舰载机的状态会造成不利的影响,另外当气流流过舰尾的时候,有时候会在尾部突然向海面上沉,然后再上升,形成所谓的“公鸡尾“气流,由于舰载机着舰的时候,必须通过这个区域,所以在这股气流的作用下会随之下沉,这对于舰载机实现精确的航迹控制和着舰完全都非常不利。


这架F-14着舰失败,正在开加力爬高、复飞

-
  需要指出的是以上的这些困难还建立在单机降落的基础上,实际上航空母舰每次训练或者作战飞机可能是数架甚至数十架飞机同时起降,在如此狭小的空间,挤满如此多的飞机,对于航母和飞机和飞行员都是重大的考验,所以一般航母都把飞行甲板划分为起飞、降落、整备三个区域,但是由于航母甲板空间有限,因此在这三个区域在空间存在着一定的重叠,所以需要把甲板上的飞机分成不同的批次,分别放飞(考虑到安全等原因,舰载飞机在机库内一般不加油和挂载弹药,只有输送到甲板上才进行整备,这样在一段时间内,航母能够出动的飞机只有飞行甲板上的飞机),因此不同批次起飞间隔被称为甲板作业周期,理想的局面是后一个批次起飞后,前一批次立刻开始降落,如果哪个环节出现问题就会导致甲板堵塞,从而影响飞机的起降作业,所以这样就让舰载机着舰更加复杂,难度也更大,所以航母专门设置有飞行甲板及机库状况显示板,共指挥员随时掌握飞行甲板和机库飞机实时位置等信息,以便更好的协调甲板作业。

  笔者认为有一组数据可能更加直观的反映舰载机着舰的困难程度,根据美国海军舰载机着舰飞行训练的统计数据,在安全着舰、着舰复飞和逃逸复飞和撞击甲板这四个状况名,复飞发生的概率最大,达到40%-50%,也就占到一半左右,所谓着舰复飞是指飞机由于环境恶劣、飞行员操纵技术不好、或者超出了安全着舰范围,无法接触航母甲板,安全降落,只有开加力,重新拉起、爬高复飞,而逃逸是指飞机虽然已经接触航母飞行甲板,但是由于拦阻钩故障等原因没有钓住阻拦索,这个时候飞机只能在着舰区加速滑跑,拉起起飞,简而言之对于舰载机着舰来说,不成功是正常的,一次成功反而不正常,美国海军最高峰的时候平均每天都要摔掉一架舰载机,至到现在的事故率仍然要远高于陆基飞机。

  一般来说,一架舰载机的着舰过程包括:舰载机按照进场队形沿进场队形小航线逆航母前进方向平行于航母右舷飞行,转弯飞跃舰艏,转入顺风段,放拦阻钩、减速装置和起降落架,严格保持进场速方式和高度,最后沿4度左右的下滑直线不拉平最终进场着舰,而陆基飞机一般从15米进入,在10米左右拉平,然后开慢车、收油门,在1米左右的高度拉平着舰,实际上舰载机在着舰的时候为了安全,发动机是保持推力而不减油门,以便在着舰失败的情况下可以迅速开加力起飞,飞机则全靠阻拦索钩住阻索,在拦阻系统的作用下只吸收舰载机的动能,舰载机这种着舰方式舰载机这种着舰方式主要目的就是取消平飘段,从而缩短着舰距离,所以有人说岸基飞机是“飘”落在跑道上面,而舰载机是直接“砸”在跑道上,因此对于舰载机来说,它需要更加坚固的机身、起落架,所以舰载机的起落架比岸基飞机要粗壮的多,这就是根本原因,同时为了能够在较小的空间收支迅速完成降落到起飞的转换,需要飞机具备更好的稳定性、操纵性,发动机也要具备更好的加速性能,所以舰载机的空重一般都要重于同级别的岸基飞机,这就是为适应舰母狭小的起降空间而做的妥协。


舰载机的着舰过程

-
  由于着舰太危险和困难,所以现代航母上都装备有舰载机着舰辅助人员和系统来帮助舰载机着舰,最初就是着舰指挥官,他站在飞行甲板上,观察舰载机的着舰状态,监测舰载机的降落航迹,着舰角是否理想,如果偏离安全的航迹,就用手中的信号旗对飞行员进行提示,让其进行修正,然后出现了光学助降系统,如菲涅耳光学透镜助降系统,它的原理是用灯光照射镜子,灯光被镜面反射到空中,这样形成了一道从甲板向空中延伸的光柱,飞行员凭借这道光柱下降着舰,这样就提高了着舰的安全性能。但是他们的根本缺点就是距离近,不能在恶劣气候条件下和夜晚工作,所以自动化着舰系统出现了,它的原理是利用精确跟踪雷达探测飞机,获得舰载作战飞机的坐标和运动状态,然后输入计算机,后者根据航母甲板运动状态和飞机的运动轨迹来确定飞机的下滑航迹是否符合要求,如果不符合,那么计算机计算出相关误差,利用数据链发送给作战飞机,由后者的飞行控系统对飞机的状态进行纠正,确保飞机处于正确的下滑航迹上面。从而可以准确、安全的降落。

  由于舰载机着舰的复杂和困难,同时牵扯到航母较多部门和系统,所以一般国家尤其是没有舰载机着舰经验的国家的着舰试验都是采用先易后难的办法,以避免出现问题造成拖延,以前苏联为例,在苏-33上舰之前,先在陆地模拟甲板上进行了大量的起降测试,然后才以航母上进行试验,在着舰试验过程中,飞机首先在1500米高度进行通场,然后逐渐降低高度,最终降低到30米的高度超低空飞过甲板,以测试飞机和航母飞行引导系统的功能和兼容性,然后才把高度降落到最低进行着舰,不过首次着舰进行的是逃逸,也就是说接触甲板后没有放下拦阻钩,而是继续开加力,拉上拉起复飞,这一切试验顺利之后,苏-33才进行了首次着舰试验,飞机在钩上拦阻钩之后,浮滑行近90米后停在了飞行甲板上。从相关图片来看,歼-15的着舰试验与苏-33大致相同,一架以直升机着舰为背景的图片上,可以看到歼-15低空从航母上空飞行,显现这架飞机正在通场,测试飞机和航母的降落、引导系统工作是否正常,另外一张图片,可以看到歼-15已经明显接近航母甲板,从图片飞机的长度估计,距离甲板已经不足10米,这个高度已经低于国内规定的15米降落高度,显示飞机已经进入降落状态,但是从飞机的姿态来看,似乎已经拉起,尾钩也没有放下,因此笔者这可能是歼-15进行的一次着舰复飞或者逃逸复飞。它的目的是测试飞机的操纵性、稳定性和发动机的加速性能,在辽宁号入列的新闻报道之中曾经提到过飞行甲板上有明显的轮胎痕迹,这表明飞机已经接触过飞行甲板,至少进行过逃逸这样的科目的试验,这一切表明飞机在着舰过程中表现正常,航母各种辅助降落系统的工作也正常,双方的兼容也比较好,表明辽宁号的航母即使没有进行过航母的着舰试验,距离这一天可能也为期不远。


歼-15复飞

-
  需要指出的是舰载机着舰也只表明辽宁号向着形成战斗力迈了一大步,距离最终目标还有较大的距离,以俄罗斯为例,它在上世纪80末完成舰载机第一次着舰,到组建第一支舰载机航空兵作战团已经是90年代末的事情了,这个时期固然有俄罗斯经济崩溃,军费投放不足的原因,舰载机作战飞机飞行员训练的复杂性也是重要的原因,因此对于我国海军来说,尽量训练出足够的舰载机作战飞机飞行员可能是未来一个时期的重中之重。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随着我国海军航母编队建设工作的深入,相信不远的将来,就可以看到辽宁号航母驶骋大洋的身影。(小飞猪)

  国内专家及外媒均认为,歼-15综合实力达世界一流水平

  神秘编号战机飞过航母上空,“辽宁”号甲板上出现轮胎印,疑似隐形舰载机曝光……中国第一艘航母服役后,舰载机何时上舰随即成为外界关注的又一个焦点话题。

  近日网络上流传的照片显示,将成为中国海军第一代舰载机的歼-15已配合“辽宁”号航母进行了多次模拟降落和触舰复飞试验。多位军事专家在接受《世界新闻报》采访时详细分析了中国航母舰载机的起降方式,并认为歼-15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舰载机一跃难度不小

  中国海军“辽宁”号航母是以“瓦良格”号为基础改建而来的,据称可搭载约20架舰载机以及数架直升机、预警直升机。中国海军不缺乏使用各型舰载直升机的经验,“辽宁”号的甲板面积又远大于现役驱逐舰、护卫舰和登陆舰的甲板面积,因此直升机上航母不存在任何障碍。也就是说,“辽宁”号航母具备战斗力只等歼-15舰载机的奋力一跃。以色列《防务动态》杂志猜测,歼-15舰载机在2009年就完成了首飞,并成功进行了陆基滑越甲板起飞试验,有望于2015年部署在航母上。

-
  一些军迷、网友从“辽宁”号9月25日交付入列之后的媒体报道中观察到,航母甲板上显示出轮胎印,并据此推断“辽宁”号已进行舰载机模拟着舰试验。中国海军军事专家李杰接受《世界新闻报》采访时指出,“这个不一定,要看过去有没有掌握这方面的经验”。李杰表示,美国等西方国家海军在这方面有成熟经验,老飞行员可言传身教,帮助新飞行员尽快掌握相关技术;但其他国家需要从头摸索,为增强把握性和安全性,需要的时间会长一点,也会更加慎重些。

  美国、法国海军的舰载机飞行员有弹射器相助,而中国海军舰载机飞行员从“辽宁”号航母上驾机升空只能依靠非凡的勇气和高超的技艺。事实上,中国的航母系统较为复杂,形成战斗力需多个部门的长时间训练和磨合,对飞行员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李杰解释说,从带有一定坡度和角度的滑跃甲板起飞,脱离甲板的瞬间,飞行员必须保持高度的警觉性,还要有良好的驾驶技术,“如果操纵跟不上的话,有可能掉到海里,过去其他国家海军就发生过类似情况”。驾驶舰载机,飞行员的心里素质也要过硬。李杰就此指出,“在滑跃甲板上起飞,会有种往墙上贴的感觉,飞行员必须克服这些特有的问题或心里障碍”。

  歼-15功能齐备且火力强

  “辽宁”号航母具备舰载机起降能力后,中国海军海空一体作战能力将得到大幅提升。美国“全球安全”网站称,歼-15舰载机的设计源自俄罗斯苏-33舰载机,整体作战能力与美国海军F/A-18“大黄蜂”舰载机不相上下。歼-15还拥有很多国产杀手锏。《防务动态》的报道称,该机不仅能挂载“霹雳”-8型和“霹雳”-13型空对空导弹,还可装备射程超过100公里的“鹰击”-83K空射反舰导弹。美国《航空周刊》援引伦敦国际战略研究所资深研究员巴里的话称,“歼-15的模型携带有1枚反舰导弹,这表明其初始设计就包括反舰作战职能”。

  对于歼-15舰载机的战术指标,中国军事科学院研究员杜文龙大校此前接受《世界新闻报》记者采访时指出,“它是重型舰载机,这就意味着它拥有更远的航程、更多的载弹量、更多的载油量,控制范围和攻击火力在世界上应该是位居前列的”。杜文龙认为,中国航母舰载机可配备空对空、空对海弹药以及电子干扰设备,“国外任何一种标准的舰载机所具备的功能在歼-15上都已得到体现”。杜文龙说,中国自行研制的舰载机在航母上部署,将成为中国海军提升海空一体作战力量的重要标志。李杰也强调,“航母可航行至远海海域,利用舰载机进行空中作战,打击水面(或陆地)目标,执行各种各样的任务。”

  中国舰载机起点很高

  目前,航母舰载机主要有常规型号和垂直/短距起降型号两大类。美国、法国的大中型航母从始至终都装备采用常规起降模式的先进舰载机。在伊拉克战争、阿富汗战争以及对利比亚军事打击行动中,美法舰载机的优势显露无遗。与之相比,前苏联海军的“基辅”级航母和英国海军的“无敌”级航母受设计和吨位所限,只能搭载垂直/短距起降舰载机,不仅航母编队的海上控制范围大打折扣,而且对地攻击能力也十分薄弱。

  中国属于航母俱乐部的后起之秀,但首艘航母“辽宁”号即搭配重型舰载机,起点显然不低。有分析指出,研发歼-15能最大程度地应用国产战机上积累的经验和技术,不仅有利于规避研发风险,还可以促成装备尽早形成战斗力。

所有跟帖: 

另类出现的超级大国 -小刘在51- 给 小刘在51 发送悄悄话 小刘在51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1/09/2012 postreply 23:46:23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