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一个外国人 zt

来源: ily 2011-06-05 14:52:37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0 次 (17119 bytes)

豆瓣 首页

    * 首页
    * 浏览发现

Serena
Serena的日记
身为一个外国人
2011-03-20 05:08:37

昨天上studio class大家聊天,才知道我那从没在日本生活过,日语连听懂都有困
难的专业老师竟然拿的还是日本护照,美国绿卡。与大多数华裔ABC不同,他保留了
一个完整的日本名字。

他说:I don't want to become a citizen of “this” country. 谈到日本地震,
他很难过,说“我始终觉得自己还是属于日本这个国家的,我非常想飞回去做些什
么事情。” 他说,我不知道自己回去能做什么事,我不是救援队的,不懂怎么救人。
但是似乎只要身在那个地方,就好像已经做了些什么事。

他平常的思维方式和做事方式有很重的日本人痕迹,工作狂,要求严格,对音乐有
极高的追求,愿意付出自己的一切。

但是他那纯粹的美国英语,我们没人把他当日本人过。

昨天他说:“我可以告诉你们,在这个国家作为一个外国人,拿着绿卡,并没有你
们想象的那么轻松。” 他讲到自己只要去机场总被盘问很久,别人不明白为什么他
在美国这么久还是日本护照,他的绿卡被处处盘查。而他有时候去日本时,人家也
根本不可能把他当日本人看。

当他说自己是外国人时我很震惊,他生在欧洲,长大在美国,只会说英语,常常被
我们在背后笑话他那根本说不像样的日语。中国人和日本人都笑他,因为他有时候
会假装听得懂日语或者会说日语然后闹出笑话。
这样的一个人仍旧在骨子里认为自己是日本人。


我们整个studio只有两个美国人,其它都是各国过来的,拿着F1的,拿着绿卡的,
入了籍的。一个南美的男生问怎么样拿绿卡比较快,他有点半开玩笑地说,当然是
跟这里的人结婚啦,你到网上去找找看,有很多old lady愿意帮助你的!

后来他严肃下来,他问:你们为什么想拿绿卡?想入籍?你们那么爱这个国家吗?
你们真的那么愿意成为这个国家的一分子吗?



不知道别人怎么想,我却听得有些悲从中来。


感谢
66人推荐 推荐
   
2011-03-20 06:52:09: piy
音乐家这样的有不少,马勒就是一个,他是犹太人,出生于波西米亚,属于
奥匈帝国的一部分。后来又在美国。这些其实都在他的音乐中体现出来的。
其实我们也差不多,不知道你有没有体会,Thomas Mann曾说,我在哪里,哪里
就是德国,余英时说,一样,我在哪里,哪里就是中国,何必要固守在那块土地上,
何况那土地上已然没有了中国。

   
2011-03-20 06:59:28: 来自支/那 (勿忘在莒)
OLD LADY;这就去看哪里有

   
2011-03-20 07:00:29: makoto (督促我一周读一本!)
我有一个拿了绿卡还是入了籍的拉美裔老师说,最后拿到那个证的时候会有一
个仪式,大概就是会有美国国旗然后一群人兴高采烈的庆祝。他说好愚蠢。一群人
兴高采烈的以为自己拿了绿卡了入了国籍了就是美国人了么。。。。

   
2011-03-20 07:02:07: Serena (Piggiano)
piy: 你的想法很有智慧……受教了……
其实最大的悲哀还是“那土地上已然没有了中国”,不然我是非常愿意回去的


   
2011-03-20 07:02:36: Kat (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
好一个“何况那土地上已然没有了中国。”
有点好奇,LS同学觉得这土地上什么时候是“有中国”的?

   
2011-03-20 07:06:58: Serena (Piggiano)
回LS同学:个人浅见,宽容些说的话TG之前虽然社会弊病一塌糊涂,但文化还
算是在的

不过极端点也可以说秦朝焚书坑儒后精粹的东西就已经全没了?

   
2011-03-20 07:27:46: Kat (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
其实我问的是1L同学……
很理解这种想法,但也隐隐觉得,比起真正亲身体验甚至改变中国,沉浸于虚
幻的过往缅怀旧日“中国”无疑要轻松得多。

   
2011-03-20 07:35:02: 蒹葭 (未妨惆怅是清狂)
基本同意LS。中国是大小传统的无数种文化交织而成的概念。各种大传统的破
裂是历朝都有的,不过至少还有小传统在。礼失求诸野,所以问题不大。本朝立国
后,社会控制力太强,深入到了个人层次,连小传统也保不住了。两种传统都没了,
自然谈不上甚么文化的演变和改良。

其实国民党搞新文化运动的失败,已可以见到文化是不行了。新文化的宗旨,
先不管政治控制的部分,意识形态上就是为了重建礼乐之制做基础准备。但种种细
节琐碎之规定没人想听,无法深入社会各层。这种整体的精神空虚化从五四开始泛
滥。也不能全怪本朝。但本朝的组织构成本质上是反智的,而其组织力又极强,对
本以开始崩析文化体系造成最后一击。现在搞的种种仿新文化运动的社会运动,如
国学热之流,没有文化基础,效果就更不堪了。

   
2011-03-20 07:41:17: 唯~浮生若梦 (笑我一生孤独全成空)
他那个就是典型的identity confusion嘛,在美国新移民中很常见(就是说是
第一二三代移民),如果要入籍早晚都要面对这个问题。
不过随便说哈,在马斯洛理论里,所谓爱国这种好歹也应该是第三层需求(归
属感)了吧,很多中国人换国籍本质原因是为了满足第二层需求(安全),低层需
求通常都自然会超越高层需求咯~

   
2011-03-20 07:47:42: 吾辈は恒mu (我是一个萝卜,我是一个萝卜)
我在哪里,哪里就是中国,何必要固守在那块土地上,何况那土地上已然没有
了中国。
=============
唉。。。那只能说阁下对中国没有太多感情

我在中国算是二线城市吧,不算大,也不算小。

春天天气冷热交替不正常,夏天超热,就秋天还好点,但风一大了也是尘土乱
飞,冬天又冷。。这样说起来真是一点好都没有。但这里有我认识的人,我的朋友,
我的亲人。
我去过北京上海那种一线城市,但我一点都不喜欢,没有归属感
到最后还是喜欢自己的城市,虽然似乎什么也没有的样子,但这里的人都很平

有人跌倒了还是会有人搀扶,会给老人让座。。你掉东西了依然会有好心人提

到不熟悉的地方随便问一个人,他都会告诉你路怎么走

我想这就足够了。。。国家对我太大了,世界对我太大了,我只要认识我周围
的人,并且这些人平安快乐就行了

   
2011-03-20 07:52:43: makoto (督促我一周读一本!)
ls你没有identity confusion的问题。如果你一直在中国生活的话。而且,
“我只要认识我周围的人,并且这些人平安快乐”,在某些时代并不是那么容易的
事情。

   
2011-03-20 07:54:18: 野猪 (whatever works.)
改变不改变中国对他有什么影响呢,“我在哪里,哪里就是中国”,缅怀是
‘中国在我身上’这一属性所造成的,这跟轻松不轻松没有关系。

   
2011-03-20 07:56:01: 野猪 (whatever works.)
(闭关)mu 的生活方式我认同,但“唉。。。那只能说阁下对中国没有太多感情
 ”这句话显然不合逻辑。

   
2011-03-20 07:58:49: Serena (Piggiano)
我想这是说,把文化和现实分割开来,缅怀和研究属于本族人的文化,比在那
个社会中生活和面对实际问题要容易多了吧

   
2011-03-20 08:51:20: 吾辈は恒mu (我是一个萝卜,我是一个萝卜)

ls你没有identity confusion的问题。如果你一直在中国生活的话。而且,
“我只要认识我周围的人,并且这些人平安快乐”,在某些时代并不是那么容易的
事情。
恩,这是本心所决定的事,的确这种事情没经历过真的不好说

(闭关)mu 的生活方式我认同,但“唉。。。那只能说阁下对中国没有太多感情
 ”这句话显然不合逻辑。
□,我的思路没有理的太清,想什么就打上去什么了

   
2011-03-20 08:55:35: 管风琴 (目光呆滞的IT民工)
就算不是外国人,同族、同乡之间,差异也很大。这都是形式上的东西而已,
想想看,因护照、绿卡受盘查,这在一个人的生活中才占百分之几,这点群体认同
感,有那么重要吗?

当然,如果自己觉得重要,就是重要,自己不想,就不重要。

   
2011-03-20 08:58:36: 管风琴 (目光呆滞的IT民工)
马勒有点特殊,因为犹太人受的歧视还很明显,对他来说不仅是个故乡的问题。
他为获得维也纳爱乐指挥的职位而改宗天主教,内心的羞耻和压抑可想而知。

   
2011-03-20 09:04:50: 东豪 (就这一次)
但据自己观察,其实很多移民二代就能够非常好的融入当地社区了,或许一方
面是各地的包容性差异,以及移民二代本身教育问题吧,有些,特别是某些地区的
中国人,或许他们父母本身就没有令自己儿女受太多中国文化、观念熏陶的影响。


因此,我就有一很强烈的憧憬。既然到北美的移民后代,有些或许已经没有了
原home country(母国)的身份认同,而归属情怀只建立在mother country(祖国)-
出生地的概念之上,通俗点说就是,已经认为自己属于别国人了。(虽然有如lz的
日裔专业老师在语言不同情况下因文化(音乐)的原因,仍对根有种归属情怀,但
由于现实的原因(沟通障碍),再过几代想必也会被同化。)
那么,试想在两岸问题上,从内战到逃往台湾,现在那里大多年轻人都已经是
第三代人了,仍有最强烈母国情感的都是爷爷奶奶级别的了,特别是如 “蒹葭”所
说本身中国大陆的“大小传统”都已经逐渐失去的情况下,并且随着台湾新兴流行
文化逐步占据年轻人思想方式,新生代台湾人他们只会愈加感觉自己的思维方式与
中国大陆的格格不入,渐而否定自己的根,那么如若不尽快统一,还等后几代完全
独立自己的社会潮流,如日本那样吗?

这里其实也不过是自己的猜测而已,同时很好奇东南亚各国那些华裔对华夏文
化的看法。

   
2011-03-20 09:23:28: makoto (督促我一周读一本!)
在我这里看到的二代,一般也还都是在亚洲人圈子里而已,而且有些不开放的
华人父母,会要求子女和华人结婚而不要找别的人种。LA亚洲人太多,很多人都是
扎堆住的。
而且不管是后代还是第一代,只要是黄种人,虽然国籍是“美国人”,但他们
的身份还是Asian。还有,北美移民和台湾人不同。和台湾更多政治因素影响,他们
可能对大陆否定要更多一些。

   
2011-03-20 10:17:25: 灰灰 (闭关中)
还有很多人入籍是想换护照的,如果经常要出行的话中国护照实在太不好用了


   
2011-03-20 10:21:02: 上杉 (你要强大! 专注:工作 学习)
他问:你们为什么想拿绿卡?想入籍?你们那么爱这个国家吗?你们真的那么
愿意成为这个国家的一分子吗?

是啊,说到底,大陆再怎么有问题,我还是愿意为她效力。前提是,制度有所
改变。

   
2011-03-20 10:55:47: 文觉 (自娱自乐)
Hommi Babba说,Hybrid和原形无法同一而论了。

谁愿意为美国效劳?虽然美国相对平等,但在这个土鳖的国家内找不到文化。
我的一个生在巴黎,父母是美国人的同学,一被问起自己从哪来的,都会说巴黎而
非美国。没有文化上的契合,移民们很难产生相应的文化归属感。尽管第一代移民
生活工作在异乡,些许语言上没有太大问题,在不同种族间也有几个朋友,但往往
很难超越自己游客的身份。

   
2011-03-20 11:06:38: piy
Kat Prince,1楼同学表示不知道。这话Thomas Mann和余英时说的。我只是觉
得这话不错,就引用过来了,说不定我的理解全错也未必。

   
2011-03-20 11:19:11: 蒹葭 (未妨惆怅是清狂)
acculturation和assimilation是两个过程。比较常见的情况是,一个人不被assimilated,
却在一代内被 aculturated了。也有较稀少的情况,是一代内给socially assimilated,
但依然没有文化归化的。在美国我猜后者居多吧。而且一个人是否对家乡一定有认
同感,也是可以置疑的。你可以在一个熟悉的环境长大,但周围一切对你来说还是
感觉「隔了一层」,意识上感觉格格不入。尽管这种格格不入很可能是人为主观的机
制,但认同感这东西,说到底不就是给主观控制的吗?

东豪提到的东南亚华人问题,我也很有兴趣。各国不同吧。william skinner有
一个很有名的model, 是讲东南亚华人的assimilation的。像泰国人对自已文化很有
自信,华人很容易同化进泰国文化,所以泰国华人几代内就给同化了。印尼或菲律
宾历史一向恐华排华,华人的自我保护认同就特别强。当然,殖民主义的因素最强,
像印尼的peranakan chinese或菲的 mestizo chinese, 因为殖民体制的因素而脱离
华人,自己创造了另一个族群认同,其实已经不是华人的。语言甚么的都有自己的
一套。但文化上还是有所谓中国文化圈一些小传统比如民间习俗等的影响。这是小
传统比大传统更具有持续力的一个明显例证。(当然,这套脱胎自redfield的人类
学理论有点过份简化了,但大意还是比较清楚的,至少好过后现代某些族群理论自
以为得计的纠结。这些理论批评以前的族群理论是科学结构包装后的神秘主义,可
他们自己更进一步,简直就是玄学包装后的神秘主义了)



   
2011-03-20 11:36:50: 唯~浮生若梦 (笑我一生孤独全成空)
仅以美国来说的话,亚裔确实不太好融入,我一个旧金山的朋友就说,美国是
文化大熔炉,大熔炉的意思就是谁都看谁不顺眼……从外面看可能是一个“美国”,
里面来看的话分别可就多了。

而且亚洲文化整体和欧美文化有本质差异,在国外东亚文化的那种凝聚力怎么
说……虽然不都是好的东西吧,某种隐藏的本性那是难改得相当可怕,亚裔可是有
特点得很。就算现在的美国调查,一般美国人也都还是认为亚裔最不“美国”,拉
美和非裔过一段时间就跟Caucasian差不多了。而且别说是没美国护照,我认识一个
根本就是在美国生的,50多岁去坐出租车还有司机夸她英文说得好的(只有外国人
才会被夸英文说得好啦),她心里可难受了……总之你长得就是“外国人”就对了
……

还有就是,亚裔在美国是少数民族,我想这里大多数都是汉族吧,是作为多数
民族在中国成长起来的。少数民族和多数民族的心态和境遇差别是非常大的……这
点是要作为少数民族生活很多年才能逐渐体会的。

   
2011-03-20 11:39:33: piy
中国改变不改变又不是我们这种人微言轻的人所能决定的。这类清谈又有什么
意思。自己把自己的事情努力做好倒是真的。少说多干,别人问起来,说一声“我
从中国来”,也就可以了。

   
2011-03-20 11:40:44: piy
为什么要融入他们?他熔炉归他熔炉,我门一关自己干自己的事儿。当然,他
要来融入我,我也不反对。

   
2011-03-20 11:45:44: makoto (督促我一周读一本!)
我的认识,
身在异国,如果不尝试融入,就是一世的格格不入。虽然即便想要融入也不见
得就可以。
文化上没有归属感,是很孤单的感觉。
现在在这里的华人,也差不多是自己干自己的事的状态。但是也不成气候,也
谈不上保留下了多少文化。始终是在少数族裔的地位。

   
2011-03-20 11:48:26: 管风琴 (目光呆滞的IT民工)
在国内一样可以孤单和格格不入,人和人的差异完全可以大于族群差异。

   
2011-03-20 11:53:29: piy
融不融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刻意是不行的。我老婆问,我算融入了吗?我也不
知道。不能算没有融,也不能算融。就这么着吧。但我也不觉得孤单,也不觉得文
化上没有归属感啊。
有次我去太仓,昆曲发源地,我想去看个博物馆,网上都查好了。结果原址变
成了商厦,新址还没开,找个人问都问不到,一塌糊涂,差点没有走迷路了。你说
有何文化上的归属感可言?说实话在美国,我的那些国学归属感还比在国内强得多
呢。

气候?怎么算气候?芝加哥的爱尔兰人节,他们把芝加哥河都染成了爱尔兰国
旗的颜色,这个算够气候了吗?so what?环境污染这是。


   
2011-03-20 11:55:44: 管风琴 (目光呆滞的IT民工)
我也觉得在国外更有归属感,在国内更孤独。当然,因人而异。

有了网络,爱归属什么都可以找到,在哪个地理位置有关系吗?

   
2011-03-20 11:58:28: piy
说实话孤独有的时候是一种很好的感觉:)有多少好的艺术作品都是这种感觉
的产物。何况,没有孤独,你怎么体会到不孤独呢:)

   
2011-03-20 11:59:42: 管风琴 (目光呆滞的IT民工)
我说的孤独是那种不好的孤独。好孤独不叫孤独。:)

不好的孤独就是那种强迫性的外在不孤独,不孤其表,孤独其里。

   
2011-03-20 12:01:39: piy
呃,我不孤独地去睡觉了,88.

   
2011-03-20 12:07:59: makoto (督促我一周读一本!)
我个人的体会,在国内的没有归属感,和在国外的没有归属感是两码事。。。
因人而异吧。
可以享受孤独。但是我觉得过度的孤独是痛苦的,要到完全忘我有点太高境界
了。。我认为痛苦有时是艺术灵感的来源,但觉得那些高度的艺术家多少有点异于
常人。。

   
2011-03-20 14:20:07: Serena (Piggiano)
之前有很多过来人教育我要努力融入这个社会,也有过来人说你无论如何都融
入不了

我个人的话对融入社会之类的没什么兴趣,如果对一个社会真的有强烈的认同
感,自然很容易进入,如果并不是的话又何必非要努力“融入”,所以对我来说,
各处倒也差的不多,的确,现在网络发达,无论在哪和真正的朋友都不会断联系,
都能找得到有共同话题的人

只不过一个社会里的生活环境,习惯种种都会成为你是否适应的因素。在国外
久了,长久不见熟悉的东西,,人也不可能生活在网络世界里,还是会不免觉得怅
然的,至少不觉得待在这里为了一张绿卡奋斗是多么重要的一件事情

   
2011-03-20 14:22:43: Serena (Piggiano)
至于我老师可能是被日本大地震刺激到了,以前他很少提这话题的。他父母都
是土生土长的日本人,他要是真的那么在乎自己的日本人根脉的话日语也不会差成
那样了……

   
2011-03-21 04:49:28: 管风琴 (目光呆滞的IT民工)
是的,那些如此感慨的人,其实是百年不遇地感慨,这些事对他们不过是偶尔
地发生而已。

关于融入,对我起码不是个问题,人是一个一个的,与其为融入别的群体而纠
结,不如教教自己怎么在精神上独立和成熟。

   
2011-03-21 04:53:57: piy
agree

   
2011-03-21 05:11:17: 管风琴 (目光呆滞的IT民工)
而且我觉得融入亚洲文化圈群体是最难的(包括中国人),因为亚洲人圈子有
种强迫性,要求所有个体都相同,某人的行为稍稍出格,就会引起大家的关注和异
议。西人还松弛一些,给人的尺度宽松得多。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