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以后你想怎么过?

来源: 乐维 2010-12-20 13:09:20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7729 bytes)
本文内容已被 [ 乐维 ] 在 2010-12-20 14:50:01 编辑过。如有问题,请报告版主或论坛管理删除.


我们今天努力工作,赚钱存钱,除了为了孩子读书就是为了自己退休做准备。保险
公司提供long term care, 年金给大家买,政府对401k,IRA,提供税上的优惠,强
制大家交Social Security, 为老年人提供Medicare, Medicaid服务,为的就是大家
能有一个幸福的退休生活。大凡人在40多岁以后以后总会思考退休的事情,有些30多
岁发了大财的人更是想怎么“提前退休”(early retirement)。但是大家想得多的
是“我要多少前才可以退休?我什么时候可以退?”,而对于“退了以后怎么过?”
想得不多,至少想得不深。因为退休常常意味着我老了,所以是一件最好不要多谈
的事情。

不过,既然我们花了一生的精力为退休做准备,没有理由不好好想想退休以后怎么
过的问题。如果能多姿多彩地过,我们为什么要孤孤单单地过呢?

人怕穷,怕老,怕病,怕孤独。人一老了,这些就都来了。家乡话说“年轻人找病,
年老病找人”。一老了,病就不请自来了。有了病,再富的人也会担心钱可能不够,
因为在病床上躺上几年十几年,钱再多都可能不够。退休了本来就孤单,如果病了
就更增加孤独无助感。不管你富还是穷,孤独寂寞总是老年人挥之不去的噩梦。虽
然这年头,孤独也不只是老年人的专利了,很多中年人也常常感到寂寞,甚至20多
岁在异国他乡的年轻人也常抱怨很孤独。但是比起老年人,他们毕竟还有别的追求
和忙碌。

现代人的孤独寂寞是怎么造成的?原因很多。西方近代以来强调个人的隐私与自由,
大家纷纷从城里搬到乡下,房子与房子离得越来越远,人们的走动越来越少。这固
然对于保护隐私,增进个人自由大有好处,但也有消耗更多的能源,破坏更多的环
境,而且还造成人与人之间的远离。人与人距离上的远离无疑就会产生精神上的隔
阂与陌生,邻里很少接触互动,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减少了摩擦的同时也减少了
友情。

这些问题年轻的时影响不大,因为大家都忙,没有多少时间去孤独。到老了没有工
作了就会深切体会寂寞的煎熬,外界也很少关注。报上时报道:独居的老人在家死
了多日邻居还不知道。

人类是群居动物,过份疏远就产生了孤独寂寞感。中国人尤其不适应独居。就是年
轻的中国人,几乎没有人愿意像一些美国人那样一个人或一家人住在方圆几英里没
有人烟的地方。我们不耐寂寞,喜欢人多热闹,需要与朋友一起聊天,打牌,吃饭。
在美国的中国人不论老中青,感到孤独的人都不少。这是文化上的水土不服,也是
生活方式的水土不服。

文化上的适应需要时间,生活方式的适应也需要时间。但是有时候再长的时间也可
能还是不能完全适应,因为我们骨子里的一些东西很难完全改变。

退休了去哪里?很多有说回中国养老。我曾经和一个原来也在美国的国内老同事聊
起退休后怎么办?他告诉我:“回长沙定居”。我问为什么?他说:“好和原来几
个好哥们天天撮麻将!”。他夫人只摇头,表示不支持,但他似乎很憧憬那样的生活。
回中国养老听起来很好,一来过去的老朋友又能在一起了,人多热闹,肯定不寂寞。
而且很多人认为中国物价便宜,拿美元回去很经用。但是真正回国了可能又不是那
么回事了,老朋友十几二十年不在一起了,大家都在变。偶然回去一下,大家把你
当客人,你觉得很好。一旦你长期住下来,不是客人了,人家的热情下去了的时候
你就可能觉得不好了。另外中国物价比美国便宜已经成为历史或者正在成为历史。
你那点美元回去可能只是普通人的水平甚至是穷人了。

还有一点更为重要的问题就是你回中国看病谁出钱?在美国,你可以享受medicare,
甚至medicaid。但你在中国看病,medicare,medicaid就不管了。你都靠自己出钱
看病住院吗?那可不是看一两次,而是要看十几年甚至二三十年的。

我认识一个退休的朋友,他说他知道的一些退休朋友回国去养老,一年左右又都回
来了。他没有告诉我原因,但上面提到的三个方面应该是让他们在中国不能长期呆
下去的原因,虽然还可能有别的原因。退休回中国养老并不容易。

看过90年代初NBC播放的“The Golden Girls"电视连续剧的人应该记得,四个老太
太合租一个房子,演绎了一场场充满激情,丰富多彩的老年生活。前几天,NBC播放
一条叫做”New Golden Girls"的新闻, 说的是一个黑人老太,大概60多,和一个白
人中太(没有到老太的年龄),50多的样子,因为经济危机,两个人都没有工作了,
很难单独负担自己的房子。为了省钱黑人老太搬到白人中太家里,两人分担地产税,
贷款利息,水电气账单,及其他开销。她们认识多年,一直是好朋友,孩子大了离
开家了,又都是寡居。住到一起以后,不但省了钱,而且两人和睦相处,一起散步,
一起逛商店,一起看电视,一起聊天,一起找工作,过得比原来各自独居时要愉快
得多。电视播音员说她们是“New Golden Girls"。

这则消息让我有所感悟。我们现在的生活方式就是一夫一妻,如果离异或其他原因
寡居,解决的办法就是再找一个伴侣。听起来简单,但做起来很难。随着年龄的增
大,找到合适能再婚的配偶越来越难。别说中年人或老头老太再婚,就是三十多岁,
各方面条件都很好的“剩女”找一个合适的结婚对象都是社会的大问题。更别说人
到中年或者老年,可能还有需要照顾的小孩(中年人),或者儿女们的反对(老年人),
再找一个合适的伴侣谈何容易。

没有老伴,老年人要么跟着子女过,要么一个人独居,或是去住老年公寓。和儿女
住一起,儿女即使孝顺,也因为工作忙而无瑕照顾,甚至你还得照顾孙子孙女,孩
子不听话,老人还得受气。而一个人独居是很孤寂的,见朋友也不容易。要是身体
不好,就更加困难了。不论怎么样,这样的老年生活很难有幸福可言。

现在人们对退休养老还只是停留在满足有饭吃,看得起病的基本需求上,忽视他们
的精神需求。他们没有工作了,其实比中青年更需要朋友,并不是吃饱了就行了。

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是不是像Golden Girls 那样,找不到老伴也可以找Roommates。
不一定就只能独居,或与儿女生活在一起。几个找志趣相同的好朋友一起租一个大
公寓或者大house,  一人一间,有自己的空间与隐私。可以一起聊天一起玩,地下
室放一个乒乓球台和卡拉OK机,大的客厅可以做瑜珈打太极。如果喜欢“搬砖”,
辟一间房放麻将桌。如果喜欢看书,就开辟一间书房。不必等到指定的时间开车去
指定的地方活动。老小老小,老人也和小孩一样需要有人玩,和同龄人在一起,君
不见老夫也能撩发少年狂。这是他们最开心的时候。在子女面前,他们得有长辈的
尊严,得端着架子,不可能这样无拘无束的。

怕老年时长期生病,我们要么要准备很多钱,要么很早就开始买“长期护理保险”
(long term care),不论那种办法你都会花大钱,而且永远都担心钱是不是够了。
而这种大家住在一起的生活方式可以相互照顾,同时请一个保姆或护理员来照顾大
家。比起分开住,每个人各自都得请保姆或护理要省钱,子女的负担也减轻了。而
且人如果精神上很愉快,很多病会减轻甚至消失。

当然Roommates必须很合得来,心胸开阔。因为大家住在一起,难免有摩擦,如果斤
斤计较就很难长久。拿家乡话说是“吃得亏,做得堆”。不是说随便找几个人就可
以合住在一起的。但你在一个地方住上十几年以后,总会有几个很好的朋友,大家
知根知底,容易相处,就可以住到一起。Roommates宁缺勿滥,可以四五个人住一起,
也可以就两个人住一起。

这是一种变通的生活方式。前面提到的两个老太太如果不变通,还坚持各自住在自
己的房子里,她们可能早就因为付不起房贷而被赶出房子了。但一变通,不但经济
困难缓解了,日子还过得更充实了。这就是穷则思变的力量。

“树挪死,人挪活”。换一种活法,退休生活可能就会变得轻松得多,幸福得多。



请阅读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 难忘的十项全能比赛
  • 77级校园点滴(8) 运动会
  • 77级校园点滴(7) 青春燃烧的岁月
  • 美国大选:华尔街完胜,美国选民完败
  • 77级校园点滴(6) 学英语与“宝钢工程”
  • 所有跟帖: 

    没想那么多,不过只要会灌水,此生不会寂默,反而时间不够用~ -青青青草- 给 青青青草 发送悄悄话 青青青草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2/20/2010 postreply 13:12:39

    活到老干到老,呵呵 -?ttу- 给 ?ttу 发送悄悄话 ?ttу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2/20/2010 postreply 13:13:00

    到时候再说。还没想好现在该咋过。 -偶尔短路- 给 偶尔短路 发送悄悄话 偶尔短路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2/20/2010 postreply 13:17:14

    很憧憬有大把自由和时间的退休生活呢 -夜半精灵- 给 夜半精灵 发送悄悄话 夜半精灵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2/20/2010 postreply 13:19:26

    有了网络还怕孤独寂寞?感觉时间不够用呢~ -芦苇葱葱- 给 芦苇葱葱 发送悄悄话 芦苇葱葱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2/20/2010 postreply 13:22:53

    好思考。 -晓雨1- 给 晓雨1 发送悄悄话 晓雨1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2/20/2010 postreply 13:24:14

    偶报名先,如果偶能活到那老:)这不就是变相的养老院吗,只不过是四合院而已:) -因子- 给 因子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12/20/2010 postreply 13:28:39

    如果是男的,就再找个年轻点的带小孩的接着重新过,哈哈 -coffee123- 给 coffee123 发送悄悄话 (208 bytes) () 12/20/2010 postreply 13:28:50

    俺就想到深山老林打猎去,路遇女儿国 -王怜香- 给 王怜香 发送悄悄话 王怜香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2/20/2010 postreply 13:47:54

    俺想在江南某小镇住下,可以烟花三月下扬州,吃吃小菜,看看风景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给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12/20/2010 postreply 13:57:15

    我父母反而不愿和同年人在一起,觉得大家都退休了没奔头挺没劲的,想和年轻人在一起,人家又不愿意 -nightrose- 给 nightrose 发送悄悄话 nightrose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2/20/2010 postreply 15:14:28

    我在学校的音乐课,就有一对这样的,华裔,两个人都上班,都没结婚,住一起,50好几了, -流云朵朵- 给 流云朵朵 发送悄悄话 流云朵朵 的博客首页 (125 bytes) () 12/20/2010 postreply 15:57:33

    看来华人也有这种人了 -乐维- 给 乐维 发送悄悄话 乐维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2/20/2010 postreply 18:16:33

    does not have to be roommate -iMe- 给 iMe 发送悄悄话 (100 bytes) () 12/20/2010 postreply 20:05:45

    对于都是夫妻的朋友住得近就行了 -乐维- 给 乐维 发送悄悄话 乐维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2/20/2010 postreply 20:17:23

    Thanks for bring it up -- it is a serious reality … -孤舟蓑笠翁50- 给 孤舟蓑笠翁50 发送悄悄话 孤舟蓑笠翁50 的博客首页 (314 bytes) () 12/20/2010 postreply 23:30:06

    好主意。旅游得不太老的时候,老了就走不动了。 -乐维- 给 乐维 发送悄悄话 乐维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2/21/2010 postreply 09:06:52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