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与“三大差别”/林保华

来源: 加州花坊 2011-12-01 15:40:04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17 bytes)
本文内容已被 [ 加州花坊 ] 在 2011-12-01 15:40:36 编辑过。如有问题,请报告版主或论坛管理删除.
农业与“三大差别”/林保华
     当年接受“共产主义ABC”教育的第一门课就是所谓“社会发展史”,认为人类发展的几个阶段是:原始共产主义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只有具有实现共产主义这个“人类发展最高历史阶段”坚强信念的人,才可以加入共产党。经过“组织”审批后,在党旗面前宣誓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

    那么什么是“共产主义社会”?标志是“三大差别”的消灭,这“三大差别”就是工人与农民的差别、城市与乡村的差别、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差别。这是1940年代末期与1950年代初期中共刚建国时所宣传的,越到后来越不提这些理论,因为共产党统治下,农民生活甚至更加贫困,这是因为官方所订工业产品与农产品价格的“剪刀差”非常大,形成工业剥削农业、城市剥削农村的严重情况。中国的共产革命实际上是农民革命,但是革命结果农民更加贫困,大跃进时还出现饿死三、四千万农民的惨剧,共产党根本背叛了农民。

     如果纯粹是农民革命,倒也罢了,偏偏中共还引进洋人的“共产主义”理论,结果农民不但得不到什么好处,连安身立命的土地也被“充公”。在进行虚假的土地改革后,又以互助组、合作社、人民公社等形式一步步把农民的土地以“集体化”为名收回去,更糟糕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干脆规定全国的土地国家所有。 (博讯 .com)

    即使现在的所谓“走资”,农民被大量强迫离开土地,农民与进行强拆的官商打官司很难打赢的根本原因,就是官方一抬出宪法,土地是国家的,国家当然可以随时收回,农民还有什么话说?

    台湾是资本主义国家,土地私有,然而目前台湾农民的处境居然越来越像中国的农民,他们也被赶离自己的土地,抗议收效不大,这似乎也是“国共”兄弟党统治下农民的共同遭遇。孙中山三民主义中的“耕者有其田”,到马英九手里也被抛到九霄云外了。

    征地不是不可以,问题是必须是非常有必要的征地,公平合理的征地,而不是以征地发展工业或进行其他基建为名,行官商勾结之实而趁机炒作地皮房产。尤其是台湾的制造业已经大量迁到中国,许多工业用地闲置,如何再度充分利用它们才是,而不是不断排挤农地去发展,使台湾的农业衰落凋敝,使台湾的农民无路可走。

    共产党消灭三大差别是谎言,但是地球上的确还是有三大差别虽未消灭,确实差别已经大大缩小的国家,那就是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尤其是北欧。除了城市的摩天楼建筑与农村的透天厝的差别外,城乡一般生活设施,并无太大差别,不像中国农村还有烧柴火,或者无电、无自来水。其中厕所的差距最大。中国即使每年的中央1号文件都是讲如何发展农村,实际执行上,还是特权集团的利益摆在第一位而使农村长期处于落后、贫困状态。

    台湾农村情况当然好多了,但是如何改造农村,而不是被财团剥削,以及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也还存在问题。农业县更是贫困县的代名词,外省权贵自然不会关心土生土长的台湾农民死活,因此资源分配存在很大问题。马政府的“五都”区域改革,实际上是扩大城乡差别的政策。其他农产品价格被中盘商所操控,也是多年,没有解决的问题,虽然马英九声称他“卖果”而不“卖国”。

    李登辉前总统提出“大农”路线,也是西方发达国家的路线,是发展农业的根本路线,不论是哪一个党执政,必须走这条路线,否则年轻一代势必离开农村而后继无人,那是关系国家安全的大事。因为如果台湾的农产品,尤其是粮食都要依靠外国,仰赖其他国家鼻息是十分危险的。这也是农村彻底摆脱贫困的办法。但是在实现“大农”的过程中,国家必须介入以减少农民在转型过程中的痛苦。

    台湾民主的深化,也与农业的发展有关,小农经济,不可能孕育出成熟的民主国家。《极光》电子报 2011.7.18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