竖琴螺:点评2011年7月10日-7月12日《参考消息》

来源: nWAY 2011-07-13 14:49:51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62 bytes)
本文内容已被 [ nWAY ] 在 2011-07-13 14:50:09 编辑过。如有问题,请报告版主或论坛管理删除.

竖琴螺:点评2011年7月10日-7月12日《参考消息》
2011年7月10日参考消息

《日欲联美将南海问题国际化》,共同社东京7月9日电,中央社河内7月9日电。现在的南海问题不是会不会国际化的问题,而是已经国际化了,并且已经发展到有越来越多的国家介入或企图介入到南海问题的程度了。而造成南海问题国际化的首要原因既不在于企图借助国际力量来为自己非法谋取南海权益的南海周边的东盟国家,也不在于企图借南海问题遏制、盘剥中国的国际势力,而是在于中国在南海问题上一系列的错误的主张和做法,正如当年日本一夜之间侵占我国东北的原因只能怪当时国民政府的卖国政策一样。现在的日本不过是看到南海问题国际化的程度越来越严重了,所以也想参合进来谋一份利罢了。
 
孙子曰:“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夫兵久而国利者,未之有也。”在主权与领土的问题上,之所以会越拖越麻烦,并不是在于时间长了“领土”本身会有什么变化,而是在于“领土”之上的人会有很大的变化。统一领土是容易的,统一思想则是很难的。然而,问题恰恰就在于,如果不能统一思想的话,那么收复的领土也会丢失。这也就是为什么人民解放军在打跑国民党军队后需要立刻展开土地革命等一系列政策以争取最多数的人民群众心向共产党的原因,如果打跑了国民党军队,而不能够采取必要的措施让当地人民心向共产党的话,那么共产党及其军队也是无法长久立足的,敌人再来进犯时,就容易失败。现实的一个反面教材就是香港,尽管香港回归已经十几年了,但是,香港依然充斥着反华的声音,台独分子更是将香港作为其分裂祖国的前进基地,并且,各种反华、台独言论往往都打着“为祖国着想”的旗号,从而迷惑了很多香港人民。而香港之所以成为反共反华的前进基地,关键就在于中国政府在收复香港后没有即时采取有力的措施来消除港人的奴性思想,没有采取深入香港基层的统战措施,反而采取了一种放任自流的态度,最多不过只是统战了一些香港上层人士而已,把统战工作简化为了统战部的工作,也正是因为这种只关注上层,不关注下层的这种错误做法,因此,才使得反共反华思想在回归了十几年的香港依然有很大的市场,《基本法》第23条迟迟没有落实,就是最大的一个问题。

因此,一块领土或某个主权究竟属不属于中国,并不在于这块领土或这个主权现在在各种法律上是如何规定的,而是关键在于中国人民尤其是代表人民当家的中国政府自己是怎么看的,而要知道中国政府自己是怎么看待这些主权和领土问题的,关键也不在于中国政府自己是怎么说的,而是在于中国政府自己是怎么做的,人们只能从中国政府的具体行动中去判断中国政府的立场,而不可能仅从中国政府的口头表态中去判断中国政府的立场。正如我们不能根据一个人对自己的评价去评判这个人,而只能根据这个人的具体行动及其效果来评判这个人。在台湾问题上,“和平统一”这个口号已经叫了很多年了,但是,现实让大陆人民感觉到“和平统一”的希望越来越渺茫了,“和平分裂”却大有成为可能,随着时间越拖越久,台湾岛内心向统一的人差不多都死完了,而台独势力则日渐壮大,国民党反动派也越来越不掩饰其“挟美自重”、“武装割据”的本来面目,马英九集团更是明目张胆地把大陆对台湾的贸易逆差转为其向美国购买武器的资金来源。有的人将马英九此举解释为其竞选连任的手段,然而,一个政治人物或政治集团为什么要将一种卖国行为作为其得以竞选连任的保证呢?如果不是因为该政治人物或政治集团本身就是以卖国为安身立命之本的话,又怎么可能做出这种欺师灭祖的事情呢?!为什么,台湾的政客或政治集团不能用和大陆友好这个题目作为其得以竞选连任的手段呢?因此,这种现象本身就说明“和平统一”在台湾是不得人心的。而宣传“和平统一是大势所趋”及“和平统一是台湾主流民意”的人实际上就是靠“台湾问题”吃饭的人,“祖国的长期不统一”就是他们的既得利益。那些表面上支持“一个中国”的台商们实际上完全是依赖“中国的不统一”而享受到了各种优惠政策,因此,台商们从根本上就是反对中国统一的,那种指望依靠台商支持来促进统一的想法根本就是要南辕北辙的。而之所以台湾岛内希望统一的人越来越少,根本原因还是在于中国大陆政府的实际行动已经表明它并不希望统一,并且还以各种优惠措施来巩固“台湾问题既得利益集团”。

台湾问题如此,中国的其他领土问题也是如此。南海究竟是不是中国的呢?书本上写着是中国的,但是,中国政府的实际行动却无法让人产生这样的感觉,在“搁置主权”的口号下,从政府到军队表现出来的都是“放弃主权”的行为。因此,才从反面助长了觊觎中国领土的那些国家的野心,因此才让那些企图在其他方向侵占中国的国际势力壮了进一步侵蚀中国的胆子。国际斗争,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但现在偏偏有人异想天开地指望这个世界“不刮风”,这不是唯心主义是什么?这是典型的愚民思想。思想阵地,你不去占领,别人就会去占领。祖国领土,你不去守卫,别人就要替你去守卫。正如权利从来都不是靠施舍获得的,而是要靠斗争争取而来的一样,领土也从来不是靠别人舍让而得的,是要靠真枪实弹打来的。尽管孙悟空是唐僧的徒弟,但是你能指望靠唐僧去降妖除怪吗?用念经的方式感化妖怪,最后只能让自己被妖怪吃掉。

2011年7月11日参考消息

《美称将暂停向巴提供军援》,德新社华盛顿7月10日电,路透社巴基斯坦拉瓦尔品第7月9日电,法西斯伊斯兰堡7月10日电。美国白宫办公厅主任威廉·戴利10日表示,美国将停止对巴基斯坦的部分军事援助。美国《纽约时报》10日报道,为了对巴驱逐美国军事训练人员进行惩罚,同时施压巴军方加大打击武装分子的力度,奥巴马政府决定停止对巴基斯坦大约8亿美元的军事援助。美国目前每年向巴基斯坦提供大约20亿美元的军事援助。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美国对巴基斯坦的军援是为美国的战略利益服务的。因此,如果美国真的采取这一削减军援的行动的话,那么只会让美国的战略利益受损,最后只会导致美军在该地区愈加难以生存。针对美国的这一报复性举措,巴基斯坦就应该相应的削减对美军的支持力度,同时应该积极准备打击侵犯巴基斯坦领土领空的美军及其无人机等武器装备,减少对过境美军运输军需车辆的保护力度。从实质上来讲,美国减少军援的行为也是一种赖账行为,其目的无非是要巴基斯坦提前透支有利于美国战略利益的服务。如果巴基斯坦上当,则会颠倒美巴在所谓的反恐战争中的合作关系,也就是说,会演变为巴基斯坦求着参与美国的反恐大业,由此就会让美国进一步控制巴基斯坦的内政外交,而这个结果显然是不利于中国的战略利益的。因此,中国应该积极支持巴基斯坦,帮助巴基斯坦克服其对美国军援上的依赖,美国一年也不过援助20亿美元,中国一个月抛售的美债就有100亿美元,因此,中国为什么不填补上美国空出来的这个缺口呢?花钱不多,反而还能增强中巴关系。美国明明很缺钱,却反而用减少军援、经援等手段来威胁美外关系,看上去像似要孤立被援助的对象,但实质上却更容易导致美国自己陷入众叛亲离的下场。

美国国会众议院8日投票通过一份总额高达6490亿美元的国防预算案,预算总额比上财政年度增加了170亿美元。这笔巨款用于今年10月1日至明年9月30日的国防开支。众议院当天以336票对87票的投票结果通过了这份预算案。该国防预算案包括两个部分,其中,五角大楼的基本国防预算为5300亿美元,阿富汗与伊拉克两场战争的开支则为1190亿美元。——在美国政府因债务上限迟迟得不到提高的情况下,美国国会居然通过了下一年度的国防预算。这至少说明了两个问题,一个就是我们之前已经指出过的,就是美国政府的债务上限一定会被提高,同时,美国政府的开支必定会被大幅度削减。如果债务上限得不到提高,美国政府就根本运行不下去了,而如果美国政府运转不灵的话,那么美国的军费再怎么增加也会因为没有一个稳定的后方而无法持续作战。而大幅削减美国政府开支则是美国资本为美国债务上限得以提高所开出的条件。另一个问题就是美国整个国家对军事优势的依赖将进一步加强,换言之,美国现在所做出来的战略收缩架势绝不是美国不准备打仗的表现,恰恰相反,这是美国在为下一步发动更大规模的战争前收紧拳头、集结兵力的表现。因此,对非美国家而言,一方面应该尽量延缓和阻滞美国收缩战线、集结兵力的运动,特别是要采取“敌退我进”的办法让美国感到其收缩战线的运动是会立即损及它眼前的利益的,从而使美国在执行战略收缩计划时陷入彷徨、犹豫的状态,另一方面应该加大备战备荒的力度,尽力将没有价值的美元兑换成战备物资储藏起来。

《马来西亚总理谴责街头抗议活动》,法西斯吉隆坡7月10日电。据7月11日出版的《环球时报》报道,马来西亚上周末出现罕见大游行,成为“阿拉伯之春”以来第一个出现大规模示威活动的东南亚国家,这增加了西方舆论中的“革命”猜想。马来西亚反对派自称9日5万人走上吉隆坡街头,当天首尔、曼谷、香港等全球几十个城市出现小规模示威以示对其支持。马国内的示威被警方以催泪瓦斯和高压水枪迅速平息,但反对派宣称这次示威不是终结,而是一个开始。马来西亚被视为东南亚最稳定国家的代表,吉隆坡出现的罕见动荡被西方舆论迅速 定为“阿拉伯之春抵达东南亚”。美国《国际财经时报》9日评论称,马来西亚首都发生的反对派抗议,“是阿拉伯之春的效应在这个东南亚国家的罕见展示”。该报进一步扩大说,如今,东南亚总体上处于政治变革之际。泰国在他信政府倒台后经历了6年的政治僵局,直至最近其妹被选为该国首位女总理。菲律宾也面对长期的反叛及日益削弱的中央政府领导。

如果只是从“伊斯兰世界的动荡”这个角度来看,所谓的阿拉伯之春也可以硬套在马来西亚的头上。不过,首先要知道,马来西亚不是阿拉伯国家,尽管同为伊斯兰国家,但它们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的。其次,目前,马来西亚国内的主要矛盾并不是伊斯兰民众对政府有什么不满,恰恰相反,马来西亚国内目前最敏感的问题是基督教与回教的矛盾,早前(今年5月)《马来西亚前锋报》封面引述部落格(blog,博客)消息称,反对党民主行动党与一批基督教牧师密会,声称要挑选一名基督徒出任总理,并列基督教为官方宗教。因此,目前在马来西亚国内出现的一群“反政府力量”的成分与中东北非的“造反派”们的成分是完全不一样的,马来西亚的“造反派”有着很浓厚的基督教背景。

因此,我们应该跳出西方媒体预先给我们设下的思维框框,不仅应该看到中东、北非及东南亚出现的一系列动乱问题的根源在于西方列强企图引爆发展中国家的社会危机来为西方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嫁经济金融危机开辟道路,而且,还应该看到,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所存在的一系列的差异——从内容到形式上的各种差异——在危机时代正在成为双方矛盾激化的直接因素。尽管中东北非动荡的直接原因在一定程度上是伊斯兰民众对他们的丧权辱国的政府的不满,但在运动的实际过程中却演变为了基督教武装集团对伊斯兰世界的侵略和对伊斯兰人民起义的镇压。到了马来西亚这里,这种用政党斗争和宗教斗争来掩盖阶级斗争的状况就更加明显了,不过,反过来说,也正是因为宗教斗争站到了第一线,因此,原先发达国家在中东北非搞的“用民主革命来掩盖殖民侵略”的那一套把戏在马来西亚这里有失效的危险,因为马来西亚人民很快就在宗教斗争中感受到了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加上十几年前的东南亚金融风暴的教训,帝国主义在东南亚的故伎重演未必就能如其所愿。在这个问题上,中国不仅要肩负其对东南亚诸国的经济金融责任,同时也应承担相应的政治军事责任,需要及时提醒东盟诸国不要上帝国主义的当,并随时准备好对东盟诸国的各种支援。

对非美世界的人民而言,特别是对发展中国家的人民而言,在与帝国主义斗争的过程中,不仅要认识到这是一场残酷的阶级斗争,更要认识到在这场斗争中需要使用各种可能的武器。就关于“用革命的两手对付反革命的两手”这个问题上而言,非美世界,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人民也要学会用民族斗争、宗教斗争这样的手段来为实现阶级斗争的目的服务,因为对一个具体的国家而言,民族和宗教是更容易团结人的武器,是比单纯的阶级划分更能扩大统一战线的武器。帝国主义现在在世界各国煽风点火的策略,归纳起来,就是“激化官民矛盾”。因此,对受压迫的人民而言,在面对“官民矛盾激化”这个问题上,不能延用帝国主义传递过来的概念、逻辑和思维方式,而是要进一步研究“官民矛盾”产生的原因,尤其要认识到帝国主义的直接压迫以及国内卖国集团的丧权辱国的政策才是产生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的根本原因,才是“官民矛盾”的主要来源,因此,要缓解乃至消除“官民矛盾”的话,首先就要打击一切丧权辱国的卖国政策,要严惩卖国贼。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应对帝国主义引爆被压迫世界社会矛盾的阴谋。要将帝国主义引爆的每一次社会危机转变为消灭卖国贼和废除卖国政策的人民运动。

2011年7月12日参考消息

《叙利亚抗议者冲击美法使馆》,路透社安曼7月11日电。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11日称,叙利亚总统阿萨德已失去合法性,并非“不可或缺”。此前,阿萨德的支持者袭击了美国与法国驻叙利亚使馆。据称,这是美国驻叙利亚大使馆3天内第2次遭到冲击。而在法国使馆,数百人冲击使馆,安保人员动用实弹希望阻止示威者。美国国务院为此召见了叙利亚驻华盛顿大使。法国外交部表示,对大使馆的袭击明显违反国际法。

既然美国国务卿认为叙利亚总统已经失去合法性,那么为什么还要召见叙利亚驻华盛顿大使呢?你召见一个已经被你认定为不合法的政权的大使,你不是自己抽自己耳光吗?而当法国政府表示“叙利亚抗议者对大使馆的袭击明显违反国际法”之时,法国自己就正在违反国际法——不仅参与了几场入侵他国的战争,而且还正在策划推翻叙利亚政府。对叙利亚政府而言,关键在于是否认识到了它正在面临和利比亚卡扎菲政权一样的问题,如果还对美法等西方政府心存幻想,那么可以肯定的是,利比亚的今天就是叙利亚的明天,卡扎菲的下场就是阿萨德的下场。为今之计,只有下定决心和西方决裂,公开参与到反对基督教对伊斯兰教的侵略战争中去,真正站到伊朗那一边去,对广大反对西方帝国主义的伊斯兰人民亮出旗帜,这样才能真正避免叙利亚被西方占领。

《意大利成欧债危机新焦点》,《德国金融时报》7月11日报道。据香港文汇报报道,投资者忧虑欧洲债务危机蔓延至欧元区第三大经济体意大利,令该国集资能力减弱,美国对冲基金看淡意大利国债,正积极沽空意债图利。意大利银行股上周五遭洗仓,股市大幅波动,意国市场监管机构Consob通过披露短仓的新规定,冀打击炒家活动。受意大利资本市场动荡影响,西班牙国债预期收益率11日达到1997年以来最高点。当天,西班牙10年期国债收益率在二级市场达到6.030%,与德国国债的利差也由284.5个基点升至创纪录的336个基点,升幅为欧元区1999年建立以来之最。

美国打击意大利的行动并没有什么值得意外的地方,在此之前,美国就一直想通过在意大利制造政治动荡来引爆意大利危机,从而通过意大利危机来引爆整个欧盟的危机。在感到希腊危机将会有所缓和后,为了强化自己向欧盟转嫁危机的条件,美国加大了对欧盟的打击力度,先是大幅拉低了葡萄牙的信用评级,然后又开始做空意大利股市,从而再削弱西班牙的融资能力。

而美国之所以在打击欧盟的这个事情上越来越没有顾忌,恰恰就是利用了欧盟一直对美国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这个弱点,尽管美国从来没有公开讲过“美欧共治天下”这个观点,但是,欧盟却一直认为“美欧是可以共治天下”的,而且在美欧之间的矛盾在世界经济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已经变得如此明显的今天,欧盟还是没有充分认识到美国是要对它除之而后快的,事实上,美国也只有打倒欧元,瓦解欧盟,才能渡过这次危机,反之,如果美国总是和欧盟之外的国家拼的你死我活的话,那么最后必然是要被欧盟坐收渔翁之利的。

从另一个方面来说,欧盟能否真正崛起,关键在于欧盟是否真正独立,而欧盟独立的条件就是它要摆脱对美国的依赖,因此,只要欧盟还在军事、金融上依赖美国的支持或帮助,那么欧盟就无法真正独立,也就无法崛起了,而在此“不得独立”的状况下,日本当年的覆辙必然会在欧盟的身上重演。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欧盟如果因为美国的“出工不出力”而放缓了对利比亚的侵略步伐的话,那么利比亚危机就会转而成为引爆欧盟危机的导火索。正如当年美国因无法取得伊拉克和阿富汗战争的胜利转而触发美国次贷危机一样。

帝国主义发动对外战争的目的是为了克服国内的危机,因此,当对外战争失败后,国内危机就必然会爆发出来。尽管在这个问题上,帝国主义自己也积累了不少经验和教训,在选择战争对象的问题上总是捡一些最软的柿子去捏,但是,历史不是由帝国主义一家说了算的,事实已经证明,帝国主义往往连那些“软柿子”也啃不下来,因此,一方面,它不得不发动更多的战争以争取维持它的国际信用,另一方面,它又不得不提高战争的级别以克服其国内不断加重的危机。

从美欧争霸的角度来看,欧盟对朝鲜半岛及东盟表示关心的目的是为了突出中美之间的矛盾所在,意图加剧中美矛盾来缓和美欧矛盾。而美军参联会主席马伦的访华举动及其对中国的称赞,不仅是为了麻痹中国,同时也是为了麻痹欧盟,从而为美国在国际上的腾挪开辟出空间和时间来。而中国再次支持欧元的表态则是为了明确美欧矛盾的焦点所在,尽管是在欧洲表的态,但实际上却是说给美国听的,不过,由于中国现在一、不掌握最先进的生产力,二、经济金融领域越来越半殖民主义化,三、军事作战实力不可知,四、社会组织能力严重倒退,五、舆论被买办汉奸控制,六、祖国依然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因此,中国实际上是没有资格与美欧一争高下的,反过来说,美欧之所以都拿中国说事,关键还是为了转移对方的视线,如果中国真把自己当回事的话,那才是不懂国情的表现。

所有跟帖: 

对中国的评论缺乏客观,极度负面,点评无力。 -唐宋在线- 给 唐宋在线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7/13/2011 postreply 14:57:00

这是极左的看法。了解一下好。 -nWAY- 给 nWAY 发送悄悄话 nWAY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7/13/2011 postreply 15:02:10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