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城危矣?传绿城财困,老总急拉马云救急。

来源: wxcfgh85 2011-11-03 17:59:59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24850 bytes)

绿城称不存在马云救助说法 未来不会大幅度打折

2011-11-04 每日经济新闻 徐杰

身处深秋时节中的绿城变得尤为敏感,稍有风至便引发强烈反应。

或许正如绿城董事长宋卫平所感叹的,“在此调控深秋,绿城似乎成了一些人眼里的风向标。绿城现状如何,大概是很多人心头迫不及待要探知的一个题目……”

连宋卫平也坦言,目前绿城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资金周转。降不降?如何降?或正是绿城目前颇为焦虑的问题。

对于马云要出手救绿城的传闻,昨日(11月3日),绿城集团执行总经理傅林江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解释称,只是马云此前向绿城表示,自己公司员工想买绿城的房子。

不存在出手救助绿城的说法

杭州当地媒体《都市快报》援引宋卫平的回复称,在这个节骨眼上,同为浙商的马云很有可能伸出援手。“马云已号召阿里巴巴的弟兄们,买入绿城的住宅。”针对这次购房,宋卫平称,目前双方的“具体要求正在沟通中”。

报道称,这个时间准备伸出援手、大买绿城房子的还不止阿里巴巴一家。对此,宋卫平承认“没有特别安排,但团购确实有一些”。据了解,杭州本土一家大型电子产品制造企业也正在就相关团购意向与绿城接触。

对于马云要出手救绿城的传闻,昨日(11月3日),绿城集团执行总经理傅林江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解释称,不存在出手救助绿城,只是马云此前向绿城表示,自己公司员工想买绿城的房子。傅林江透露,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实际交易。

11月2日,傅林江向媒体表示,宏观调控对杭州房地产形势的影响是有的,尤其是今年8、9月份以后,杭州房地产成交量下降的速度是比较快的,但是调控并没有影响绿城集团的正常运作。

“绿城现在已经不是杭州的绿城,也不是浙江的绿城,而是全国的绿城。绿城在全国49个城市布点,其中有一些是不限购的城市,销售情况不错。”据其透露,绿城10月份比9月份的销售业绩已经上涨18%,10月份销售业绩达20多亿元。

傅林江介绍,接下来,绿城在11月和12月会推出一些业务,销售业绩预计将会更好。浙江的楼盘如果价格定位合理,刚性需求还是存在的,市场还是会健康稳步发展的。

不会大幅度打折

绿城现在遇到的最大问题究竟是什么?宋卫平坦言是资金周转。宋卫平在其《从绿城“被破产”说起》中认为,“今日今时,绿城的难处,是整个行业共同的难处。”“秋日天凉,并非只笼罩一城一池,今日由于调控严厉遭遇生存困境的,是中国整个房地产行业。”

放眼望去,调控仍然没有放松的迹象,楼市降价潮渐起,上海楼市不断传来开发商降价促销的信息。龙湖、星河湾、绿地、中海、新城等开发商均选择了降价促销,以回笼资金。

据傅林江介绍,绿城五分之二的物业不在限购政策之内,言下之意,五分之三的物业正处于 “限购区”,绿城产品定位于改善型住宅,购买对象受限购政策影响最大。

9月底,宋卫平曾公开表示,绿城首先要努力把房子卖出去;如果无效,就要看看能不能腾挪掉几个项目;如果这两个手段都不奏效,那就直接把价格降到底。卖完所有的房子,以后就不再做房地产了。

绿城已经开始项目股权转让。据绿城10月的公司通讯显示,9月15日,绿城集团的附属公司绿城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向天津安城创景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 (有限合伙)协议转让了温州绿城发展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15%的股权,转让价格为人民币3000万元。宋卫平11月2日回复媒体亦坦承 “已在洽谈转让部分项目股权。”

傅林江昨日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为应对当前形势,绿城可能会做出适当优惠促销,优惠幅度会在3~5个点左右。傅林江前一天亦称,绿城会回馈一些老业主,包括他们的亲戚朋友,接下来是员工,因为员工也是一个庞大的队伍。如果有余量,会优惠给新客户。

对于大幅度打折或直接降价,傅林江说可能性不会有。因为绿城的利润并不高,绿城利润就9个点,降到底也就是9.1折,因为绿城的成本太高了。

相关阅读 马云出手救绿城 已号召阿里巴巴员工买绿城房 都市快报

绿城似乎正在经历一场“被破产”的麻烦!

昨天凌晨,在绿城房产的官方微博上,发表了宋卫平的一篇文章,称“破产传闻子虚乌有,绿城一切尚好”。言语之间,真情流露。而屏幕左下角发布微博的时间尤其引人注目:04:42。

绿城究竟怎么了?作为掌门人,宋卫平有信心和对策带绿城走出这次困境吗?面对记者的问题,宋卫平说:“被”惯了,受伤。这里的“被”,说的是“被收购”、“被清查”、“被破产”。

昨天,记者向宋卫平董事长提出近10个问题。宋卫平就其中他认为应该回答的问题一一进行了回复。

宋卫平坦言,目前绿城遇到的最大问题是资金周转。而在这个节骨眼上,同为浙商的马云很有可能伸出援手。“马云已号召阿里巴巴的弟兄们,买入绿城的住宅。”宋卫平说。

问答实录

马云要出手救绿城?

这很容易让人想起发生在2006年7月的那件事。

当时,由于金义集团资金困难,万向集团董事局主席鲁冠球给金义集团董事长陈金义发去了一份正文只有15个字的“慰问”传真,“陈金义同志:我心痛!事至此,先了结。要多少?来人拿!鲁冠球。”

一时间,这成了人们谈论的热点话题。浙江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史晋川说,在这寥寥几句话里,他看到了一个融为一体的浙江民营企业群。

宋卫平和马云的祖籍同为浙江嵊州,今年4月,两人还一起回老家祭祖,并接受了当地领导的会见。有消息称,宋卫平还是马云私人会所江南会的创始会员(据传创始会员共有8人,还包括丁磊、郭广昌、冯根生等)。

针对这次购房,宋卫平称,目前双方的“具体要求正在沟通中”。

这个时间准备伸出援手、大买绿城房子的还不止阿里巴巴一家。宋卫平承认“没有特别安排,但团购确实有一些”。据了解,杭州本土一家大型电子产品制造企业也正就相关团购意向与绿城接触。

这恰恰印证了宋卫平一个月前的话。9月底,宋卫平曾表示,绿城现阶段的营销策略将分为3阶段,其中第一个阶段就是努力做销售,把房子卖出去(而团购是目前房产销售的最佳方式,记者注)。

记者:有消息称,目前杭州有一些大型企业,会集中购买绿城的房子,以帮助绿城渡过难关,此消息是否属实?

宋卫平:马云已号召阿里巴巴的弟兄们,买入绿城的住宅。

在宋卫平看来,现在的绿城远远没到引起大家如此担忧的地步。

在宋发表的官方声明中提到,“绿城离破产还有很远的一段距离”,“目前一切都在可控范围内”。

那么,现在的绿城遇到的最大问题究竟是什么?宋卫平回了四个字:资金周转。

资金,这或许在宋卫平眼里,正是丢掉的那30分。根据绿城2010年年报,净资产负债率为132%。而到了2011年中报上,这一数字上升到163.2%。

绿城房地产集团执行总经理曹舟南说,如果按照国内财务标准确定,绿城总资产负债率在85%左右,而国内房企正常的负债率在75%左右。

销售不畅是绿城负债率上升的主要因素,“绿城的产品线多是改善型住宅,客群定位偏高端,这个阶层受限购政策影响最大。”一位业内人士说。据悉,今年前8月,归属绿城权益金额约160亿元,同比去年前8个月的190亿元,下滑约15.8%。

记者:如果一个完全健康的绿城是100分,那么现在的绿城有多少分?

宋卫平:仅仅70分。但秋冬之后,总有明媚之春。

现在的绿城只有70分

对房产企业来说,卖不动房子,最好的办法就是降价。

8月以来,杭州多个区域出现了价格洗牌。下沙、桥西、申花等板块都有楼盘开出震撼价格,一些区域的价格体系已被重估。

绿城在这些地段的楼盘不多,但宋卫平似乎并没有降价的打算。谈到会否降价时,他立刻回答:不会直降。

在宋卫平看来,不降价的理由很简单:对老业主不公平。在他的官方声明中,有这样一段话:“前段时间,由于退房潮引发的业主闹事,固然于法于理是不对的,但将心比心,我们是否应给予情感上的理解呢?”

更大的原因也许是时间未到。因为在宋卫平现阶段营销策略的最后一个阶段,就是直接把价格降到底,把所有的房子都卖完,以后就不再做房地产了。

但在这之前,还有第二阶段,按宋的说法,是考虑腾挪掉几个项目。这个目前已经在操作了。在被问到“这些项目有目标了吗?是杭州还是外地的?”时,宋卫平回答:都在洽谈中,随缘。

记者:考虑降价吗?

宋卫平:只有以老客户为主新客户也有的适量优惠,没有直落的降价。

不会直接降价,已在洽谈转让部分项目股权

记者:有种说法,宋总对这次绿城是否能走出困境心里也没底,能回应一下吗?有几成把握?

宋卫平:八九成。八九不离十。

有信心带绿城走出这次困境

宋卫平对最终能带领绿城走出这次困境仍然充满信心。此前,他曾公开表示,目前的情况比2008年八九月份还要好,那时公司已经有了支付方面的问题,开始欠款了。

而这次到现在为止,公司还没有拖欠地价款。

但这显然要耗费大量精力。这一点从他昨天凌晨还在回复传言就可见一斑。记者八卦地问,“宋总难道一夜无眠?”他回答:常常。习惯了。

绿城遭遇“被破产”,竞争对手纷纷噤声,为数不多站出来的也多是宽慰之语。

一位不愿具名的上市房企相关负责人昨日说,绿城的经营模式和他们之前很类同,都是只做中高端,而且公司的收入基本都依赖于出售物业的回笼,因此一旦遇到调控,就会很难受。

该负责人认为,目前绿城还撑得住,比如其融资成本还不算很高,其次客户群购买力还在。长期看,限购不会始终持续下去,绿城“扛还是能扛得住”。而且,其 个人认为,绿城此前拿地的项目虽然成本不低,但土地价值和价格较为匹配,这就注定其最终不可能选择降价,而是选择项目出让等模式,来应对危机。

孙宏斌力挺

而融创中国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孙宏斌昨日更是在其个人微博上称,“最近在无锡,正好赶上绿城香樟园昨天开盘,买了一套,一是价格合适;二是表示对绿城的支持。”

已被路劲收购的天津顺驰地产老板孙宏斌,是这么多年来公开叫板过万科老大地位的两个最知名房地产商之一,另一个就是现在陷入破产传闻的绿城地产老板的宋卫平。

在博文中,孙宏斌还回忆了自己与宋卫平的交情:“2007年年初就想买绿城的北京御园,看房时正好老宋视察御园,听说我在售楼处,马上过来,当时是我最低潮时,对顺驰(的)过去肯定鼓励。后因外籍身份而作罢。绿城的产品是最好的,如果价格合适,可以买。”

销售数据不乐观

“产品是最好”的绿城,最近在销售数据上的表现并不乐观。

同策咨询研究中心昨日提供的数据显示,1-10月,绿城在沪项目玉兰花园销售量为46套,绿城玫瑰园和黄浦湾则分别销售9套和1套。

对此,绿城上海玉兰花园的相关负责人昨日称,玉兰花园单价虽然近5万元,但是装修产品,其定价和所在区位的其他项目相比,价格不算很高。

而同策咨询研究中心张宏伟则称,绿城今年在青岛、合肥、北京、杭州等城市成交表现都较为突出,其他区域销售相对平淡。张宏伟认为,绿城在青岛、合肥等地销售突出,不排除采取了个别城市突围市场的策略,即通过一些新盘定价较低的策略,回笼资金。

前述绿城上海玉兰花园的相关负责人也称,目前绿城应对市场的主要做法,就是先跑销量,新盘项目定价较平,但已开盘项目绝对不会降价。“如果跑不动,绿城还有很好的存量土地”。该负责人并称,外界对绿城的破产之说,是无稽之谈。

降价跑量之难

某上市房企一位营销负责人则认为,现在的行情就是要靠刚需来跑量,而绿城的项目,购买群体多是被限购人群,靠销售跑量难度不小。至于股权出让等模式,不受限购等政策影响,可行性相对更大。

专家称,最好的情况是,绿城通过出售自己持有的项目股权,回笼资金来养合作开发的项目。但出售在建项目难点多,因此也有可能,绿城最终会出让绿城的股权。

专家还提到,宋卫平在1990年代做房产的时候,曾经因为当时经济波动的原因,面临卖不掉房子的尴尬,当时他不是降价卖房子,而是花更多的钱去把房子和 社区做好,这个特征从绿城最初创办开始就已经形成。这种特征也导致绿城开发速度慢,常常缺钱,在这种情况下,绿城开始需找合作伙伴,由其他企业出土地,绿 城来管理,这为绿城的大规模扩张提供基础。

专家指出,绿城的经营模式存在缺陷,首先是只有在市场好的时候,才能卖得动房子;其次,由于绿城的合作伙伴大多只出土地,因此降价意愿小。这就导致一旦市场遇到困境,就没有任何办法,只能硬扛。

身处深秋时节中的绿城变得尤为敏感,稍有风至便引发强烈反应。

或许正如绿城董事长宋卫平所感叹的,“在此调控深秋,绿城似乎成了一些人眼里的风向标。绿城现状如何,大概是很多人心头迫不及待要探知的一个题目……”

连宋卫平也坦言,目前绿城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资金周转。降不降?如何降?或正是绿城目前颇为焦虑的问题。

对于马云要出手救绿城的传闻,昨日(11月3日),绿城集团执行总经理傅林江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解释称,只是马云此前向绿城表示,自己公司员工想买绿城的房子。

不存在出手救助绿城的说法

杭州当地媒体《都市快报》援引宋卫平的回复称,在这个节骨眼上,同为浙商的马云很有可能伸出援手。“马云已号召阿里巴巴的弟兄们,买入绿城的住宅。”针对这次购房,宋卫平称,目前双方的“具体要求正在沟通中”。

报道称,这个时间准备伸出援手、大买绿城房子的还不止阿里巴巴一家。对此,宋卫平承认“没有特别安排,但团购确实有一些”。据了解,杭州本土一家大型电子产品制造企业也正在就相关团购意向与绿城接触。

对于马云要出手救绿城的传闻,昨日(11月3日),绿城集团执行总经理傅林江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解释称,不存在出手救助绿城,只是马云此前向绿城表示,自己公司员工想买绿城的房子。傅林江透露,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实际交易。

11月2日,傅林江向媒体表示,宏观调控对杭州房地产形势的影响是有的,尤其是今年8、9月份以后,杭州房地产成交量下降的速度是比较快的,但是调控并没有影响绿城集团的正常运作。

“绿城现在已经不是杭州的绿城,也不是浙江的绿城,而是全国的绿城。绿城在全国49个城市布点,其中有一些是不限购的城市,销售情况不错。”据其透露,绿城10月份比9月份的销售业绩已经上涨18%,10月份销售业绩达20多亿元。

傅林江介绍,接下来,绿城在11月和12月会推出一些业务,销售业绩预计将会更好。浙江的楼盘如果价格定位合理,刚性需求还是存在的,市场还是会健康稳步发展的。

不会大幅度打折

绿城现在遇到的最大问题究竟是什么?宋卫平坦言是资金周转。宋卫平在其《从绿城“被破产”说起》中认为,“今日今时,绿城的难处,是整个行业共同的难处。”“秋日天凉,并非只笼罩一城一池,今日由于调控严厉遭遇生存困境的,是中国整个房地产行业。”

放眼望去,调控仍然没有放松的迹象,楼市降价潮渐起,上海楼市不断传来开发商降价促销的信息。龙湖、星河湾、绿地、中海、新城等开发商均选择了降价促销,以回笼资金。

据傅林江介绍,绿城五分之二的物业不在限购政策之内,言下之意,五分之三的物业正处于 “限购区”,绿城产品定位于改善型住宅,购买对象受限购政策影响最大。

9月底,宋卫平曾公开表示,绿城首先要努力把房子卖出去;如果无效,就要看看能不能腾挪掉几个项目;如果这两个手段都不奏效,那就直接把价格降到底。卖完所有的房子,以后就不再做房地产了。

绿城已经开始项目股权转让。据绿城10月的公司通讯显示,9月15日,绿城集团的附属公司绿城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向天津安城创景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 (有限合伙)协议转让了温州绿城发展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15%的股权,转让价格为人民币3000万元。宋卫平11月2日回复媒体亦坦承 “已在洽谈转让部分项目股权。”

傅林江昨日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为应对当前形势,绿城可能会做出适当优惠促销,优惠幅度会在3~5个点左右。傅林江前一天亦称,绿城会回馈一些老业主,包括他们的亲戚朋友,接下来是员工,因为员工也是一个庞大的队伍。如果有余量,会优惠给新客户。

对于大幅度打折或直接降价,傅林江说可能性不会有。因为绿城的利润并不高,绿城利润就9个点,降到底也就是9.1折,因为绿城的成本太高了。

相关阅读 马云出手救绿城 已号召阿里巴巴员工买绿城房 都市快报

绿城似乎正在经历一场“被破产”的麻烦!

昨天凌晨,在绿城房产的官方微博上,发表了宋卫平的一篇文章,称“破产传闻子虚乌有,绿城一切尚好”。言语之间,真情流露。而屏幕左下角发布微博的时间尤其引人注目:04:42。

绿城究竟怎么了?作为掌门人,宋卫平有信心和对策带绿城走出这次困境吗?面对记者的问题,宋卫平说:“被”惯了,受伤。这里的“被”,说的是“被收购”、“被清查”、“被破产”。

昨天,记者向宋卫平董事长提出近10个问题。宋卫平就其中他认为应该回答的问题一一进行了回复。

宋卫平坦言,目前绿城遇到的最大问题是资金周转。而在这个节骨眼上,同为浙商的马云很有可能伸出援手。“马云已号召阿里巴巴的弟兄们,买入绿城的住宅。”宋卫平说。

问答实录

马云要出手救绿城?

这很容易让人想起发生在2006年7月的那件事。

当时,由于金义集团资金困难,万向集团董事局主席鲁冠球给金义集团董事长陈金义发去了一份正文只有15个字的“慰问”传真,“陈金义同志:我心痛!事至此,先了结。要多少?来人拿!鲁冠球。”

一时间,这成了人们谈论的热点话题。浙江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史晋川说,在这寥寥几句话里,他看到了一个融为一体的浙江民营企业群。

宋卫平和马云的祖籍同为浙江嵊州,今年4月,两人还一起回老家祭祖,并接受了当地领导的会见。有消息称,宋卫平还是马云私人会所江南会的创始会员(据传创始会员共有8人,还包括丁磊、郭广昌、冯根生等)。

针对这次购房,宋卫平称,目前双方的“具体要求正在沟通中”。

这个时间准备伸出援手、大买绿城房子的还不止阿里巴巴一家。宋卫平承认“没有特别安排,但团购确实有一些”。据了解,杭州本土一家大型电子产品制造企业也正就相关团购意向与绿城接触。

这恰恰印证了宋卫平一个月前的话。9月底,宋卫平曾表示,绿城现阶段的营销策略将分为3阶段,其中第一个阶段就是努力做销售,把房子卖出去(而团购是目前房产销售的最佳方式,记者注)。

记者:有消息称,目前杭州有一些大型企业,会集中购买绿城的房子,以帮助绿城渡过难关,此消息是否属实?

宋卫平:马云已号召阿里巴巴的弟兄们,买入绿城的住宅。

在宋卫平看来,现在的绿城远远没到引起大家如此担忧的地步。

在宋发表的官方声明中提到,“绿城离破产还有很远的一段距离”,“目前一切都在可控范围内”。

那么,现在的绿城遇到的最大问题究竟是什么?宋卫平回了四个字:资金周转。

资金,这或许在宋卫平眼里,正是丢掉的那30分。根据绿城2010年年报,净资产负债率为132%。而到了2011年中报上,这一数字上升到163.2%。

绿城房地产集团执行总经理曹舟南说,如果按照国内财务标准确定,绿城总资产负债率在85%左右,而国内房企正常的负债率在75%左右。

销售不畅是绿城负债率上升的主要因素,“绿城的产品线多是改善型住宅,客群定位偏高端,这个阶层受限购政策影响最大。”一位业内人士说。据悉,今年前8月,归属绿城权益金额约160亿元,同比去年前8个月的190亿元,下滑约15.8%。

记者:如果一个完全健康的绿城是100分,那么现在的绿城有多少分?

宋卫平:仅仅70分。但秋冬之后,总有明媚之春。

现在的绿城只有70分

对房产企业来说,卖不动房子,最好的办法就是降价。

8月以来,杭州多个区域出现了价格洗牌。下沙、桥西、申花等板块都有楼盘开出震撼价格,一些区域的价格体系已被重估。

绿城在这些地段的楼盘不多,但宋卫平似乎并没有降价的打算。谈到会否降价时,他立刻回答:不会直降。

在宋卫平看来,不降价的理由很简单:对老业主不公平。在他的官方声明中,有这样一段话:“前段时间,由于退房潮引发的业主闹事,固然于法于理是不对的,但将心比心,我们是否应给予情感上的理解呢?”

更大的原因也许是时间未到。因为在宋卫平现阶段营销策略的最后一个阶段,就是直接把价格降到底,把所有的房子都卖完,以后就不再做房地产了。

但在这之前,还有第二阶段,按宋的说法,是考虑腾挪掉几个项目。这个目前已经在操作了。在被问到“这些项目有目标了吗?是杭州还是外地的?”时,宋卫平回答:都在洽谈中,随缘。

记者:考虑降价吗?

宋卫平:只有以老客户为主新客户也有的适量优惠,没有直落的降价。

不会直接降价,已在洽谈转让部分项目股权

记者:有种说法,宋总对这次绿城是否能走出困境心里也没底,能回应一下吗?有几成把握?

宋卫平:八九成。八九不离十。

有信心带绿城走出这次困境

宋卫平对最终能带领绿城走出这次困境仍然充满信心。此前,他曾公开表示,目前的情况比2008年八九月份还要好,那时公司已经有了支付方面的问题,开始欠款了。

而这次到现在为止,公司还没有拖欠地价款。

但这显然要耗费大量精力。这一点从他昨天凌晨还在回复传言就可见一斑。记者八卦地问,“宋总难道一夜无眠?”他回答:常常。习惯了。

推荐阅读:绿城再遭危机同行普遍沉默 孙宏斌力挺宋卫平

绿城遭遇“被破产”,竞争对手纷纷噤声,为数不多站出来的也多是宽慰之语。

一位不愿具名的上市房企相关负责人昨日说,绿城的经营模式和他们之前很类同,都是只做中高端,而且公司的收入基本都依赖于出售物业的回笼,因此一旦遇到调控,就会很难受。

该负责人认为,目前绿城还撑得住,比如其融资成本还不算很高,其次客户群购买力还在。长期看,限购不会始终持续下去,绿城“扛还是能扛得住”。而且,其 个人认为,绿城此前拿地的项目虽然成本不低,但土地价值和价格较为匹配,这就注定其最终不可能选择降价,而是选择项目出让等模式,来应对危机。

孙宏斌力挺

而融创中国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孙宏斌昨日更是在其个人微博上称,“最近在无锡,正好赶上绿城香樟园昨天开盘,买了一套,一是价格合适;二是表示对绿城的支持。”

已被路劲收购的天津顺驰地产老板孙宏斌,是这么多年来公开叫板过万科老大地位的两个最知名房地产商之一,另一个就是现在陷入破产传闻的绿城地产老板的宋卫平。

在博文中,孙宏斌还回忆了自己与宋卫平的交情:“2007年年初就想买绿城的北京御园,看房时正好老宋视察御园,听说我在售楼处,马上过来,当时是我最低潮时,对顺驰(的)过去肯定鼓励。后因外籍身份而作罢。绿城的产品是最好的,如果价格合适,可以买。”

销售数据不乐观

“产品是最好”的绿城,最近在销售数据上的表现并不乐观。

同策咨询研究中心昨日提供的数据显示,1-10月,绿城在沪项目玉兰花园销售量为46套,绿城玫瑰园和黄浦湾则分别销售9套和1套。

对此,绿城上海玉兰花园的相关负责人昨日称,玉兰花园单价虽然近5万元,但是装修产品,其定价和所在区位的其他项目相比,价格不算很高。

而同策咨询研究中心张宏伟则称,绿城今年在青岛、合肥、北京、杭州等城市成交表现都较为突出,其他区域销售相对平淡。张宏伟认为,绿城在青岛、合肥等地销售突出,不排除采取了个别城市突围市场的策略,即通过一些新盘定价较低的策略,回笼资金。

前述绿城上海玉兰花园的相关负责人也称,目前绿城应对市场的主要做法,就是先跑销量,新盘项目定价较平,但已开盘项目绝对不会降价。“如果跑不动,绿城还有很好的存量土地”。该负责人并称,外界对绿城的破产之说,是无稽之谈。

降价跑量之难

某上市房企一位营销负责人则认为,现在的行情就是要靠刚需来跑量,而绿城的项目,购买群体多是被限购人群,靠销售跑量难度不小。至于股权出让等模式,不受限购等政策影响,可行性相对更大。

专家称,最好的情况是,绿城通过出售自己持有的项目股权,回笼资金来养合作开发的项目。但出售在建项目难点多,因此也有可能,绿城最终会出让绿城的股权。

专家还提到,宋卫平在1990年代做房产的时候,曾经因为当时经济波动的原因,面临卖不掉房子的尴尬,当时他不是降价卖房子,而是花更多的钱去把房子和 社区做好,这个特征从绿城最初创办开始就已经形成。这种特征也导致绿城开发速度慢,常常缺钱,在这种情况下,绿城开始需找合作伙伴,由其他企业出土地,绿 城来管理,这为绿城的大规模扩张提供基础。

专家指出,绿城的经营模式存在缺陷,首先是只有在市场好的时候,才能卖得动房子;其次,由于绿城的合作伙伴大多只出土地,因此降价意愿小。这就导致一旦市场遇到困境,就没有任何办法,只能硬扛。

成都商报:绿城会不会成中超的"雷曼兄弟"?

2011-11-04 成都商报

然而在国际经济形势动荡、国内楼市调控政策持续的背景下,年中报净资产负债率高达163.2%的绿城会不会不幸成为第一个引爆中超地产泡沫的“雷曼兄弟”呢?

 

编者按:昨日本报17版刊登《明年中超可能更烧钱》一文明确预言中超将出现“地产热”现象,此话题迅速在各界引发热烈议论,不少热 心球迷更是来电与本报编辑记者探讨此一话题,为更深入、更客观、更全面的来分析这一现象,今日本报特节选刊登新华社记者昨天的一篇评论文章,以满足读者的 要求。

观一叶而知秋。11月2日凌晨,浙江绿城集团董事长宋卫平通过绿城房产的微博撰文一篇辟谣,称最近媒体传闻绿城因资金链断裂而申请破产保护是个“冷 幽默”,“绿城离破产还有很远的距离”。然而在国际经济形势动荡、国内楼市调控政策持续的背景下,年中报净资产负债率高达163.2%的绿城会不会不幸成 为第一个引爆中超地产泡沫的“雷曼兄弟”呢?

任何结构单一、缺乏对冲的事物都存在着较大的风险敞口,主要由恒大、绿城、亚泰、宏运、中能、建业等地产企业或主营业务与地产紧密相关的企业为参与 主体的中超联赛也不例外。尤其在国内地产行业资金链普遍吃紧、楼市“金九银十”现象不再的萧条现状下,2012赛季中超的“地产联赛”模式能否稳定是个问 题。随着广州富力、大连阿尔滨两支球队的升级,明年中超联赛可能一共会有13支依靠地产企业赞助的俱乐部,这在客观上形成了一个泡沫,一旦有俱乐部因资金 问题退出,便可能引发一定程度的连锁反应。

宋卫平在那篇辟谣文章中的语气总体上是有些无奈和悲观的,他承认绿城现在有困难,并推及到整个地产行业都处于寒冬的现状,虽然表示绿城有一定腾挪余地、对前景有信心,但还是要“尽人力、听天命”。的确,从多种角度来看,绿城的情况都不容乐观。

目前国内外的经济形势对中国地产业相当不利,据2011年上半年的中报数据,中国上市房企的整体资产负债率达到了72.25%,负债总额突破万亿 元,而其中最具杀伤力的流动负债已占负债总额的70.62%。而根据截至10月26日的房企三季报统计数据,70家上市房企中共有52家公司的经营现金流 为负,不少房企的负债率已经超过80%,超过四成的房企出现净利润下滑甚至亏损。

具体到中超俱乐部身上,绿城的情况也基本是最危险的。绿城的中报显示,截至6月30日,绿城持有现金60多亿元,却有350多亿负债, 净资产负债率达到惊人的163.2%,是大型开发商中负债率最高的房企,并且其中一年内到期的债务高达135.14亿元。这样的情况在严重程度上甚至已超 过绿城在2008年遭遇的资金危机,当时绿城幸得及时援助才避免破产。最近一段时间绿城风波不断,9月份时先是传出海航有意以30亿元收购绿城俱乐部,后 又因为媒体盛传银监会要查绿城的信托业务而导致其股价凶猛大跌,接着在10月份,绿城足球俱乐部又突然采用奇特的“队委会”制度来取代主帅吴金贵,紧接 着,就传来绿城要申请破产,以及想在下个赛季出售主力球员换取现金的消息,绿城就这样走上了风口浪尖。

从目前形势来看,明年的中超联赛不能排除因国内地产业状况萎靡而受到很大影响,甚至出现“雷曼兄弟”的可能性,有关方面或许应该提前想好应对万一的方案,毕竟依托地产这种周期性很强的行业而打造的联赛也难逃地产规律周期的影响。

(四川新闻网-成都商报 郑道锦)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