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了世界日报一篇文章,现转载如下,希望为大家多提供一些信息。

来源: 春妮 2011-06-14 13:32:48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6016 bytes)

Message body

為了讓小朋友「贏在起跑點」,華人家長將小朋友送入私立幼稚園。(Getty Images)
對紐約市華人家長而言,如何讓子女接受好的教育是最頭痛的問題,學區不佳的公立學校往往過於擁擠,而學生素質參差不齊,亦使家長憂心子女能否全面發揮潛能。一般來說,位於紐約市好學區或長島的公校為首選,許多經濟寬裕的華人家長選擇在這兩地置產,有些則讓子女參加紐約市公校資優班考試,就讀公校裡的資優班,愈來愈多家長則將高學費的私校納入考量,為子女教育在所不惜。
學術發展與培育人格並進
居住紐約皇后區的謝姓夫妻為來自中國的新移民,家中只有一個寶貝女兒,在學區內公校讀至五年級後參加私校考試,目前就讀於曼哈坦上東城的女子學校。謝太太表示,女兒五年級畢業面臨轉校問題,促使她開始留意不同升學選擇。當時聽說學區內的中學環境不佳,班級學生人數過多,必須輪班上課,因此她讓女兒先參加私校招生考試,「既然有這個選擇不妨試一試」。
謝太太表示,夫妻倆就一個寶貝女兒,希望她能在單純的環境中學習,因此多方研究後申請了曼哈坦兩所頂尖女子中學,且進校參觀後就知道「這條路是走對了」,「剛開始我們抱著姑且一試心態,但在參觀學校並與校方面談後,開始很認真希望孩子能被錄取。」
申請私校過程其實與申請大學類似,除筆試之外,家長與孩子都需分別與校方面試,而家長也花時間參觀校園,以深入瞭解各校教學情況。謝太太表示,私校的師資較佳,許多老師擁有高學歷背景,並對教育展現極高熱忱。「以前孩子在公校也遇過好老師,但感受不出教學熱情,私校老師讓我覺得他們真正『關心』與『投入』教學。」
紐約皇后區的張姓夫妻也在女兒念完五年級後選擇申請私校,並順利錄取進入曼哈坦上東城女校。張太太表示,讓孩子參加私校考試不僅是看中私校教學品質,同時也特別希望孩子能上女校。她認為,中學時期女孩較男孩早熟,相當在意發言時同學的反應,而同齡的男孩多尚未有這種意識,女孩們在男女合校的環境下容易顯得較為害羞。「女校環境鼓勵女孩們表達個人觀點,可培養自信心。」張太太說,女兒就讀私校以來,自信心獲顯著提升,無論是在公眾場合發言或是禮儀方面都有很大改變。
謝太太則表示,孩子上的私校不只重視學術發展,同時更強調培養學生成為社會上「有影響力」的人。她說,許多家長以為知名私校即「長春藤預校」,但事實上不少私校教育目標在於培養孩子「終生學習」的觀念,並「讓學生明白如何找到適合自己的大學」,經過私校培育,到了申請大學時將有更明確的方向。
學費昂貴 父母「花得值得」
紐約黃太太則因不滿意學區內公校教材,讓孩子從幼稚園開始就讀皇后區的私校。黃太太表示,前幾年公校教材正處於更新階段,老師對新教材不甚熟悉,且因學區內新移民多,不易發揮教材內容。「我擔心這種情況將影響孩子學習,打算讓孩子先就讀私校,等過幾年校方熟悉新教材,再決定是否轉公校。」黃太太說,因先生擔任牧師,孩子就讀教會私立學校有折扣,他們還負擔的起。
紐約市私校每年學費高達3萬多元,直逼大學學費,事實上,紐約市私校招生方式亦類似私立大學,校方對於決定錄取的學生,都根據家庭狀況提供財務補助。張姓夫妻僅先生一人上班,女兒就讀私校即獲財務補助,每年僅需付4000多元學費。張太太表示,許多華人選擇到長島買房,讓孩子進長島好學區公校,但其實長島房價與地稅都相當高。
謝姓夫妻倆人皆於曼哈坦上班,但女兒錄取亦獲學校財務補助,每年自付三分之一學費。謝太太認為,給孩子提供最好的教育環境是一種投資,孩子將來受用無窮,每年雖負擔1萬多元學費,但「非常值得」。
經濟不景氣 私校補助也緊縮
不過,有華人家長認為,私校校方雖強調申請財務補助不影響錄取決策,但近年來經濟不景氣,難保私校不開始緊縮補助政策。紐約王太太去年為孩子申請私校幼稚園,孩子考試分數幾近滿分,與校方面試亦獲高評價,進入數所學校的等候名單,最終卻未能被錄取。她表示,幾位孩子就讀私校的家長們直指,問題可能出在財務補助申請。「另一種說法是私校較不願提供幼稚園學生財務補助,因年紀過小難以確保日後表現。」
王太太表示,在申請過程中,參觀學校及與校方面談,她相當肯定私校提供的教學資源。她認為,各私校宗旨不一,實踐方式亦有差異,家長選校應首重自己是否認同該校宗旨(philosophy),及學校教育「如何」達成目標。「每個學校都會標榜他們希望培養出什麼樣的學生,但最重要的是『如何』實踐。」她舉例說,當詢問校方如何滿足數學資優學生,Dalton學校便說明會為這類學生另闢小班,實施特殊教學,但有的私校則並未提出具體方案。
謝太太則特別欣賞女兒學校的格言「終生學習」(Not for school, but for life we learn),她表示,作為華人新移民,在美國社會成長空間有限,首先亦需考量溫飽問題,但孩子是在美國出生的下一代,不希望僅培養他們擁有工作技能,而期望孩子能參與社區事務,真正融入美國社會。


Read more: 世界新聞網-北美華文新聞、華商資訊 - 送子女入私校 父母花錢不手軟

所有跟帖: 

搞不懂那些付3万甚至更多得。干嘛不搬家去长岛或者西郡。有最好得公校。 -用户名被占用了- 给 用户名被占用了 发送悄悄话 用户名被占用了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6/14/2011 postreply 13:39:46

长岛或者西郡房子贵。 -乌不浪口- 给 乌不浪口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6/14/2011 postreply 13:56:56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