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子,银锭桥就位于西城区什刹海的前海和后海之间的水道上。。。

来源: 青柏 2011-12-01 16:51:31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4361 bytes)

银锭桥位于西城区什刹海的前海和后海之间的水道上。为南北向的单孔石拱桥,因形似银锭故称银锭桥。是什刹海的风景之一,燕京小八景之一。过去站在银锭桥上可遥望西山,故景名为“银锭观山”。1984年,原桥拆除重建,仍以银锭为名。

银锭桥三绝

“三绝”之首是眺望西山。人们站在北京城内的任何一块平地上,都看不到郊外的西山。唯独站在与地面等高的银锭桥上,却可引颈西望,领略西山浮烟晴翠的绰约丰姿。这是因为宽阔颀长的后海,构成了一个扇面形的视角,又兼过去新街口一带没有高大建筑,西山便呈现在人们的视野里。“银锭观山”是旧燕京16景之一,明代史籍已有明确记载,明代文学家李东阳曾喻此处为“北京第一山水”。

“三绝”之雅是观赏荷花。清代竹枝诗吟道:“地安门外赏荷时,数里红莲映碧池,好是天香楼上座,酒阑人醉雨丝丝。”在什刹海,每当赤日炎炎的盛夏,正是那“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花中君子”竞相吐艳之时。晴日,红荷映霞,灼灼似火;雨天,粉荷银珠,盈盈欲坠;风过,莲蓬摇曳,清香飘溢;其赏心悦目的雅兴,实难以言喻。

“三绝”之美是品尝烤肉。“客旅京华,问道季家何处?香浮什刹,引来银锭桥边。”这副对联告诉我们,距银锭桥数十步处,便是百年老字号“烤肉季”。烤肉,这种最早由蒙古族传入北京的珍肴,初始就在露天烧烤,野味十足,不腥不腻。在炙条下燃烧着松木,炙条上翻烤着鲜嫩的羊肉,松烟的香味与羊肉的香味混在一起,四处飘散,使你食欲大增。一手执壶抿酒,一手啖肉,一边观赏桥畔的荷花,体味“炙味香飘清清烟”的美韵和意境。后来这种烤肉的吃法,移到店内,冬夏皆宜,更增加了许多雅兴乐趣。不少文化名人、外国贵宾都曾在这里品尝烤肉,临窗频览,品味民情、民俗、民风、美景、美文。诗人卞之琳有诗写道:“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来北京的游客,倘只品尝了烤鸭、涮羊肉,未曾品味烤肉,也是一件憾事。

明代《燕都游览志》描述道:“银锭桥在北安门海子桥之北,此城中水际看西山第一绝胜处也。桥东西皆水,荷芰菰蒲,不掩沦漪之色。南望宫阙,北望琳宫碧落,西望城外千万峰,远体毕露,不似净业湖之逼且障目也。”因“银锭观山”早已是著名的燕京小八景之一。

  这里还有一个特殊的景观就是“银锭桥下水倒流”。因为整个北京地形是西北高、东南低,所以后海和什刹海的水从西北流向东南方向,银锭桥下的水流方向一般也是由西向东流。过去后海的水除了经银锭桥向东流外,还有一条水道是从后海西南岸沿今柳荫街向南流,然后在三座桥东拐入什刹海。清末至民国期间,当时的政府无暇顾及河湖水系的治理,湖里淤泥沉积很厚,当银锭桥东侧的湖底淤泥高于西侧湖底时,桥下的水就不能从西侧流向东,而是从桥东反流向西,出现了银锭桥下水倒流的特殊景观。

ZT

所有跟帖: 

谢青柏。。是滴是滴。。去了好几次都没搞清哪个桥是银锭桥。。 -Raspberries- 给 Raspberries 发送悄悄话 Raspberries 的博客首页 (100 bytes) () 12/01/2011 postreply 16:54:29

青柏受俺一拜。。。 -小二黑李白- 给 小二黑李白 发送悄悄话 小二黑李白 的博客首页 (37 bytes) () 12/01/2011 postreply 17:09:07

回拜:) -青柏- 给 青柏 发送悄悄话 青柏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2/01/2011 postreply 17:39:20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