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杀了少正卯”的讨论引起的困惑。

来源: wxcfan123 2011-12-11 11:28:46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1482 bytes)

中文中有很多一字多义。但那都与词性,组词,用法有关。组成句子都应没有岐义。

比如,“谁杀了少正卯”的讨论中涉及的诛字,康熙字典解释的前几项是:

【說文】討也。【廣雅】殺也。【書·胤征】以干先王之誅。【禮·月令】詰誅暴慢。【註】誅者,戮其人。

第一例说的是:

这个故事记录在中国最早的历史文献《尚书》中,其中《胤征篇》说:仲康肇位四海,胤侯命掌六师,羲和废厥职,酒荒于厥邑……乃季秋月朔,辰弗集于房,瞽奏鼓,啬夫驰,庶人走。羲和尸厥官,罔闻知,昏迷于天象,以干先王之诛。

关于《尚书·胤征》中“羲和尸厥官,罔闻知,昏迷于天象,以干先王之诛”的那段历史记载,有西方学者解读为:中国古代的天文学家羲和,因为酗酒,未能及时 预报一次日食,就受到了死刑的惩罚,从此以后中国的天文学家再也不敢玩忽职守了———所以中国人留下了如此丰富的天象记载。

这里誅是杀的意思。及物动词被动式。

第二例上下文是

专任有功,以征不义,诘诛暴慢,以明好恶,顺彼远方.

百度来的解释是

征讨不义的人,诛杀那些傲慢、残暴者;让他们知道好歹,自己乖乖归顺我们。

还有悟文中引的《荀子正论》:“诛纣。。。”,是杀了纣的意思。

本人对孔子,少正卯其人其事没有一点兴趣。困惑的是

如果像“诛某人”这样的单个字的及物动词加上人作宾语都可以引起生死之别的岐义,那中文还能算是一个语言工具吗?

 

所有跟帖: 

同困惑。 -苏敬之- 给 苏敬之 发送悄悄话 苏敬之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2/11/2011 postreply 14:54:07

回复:“谁杀了少正卯”的讨论引起的困惑大可不必。 -吮露鶴- 给 吮露鶴 发送悄悄话 吮露鶴 的博客首页 (2258 bytes) () 12/11/2011 postreply 20:20:53

赞同这样的研究方法,只要拿出同时期“诛某人”不作杀解的实例,比钻进古书堆里搬出一大堆 -悟空孙- 给 悟空孙 发送悄悄话 悟空孙 的博客首页 (176 bytes) () 12/12/2011 postreply 11:22:53

回复:有古代文人像俺这样解“誅亂政大夫少正卯”的吗?當然有。 -吮露鶴- 给 吮露鶴 发送悄悄话 吮露鶴 的博客首页 (667 bytes) () 12/12/2011 postreply 20:28:02

有啊. 誅心, 誅心術. 那也不是殺的意思.^^ -xingfu^- 给 xingfu^ 发送悄悄话 xingfu^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2/12/2011 postreply 14:07:22

不是诛心,是“诛某人”,有吗? -悟空孙- 给 悟空孙 发送悄悄话 悟空孙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2/12/2011 postreply 14:22:14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