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 惡業利器回轉己  

From: http://tw.myblog.yahoo.com/treasuries-2121/article?mid=139&prev=140&next=138

八十五年五月開講
日常法師開示

  愛著煩惱極散逸
生死無常過未習
惡業利器回轉己
今應猛利策厭離

平常我們的心都是散亂的,並且歡喜放逸。歡喜散亂、放逸要以佛法來衡量,我們才能了解其中特點。《了凡四訓》的袁了凡先生說他以前「優遊放 任」,自從遇見雲谷法會禪師,聽了他的教誡之後,心裡就有「戰兢惕勵」的現象。我們看看自己有沒有戰克惕勵的狀況,如果沒有,就是「散逸」。仔細想想,這 是不是我們一般的狀態?你說你也有積極認真的時候,可是是什麼時候?你說去上班、賺錢的時候,而上班在等車時卻爭先恐後,惟恐被落到後頭;或者工作上有什 麼利益當前,就瞪大眼睛要與人爭,除了這種時間以外,忙完以後,就是享受的心態,認為忙完了應該享受一下。這在佛法就是「散逸」,這一點若不透過佛法的教 誡,我們根本不知道。現在我們將佛法與世間一般想法比較,就能體會這特點。所以這一偈說平常我們喜好煩惱,喜好貪瞋癡,因為世間就是這樣想:平常忙了半 天,吃好一點、穿好一點,享受一下有什麼關係呀?因此這幾個偈子都是依修行來說。

我們修行時滿渙散的,精神集中不起來,但是做世間的 事情卻是滿歡喜的。想去看經、聽經,心裡就是提不起來,而看電視、說笑話卻很來勁。這是什麼原因?是利器之輪。其實不僅如此,我自己現在漸漸在檢查,發覺 就算我在看佛經,如果看我歡喜的,我看得很來勁,雖然這本書也是經論,可是其實我是把這經論看成閒書看,你們有沒有這個經論?如果有,要注意,這是我們對 經論沒有恭敬心,久了就會養成惡習。

本來看經論有幾種方式,你可以以非常恭敬的心,而不用分別地看,可是內心當中誠敬到如親自面對佛 陀一樣,然後你不一定要念佛的功德,可是要有無比的誠敬心,印光大師就建議我們誦經的時候以如此的恭敬而不要去分別。這我們做不到。再不然你要去閱讀的時 候,就要認真的,慢慢的看。記得我剛出家的時候,我在看《華嚴經》,仁俊法師就問我:「你在看華嚴,很好,看多少呢?」我告訴他一天大概看兩卷,他很驚訝 地說:「你看兩卷?」我覺得很奇怪,看兩卷有什麼不對啊?後來我問法師看多少,他說半卷,當時我想怎麼可能呢?但是因為我對仁法師很尊敬,所以我想他的話 總有道理。過了多少年以後,我慢慢的懂了,如果你們非常認真,很恭敬且努力去讀經的話,半卷是太多了,除非你精神非常好。如果我們非常恭敬的去閱讀,很認 真的去看,這樣我們絕對能夠受用。平常我們的習慣就是消遣,覺得無聊,怎麼辦?就看書、看經嘛!這樣看經和看報紙有什麼差別?本來緣著經和緣著報紙是絕對 不一樣的,可是當時內心當中的效應是不是一樣?都是在消遣嘛!都是在浪費我們生命,而且我們對三寶經論褻瀆不恭敬,就這樣眼前得的果報並不是好的,為什麼 會這樣?還是我們以前的煩惱習氣造成的,我們現在做事情的時候隨順著煩惱習氣,問題就在這地方。雖然畢竟將來你看了以後,這究竟的影響一定是不一樣的,這 一點我們一定要很清楚。
有的人聽了以後,便會說我不敢看經了,前面我已經說過,也許你做完了以後會墮落,可是你不做的話,就能保證不墮落嗎? 不墮落的話,你仍會以其他的方式墮落,現在我因這樣而墮落,還有機會回來,其他的方式墮落就沒機會來了。所以要反過來看,要將以前這種看事情的方式努力的 改過來,這才是真正學到《利器之輪》的重點。老師也特別提到當我們碰見這種情況的對治,這個對治方法對在家居士有一些困難,對出家人也不大容易。平常我們 所以會這樣,是因為我們欠缺了如法的緣念三寶,緣念無常輪迴苦,假定平常我們真的能觀無常,能觀輪迴苦,就不會發生這樣的情況。不過我們所以能夠觀輪迴 苦、觀無常,還是要透過前面這一些道理,才能夠一步一步地改善,漸次的增上。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