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肖重发评点饶毅:科学领秀 PK 科学领袖

来源: 外乡人 2011-12-11 10:12:20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11300 bytes)
本文内容已被 [ 外乡人 ] 在 2011-12-11 16:29:33 编辑过。如有问题,请报告版主或论坛管理删除.

饶毅:“科学领秀”PK“科学领袖”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3772&do=blog&id=517445

作为科学网“饶学”第一人,作为曾经在一篇比较正式的文章中严重捧过他的臭脚的人,作为科学网的小丑(jester),我想对饶毅做一个终极评价。然后再潜水。

首先,我从不怀疑饶毅的学术成就,我也从不怀疑饶毅的动机,饶毅在自己内心里肯定是认为自己所做的一切是为了国家(科教界)好!这是他无所畏惧之所在。基于此,他把自己定位于中国的“科学领袖”。可是悲摧的是,饶毅的学识、才情、气度实在力有不逮。他的定位没有得到学术界和实践的认可,或许当初得到过某些国家高层领导人关爱的眼神,但也仅此而已。由于实践和定位的差距,在科学网闹出了很多“茶壶里的风波”,名副其实的成为了科学网的“科学领秀”。这反过来,又让饶毅本人有了自己俨然是中国科教界“科学领袖”的幻觉。这是一切风波根源之所在。如果说它有什么后果,无非是让科学网一地鸡毛,也让科学界更加两极分化,阵营壁垒更加森严,也让更多更有价值的议题边缘化。这是中国之大不幸,而饶毅却实实在在的获得了“青年导师”的美誉。如五四的胡适一样、如当今的李开复一样。下面,我们可以从饶毅的言行中管窥一二,至少我从那里看到的饶毅是“沽名钓誉、浅薄、小肚鸡肠、不诚信、没有民主平等意识”。

1、沽名钓誉

饶毅似乎很享受自己是一个争议性人物,据媒体报道,没有争议性的东西,他都没有兴趣介入。说实话,这也确实是饶毅的鲜明个性之所在。但是,这样的性格如果落实在做事上,不把事情搞砸几乎是不可能的。

饶毅的沽名钓誉是不言而喻的。饶毅刚任北大生科院院长,崔克明教授恰好要退休,并希望保留自己的实验室给自己的助手(副教授),饶毅坚决反对,要求必须通过国际同行评审方可,此事闹得很大。最后science记者还出来报道此事,把争议定性为两种文化的斗争。自然饶毅代表着先进文化,而崔老师无疑是落后文化的代表。我无意于评价两者的是非。但是如果我是饶毅,我是坚决不会接受记者的采访。为什么?这是家务事,两者没有什么严格的对错之分,哪有必要上升到两种文化的高度啊。而且事实上,饶毅大权在握,崔教授虽然是资深老教授,但也奈何不了院长大人,实验室最后关闭了事。但是,饶毅把事情搬到媒体上来吵,无疑让老教授寒心,革命工作一辈子,到老了得到了一个阻碍“先进文化”实施的“落后文化”的代表这样的大帽子。

事实上,这也是饶毅典型的行事风格,总觉得自己是“先进文化”的代表,别人都是“落后文化”的代表,“落后文化”的唯一作用是被“先进文化”扫进历史的垃圾堆。“别人”是谁呢?可以是台湾科学家(台湾署名事件)、也可以是已经当选或刚刚当选的院士(饶毅落选事件),总之,只要是饶毅看不顺眼或者不入饶毅法眼的人/事/物都是落后的。这种风格让我想起了“人民”这个词。当年,毛泽东领袖代表光荣正确伟大的“人民”。而其他任何人包括刘少奇、周恩来、彭德怀等等都随时可能是“人民”的敌人。被“人民”扫进历史的垃圾堆。“自决于人民”嘛。是啊,作为中国科研界的杰出代表的院士怎么在饶毅眼里就那么邪恶和落后呢?这些院士真应该被革命群众打倒并踩上一万只脚,让他们永世不得翻身!

2、浅薄

饶毅一贯以学识渊博自称并自豪,并喜欢附庸风雅玩科学史,据说还是中科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的博导,后来,北大自己成立了科学史研究中心,饶毅也当仁不让的成为了第一批研究员,并喜不自禁的大呼自己终于实现当上“文科教授”的梦想了。说实话,我基本上看过饶毅的科学史文章,真的也就是业余爱好者的水准。离教授的距离真是需要以万里计。饶毅先生如果不服气,可以问问你的同事吴国盛教授。

说实话,饶毅爱好科学史总还是值得鼓励的,但是,有点自知之明总还是要的。别把文科的东西不当成一门需要严格训练的学科。没有自知之明也就算了,还时常拿来标榜自己那就很不对了。可以从很多方面看出饶毅的浅薄。

1)、饶毅热衷于跟文科教授对话,有一次跟中文系系主任陈平原教授对话,饶毅教授居然突兀的说,他(这一代人)比胡适(那一代人)强多了,因为他们只是西方的学生,只是读了博士就回去了,而饶毅却是西方的老师,不仅读博士了,还在西方大学做教授。当时,陈平原听后立马严词驳斥。我当时看到这样的文字也傻眼了。人狂妄自信也总的靠点谱吧。胡适,开宗立派的一代宗师,“胡学”蔚然是一门专门的学问。而“饶学”大概也就我一个人在“研究”吧。:)

2)、教育部推出“中小学校长出国培训”的项目,大家知道后,骂声一片。后来饶毅不小心透露说这个项目竟然是他老人家提议的。我知道后,眼镜碎了一地。国家智囊难道就这样脑残?我不知道饶毅提议前作了基本的调研没有?还有,这个项目执行了这么久,您后续跟踪了没有?这事彻底暴露了饶毅不懂国情和拍脑袋的习气。

3)、饶毅落选后,知名度大增。凤凰卫视请他做了一期“世纪大讲堂”的节目,其中,他把中国现在科研落后归根于传统文化。毫无疑问,这是一种浅薄的流俗见解。任何一个对传统文化稍有研究的学者都不会同意他的看法。

从上面三件事情可以看出,他的人文和社科知识是相当浅薄的。我很怀疑饶毅有没有读过几本严肃的人文和社科的学术著作。实在没精力,翻翻《读书》杂志的目录也可以啊!一些基本经典不读的话,浅薄是难以避免的。

3、小肚鸡肠

小肚鸡肠最明显表现在院士落选事件上,唠唠叨叨为此写了N篇文章。包括打造屠呦呦和张亭栋这样的石头来打击院士。甚至还把NIBS的副教授推到前台,而且一再的把自己的朋友施一公放在火上烤。(不知道饶毅写文章前征求过人家的同意么?)就是为了宣泄自己的不满。我从来不否认院士选举有很多问题,但是,饶毅作为参选人参选了,就应该是默认了院士选举这种民主制度。愿赌服输,天经地义。实在不明白他唧唧歪歪的道理何在。我举一个化学学部的例子吧。李灿院士当年也是很牛的,可是他也是连续三次之后才当选。他现在是国际催化学会的主席。这个地位相信饶毅一辈子也无法企及。但是,到目前为止,据我所知,他也没有一篇CNS文章发表,是的,催化很难发表CNS文章,但是,也还没到无法企及的程度,事实上,李灿任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两个研究组都发过N/S。其中一个是院士,一个是刚评上杰青。但是,我依然认为李灿的学术地位不可挑战。不仅因为他在紫外催化表征的开拓性贡献,也因为他目前投入大量的人财物去攻克世界难题:光解水。

饶毅自己说了不要迷信CNS,可是一到他的朋友身上,拿得出手的还就只有CNS。希望不要老拿自己的手打自己的脸,不好玩得!饶毅说自己那么牛,选院士志在必得,可是除了文章,他在国际上或国内的大奖拿过哪项呢?韩家淮还获得了“长江学者”成就奖,人家这次落选了,你看到人家吭一声了吗?舒德干的CNS文章难道会比你饶毅少吗?你问问人家评过多少次才上的?

实际上,院士也就是一个荣誉,上不上都不影响你干正事,如果一定要院士这个帽子才能一展您的宏图,我看,不给你(至少不这么快)这个帽子那就对了!总之,院士事件让饶毅斯文扫地。其小肚鸡肠让人一览无余。

另外,当年肖传国跟方舟子打官司,饶毅以专家身份提供证词。那个证词啊,实在看不出是出自一个教授的手,不知道还以为是泼妇骂街呢!据说,肖传国据此在纽约状告饶毅,最后饶毅以赔偿一万美金告饶。不过,饶毅作为公共知识分子,我没有看到他对此的公开反省和道歉。证词放在附录里。

4、不诚信

最近暴露出饶毅具有双重国籍,虽然科学网质疑者众,可是饶毅却没有出来辩驳。另外根据我对美国注销国籍程序的初浅了解(正常情况下需要两年时间),饶毅显然还拥有美籍。而这跟中国院士必须是中国籍是相违背的。这么严重的诚信问题,媒体和饶毅本人居然不理睬实在让人匪夷所思!另外,千人计划是饶毅等人倡导的,可是饶毅本人和饶毅夫人吴瑛却是受益者,而且吴瑛还是备受争议的B类呢。这也是让人很无语!

5、没有民主平等意识

院士事件是其一,其二是饶毅博客科学网代管事件。至少这件事对我和陈安有着深刻的影响。一个科学家,居然在科学网可以表现的如此赤裸裸的傲慢和歧视。事实上,饶毅的博客也没有代管,至少没有完全代管,饶毅本人也经常管理登陆自己的博客。但是,这样做,至少我是只会把他当成陌生人而不是博友。当然,他这样做也让他赢得了无数的粉丝。粉丝一般是你越不理他,他越来劲!事实上,科学网在各个方面比他牛逼的人多了去了。可是我看到的却是人家的谦卑和平等!连网络这样的天然平等空间,我们都得不到平等,我们还玩个屁啊!

从以上五点:沽名钓誉、浅薄、小肚鸡肠、不诚信、没有民主平等意识。足可以看出,饶毅心比天高,命比纸薄。从一个所谓的中国“科学领袖”变成科学网的“科学领秀”。

最后送上蒲慕明先生和胡适先生的两段话,劝君还是少做“青年导师”为好!“杀君马者道儿旁”。

蒲慕明说:现代科学在中国历史很短,而科学文化或者科研传统(包括经费分配体制)的建立需要好几代科学家扎实(down-to-earth)的努力:新海归的一个长期任务就是要为此做出重要的贡献。如果没有严谨的、求实的、以及对于造假行为的严肃处理,任何经费分配制度都将无法正常运行。那些刚回来的、已经在国外取得较高学术成就的年轻科学家们,可以通过在自己实验室积极努力地工作,为提高中国的科学水平做出贡献;并且在他们的周围建立一种重视科研质量、严谨的、有创新性的科学文化。在他们参与的学术评审中树立客观公正的、严谨的、有批评态度的好榜样。当他们自己的科研蓬勃发展、并通过有效交流而影响了自己周围的同事时,这些回国者中的一部分人将最终成为中国科学的领导者和决策者。

胡适晚年深刻反思,顿悟到宽容的重要性,写下了《宽容与自由》这样的经典文献,其中说:我们谈到英国文学大师阿克顿(Lord Acton)一生准备要著作一部《自由之史》,没有写成他就死了。布尔先生那天谈话很多,有一句话我至今没有忘记。他说,"我年纪越大,越感觉到容忍(tolerance)比自由更重要。" 布尔先生死了十多年了,他这句话我越想越觉得是一句不可磨灭的格言。我自己也有"年纪越大,越觉得容忍比自由还更重要"的感想。有时我竟觉得容忍是一切自由的根本:没有容忍,就没有自由。

是啊,饶毅天天喊打喊杀,就差一把刀了。如果他有把刀的话,或许饶毅就是第二个毛泽东,那些院士又是臭老九,至少是右派!绝对是一辈子不得翻身!这个刀可以是炸药奖、院士、科技部部长等职位。当然如果是一把手或诸侯那就更爽了。大家都知道律师李庄吧。

哎,我们现在谈幸福指数、谈和谐社会,大家还是洗洗睡吧。

 

对肖传国起诉方舟子一案的意见书

饶毅

美国西北大学神经科教授

兼中国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资深研究员

 

以下是我对肖传国起诉方是民一案的意见。

从念研究生开始,我在神经科学这一行已23年。近十一年和中国有许多交流,并在中国直接从事研究和教学,对中国生物医学的历史演变有过一些探讨,对中国生物医学界比较熟悉,对国际神经科学界也不陌生,对中国学术界现状也较了解。

虽然我无法知道本案涉及的全部细节,但是,为了法律的尊严,我劝法院驳回此案,以后也不要受理类似的案件。理由是:不清楚肖传国智力是否和年龄相称、或有缺陷,精神是否有毛病、或有异于正常成年人;恐怕其中一个有比较大的问题。除了2002年我在一篇说明里顺带回应过他的问题以外,其后我对他的事不愿意表态,主要原因是怕出现与智商低下、或者精神有问题者辩论的情况;俗话说,如果一个人和傻瓜(或者精神病)吵架,别人会以为这个人也是傻瓜(或者精神病)。我没见过肖传国,不能断定、但也不能排除,他有上述两个毛病中的一个。比如,精神健全、懂基本规律的成年科学工作者如果要得到科学界的认可,都知道是要靠自己的科学工作,而不是在媒体、网上、或者法院里去无休止地费时间和气力。如果谁要折磨自己而读《肖传国致全国媒体,学术界同仁和方舟子的公开信》,很容易提出他有没有比语无伦次更大的问题、很难摆脱对作者精神健康的疑问。是肖传国真的重要到全国媒体关心的程度、还是他判断力异常找错了发信对象?是他为了斗方舟子花时间而牺牲诺贝尔奖(“诺贝尔奖暂时不想“)、还是诺贝尔奖从来和他无缘?给“全国媒体、学术界同仁”的公开信上写骂人话,是肖智商或情商低下、还是全国人民品位象他想像的那么低、低到不会反感他脏话骂人?

因为怀疑他有以上两大问题之一,我不敢冒成为蠢才或疯子之危险去起诉他对我和其他二十多个在美国的华裔学者的攻击和诬陷。我劝法院也不要贸然接受他的起诉。如果什么时候事实证明他有其中一个问题,而法院现在继续受理此案就有可能导致法院蒙羞。我甘冒做蠢才或疯子之险,写下此意见,也是为法院的尊严着想。

如果不是科学院现有院士已经意识到肖水平很低而拒绝他,而是方是民的言论使肖传国没有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那么可以认为:方是民为中国科学院立了一功。在我看来:没有很强的证据表明肖传国真正搞懂了科学常规,也没有充分证明他的水平高于我的低年级研究生、高年级大学生、甚至学生的学生。如果肖传国当选中国院士,那可能使院士水平破低点记录。

2006年9月6日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