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骚乱反思 老欧洲确实病得不轻

来源: nWAY 2011-08-18 11:21:44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6825 bytes)

中评社  2011-08-18

持续了十余天的伦敦骚乱虽然已经趋于平静,但事件对英国的影响却是深远的。骚乱不仅严重损害了英国温文尔雅的传统形象,而且也让伦敦这座国际大都会为之蒙差,明年的伦敦奥运会也因此蒙上了一层阴影。据英国广播公司的统计,大骚乱导致超过2250人被捕,逾千人被起诉,另有百余名警察在与骚乱者的对峙中受伤。面对这样的局面,首相卡梅伦站在唐宁街10号门口无奈地承认:“英国病了。”
 
英国到底患的是什么病呢?这里面既有直接病因,也有深层病因。就前者而言,英国社会的族裔隔阂是个重要原因。与美国相比,英国少数族裔融入主流社会的程度更低。这次骚乱事件的直接起因即与此有关。8月4日晚,一位名叫马克.达根的黑人青年因被警方怀疑与黑社会有牵连而被拦截。

拦截过程中,警方称是达根率先开枪击中了警方无线电装置,并被警察开枪射杀,但后来证明击中装置的是警方自己的子弹。达根之死在当地人中“激起了冲天怒火”。事发地托特纳姆本来就是伦敦失业率最高的地区,居民对伦敦警方长期以来有区别地对待特定人群——特别是黑人和少数族裔——强烈不满,事件迅速激起大规模骚乱。

但族裔问题远非问题的全部,甚至不是主要原因。调查显示,参与骚乱的人员不仅有少数族裔,白人青年也为数甚多。据英国广播公司对警方逮捕的1600人进行统计,这次骚乱事件中15至24岁之间的年轻人占据69%。这里面,显然有更深层的社会原因。这次骚乱事件的首发地托特纳姆所属的哈灵盖区是伦敦著名的贫困区,这里有大量的年轻人长期失业,有一万名以上居民只能依靠政府失业救济金生存。在托特纳姆,每出现一个职位招聘,就会出现54名应征者。这样的环境为骚乱提供了丰厚的社会土壤。从更深一层背景上说,经济低迷则是导致这一状况的根本原因。

在西方主要经济大国中,英国从金融危机中走出的步伐最为缓慢。目前英国的经济复苏仍处不稳定状态,今年二季度GDP增长率仅为0.2%,较一季度下降了0.3个百分点。因为经济低迷,卡梅伦政府去年上台以后,采取大幅削减公共开支的政策,以减少巨额财政赤字。但新政策不仅导致民众福利减少,而且也使青年人——特别是身处社会底层的青年人——工作机会匮乏。这部分人的不满情绪早已淤积良久。一件小事引发大规模骚乱事件,实际上是具有必然性的。

事实上,英国的病症在欧洲国家中具有普遍性。近年来,全欧洲都呈现出病态症候,群体性事件不断涌现。去年的9月29日被媒体称为欧洲的“大罢工日”。这一天,意大利、西班牙、比利时、希腊等国均爆发了规模不等的罢工和示威活动。而在10月19日这一天,全法国有数百万人举行了大罢工。去年希腊政府破产后,为了换取国际社会的援助,希腊被迫实行财政紧缩政策。此举导致约10万名希腊民众举行抗议活动。今年7月,数以万计的西班牙人从全国各地汇聚到首都马德里,加入“愤怒大游行”,抗议政府经济紧缩政策和高失业率。

看起来,老欧洲确实“病”了。这其中的原因,值得深思。长期以来,欧洲社会经济政策的最大特点就是高福利。欧洲人也一直为其享受到的“从摇篮到坟墓”的社会保障感到骄傲和自豪。但这样的政策却造成了欧洲经济的低效率,欧洲人也养成了悠闲懒散的生活习惯。在欧洲生活过的外来人大都感叹,那里的生活真消闲,在很多小城镇,上午十一点前人迹难寻,问个路都要等上一会儿。外人常有这样的感觉,欧洲人最热衷谈论的话题就是休假,经常盘算着去哪儿晒日光浴,去哪儿冲浪,去哪儿爬山。

结果,欧洲的贫富悬殊虽然不像美国那样大,但明显没有美国经济那样的创新和活力。过去,欧洲靠着吃老本——利用其在教育和科技方面的优势在国际市场上也能与美日三分天下,但近年来随着新兴经济体的兴起,欧洲仅存的优势日渐式微。在新一轮的全球化竞争中,老欧洲明显落下阵来。而没有经济实力作后盾,高福利的社会保障当然也就难以为继。政府的财政状况平时尚且捉襟见肘,遇到金融危机这类灾难性的事件,压缩公共开支也就是必然的事了。但另一方面,过惯了福利日子的欧洲民众,对此却不愿接受。民主制度下公众本来就对政府的要求甚高,一旦遇上点导火索之类的事件,社会发生群体性事件也就不足为奇了。

在总结伦敦骚乱的教训时,英国首相卡梅伦11日说,政府正研究今后发生骚乱时是否关闭微博客或社交网站,阻止骚乱者利用这些社交网络工具串联。卡梅伦还从美国请来了退休的前警务高官做治安顾问。但问题是,这些都是“堵”而不是“疏”的办法。只有提升经济创新能力,增加社会财富,减少社会积怨,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这一点,不仅是英国,也是全欧洲面临的难题。
 

请阅读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 nWAY ≡ 远古的风
  • 2011年美国债务危机的背后真相
  • 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的背后真相
  • “海归、海不归”的背后
  • 从数字窥天意
  • 日本3.11地震后短中长期世界政经大势
  • 中国的复兴及其世界的G(n)演变史
  • 人间正道是沧桑
  • 所有跟帖: 

    发展才是硬道理 -pta- 给 pta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8/18/2011 postreply 14:44:05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