竖琴螺:点评2011年7月16日-7月18日《参考消息》

来源: nWAY 2011-07-18 21:50:15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0 bytes)
本文内容已被 [ nWAY ] 在 2011-07-18 21:50:34 编辑过。如有问题,请报告版主或论坛管理删除.

2011年7月16日参考消息

《菅直人“去核电”言论捅了马蜂窝》,日本《读卖新闻》网站7月15日报道,共同社东京7月14日电。实际上,菅直人讲的只不过是削弱核电,而不是完全去除核电,尽管这样,还是引起了日本民族主义势力的反对(有人将这部分人归到极右势力,但我认为这种归法不够准确,因为这部分人实际上也是反对美国对日本的殖民主义行为的,所以不能用极右派这个概念笼统的称呼他们)。反对“去核电”的人实际上是非常清楚核电对日本的重要性的,不仅是能源独立的问题,更是国家安全问题。但是,日本在每一个方面的独立追求都将与美国对它的半殖民统治的要求产生冲突,因此,在这个问题上,所谓的日本右翼集团内部是存在根本的分歧的。值得注意的是,日本的所谓左派是支持“去核”的,而这一点恰恰与美国对日本的要求是相符的。所以,不要简单地以为日本的“左派”或者欧盟的“左翼”就是与美国唱反调的,恰恰相反,在维护国家和民族利益的很多问题上,日本、欧盟的右翼比左翼更能维护本国和本民族的利益,这是因为美日欧的民族主义者基本上都是右翼阵营的,这一点是与中国截然相反的。

在日本是否应该去核的问题上,我们对照一下德国的情况就会发现,德国去核的决心很大,行动很坚决,换言之,德国统治集团的妥协性比日本要大很多。日本在美国如此直接的压力下,居然还有那么强大的反对声音,而且菅直人也只是将削弱核电的比例而已。这与德国完全退出核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之所以会产生这种状况,可能有很多原因,我们只能略加举出几个可能的原因,首先,德国的地理位置比日本要好,德国与周边的联络条件明显好于日本,因此,德国从欧洲其他国家获得能源供给的条件比日本从亚洲其他国家获得能源供给的条件要好得多,所以,德国敢于搁置核能开发。其次,德国的沿海地区很小,所以,核电基本都在内陆,这样一来,如果发生核事故,其危害就要超过日本(在这个问题上,中国必须严格禁止在内陆,特别是内河中上游地区建核电项目,一旦出现事故,后果不堪设想,因此像广东韶关核电这样的项目应该坚决禁止)其三,日本比德国对美国更有用,从美国的战略角度而言,日本尽管也是它转嫁危机的重要对象,但是,在转嫁危机前,对日本还是要物尽其用,美国希望日本竭尽全力去遏制中国和俄罗斯,为美国在东亚的战略利益做最后的贡献。而美国能够从德国身上获得的东西就没那么多了,或者反过来说,德国能够孝敬给美国的东西不如日本能够孝敬给美国的那么多,由于德国的能源有一部分来自俄罗斯,因此,指望德国公开和俄罗斯唱对台戏,那是非常困难的(因此,俄罗斯自己实际上缺乏战略眼光,没有及时修通向日本提供石油和天然气的管道,如果俄罗斯能够让日本在能源安全上对它产生依赖,那么日本就不会向现在这么听美国的话了,届时整个国际形势会更有利于俄罗斯),因此,的德国而言,它能够向美国做出的让步只能在较少的范围内选择,除了满足美国的金融审查要求外,也就只能在去核这样的问题上对美国做出实际的让步了。因为,诸如向美国提供西门子工控设备的源代码从而对伊朗核设施进行破坏以及参合到美国破坏东南亚局势的行动中(介入泰国内政)等等举动,其后果都不是由德国单方面所能决定的,换言之,美国未必能够从中获得实利,因此,反过来,美国如果要从德国身上获得一些实利的话,那么只能从德国直接可以拿得出来的东西上着手,而“去核”就是其中之一。其四,日本并不存在日元独立的问题,而德国却存在欧元独立的问题,因此,在货币问题上,德国更容易被美国牵制。更重要的是,国际金融资本现在选择的是欧盟而不是日本作为它的第二窟,因此,在国际金融霸权争夺方面,日本反而成为了美国的统战
对象,而德国却是美国主要打击的对象。因此,日本更有条件在“去核”问题上“说不”。第五,从美国资本的布局来看,美国核电巨头西屋公司已经卖给日本了,实际上日本的核电事业已经成为了美国核电事业的一部分,美国实际上是要利用日本的科研人员与资金降低美国核电事业的研制成本,因此,日本保留部分核电项目的决定是符合美国的既得利益的,当然,美国要控制的是日本自己独立的核事业,毕竟,美国是很害怕日本拥有核武器的。

《西方猛攻中国收紧稀土出口》,《日本经济新闻》7月15日报道,英国《金融时报》7月14日报道,彭博新闻社网站7月15日报道,路透社华盛顿7月14日电,日本《产经新闻》7月15日报道。商务部14日公布2011年第二批一般贸易稀土出口配额,共计15738吨,该数字较去年第二批配额7976吨,增加约97.3%。据悉,商务部已于2010年12月28日公布2011年首批稀土出口配额,为14446吨。2011年两批稀土出口配额共计30184吨,较2010年略减74吨。显而易见,西方的猛攻收到了成效,中国政府有关部门对人民言而无信,根本就没有实行收紧稀土出口的政策,居然将出口配额增加了97.3%,这是典型的丧权辱国。有关部门根本就不拿中国人民的意见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当作一回事,反而整天对洋人的意见唯唯诺诺,而且还三天两头地拿洋人的意见来欺压中国人民,这种状况只有在晚清和民国的时候才会见到,现在居然又出现了,而且还恬不知耻,这种部门不整顿,中国人民就没有活路了。

《人民币国际化副作用“始料未及”》,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7月15日文章。据美报分析,中国在使人民币国际化的努力中所犯的错误凸显出中国这一政策核心的一个根本矛盾:中国政府希望牢牢控制人民币的汇率以促进出口,与此同时又想鼓励更多外国公司和投资者使用人民币。中国试图通过严格控制升值幅度来减慢人民币的升值步伐,但这一国际化的家户却给人民币带来了升值压力。

我们且不管美国人的真实意图为何,但有一点是明确的,就是美报文章的上述分析是客观的(不过,要注意的是,有正确的分析未必有正确的药方,而且,美国开出来的往往是毒药)。这的确也是中国当前金融政策中的一个“两难”问题。而之所以会造成这个“两难”问题,关键一点就是中国的出口并不是靠“技术”取胜的,而是靠“成本”取胜的,因此,汇率对中国出口市场的影响很大。也正是因为中国现在还不具备像美、日、欧那样靠技术来占领国际市场的能力,因此,能够保证中国出口通畅的条件是极其脆弱的,而且几乎是控制在美国手里的,因此,中国在目前状态下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前景必然是极其危险的,而这也是笔者反对人民币在时下状况下搞国际化的原因。美报的意图很明显,它是将人民币国际化作为一个前提来开药方的,其用意就是要求中国进一步放任人民币汇率的波动。但是,如此一来,中国就将进一步拓宽美国向中国转嫁危机的通道,因此,反过来说,如果中国要稳定经济状况的话,特别是要控制国内通胀形势的话,实际上,非但应该谨慎处理人民币国际化问题,而且,从现实状况而言,根本就应该停止人民币国际化的步伐,尤其是中国央行正在搞的人民币FDI更是一个只对外资有利同时对国内经济有重大负面影响的东西,最直接的负面效果就是会极大地增加通胀控制中的不确定性因素,这明显是在自虐,根本就不应该搞。

2011年7月17日参考消息

《叙反对派筹组“统一阵线”》,美联社贝鲁特7月16日电,路透社伊斯坦布尔7月16日电,法新社伊斯坦布尔7月16日电。在叙利亚问题之前,尽管阿拉伯世界真正实行王室统治的国家一个也没有被所谓的民主革命给颠覆掉,然而,人们还是往往容易被中东北非动乱表面上追求民主自由的外衣所蒙蔽,或多或少地总以为那些动荡本身是阿拉伯人民向往民主的反应,或者说,人们总还是或多或少地接受了西方传媒的舆论导向,没有认识到这场动乱的本质是西方新旧殖民主义势力对中东北非发动的一场新的殖民主义性质的战争,是西方列强为了摆脱经济金融危机而采取的向外转嫁危机的动作的产物。然而,随着利比亚问题的演变,人们从美欧在利比亚问题上的分歧中,以及美欧在不同国家发生的动荡事件中所采取的双重标准中,逐渐感悟到了那些所谓的民运人士的洋买办本质。有一个鲜明的例子就是埃及,在穆巴拉克时期,西方对埃及民众的暴动行为是大加赞赏和大肆鼓励的,然而,在穆巴拉克倒台后,西方媒体则对埃及民主的暴动行为要么采取和埃及现政府同样的态度,要么根本就冷处理。

当然,最能让人看清中东北非动荡本质的事件就是现在发生在叙利亚的事件,由于嫌叙利亚的造反力量还不够强大,美国驻叙利亚大使亲自上街参与叙利亚造反派的运动,而且,在此之前,美国国务卿已经公开宣传叙利亚总统已经“失去合法性”了,换言之,美国正在试图用它自己的针对叙利亚现政府的敌对行动来展现叙利亚人民的“民主革命运动”。但是,就算叙利亚政府被推翻了,那也是美国政府的功劳,当然还有欧盟诸国的努力,不过,和叙利亚人民自己根本就没有任何关系,也根本无法证明那就是叙利亚人民的民主革命的产物,正如人们越来越不相信利比亚目前的动荡局面是利比亚人民民主革命的产物一样。这也就是说,美国现在只不过是借民主革命的由头来行推翻叙利亚政府之实。然而,令人困惑的是,叙利亚政府居然至今还没有和美国撕破脸皮,这也就意味着,叙利亚领导人正在犯和卡扎菲一样的错误——对美欧始终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没有认清美国自身危机的严重性,因此也就没有充分意识到美国摆脱危机的紧迫性和必要性是空前的。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是土耳其的态度,尽管利比亚问题闹了很长时间了,但是,世界上的大多数国家并没有正式承认利比亚的造反派具有合法性,就是在伊斯兰世界,也只有少数国家承认了利比亚造反派的合法性,而土耳其就是其中之一。现在土耳其又为叙利亚的造反派提供运动场所,显然,如果叙利亚将来真的发生如利比亚那样的动荡局面的话,土耳其——作为叙利亚的领国——恐怕就会成为叙利亚造反派的大后方了。当然,或许从土耳其的立场来看,无论是作为北约的成员来说,还是从它为了尽早加入欧盟这个角度来说,这些举动都是有理由的。但是,这些所谓的理其实不过是殖民主义者的理,相反,正是因为土耳其越来越按殖民主义者宣传的道理行事,因此,反过来就使得土耳其自己越来越脱离群众,越来越孤立了。就在前几天,土耳其政府还和库尔德工人党武装分子交了火。不知道土耳其政府是否想过,如果将来美欧在土耳其境内制造库尔德独立问题的话,土耳其还能从哪里获得支持呢?

《美债危机使奥巴马“走投无路”,美总统拒绝削减一万亿防务开支》,法国《费加罗报》7月15日文章,美国《防务新闻》周刊7月15日一期报道。一方面,美国资本要求美国政府大幅度削减政府开支,另一方面,美国总统要维护军工既得利益集团的利益——拒绝削减防务开支,事实上,美国的防务开支反而还增加了一些。因此,美国将不得不以更大的幅度削减公开服务方面的开支,按中国某些汉奸的话来说,就是将更多的公共服务交由社会力量来提供,而所谓的社会力量实际上就是私有资本,而一旦让私有资本进入公共服务领域,那么由于私有资本天然的资本增殖需要,由社会力量提供的公共服务的价格必然远高于由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的价格,换言之,公共服务产品必将大幅度涨价,当然,由此也就必然造成更大规模的通货膨胀,最后,实际遭受损失就是广大的人民群众。

《世贸组织作出裁决,欧盟对中国紧固件征反倾销税违规》,埃菲社日内瓦7月15日电。有人认为“这是中国的胜利。”从形式上看来,的确像是这么一回事。但是,这个所谓的胜利的实质是WTO再一次用法律的形式确认了“中国向发达国家出口廉价商品的合法性”,这也就是说,就算欧盟服从WTO的裁决,那么最后的结果也是欧盟能够从中国进口更多的廉价碳钢紧固件而已,最后还是有利于欧盟自己抑制通胀的。反过来,对中国而言,毫无益处。

但是,国内外敌对势力一定会大肆称赞WTO的这一裁决,其意图很明显,就是要向中国大多数稀里糊涂的民众证明“WTO的裁决是公正的”,如果中国民众接受了这一谬论的话,那么中国民众在逻辑上就无法反对WTO对中国“限制资源品出口违规”的裁决了。届时,中国民众还怎么保护我们自己的稀缺资源,还怎么保护我国的自然环境,还怎么保护稀土呢?

对中国而言,要采取软硬不吃的态度,有利于我国的裁决,我们可以接受,但是,不利于我国的裁决,我国决不能接受。谁接受,谁就是汉奸卖国贼。

《专门出台运动员安全用餐指南,世泳赛凸显中国食品安全软肋》,英国《泰晤士报》网站7月15日报道。中国的食品安全问题已经越来越引起人民群众的关注,但是,非常无奈的是,人民群众尽管关注很多,但是人民群众并不是政策措施的制定者,因此,人民群众本身并没有能力控制食品安全问题。而能够控制食品安全问题的政策制定者却因个人和小集团的私利而肆意放松食品安全标准,并且还恬不知耻的将那些足以危害中华民族繁衍的转基因食品作为科技进步的标志而大肆宣传,并且还极其卑鄙下流无耻地指责人民群众科学素养底下——不懂得那些高科技。但是,对于广大人民群众而言,并不需要那些所谓被高科技处理过的食品,人民群众只要纯天然的或由纯天然原料制成的食品就可以了。更加令人气愤的是,汉奸自己却是吃着特供的纯天然食品,却要人民群众吃这些高科技食品,真是阴险恶毒之极。

2011年7月18日参考消息

《奥巴马见达赖给中美关系添堵》,美国之音电台网站7月16日报道,美国全国公共广播电台网站7月17日报道,美国之音电台网站7月17日报道,日本《每日新闻》7月17日报道,路透社华盛顿7月16日电,英国广播公司7月16日报道,伊朗新闻电视台网站7月16日报道,墨西哥《改革报》7月16日报道,日本《读卖新闻》7月17日报道,《日本经济新闻》7月17日报道,香港《星岛日报》7月17日报道。随着美国自身危机的日益加重,美国对外转移危机的需求只会越来越大,因此,如果说美国会见达赖一事不会对中美关系造成重创这个说法还能过得去的话,那么中美关系是否能够经受得住一连串的重创呢?美国干涉我南海事务算不算重创了中美关系呢?美国联合韩国进行大规模军事演习以威胁中国的生存环境,这算不算重创了中美关系呢?美国强行向台湾武装割据集团出售武器,这算不算重创了中美关系呢?美国带头强迫中国出口稀土等稀缺自然资源,这算不算重创了中美关系呢?美国企业在华生产、销售不安全的饮品、食品和药品,破坏了中国的生态环境,直接威胁到中华民族的生存和繁衍安全,这算不算重创了中美关系呢?

尽管中国的有关方面大都作出了反应,但是,这些反应却往往让中国人民的心里更堵得慌。当然,有关方面可以用“自己力有所不及”来推脱自己的责任,但是,美国之所以总是“无视中方的反对”,那恐怕不仅仅是中国有关方面“力不及”,更多的恐怕是有关方面“力不给”,也正因为有关方面所做的反应“力道不够”,所以才不能触痛美国而使其有所收敛。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方的反应是否“强硬”,那是不能根据有关媒体自己的评判为依据的,而是要视美方的具体反应来判断,如果美方一如既往,毫无收敛的话,那么只能反过来证明中方的反应是不够强硬的。反过来说,中方把自己的这种不能触痛美国却被冠以“强硬反应”的做法是一种典型的自欺欺人的愚民举措,不过,除了美国外,中国人民的大多数也已经看穿了这个把戏,因此,希望有关部门想一个新的举措来展现自己的“强硬”。

《英国警方逮捕默多克爱将》,法新社伦敦7月17日电。随着默多克所控制的媒体集团陷入更多的丑闻之中,此前媒体及媒体人自己所一直标榜的所谓独立性已经被打得粉碎了,默多克危机的一个积极意义就是破除了很多人对媒体及媒体人具有独立性的迷信。而这些政媒勾结的丑闻之所以能接二连三的暴露出来,除了媒体业内的狗咬狗外,另一个传闻就是默多克家族内部在分配默多克财产的问题上起了内讧。由此,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巴菲特家族在分配财产时所出现的问题。默多克和巴菲特都面临如何分配遗产的问题,而这个问题正在成为他们各自集团内部出现内讧的直接原因。

我们以前讨论过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问题,就资本家本人的历史作用而言,他所掌控的资本的垄断程度越高,他个人对历史的作用就越大,当然,这个作用是从两方面而言的,一方面,他个人的存在对他所掌控的垄断资本对社会的统治具有可持续性,换言之,只要掌握垄断资本的资本家老而不死,那么这一垄断资本对社会的统治就很难动摇,或者说,由垄断资本控制的国家内部很难出现致命的危机,因此,在这个时期,危机往往来自外部,反过来,另一方面,如果这个资本家死掉了,那么由他生前所控制的垄断资本就会因为他的死而失控,进而对社会造成破坏,当然,这个社会是资本主义的社会,其破坏的是资本主义自身的生存环境。在资本家死后的一段时间内,资本集团内部为了争夺对垄断资本的控制权,需要经过一番激烈的斗争,而这一斗争规模的大小就会对整个社会的阶级斗争产生相应的影响,资本集团内部的斗争越激烈,就越能为无产阶级通过武装革命夺取政权创造越大的机遇。

在理解反动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这个问题上,一个很明显的例子就是慈禧之死,满清虽屡遭危机而不倒,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慈禧对政权的严密控制,尽管清廷的脏腑都腐烂透了,但是,慈禧作为朝廷的象征只要存在一天,满清朝廷对全国的威慑就还能延续一天,很多人对满清朝廷的恐惧也就还要延长一天。等到了慈禧死掉后,满清朝廷对全国人民所剩下的最后一丝恐怖也消失了,思想牢笼有了被彻底冲破的条件,因此,才极大地激发起全国人民推翻满清统治的决心和信心。

民主制,特别是任期制,的确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然而,资本主义国家的任期制只是作为资本意志执行者的政客们的任期制,并不是真正决定资本主义国家大政方针和人事安排的资本家的任期制,资本家恰恰是延用了封建统治者的终生制。因此,资本家的生死问题,特别是掌握着垄断资本的资本家的生死问题(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可以把人对资本的掌控与否理解为资本家的生死与否,失去资本的资本家就不再是资本家了——这个资本家对这个资本而言就是一个已经死掉的人),将极大地影响资本主义社会的运行,而且还将在资本主义的不同时期对阶级革命的进程产生不同的影响。目前,世界范围内的经济金融危机正在深化发展着,如果此时接二连三地出现垄断资本家死掉的事情,那么必然会加重资本主义危机的程度。从另一个方面而言,加强垄断是资本家克服资本主义危机的办法,因此,由资本家之死所导致的分家产问题——因为它正好与加强集中的这个过程相反——实际上就会增加资本主义危机的严重性。因此,在目前看来,尽管默多克和巴菲特所面临的问题都有很多偶然的成分,但是,这些事件——在默多克和巴菲特死掉后——或许在历史上能够显示出其重要性来。对世界人民而言,不光要知道打倒抽象的资本统治集团,而且还要知道打倒一个个具体的垄断资本家。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