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聊聊沙叶新的成名作《假如我是真的》

来源: 金笔 2011-07-14 01:23:30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2627 bytes)
本文内容已被 [ 金笔 ] 在 2011-07-14 02:10:41 编辑过。如有问题,请报告版主或论坛管理删除.

 

 


这是一个揭露骗子行骗的话剧。剧中的主人公冒充中央某首长的儿子,利用高干子弟“特殊身份”在某市招摇撞骗,最后事情败露被捕入狱。

 

但是这个剧名“假如我是真的”却是一个悖论。

 

我们知道,骗子之所以是骗子就是因为是骗子(即假的)。但“假如我是真的”,那不就不是骗子了吗?所以说剧名是一个悖论,这个逻辑不知道各位看明白了没有?

 

我写这个帖子的时候,还特地谷歌搜索了这个剧名,发现原来沙叶新剧作的原名是《骗子》,后来是名导演黄佐临建议,才改成现在这个名字。中心要点是揭露当时社会上的一种不良现象,即某些高干子女,利用其父母的地位为自己谋取私利。不过,沙叶新接受黄老的建议改了剧名,说明他跟黄老一个样,逻辑思维比较勉强吧,但或许也和他们的阅历有关。

 

重点是在这里。沙叶新的这个剧名之所以能够忽悠人,就是因为在毛泽东时代,社会上的骗子是不多的。现在的中国人都精明了,对骗子们不用开口都能够认出来的。就说笔者这几十年在国外混,看到的骗子们也不少,从 charles keating、michael milken 到 Bernard Madoff 等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骗子们。其实总结起来,所有这些骗子们不都就是一个字“骗”吗?!所以还是那句话, 骗子之所以是骗子就因为是骗子,因而不存在“假如我是真的”这话的。

 

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当年老舍的名作《西望长安》问世,中国大陆社会的骗子几乎就此绝迹。但沙叶新的《假如我是真的》出炉,中国大陆社会的骗子却是“前赴后继”、“日新月异”,且“层出不穷”。

 

两个作品、两个时代的风貌,立分高下。

 

 

 

 



请阅读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 深山老林之俄勒冈游
  • 路青一声吼“我是法人代表,逃税应找我”析
  • 但是,本拉登并没有选择自杀...
  • 毛泽东顽固搞破坏,结果成就了邓小平的改革开放(转贴)
  • 【戏作】冒昧地为挥一挥手招聘乳娘之事拟了一份广告
  • 所有跟帖: 

    此剧的意义是揭露骗子吗?哈哈,是作家的逻辑还是LZ的理解有问题? -行者一路歌- 给 行者一路歌 发送悄悄话 行者一路歌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7/14/2011 postreply 16:37:44

    悖论里面有黄金啊。比原来的名字强太多了。 -wxcfan123- 给 wxcfan123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7/14/2011 postreply 19:00:24

    是的,我忘记写了,这个名字比较吸引眼球,呵呵 -金笔- 给 金笔 发送悄悄话 金笔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7/15/2011 postreply 09:10:55

    名字的逻辑其实恰到好处 -文革传人- 给 文革传人 发送悄悄话 文革传人 的博客首页 (18200 bytes) () 07/14/2011 postreply 19:13:09

    回复:文兄言之有理,只不过,逻辑这东西与角度非常有关--- -文革传人- 给 文革传人 发送悄悄话 文革传人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7/14/2011 postreply 20:15:06

    哈哈哈哈,谢谢江上兄抬举,*_^。 -文革传人- 给 文革传人 发送悄悄话 文革传人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7/14/2011 postreply 20:17:39

    可以类比的句子是:“我现在说的是一句谎话”,你自己去体会吧,呵呵 -金笔- 给 金笔 发送悄悄话 金笔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7/15/2011 postreply 00:45:30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