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的企业效率距发达国家还有相当距离?美国主流媒体不一定这么看。

来源: commonsense888 2012-01-27 21:44:15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0 次 (2552 bytes)

导语:《纽约时报》网络版发表评论文章称,苹果等美国科技企业正在将工作机会转移至海外,引起美国政府和经济学家的不满。然而,海外企业除劳动力成本低廉外,还具有工作时间灵活、工人技术水平高等优势,“美国制造”将一去不复返。

以下为文章的部份:

去年2月,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硅谷举行宴会,邀请众多科技界大佬共商国是。每位客人都需要准备一个问题,供总统解答。

然而,当苹果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发言时,奥巴马总统却打断了他,反问道:要付出何种代价,才能在美国生产iPhone?

就在不久前,苹果还在夸耀其产品“产自美国”。如今,乾坤逆转。苹果去年售出7000万部iPhone,3000万台iPad,以及5900万台其他产品——其中绝大多数都是在美国之外的地方生产的。

奥巴马问道,为什么不能在“家”完成这些工作呢?

乔布斯的答复非常明确。据一名与会者透露,他的原话是:“这些工作机会是回不来的。”

奥巴马的问题触及了苹果的一个核心理念。将生产线转移至其他国家,不仅仅是由于那里的劳动力成本更低;苹果管理层认为,海外工厂规模庞大,工人更加灵活、勤勉,工作技能也更加出色,这些优点远远超过了美国本土的工厂和工人,以至于苹果的大多数产品已经不再适宜“产自美国”。

苹果业已成为世界上最著名、最受人尊敬的企业之一,其发展模式被广为效仿。

苹果管理层则表示,此时向海外迁移,实属不得已而为之。一位前高管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次,距离iPhone上市仅有数周时间,苹果却需要修改设计方案,而他们的全部希望都寄托在中国的一家工厂身上。苹果重新设计了iPhone的显示屏,组装生产线不得不大幅调整。临近午夜,新的显示屏运到了工厂。

一个工头立即从工厂宿舍里叫醒了8000名工人,并给每个人发放一袋饼干和一杯茶水。所有人在半小时内走上工位,开始安装这些玻璃显示屏,每个班次长达12小时。在96小时内,这家工厂每天生产超过10000部iPhone。

“他们的速度和灵活性令人惊叹。”这名前高管说,“美国没有任何一家工厂能够与之媲美。”

几乎所有电子产品厂商都能够讲述类似的故事。外包模式已经席卷各行各业,包括会计、法务、金融、汽车制造和制药领域。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